配色: 字号:
公司典型安全风险清单
2022-04-29 | 阅:  转:  |  分享 
  
典型安全风险清单



序号 类别 典型风险 控制措施 通用风险 1 人员行为 “两票三制”执行有漏洞; 熟悉并严格执行公司“两票”使用和管理实施细则。

工作票“三种人”认真履行各自的安全职责。

坚决杜绝无票作业。

对工作票执行的全过程进行动态检查,并在“管理人员动态检查情况”栏签字,及时纠正规作业过程中的不安全现象。

各部门、各专业要对工作票的执行情况进行周分析、月总结,要重点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限期整改,通报考核。

现场作业或操作应使用工作票或操作票的,必须100%开票;票面安全措施、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必须100%落实。

执行操作票的操作至少两人进行。

严格执行唱票复诵制度,严格按照操作顺序操作,不得跳项、漏项、缺项。

操作中有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执行操作票中途不得换人,不得做与操作无关的事情;监护人自始至终认真监护,不得离开操作现场或进行其它工作。

收发工作票必须到现场。

设备送电前、启动前、阀门传动前必须现场检查确认安全措施。

严禁约时停送电,严禁口头联系停送电,必须使用停送电联系单。 不能正确辨识或未及时制止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发现作业人员精神不振,身体状况、行为异常,禁止进入工作区域,严禁酒后进入生产现场。

发现威胁人身安全的装置性违章立即向有关人员汇报,落实防范措施。

进入生产现场,查看周边环境有无异常,遇到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立即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后撤离危险区域制止和纠正违章行为 劳动防护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不符合要求或失效。 在需要进行防护的场所,如粉尘、噪声、振动、酸碱、辐射等,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进人生产现场必须穿着棉质的工作服,衣服和袖口必须扣好。

进入生产现场,禁止穿拖鞋、凉鞋、高跟鞋。

从事电气作业人员应佩戴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高压绝缘鞋(靴)、高压绝缘手套等。

电气操作必须穿绝缘鞋;高压设备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进入生产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佩戴安全帽前,应检查各配件有无损坏,装配是否牢固;佩戴时,下颏带和后帽箍要拴系牢固,以防帽子滑落或碰掉。

在没有脚手架或者在没有栏杆的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m时,必须使用安全带,或采取其他可靠的安全措施;安全带使用前,应检查安全带的部件是否完整,有无损伤,金属配件的各种环不得是焊接件,边缘光滑;使用时挂点要牢靠,不得低挂高用。

打磨、钻孔等作业必须佩戴护目镜,护目镜的宽窄和大小要适合使用者的脸型,镜片磨损粗糙、镜架损坏,要及时调换。

当现场噪音达到85dB(A)时,必须佩戴耳塞或耳罩;耳塞在佩戴时,将耳塞帽体部分轻轻推向外耳道内,并尽可能地使耳塞体与耳甲腔相贴合,不要用劲过猛过急或插的太深;戴后感到隔声不良时,可将耳塞稍微缓慢转动,调整到效果最佳位置为止。

购置、提供的防护用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不得购买、使用超过使用期限或者质量低劣的产品 3 作业环境 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

岗位涉及的作业场所井、坑、孔、洞或沟道盖板缺失或不完整;

楼梯、步道、栏杆、平台不符合安全要求;照明缺失。 夏季高温作业,两人以上结伴进行。

利用早晚时间段,避开高温时段进行现场作业。

当气温达到40℃以上,停止室外露天作业;当气温达到37℃以上、40℃以下时,室外露天作业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小时,且在气温最高时段(14时左右)3小时内不得进行室外露天作业;当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并且室外露天作业人员不得加班。

高温天气室外工作,带好安全帽,防暑降温药品,感觉不适立即停止作业。

冬季地面结冰,现场作业前要对地面、楼梯、步道、平台等进行防滑检查,并做好防滑措施。

现场作业前对作业区域内的楼梯、步道、栏杆、平台、安全标识、照明进行检查,必须符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GB26164)规定。

检修中将栏杆、护板及设备防护罩拆除,必须要有临时措施,工作结束后立即恢复。

现场作业,临时将井、坑、孔、洞或沟道盖板打开的,要做硬隔离措施、设置警示标示,并设专人监护,工作结束及时恢复。

未经公司相关部门许可不得在楼道和建筑物上打孔或在厂区内开挖土方。

进入生产现场,看清周围环境,注意脚下地面,绕开没有覆盖的井、坑、孔、洞,并立即汇报治理。

在夜间以及光线不足场所作业时,首先确认现场照明,对照度不足的场所要进行照明改造或加装临时照明。

进入生产现场、必须随身携带手电。

工作过程中,作业环境不满足要求时,严禁赶工期强行开工。

定期对灭火器、应急灯、消防出口指示灯等进行检查,保证完好。 4 职业健康 现场存在的粉尘、噪声、有毒有害等职业危害因素、高温环境下作业。 定期开展员工职业病健康检查。

