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研究结题鉴定审批书
2022-05-08 | 阅:  转:  |  分享 
  
一、工作报告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活动;研究计划完成情况;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成果的出版、发行情况,转载、采用、引用情况;成果的代表作等。(不超过2000字)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已进行到结题阶段。从课题申报、批准立项、建立队伍到课题实施,我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研究课题过程中,我们课题组成员克服各种困难,很快进入了实验的研究和实践阶段。从2018年3月至2019年6月,基本上完成了课题实验预期目标,并逐步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现将课题开展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研究过程和活动

1、确定了课题组研究教师

本次课题主持人是xxx,评议专家叶文勇(中小学高级教师)韩秀丽(中小学高级教师)

参与人员:xxx、xxx、xxx、xxx、xxx、xxx

2、制订了详实可行的阶段性计划

课题组根据课题的研究计划,经过全体成员的认真推敲,制订出了详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任务。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8年6月—2018年8月)

完成课题申报工作,进行理论资料的准备并了解学生、家长以及老师们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8年9月—2019年4月)

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课题研究,对学生及家长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方式的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及时反馈课题研究实施信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修正。及时收集资料,进行阶段成果展示;对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查阅资料、进行实际调整,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计划课题通过三轮研究完成实施过程,通过三轮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修改方案,形成最终研究方案。

第一轮研究(2018年9月——2018年12月)

成立“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研究小组。成立研究工作小组,及时组织课题实验小组全体成员深入调查,制定“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课题实验实施方案,认真学习本课题方案,研究其理论的指导意义,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课题组成员公开授课,授课活动邀请学校领导,教学专家等参加课堂听课,并反馈听课意见。课题组成员再次召开碰头会,形成共识。真正做到在实践中研究,在探讨中进步。

第二轮研究(2019年1月——2019年3月)

根据课题组的修改建议,同头课成员重新授课,再次观摩听课,整理组内讨论的意见,通过课堂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再次实践、确立有效的课堂探究式教学模式。

第二轮研究(2019年4月——2019年5月)

经过课题组成员的授课,会议、讨论、修改、实验等。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撰写研究工作报告和中期报告,汇编研究论文集和优秀教案实录,初步形成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教学方研究和应用的教学模式。

3、课题总结阶段(2019年6月——2019年6月)

自从课题开题以来,参加研究的教师为了有效研究该课题,通过网络,报刊,外地考察学习相关理论,向领导咨询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其他事项,掌握了大量教育新理念。课题组成员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深刻反思,对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进行多次讨论,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认真钻研教材,一起研究教法,精心设计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一起编写设计集体备课教学案例。课题组成员之间相互听评课。在课题研究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精神振奋,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二、研究内容与操作

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教学方案。

2.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3.创设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4.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如何合理地导入。

三、研究完成情况

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从转变教学方式和转变评价方式两方面可以展现出来。教师在教学设计上的转变。不再是传统教案,而是方式灵活多样。有利于营造合作的学习氛围,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地完成教学目标。有效地改变了学生被动听讲的消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参与领会所学知识,在参与中完成学习任务。

四、研究变更情况

研究人员由汤阴县的菜园镇东街学校的李秀荣教师变更为汤阴县菜园镇同庄学校的xxx教师。

五、取得成果

该课题组参与研究的人员,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极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工作经历,课题成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了“班班通”设备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把全镇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再一次推向了一个新台阶,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可另续页)

三、研究报告

内容提示: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成果的社会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今后的研究设想等。(不少于10000字)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与观点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理论与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已实现教学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绝对是核心位置,进行有效学习是教育技术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学习过程和教育资源是两个研究对象,学习过程是指学习者的认识过程,涉及到的是“人”;教育资源是指进行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和条件,涉及到的是“事物”,学习过程和教育资源是教学系统中两个重要元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的认识过程和认知规律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要求教学的方法手段媒体等也要不断地发生变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育促使人们的认识过程不断在发展变化,只有两个方面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教育的改革,才可以使教育适应时代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只重视改善教学条件,添置先进的教学设备,还应重视研究学习者的认知规律,理论研究与实际应并重,教学过程在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的同时,还要重视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作用。

通过一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认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的有机结合,就是使二者融为一体。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要广泛进入各个学科,而不仅仅是单独的计算机课才涉及现代教育技术;另一方面,各个学科要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这种教育技术不是强加的,附带的,可有可无的,它是与各个学科紧密融合在一起的,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或缺的。在融合过程中,如果学科原来的一套东西不动就只能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简单的“拼合”或者勉强的“掺和”,如果现代教育技术恪守门户,不屑于结合各个学科的特点,这也是行不通的。也就是说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课程这两方面都要下一番大力气,经过一番整治,使他们在新的水平上结合成一个全新的课程体系。

