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三087、读书入心文/子曰诗云2015年2月1日星期日天气晴朗丽日当空现在说读书,已经不是十分准确的了。因为现在虽然有 书,书的概念也不原来书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那定义了。最早的书,书从金石简册帛绢绸纸,从穿缟到装订,学问高的称之为学富五车,因为竹片 穿缟,难免厚度重量上都要大,到了帛绢就轻便了许多,但只能卷,所以称为卷。当书成册,才有了部,册,本的题词用在书本上。上学,要读一 本一本的书,因为从低年到这几年,要读许多本,说上学读书没有错。有时候我们拿来一本书看,也叫读书。现在的书除了传统的纸书,还有电子书 。这电子书虽然也有本册的说法,其实只是借用,甚至有点比喻的意味。就如我们写文字,无纸笔,也不用绝笔,而是用键盘在电脑上敲打,在屏幕 上就可以看到编辑软件上出庭的字,句子和文章的内容。如果有人问起:“你在做什么?”我们会回答:“我在写文章。”其实不是在写,是在打字 而已。可这样回答,没有人说你是错的。这是大家默认和公认的说法。我们看一篇文章,无论长短,有时候也被称作是读书。我教语文三十年, 有时候我问学生:“语文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我以为:读书是为了表达,即说话和写作。语文,是语言、文字、文学和写作 。语文,文字和文学是知识,写作则是语文中学习知识的终极目的。不管你学习多少知识,不能够使用,就失去了学习知识的意义,因为学习语文为 的是表达,说话是表达,而写作也是表达。二者不可偏废、读书入心。我们看一篇文章,扫了一眼,就觉得意思看全了,看懂了。过去有一种 说法:“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是讲多读书,博览群书,但真正地读书,还是要入心。如果凡是读书都不求甚解,那就很难得到深刻的知识,或者只 知其一,不知其二。入心,是读书的细化。对一篇好的文章,要仔细读,读到心里,然后用心玩味,品味,只有如此,才能体会出其中的情趣, 韵味,才能看出文章的品位。读书入心,就不只是读那么简单,要咀嚼,要欣赏,要品鉴,甚至要用心去体验。只有入心了,才可能与作者交流,沟 通,虽然不见面,仍然可以是知音,知己,知心。我喜欢这样读书,不,准确地说是文章。无论读书也好,读文章也罢,入心才会有所收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