定期开展职业卫生检测和评价工作。

在噪音≥85dB(A)的生产区域内工作,必须正确佩戴耳塞、耳罩等如发现听力异常,到医院检查。



进入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场所(如酸碱罐区、氨区等)应急处置,应规范佩戴对应的防护用品。 人身安全风险 1 高处坠落 存在登高禁忌症;高处作业平台、作业面强度不足;安全防护设施不全、安全带使用不当、使用梯子不当等。 严禁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低血糖等人员进行高处作业。

凡在离坠落基准面30米及以上(有固定作业平台的除外)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脚手架施工层应设1.2米高防护栏杆及18厘米挡脚板,超过5米高的要设置攀登自锁器或速差自控器或用双钩安全带倒换上下攀爬,并经检验、验收合格。

作业前检查作业平台、脚手架是否牢固可靠。

高处作业必须按规定正确系好安全带;使用前,应仔细检查绳带及卡环完好,吊点挂在牢固可靠的构件上;严禁把卡环随意挂在金属梁或板的边缘、倒链上、尖锐棱角处;严禁低挂高用。

高处作业的下方设置临时围栏,设专人监护。

临边作业一定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现场的井、坑、孔洞、通道口、楼梯口、电梯口、等都必须设有牢固、有效的安全防护设施(盖板、围栏、安全网)

在6级及以上大风及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

使用梯子与地面的倾斜角度为60度;爬梯时,应面向梯子;梯脚底部应有防滑措施;严禁将梯子靠在玻璃、电线或其他不稳定的物体上;梯子上有人作业,梯下应有人监护;有触电危险时,使用金属梯子应采取防触电措施。

修剪高处树枝时,要做好现场防坠落措施。

做好电梯的定期检验、维护保养工作;学会电梯坠落的自我保护技巧。 炉内检修平台、吊蓝“带病运行”(保护失灵、安全装置不全、钢丝绳和卸卡缺陷);过载;操作人员无资质或违规操作。 升降平台必须按程序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使用前要严格遵守升降平台使用管理规定,并按照升降平台检查表所列内容进行检查,确认完好后方可进行使用。

使用升降平台时,应经常检查吊点及各连接点是否牢固可靠、钢丝绳应无刮卡现象,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修好完好,方可继续使用。

工作人员使用升降平台工作前必须穿戴检查合格的双挂钩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的挂钩分别系在两处牢固可靠的固定点上。

升降平台的操作只有持有起重操作合格证书的人员才能操作,其他人员严禁操作升降平台。

使用升降平台时,外部卷扬机处监护人员必须具备与操作平台人员相同的资质,并使用对讲机与炉内操作平台人员随时保持联络畅通;离开电源控制柜时必须告知炉内操作平台人员停止操作升降平台,拉掉总电源开关。

炉内单侧升降平台上的作业人员,不得超过9人;禁止1人进入炉内升降平台作业。

在进行升降平台操作时,必须有2人以上的人员观察平台四周及保护绳的运行情况,发现有平台明显偏斜、四边卡涩、保护绳在断绳保护器内抽动不自如,立即通知操作人员停止操作,进行检查处理。

在使用升降平台时,要注意两侧平台的中间位置,避免两侧平台相互刮碰。

炉内操作平台人员以及卷扬机处监护人员在使用升降平台时禁止玩手机。

出现平台打滑紧急情况时,监护人员应先将卷扬机处总电源断电,再进行手刹制动,之后联系炉内操作人员,问清原因后,联系各负责人进行救援工作。

临时检修吊篮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仔细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后,方可进行操作。

临时检修吊篮搭设、组装完毕后,需经过搭设单位自检合格后,由锅炉点检长组织专业点检、安监部等的相关人员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临时检修吊篮使用前应空载试验3-5次,每次行程3-5米,确认运行正常,然后再进行承载运行。

每次使用前应仔细检查锅炉临时检修吊篮的平台框架总成、提升机、安全锁、限位开关、电控箱等重要设备零件,确认无异常方可使用。如有异常,应先将缺陷处理后,再使用。

在临时检修吊篮内禁止使用梯子、椅子和脚垫等设施。

使用过程禁止超重,装载量应不超过平台额定载重,当工作位置较高,或吊点伸出过长时,平台的载重应适当减轻。 2 起重伤害 起重机械“带病运行”(保护失灵、安全装置不全、钢丝绳和卸卡缺陷);过载;起重机械倾倒;吊物绑扎不牢。

定期对起重机械及保护装置进行检查、维护、保养,按照规定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验。

