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 《小球的运动》 教学设计
2022-05-08 | 阅:  转:  |  分享 
  
《小球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球的运动》是青岛版四年级下册《物体的运动》单元的第二课时。本节课以学生玩小球,观察并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为切入点,通过让小球按照设计的路线动起来的游戏体验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路线有直线和曲线,又通过描述生活中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明确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导语部分开门见山地提出了研究的问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现象的回忆,引导他们注意思考和观察一些物体运动时的运动路线是怎样的,进而激发学生对物体运动现象的探究欲望。“材料包”中提供了课上探究活动可能用到的材料;第二部分活动过程,让小球动起来,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发现小球的运动路线有的是直线,有的是曲线。在描述生活中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的基础上,知道物体的运动按照运动路线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第三部分拓展活动,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发现运动物体其他的运动特点,为研究运动的形式做好铺垫。

本课通过观察和操作等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分工协作、合作探究的基础上,观察并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知道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学生分析】

四年级学生对于多种球类活动并不陌生,通过自身体验或者其他途径,知道多种让球动起来的方法,而且也观察过形形色色的球或者其他物体的运动路线。怎样描述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又有什么特点?这些是学生还需要进一步探究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科学探究目标:

1.在教师引导下,能够用比较科学的词汇、图示符号等方式记录整理小球运动路线的信息,陈述证据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能分工协作,进行多人合作的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方式可以按照运动路线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重难点】能够列举并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运动方式。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小球、硬纸板、长尾夹、胶带、胶棒

教师准备:课件、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简单说说看到的足球是怎样运动的。

小结过度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让一个小球运动起来,那么小球运动路线又会是怎样的呢?

板书课题:小球的运动

二、活动

小球动起来,描述轨迹。

教师展示小球,同时谈话让小球运动起来

2.学生想办法,讨论交流。

3.[PPT3出示]小球动起来

4.描述小球的路线。















6.小结:小球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二)利用材料玩小球

1.教师介绍实验材料:小球、、线绳、弹力绳、橡皮筋。

2学生说办法:推小球,使它在桌面上;拿起小球,让小球直接下落;弹力绳连接小球,使小球来回运动;用纸板拍击小球……

3问题:怎样描述的运动?

学生说出:从小球的快慢、方向、轨迹等方面描述小球的运动。

引导:描述小球的轨迹,可以用画图方式。轨迹小球在运动过程中走过的路线,所以轨迹应该是,在线上用箭头表示小球运动的方向,可以描述小球的运动轨迹。

4[PPT4出示]学生活动,画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同时填写实验记录单

让小球运动的办法 轨迹 5.学生汇报发现师生交流分析结论:

轨迹分类,可以分为两类:直线和曲线运动

(二)玩小球,让小球“随心”。

1谈话:想办法让小球走出我们给规划好的路线。

提供材料:等。

2学生小组内讨论办法,汇报。

画好,然后想办法利用材料实现让小球的轨迹与路线重合。

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

学生领取材料,进行。





师生共同评价。

三、联系实际

1.生活中,运动的物体可见,你举个例子,像我们刚才描述小球的运动那样,说一说物体的运动吗?

2学生描述物体的运动

3.教师展示实例

(1)[PPT5出示]运动:为曲线,曲线运动

(2)[PPT6出示]电梯:向上或向下运动,轨迹为直线,直线运动;

[PPT7出示]滑冰运动:运动为曲线。

4[PPT8出示]师生小结出示结论:运动路线,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拓展活动[PPT9出示]继续观察生活中运动的物体,说一说有什么新发现。

【板书设计】



小球的运动

按照运动路线,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记录表】

实验记录单小球运动的办法 轨迹









献花(0)
+1
(本文系重启作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