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南京鼓楼区琅琊路小学六语
2022-05-05 | 阅:  转:  |  分享 
  
琅琊路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完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50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15分)

zhēngròngdāngejīnghuángbōnóngyīwèi

()()()()()

búfùfǎnchìluǒluǒhénjìcuōròushūjí

()()()()()

piānpìtāngchízhǒngzhàngchòumìtiánnì

()()()()()

二、选择。(7分)

请按顺序将各小题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下列方格中。

1 2 3 4 5 6 7 1.下列多音字读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吓唬(xià)恐吓(hè)惊吓(xià)威吓(hè)

B.挨时间(āi)挨门挨户(āi)挨骂(ái)挨挨挤挤(āi)

C.薄雾(bò)薄饼(báo)薄情(bò)单薄(bò)

D.和面(huò)和药(huó)暖和(huo)一唱一和(hè)

2.下列划线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奄奄一息息事宁人B.各得其所死得其所

C.精兵简政精益求精D.喜出望外一望无际

3.下面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在院子里跳房子、拨蚁穴、翻画报、闻树叶等等......忙得不亦乐乎。

B.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户都上着板子,

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程都在休息。

C.一个煮字,让太阳成了居家过日子必备的一种物件。

D.“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着手调换我的生活方式,尽我可能把一切安排得舒舒服服。

B.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

C.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因为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里也能有声有光地玩要。

D.“不许动”,里面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它对于我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托物言志”的是()

A.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B.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将下列诗词按所表现内容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A.②①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②③①

7.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葛亮——卧龙先生——《诫子书》

B.曹植——陈思王——《洛神赋》

C.陆游——陆放翁——《多宝塔碑》

D.老舍——人民艺术家——《茶馆》

三、按课文填空。(28分)

1.,一字值千金。

,日久见人心。

鱼性,鸟音。

听君一席话,。

利于病,利于行。

书到用时方恨少,。

常将,莫把。

人一死,或,或。

2.漫步文学沙滩,我们在古诗词中见诗人情志,听历史回响。

“,”于谦向我们敞开了自己光明磊落

的襟怀;“,”郑燮借由竹子不向恶势力低头的风骨来激励自已刚强勇敢:“,”这是王建秋思相许,对月怀远。

3.《为人民服务》作者是,他在文中说“因为,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他还说“只要,,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4.在默默里算着,,像,我的日子,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24分)

(一)如梦令4分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 2 3 4 1.“雨疏凤骤”的“疏”的意思是()

A.稀琉B.密集

C.疏远、生疏D.开通

2.“残酒”指的是()

A.上次自己没喝完的酒B.别人喝完剩下的酒

C.质量下乘的酒D.还未消散的醉意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

A.浓睡人教训语气B.卷帘人责备、焦虑的语气

C.卷帘人不耐烦的语气D.浓睡人责备、焦虑、惋惜的语气

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A.初春B.暮春C.盛夏D.金秋

(二)江苏园博园5分

4月17日,江苏园博园博园正式向公众开放,占地3.45平方公里的江苏园博园精彩亮相,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走进园博园,不仅可以欣赏到经典的江苏园林园艺,还可以处处感受绿色发展与生态优先的理念。

园博园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过去这里是遗留下来的采石矿玩、宕口【dàng洞穴】

与废弃工厂遗址,矿渣堆积,崖壁裸露,9个矿坑深浅不一,最长有1100米,是不折不扣的“城市伤疤”。中国建筑江苏园博园项目经理边辉介绍:“我们接到这个项目的时候,在这个位置基本上是用旧地形来造地新景,一方面利用崖壁做垂直景观,让它对原来这个破坏的山体的崖壁又进行了一个很好的垂直绿化的复绿,对我们整个生态是最好的一种生态的保护。”在6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的巨大的矿坑里,项目团队借助坑口崖壁的高低起伏,打造了世界首个矿坑中的“水下”植物花园,将原本单调的废弃矿坑变为五彩斑斓的梦幻世界。

坐拥崖畔花谷、时光艺谷、苏韵荟谷、云池梦谷四大精美花园,包含南京园、无锡园、苏州园、扬州园、徐州园、常州园、南通园、淮安园、盐城园、泰州园、镇江园、宿迁园、连云港园等13大城市展园的江苏园博园到底有多壮观呢?南京园经典再现了皇家园林的风貌,以园为镜折射着六朝古都的深厚底蕴,游客在这儿不仅可以欣赏秀美如画的江南园林,还可以现场聆听南京白局等形式多样的文化展演活动,更多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南京园以六朝时期盛极一时的建康宫苑华林园为构思,以景阳楼和天渊池为核心内容、山林嘉树为优美景色,再现了中国古典园林转型期的清华优雅的审美。苏州园以北宋时期建造的名园沧浪亭为依据,或在廊中行走,或在楼阁观览,或在道上漫步,或在山中穿行,形成一幅幅逼真的宋画场景。无锡园以寄畅园为原型,在布局上充分展现借景之妙用。绕池而建,一座座清秀的木构建筑,用材讲究,做法地道,十分雅致。常州园仿照意园,布局呈东西南三路,分别是府邸、内园与外园,规模较大。府邸端庄,内院精巧,外园依山就势。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陈薇表示:“园博园的设计中间不仅体现了江苏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蕴,还实现了实现中国大的山水画卷的概念。我们把徐宿作为汉文化表达区,江南苏锡常强调品质,淮扬区是沿着运河文化的,沿海三个城市放在高差比较大的角落,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地各不同’的效果。”

走进园博园,江苏13个城市展园点缀其中、各具气质,微型的锦绣江苏尽收眼底。一城一景,一处一情,行走其间,仿佛穿游在千年历史长河中。打造家门口的花园,开一场永不落幕的文化盛会,让周边的老百姓不仅改变了生活环境,也分享到了生态红利。

判断下列语句表达的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江苏园博园是在江宁地区选址完全新挖新建的生态项目。()

2.南京园、苏州园、无锡园都以地方名园作为原型或依据来设计建造。()

3.园博园的设计中间不仅实现了中国大山水画卷的概念,还体现了江苏

文化大省的深厚底蕴。()

4.划线句子中的“生态红利”指的是周边的老百姓可以分享到园博园的门票

收入。()

5.江苏园博园处处彰显绿色发展与生态优先的理念。()

(三)秋天的怀念11分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

,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这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诀别。

⑥邻居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地正艰难地呼吸着。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生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根据文意依次填入下面空白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2分)

①当一切恢复,她又悄悄地。

②她憔悴的脸上现出的神色。

A.安静恳求B.平静哀求C.宁静请求D.沉寂央求

2.“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品味句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3分)







3.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③段中划波浪线句子的作用。(2分)





4.第①段和第⑦段中两次出现了“好好儿活”分别有什么含义?试着分析这两处“好好儿活”在文章结构与表达上的作用。(4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题目:下面是一位同学的的心里话,看后你一定会想到与这些话有关的人或事。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句,把你想到的写成一篇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450字。

1.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

2.人心齐,泰山移。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送上一份高分锦囊:抓环境,做铺垫;抓场面,显特别;抓心理,表情感。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期待你的佳作!







1







献花(0)
+1
(本文系xiaoxi04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