起重作业前对起重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装置的完整、可靠;确认是否检验合格期内。

起重作业,严禁人员在重物下通行或站在重物正下方。

起吊重物时,现场必须做好隔离,悬挂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场所。

起重作业要由持有相关的特种作业证的人员进行,做到持证上岗。

多人配合进行起重作业时,必须确定专人指挥,并佩戴醒目标志。

遇有6级以上的大风时,禁止露天进行起重工作。

起重作业严格执行“十不吊”规定。

禁止在卸船机抓斗下方进行清仓作业或逗留。

严禁卸船机抓斗、推扒机、清仓人员在同一区域内同时作业。

卸船清仓作业时,清仓人员要与推扒机司机、卸船机司机保持通信畅通,时刻汇报自己的位置。 3 触电 误碰带电设备、设施; 严禁用湿手摸触电源开关以及其它电气设备。

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或带电部分外露时,立即找电气人员修好。

做高压试验时,必须装设围栏,并设专人看护,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物上。

不得使用破损的电源插头插座。

检修移动电源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试验合格方可使用。

连接电动机械及电动工具的电气回路应单独设开关或插座,并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器(漏电保护器),金属外壳应接地;电动工具应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

工作中保持与带电设备足够的安全距离(500KV—5.0m,220KV—3.0m,20、35KV—0.6m,10KV及以下--0.35m)。

在升压站、主变、配电室带电区域等搬动梯子、管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搬运,并与带电部分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在升压站、主变、配电室等带电区域高处作业,禁止将工具及材料上下投掷,应用绳索拴牢或工具袋传递。

升压站内严禁使用金属脚手架。

锅炉及金属容器内使用的行灯,电压不准超过24V(潮湿环境不准超过12V)。行灯变压器的外壳应可靠地接地,不准使用自耦变压器;行灯用的变压器及其它变压器不应带入锅炉及金属容器内。 雷雨天气室外检查、巡检时,造成人员触电。 雷雨天气减少室外电气操作,室外检查时必须穿好绝缘靴及雨衣,不准在升压站内打雨伞,远离避雷针及避雷器。 执行电气操作不规范,造成人员触电。 电气倒闸操作严格执行操作票、唱票复诵制度。

操作时必须首先核对设备名称、编号正确。

电气操作必须穿绝缘鞋,雨天室外电气操作必须穿绝缘靴和雨衣。

装设接地线前必须先验明有无电压,先装接地端,后装导体端,操作时应戴绝缘手套。

设备验电时必须使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使用前试验完好,高压验电应戴绝缘手套。

根据不同电压等级,操作时要与带电设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不得擅自解除五防闭锁装置。 电气设备着火扑救不当 电气设备着火后首先应切断电源。

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六氟丙烷等灭火器灭火。 人员触电救护不当 首先应立即切断电源,断电前不可用手随便去拉触电者的身体。

无法切断电源的情况下,用干燥的竹竿、扁担、木棒拨开或用干燥的绳索拉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电气用具,绝对不能使用铁器或潮湿的棍棒。 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失效;带电部分防护失效;小于安全距离作业。 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作业前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完备、正确;验电要在监护人的监护下进行;定期对设备接地装置进行检查、测量,保证接地装置要完整、可靠;操作时与带电部位保持安全距离。

定期检查合理配线地牢靠,对破损的电线及时换掉

电焊机接地线要牢靠,防止接地点松动产生火花,并尽量靠近动火点,二次线无破损。

临时电源接线前必须先验电,确认无电后再接线。

监护人认真履行监护职责,时刻注意提醒工作人员不要误碰临近带电设备。

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后,方可进行工作;在测量绝缘前后,必须将被测设备对地放电。 4 物体打击 工作现场或进出现场通道上工器具、材料、物料、设备零部件飞出、掉落。 高处作业时,工作地点下面应有围栏和安全警示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在工作地点的下面通行或逗留。

如在格栅式的平台上工作,为了防止工具和器材掉落,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如铺设木板等。

高处作业工器具不得随便乱放,应使用工具袋,严禁上下投掷工器具,应使用绳索传递,较大的工具应用绳拴在牢固的构件上;材料,拆卸的零部件有序放置在牢靠的地方或采取防止坠落的措施(例如,用铁丝扣牢),不准随便乱放。

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紧固修理工作

进入现场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注意观察周边作业环境,不在上方有作业的区域通行。

注意观察周边环境,不在可能有落物掉落的区域停留或通行。 上下交叉作业隔离措施不到位。 上下交叉作业之间采用硬隔离措施。

无法采用硬隔离措施的情况下,应采用错时作业的方法避免交叉作业。 工器具使用不当。 拉出开关时必须检查手车与开关柜可靠闭锁,拉开关时用力均匀不过猛,防止开关掉落伤人

使用扳手操作热机阀门时,应确认扳手卡牢后再操作,并控制好操作节奏和力度,防止用力不当,扳手滑脱伤人。

使用石子煤清理工具时,检查工器具完好,并控制好操作节奏和力度。

严禁戴手套或用单手抡大锤,使用大锤时周围不准有人靠近。 5 机械伤害 着装不规范 着装不应有可能被转动的机器绞住的部分和可能卡住的部分,进入生产现场必须穿着材质合格的工作服衣服,袖口必须扣好;禁止戴围巾,穿着长衣服、裙子,辫子、长发必须盘在工作帽内。 设备、工器具防护设施不完善;执行安全措施和现场作业行为不规范。 工作票安全措施应全面,该停电的设备必须停电,不得用停用设备代替设备停电。

作业前必须对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确认措施到位无误后,方可开始工作。

机械转动部分必须装有防护罩或其他防护设施(如栅栏),露出的轴端必须设有护盖,并做到全覆盖。

禁止用砂轮侧面磨削,严禁站在砂轮机的正面操作,严禁两人同时使用一个砂轮机。 作业行为不规范 使用电动、安全工器具前,要外观检查正常,在检验有效期内。

使用电动工器具、汽油或柴油动力机械作业时要规范操作,防止人员受伤。

电动设备不使用时要切断电源,必要时要拉掉插头,并将插头挂起。

负压部位操作时,应做好预防措施,防止工具、衣物等被吸入系统。

设备启停尽量选择远方操作,转动设备启动前,就地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

测量运行设备振动、温度时,应站稳,选点不要太靠近转动部分。

见习人员、外来参观人员严禁操作设备。 6 灼烫伤 后勤作业行为不规范、违规操作 从饮水机接水时要精力要集中,不要东张西望,不要使水从杯口溢出。

倒水时查看桶装水是否放空,避免饮水机处于通电干烧的状态。

厨师工作时,时刻注意开水温度以免烫伤。

后厨灶台有高温,不注意可能会被烫伤。

外围清扫卫生,高温天气皮肤不直接接触高温金属物品,避免高温烫伤。 高温介质泄漏,造成人员烫伤;捞渣机掉焦,溅出热水、热汽,造成附近人员烫伤。 应尽可能避免靠近和长时间的停留在高温高压管道、压力容器、阀门等可能烫伤的地方,如因工作需要,必须在这些地方长时间停留时,应做好安全措施,如穿戴专用的隔热服。

高温高压蒸汽发生泄漏时,禁止人员盲目靠近泄漏区域。

靠近或接触高温物体,或临近高温高压泄漏地点操作,要做好防烫伤措施。

加强锅炉燃烧调整,根据煤种合理配风,加强炉膛吹灰,避免或减少炉膛结焦。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捞渣机零米围栏内部。

进入捞渣机零米围栏内部作业前,要通知运行人员,确保锅炉炉膛负压稳定,作业过程中时刻与运行人员保持联系。

在锅炉结焦严重,存在大块焦渣掉落风险时,禁止人员靠近炉零米捞渣机区域。 炉膛正压,火焰喷出,造成人员烧伤。 查看炉膛着火情况时,要戴看火镜,站立于看火孔侧面;

加强燃烧调整,炉膛负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化学药品造成人员烧烫伤。 应穿戴专用防护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口罩等,按照规定取用化学药品;

溶药前,应认真检查系统设备,确认处于良好的状态,配制药液时要佩戴合格的防护用品;注意观察药箱液位,防止药液溢出。

酸碱间应配备烧伤急救药品;当浓酸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0.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当强碱溅到眼睛内或皮肤上时,应迅速用大量的清水冲洗,再用2%的稀硼酸溶液清洗皮肤。

蒸馏易挥发和易燃液体所用的玻璃容器必须完好无缺陷;蒸馏时禁止用火加热,应采用热水浴。

按规定对洗眼器进行检查、维护,保证洗眼器完好,出水正常。 7 坍塌 脚手架材质、结构不合理;工件、物料堆置过高;建构筑物、平台结构不牢;积灰、炉膛结焦。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经安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能开展脚手架搭设工作。

脚手架搭设前对材料要检查确认,符合使用要求。

严禁脚手架使用人擅自更改其结构,必要时请搭设人进行改动,并重新履行验收手续。

严格执行脚手架验收制度,不合格脚手架杜绝使用。

使用前要对脚手架进行检查,确认是否牢固可靠。

脚手架或吊架须能足够承受站在上面的人员和材料等的重量。

禁止在架子上堆放较大的工件和物料。

现场检查、巡检,发现钢结构、平台、楼梯腐蚀严重,严禁进入或攀爬,并通知责任单位及时处理。

进入炉内检查、作业前应对炉膛积灰、结焦情况进行检查,对可能造成的坍塌进行清理。

严格执行炉内升降平台、吊篮验收制度,炉内升降平台、吊篮安装不合格严禁使用。

严禁炉内升降平台、吊篮超载(炉内升降平台总载荷不得超过3吨,吊篮总载荷不得超过1吨)使用,同时装载要均匀,防止平台倾斜。 原煤仓、灰库、电除尘灰斗、煤场作业、、卸船清仓不规范。 进入原煤仓、灰库、电除尘灰斗内部进行清理作业时,严格履行有限空间作业手续。作业人员应戴防毒面罩、防护眼镜、手套,服装应合身,袖口、裤脚应扎紧或穿专用防尘服,并至少有2人在外监护。

正确使用安全绳、安全带和速差式保护器,安全绳应固定在仓外牢固的地方;安全绳应固定在牢固的地方,内留绳余绳长度不宜过长;安全带必须是全身式安全带;仓外监护人应抓紧工作人员悬挂安全带的绳子,并能看见作业人员的动作,喊话时应能听见。

仓内作业必须本着先清人孔门,而后排险,再清仓内的原则,由上向下逐步进行清理;严禁未排除险情就进入仓内,严禁用从下部掏挖,使仓内煤块(灰)自然塌落的方式清仓。

仓内照明必须使用12V行灯。

堆取煤时,应随时注意保持煤堆有一定的边坡,避免形成陡坡(不宜超过60o),以防坍塌伤人。在工作中如发现有形成陡坡的可能时,应采取措施加以消除。对已经形成的陡坡,在未消除以前,禁止人员和车辆从上部或下部靠近陡坡。

推耙机在船舱底部进行清仓作业时,应从煤堆上方慢慢往下进行,禁止从煤堆底部进行作业。 基坑作业不规范 基坑开挖要制定“三措两案”,5米及以上的基坑施工方案要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审批备案。

开挖应自上而下施工在挖掘前应将斜坡上的浮石或在基坑边缘堆置土方或其他材料时,其土方底角(或其他材料)与坑边距离应不少.8m,且堆置土方等物的高度不应超过1.5m。当发现土壤有可能坍塌或滑动裂缝时,所有在下面工作的人员必须离开工作面,然后组织

禁止在基坑内休息。

拆除支柱、木板的顺序应从下而上一般的土壤,同一时间拆下的木板不应超过三块;松散和 渣堆过高;在堆放物上站立或穿行;在堆放物旁边工作或休息。 对渣场渣堆及时进行整理,防止渣堆过高或出现较大的高度差,及时做好雨季、台风期间的防洪措施。

严禁在堆放物上站立或穿行,严禁在堆放物旁边工作或休息。 8 火灾爆炸 不遵守油区管理规定;在储油罐区及油系统工作安全措施不当。 进入油区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进入油区必须登记,交出手机和火种等,并释放人体静电。

进入油区机动车辆的排汽系统必须有防火罩

油区、输卸油管道应有可靠的防静电安全接地装置,并定期测试接地电阻值。

油区内动火作业时,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按规定对油区消防系统进行定期检查和试验。

油区内易着火的临时建筑要拆除,禁止存放易燃物品。

燃油系统的软管应定期检查、更换。

禁止在油区及管道上直接动火,如必须进行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级动火工作票制度,动火过程中密切监视现场可燃气体含量是否合格(小于0.4%)发现异常立即制止;在拆下的油管道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油管道法兰、阀门的周围及下方,如敷设有热力管道或其它热体,这些热体保温必须齐全,保温外面应包铁皮。

卸油过程中,现场必须有人巡视,防止跑、冒、漏油;30米范围内严禁动火作业。 可燃物堆放随意;积煤、积粉长期不清理;易燃易爆品火源管控不足;动火作业不规范。 检修现场可燃物不得堆放随意,如发现保温材料内有渗油,应消除漏油点,并更换保温材料。

定期对易积煤、积粉的设备区域进行清扫,尤其是隐蔽位置。

清除动火区域内的各类可燃物,不能清除时应用阻燃物品隔离,电气设备附近不得堆放可燃物。

对电缆夹层、槽盒进行定期清扫(尤其是输煤系统要执行定期和不定期清扫)。

氧气瓶、乙炔气。



库房要及时清理,不要乱堆杂物。

食堂排风机里的油垢不能太多,要及时清理。

生产厂区、办公室内严禁吸烟。

做好危化品、易燃易爆品的日常安全管理。

不违规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不遵守氢站、氨区区管理规定;在氢系统、氨区工作安全措施不当。 进入供氢站、氨区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服,不得穿带钉子的鞋。

进入供氢站、氨区必须登记,交出手机和火种等,并释放人体静电。

进入供氢站、氨区的机动车辆必须加装防火罩。

禁止在供氢站、储罐区周围10米内进行明火作业。

禁止在供氢站、发电机氢气系统、氨区及管道上直接动火,如必须进行动火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一级动火工作票制度;动火过程中密切监视现场可燃气体含量是否合格(小于0.4%)发现异常立即制止。

氢气、氨气管道、阀门或设备冻结时,应采用蒸汽或热水解冻,禁止用明火解冻。

严禁利用氢气、氨气管道做电焊接地线;严禁利用铁器敲击管道与阀体,以免引起火花。

供氢站内管道,阀门或其他设备冻结时,应用仪器或肥皂水检查。

操作设备上的手动门时,应均匀缓慢,防止氢气流速过快,因摩擦引起自燃。

供氢站着火时,应立即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石棉布将明火扑灭。

供氢站内运行操作,必须使用二级防爆标准内的铂青铜扳手。

氢瓶接卸注意事项:1)当值班员接到供氢站来氢的通知后,需要通过值长联系负责操作电葫芦的人员到场,并指导其对氢瓶组的操作;2)要求检修及运送氢瓶组的人员遵守登记准人制度,严禁携带火种、禁止穿带铁钉的鞋,关闭移动通讯工具,进入前应先消除静电。3)在装卸氢瓶组前,必须仔细检查每个氢瓶阀门关闭严密,管道无泄漏,防止由于氢气外泄造成恶性事故。4)氢瓶装卸过程中操作要精细、缓慢,防止氢瓶组撞击车辆或其他金属物体以免产生火花。5)监督检修人员固定好氢瓶组的接地装置并检查连接情况。6)全程监督接卸全过程中的车辆和人员,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供氢站、氨区内工作,工具要使用铜质工具或在工具表面涂抹黄油。

液氨接卸注意事项:1)液氨槽车进厂时,应按照规定行车路线行驶,在指定地点停车或等待。等待停车位置应避免阳光直晒,并与其他车辆、热源、危险场所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2)接卸应采用万向机械臂系统,禁止使用软管接卸。3)卸氨过程中,驾驶员、押运员和接卸操作人员等相关人员必须在现场,驾驶员必须离开驾驶室。卸氨期间,操作人员不得离开现场。4)液氨槽车开至卸氨位置后熄火,做好固定措施并接好防静电导线,在氨区南门外东西两侧路口位置放置醒目的安全标示牌。5)槽车与液氨罐连接完毕后,应微开相关阀门对系统进行充压,待确认管道、阀门、接口无泄漏后方可进行卸氨操作,开关相关阀门应缓慢进行。6)卸氨管道液氨流速不得超过1.0m/s,现场操作时应通过调节液氨槽车与液氨储罐压差来控制卸氨速度,通常维持液氨槽车压力大于液氨储罐压力0.2MPa左右。7)卸氨时注意液氨储罐储量不大于85%的罐体容积,禁止液氨罐超压、超装。卸氨后,应用便携式氨气检测仪对相关管道设备进行检测。8)卸氨时周围严禁烟火,不得使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和物品。9)卸氨过程中严禁用蒸汽或其他方法加热贮罐和槽车罐体。10)卸氨时严密监视槽车压力,应保证槽车内残留不低于0.05Mpa以上余压,且相关管道液氨或气氨不向大气排放。11)液氨接卸应避开夜间进行;若卸氨过程中发生雷电天气、设备管线泄漏、生产操作异常等情况,应停止卸氨。12)卸氨结束,应静置10分钟后方可拆除槽车与卸料区的静电接地线,并检测空气中氨浓度小于35ppm后,方可启动槽车。 动火作业不履行相关程序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工作票。

动火前清理检修现场无可燃物;铺设足够防火毯;现场配备足够灭火器。

动火中设专人监护(一级动火作业由专职消防队员监护,二级动火作业由义务消防队员监护);工作暂停或结束后,检查检修现场无残留火种。 氧气、乙炔瓶使用不当 乙炔瓶必须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门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细,开启后板手仍应套在瓶阀的方芯上,一旦遇有险情,便于紧急关闭。

使用乙炔瓶的现场,严禁与氧气瓶、氯气瓶等易燃、易爆品同间堆放。

乙炔瓶和氧气瓶不得靠近热源或电气设备,防止暴晒,严禁使用没有减压器的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禁止装有气体的气瓶与电源相接触。

使用乙炔瓶时,要固定可靠,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

乙炔和氧气瓶外面必须安装两个厚度不少于25mm的防震胶圈。

乙炔和氧气瓶严禁使用绳吊装搬运,当地点移动频繁时,应装在专用的手推车上。

严禁把氧气瓶和乙炔瓶混装运送,不准与易燃物品或装有可燃气体的容器一起运送。

气焊、气割应使用专用胶管,不得通入其它气体和液体,两根胶管不得混用;胶管两端应卡紧,不得有漏气,出现折裂应及时更换,胶管应避免接触油脂。

乙炔和氧气瓶阀冻结时,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的温水解冻;在焊割工作中,禁止将带有油珠的衣服、手套或其他沾油脂的工具、物品与氧气瓶软管及接头相接触。

严禁碰撞、敲击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不得擅自拆下安全帽。

严禁将乙炔气瓶和氧气瓶放在通风不良及装设电线的场所。

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瓶接触。

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不低于规定要求(乙炔0.028Mpa、氧气0.19Mpa),用过的瓶上应写明“空瓶”。

乙炔瓶、氧气瓶口、减压器的螺丝绝对不可附着油脂,以防爆炸。

连接减压器前,应将氧气瓶阀门开四分之一转吹洗1~2秒钟,然后用专用扳手装上减压器,工作人员应站在连接头的侧方。

气瓶上的阀门或减压器门,若发现有毛病时,应立即停止工作,进行检修或更换。

接收氧气瓶时,应检查印在瓶上的试验日期及试验机构的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运到现场的氧气瓶,必须验收检查,如有油脂痕迹,应立即擦拭干净,如缺少保险帽或缺少封口螺丝或其他缺陷,应退回厂家。

在工作地点,最多只许有两个氧气瓶,一个工作,一个备用。

放置在露天的气瓶,应用帐篷或轻便的板蓬遮护,以免受阳光暴晒。

储存气瓶的仓库周围10米内,不得堆放可燃物品,不得进行铸造,焊接等动火工作,也不准吸烟。

储存气瓶的仓库不许有取暖设备,必须备有消防器材,照明、电器等应采取防爆型电器装置。

使用乙炔瓶的安全要求:1)乙炔瓶使用时必须配合合格的乙炔专用减压器和回火防止器;2)乙炔瓶距火源应10米以上,夏日不得在烈日下暴晒,瓶温不得超过40℃;3)乙炔瓶运输、存放和使用时只能直立,不能横躺卧放,以防丙酮露流出;如果需使用已卧放的乙炔瓶时,必须先直立20min,再装上乙炔减压器后使用;4)乙炔瓶应轻装轻卸,用小车输送,严禁人抬、肩扛或在地上滚动。不得遭受剧烈震动或撞击,以免填料下沉形成净空间。 吸收塔、烟囱防腐作业不规范 吸收塔、烟囱防腐作业必须严格执行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定,按照先通风、再检测、后进入的原则执行,设置进出登记制度,门口设置专职监护人并有可靠的联络方式。

防腐作业现场严禁动火作业,并备好灭火器材。

防腐作业时照明必须采用12V防爆灯,灯具距离内部防腐涂层1米以上。

吸收塔或烟道内防腐48小时后漆面固化时间为24小时方可以动火。 中毒窒息 有限空间作业通风不良、没有检测手段;液氨等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扩散。 有限空间作业实行作业开工审批制度,必须制定“三措两案”,经审批后执行,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实施有限空间作业,应当严格执行“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工作前应进行有害气体和氧气浓度检测,合格后(氧气浓度在19%-21%内)方可进入,未经通风和检测,严禁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必须设置专职监护人,并有可靠的联络手段。

在吸收塔、烟囱等有限空间内进行防腐作业的人员必须戴口罩,防腐面积超过10平米时必须戴防毒面具;防腐作业时间较长时,应采取定时轮换作业方法;防腐作业中人员感到身体不适时,必须立即撤离现场。

在进入井、坑作业前,应系好安全带,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

储存液氨等有毒、有害物质场所必须配备充足的安全防护用具。

在向储药罐内倾倒氨水、联氨等挥发性药品,及现场有氨气泄漏时,应注意风向,人员应站在上风口。

氨区发生泄漏时,人员应注意风向,立即撤离至上风口;必须进入时,应穿戴专用的防护服和正压呼吸器;

吸入氨气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凡在容器、槽箱内进行工作的人员,应根据具体工作性质,事先学习必须注意的事项(如使用电),工作人员不得少于2人,其中一人在外面监护在可能3人,其中2人在外面监护监护人应站在能看到或听到容 在液氨管道作业措施不当或受到污染。 检修时做到隔离、清空、通风,在监护下进行作业。

皮肤接触液氨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2%硼酸液或大量清水彻底冲洗。

眼睛接触液氨时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及时送医就诊 作业环境中SF6气体、消防气体、二氧化碳浓度超标。 对六氟化硫气体泄漏报警装置定期进行检查、检验。

进入GIS区域内要先通风15分钟,如有六氟化硫气体泄漏,应穿戴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护服、戴手套。

遇到配电间消防气体释放时,立即屏住呼吸迅速转移到室外,进入时,必须佩戴正压呼吸器;

进行发电机气体置换时,必须检查CO2管道连接可靠,脱落后应立即关闭两侧阀门,并撤离。 在酸(碱)容器上作业,受到污染。 检修时做好容器隔离、清洗、通风。

不慎将酸(碱)液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少量碳酸氢钠溶液(稀硼酸溶液),必要时送医就诊 误接触或入吸化学药品。 禁止用口尝和正对瓶口用鼻嗅的方法来鉴别性质不明的药品,可以用手在容器上轻轻闪动,在稍远的地方嗅散发出来的气味。

禁止使用没有标签的药品。

禁止用口含玻璃管吸取酸碱性、毒性及有挥发性或刺激性的液体,应用滴定管或吸取器吸取。

不准把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其他容易相互起反应的化学药品储放在相邻的地方。

严禁将化学药品防在饮食器具内,不应将食品和食具放在化验室内;工作人员饭前和工作后应洗手。

使用挥发性和刺激性药品时,必须在通风柜内或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必要时戴口罩。 10 淹溺 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临水(水上)作业、检查安全防护措施缺失;违反规定进入厂区水域;身体不适、救生措施不当。 在码头、水源地、循环水前池及出口井边缘作业时,首先要确认栏杆、防护网等是否完好,作业中系好安全带。

进入现场淡水调节池、高位配水塔、反应沉淀池、工业水池、生活水池、消防水池、清水池等蓄水池区域巡查操作时,应检查确认护栏、孔洞盖板完好可靠,注意脚下,防止跌落。

码头区域临水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穿救生衣,系安全带,禁止倚靠栏杆。

码头两侧栏杆牢固,每个100米放置救生圈及救生绳。

船舶驶入码头前沿,工作人员应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救生衣、工作鞋、安全带、安全帽和防护手套等),配合船方做好靠泊缆绳的系桩工作。

监督船方靠泊后,船、岸之间铺设的沿梯、跳板可靠牢固,且下面设有安全网,并符合安全要求,临水作业必须穿好救生衣。

在水源地前池边缘点检、检查时应系好安全带。

严禁在1号坑、2号坑、码头等厂区水域垂钓、游泳、玩耍。

清理游泳馆卫生时要穿防滑鞋。

清理游泳馆卫生时要至少两个人同时作业,身体不适时提前告知,停止作业。

体力不支时不去游泳;不能独立游泳者,不去泳馆深水区。

工作中对游泳馆巡视时要离池边保持安全距离。

熟练掌握各种救生知识。 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突然来水,循环水区域潜水作业 进入循泵坑、循环水管内部、雨水井等有限空间作业前,应确认防水措施已执行。

潜水员必须佩带对讲设备及安全绳下水作业,施工期间监护人员时刻保持与潜水员沟通,掌握潜水员工作情况;时刻注意安全气压,确保潜水员万无一失。

潜水员应配置两人,下水每次不得超过两小时,防止体力透支,严禁潜水员私自水下摘除潜水设备。

潜水设备使用前须确认通讯正常,供气正常后,方可允许潜水员下水。

整个潜水作业时必须专业人员全程监护。 11 车辆伤害 不遵守规章制度 严格执行调度派车单制度,出车前做好安全交底。

严格遵守厂区行车规定,文明行车,不酒驾、不疲劳驾驶、不逆向行驶,避让行人。

开车时系安全带、不超速、按规定车道行驶、不接打电话;不与人聊天。

开车时精神状态良好,车辆内、外要保持清洁。

驾驶证随身携带,并保证在有效期内。

车辆运行情况时要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

室外路边作业的人员要防范来往车辆碰伤,注意避让来往车辆。 无证驾驶;客货混装;车辆带“病”运行。 杜绝无证驾驶。

做好驾驶证定期培训、年审工作。

做好交通安全学习培训。

严禁客货混装,车辆载货严禁超载、超高、超宽,货物捆扎应牢固可靠,运输灰、渣的车辆应进行覆盖。

出车前检查车况,严禁车辆带病运行,定期对车辆检查保养。

尽量避免极端天气出车。

冬季做好车辆机油、防冻液的正确使用。 车辆故障 检查车外观、灯光完好。

检查发动机、刹车、转向完好。

检查安全带完好。

检查灭火器有效。

检查仪表完好。

检查电路、油路、气路完好。

检查雨刮、轮胎完好。

检查喇叭、门锁、千斤顶及三脚架完好。 12 锅炉爆炸 容器爆炸
献花(0)
+1
(本文系标准文件之...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