一年来,我们课题组成员多次上公开课、观摩课,在课堂上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自己的课堂效率,课下对一些课进行多次研磨,对于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有了以下几点我们的观点:

1.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来自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我国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不言而喻的。一个对学科知识无兴趣也无需要的学生是不能持久努力学习这门学科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良好方法,也就是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动力最有持久力的动力,而形、色、声、像兼备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常常吸铁石般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完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

新课程理念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目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不仅能充分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与能力,在方法和学习过程中也更加丰富多彩。使学生学的高兴,教师教得轻松。还根据相关内容通过信息技术拓展开来,教师也可以在教授的同时学到更多,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做三维教学目标,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得到了更完美的实现。如在语文课堂上,传统语文教学往往会为突破教学难点解决一些很抽象的问题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学生启而不发,思维受阻时,还有产生疲劳感,甚至厌烦情绪。这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使课文内容情景变抽象为具体化,化难为易,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充分感知和体验。如《爬天都峰》一课中,天都峰的险、奇和陡用口头表达很难使学生理解,这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把天都峰的影片和图片分阶段展示出来,天都峰的险、奇和陡就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这些过程的演示,学生一目了然,这就利用很较少的时间去解决了教学难点。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作用。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就是充能分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教师要给学生传授丰富而广阔的知识,靠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又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传授知识,培养出技术和知识面宽的全方位人才?将现代教育技术用于教学就能解决,它具有速度快,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特点,给学生最丰富最新的知识,有利于调动学生渴求知识的欲望,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上网搜索有关圆明园的相关资料。2、运用所查询的资料,小组学习,自主探索。3、交流写作,写出自己的对这一课存在的问题然后解难释疑,针对疑难问题解答。4、再用多媒体播放出对比图片,引人深思。这节课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而且还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色与创新

我们学校课题组研究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课题负责人xxx带领本组课题成员,立足课堂教学实践,学会反思,在实践中学习,边总结,加强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在实践中边学习边总结,一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方面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自己培养成学生学习的领导者,执导者,参与者,组织者,做好教师角色的转换,把全新的课堂交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力,让课堂成为最光彩的舞台。

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力求将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在互动化,网络化方面下功夫,取得明显成效。但是要真正的把信息技术融合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去,从目前的情况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改革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知识的表达多媒体化,利用信息技术系可以构建个别化学习环境,也可以营造协作化学习氛围。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的融合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学习能力人才的有效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课堂是动态的学生是千变万化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制胜法宝同样信息技术也不可能是万能钥匙因此我们在融合的过程中是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形成自己独特的理念。

1、形成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的应用研究调查问卷(教师、学生);

2、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学课堂上的应用随堂笔记,探讨笔记,教学ppt课件、教学设计。

3、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给农村小学课堂带来的变化有了很深入的了解;

(1)创设了生动的教学情景,很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汉语拼音教学拼音字母是一种抽象的符号,这就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们传统的拼音教学,教师既教得累,学生也学得很苦。我们可以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拼音教学结合起来,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设计动画情境,营造愉悦氛围。

人教版教材在拼音教学内容的编排上集科学性、人文性、趣味性于一体。每一课都有一个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图,指导学生观察、说话、激情,引出学习的内容。但是由于画面是静止的,刺激的强度还不能足以让学生进入情境,不能足够地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我在教学中,把情境图制作成为动画。如?i?u?ü?一课的情境动画是这样设计的:随着优美动听的背景音乐,展现一幅夏日小河的画面,清清的河水,绿绿的水草,一只小蚂蚁在岸边要过河,可是它不会游泳,非常着急,该怎么办呢?一只乌龟游了过来,把小蚂蚁背过河去。一条鱼儿看见了,连连夸奖。如此,那么生动的画面、那么动听的音乐、那么可爱的形象,那充满人文的内容,学生一看,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出来,此时学生已经不需要教师过多地去组织教学,只需稍稍点拨,一首有趣的儿歌便脱口而出。学生喜欢哪个形象就用鼠标点击一下,这样与蚂蚁的“蚁”、乌龟的“乌”、鱼儿的“鱼”谐音形似的“i”、“u”、“ü”便从画面上跳了出来,画外音:“你想学会我吗?”、“你想和我做朋友吗?”等鼓励的语言,此时此刻,学生欢呼雀跃,情绪高涨。从动画设计的创意来看,画面要鲜艳美观,动作要精心设计,注意对象与背景形成反差,声音与音乐形成对比。这样,通过动画情境,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的无意注意就很容易地被唤醒,觉得学习拼音有趣、有情、有意,于是每天都期待着语文课的到来。

运用动画演示,揭示拼读规律

拼音教学中,准确拼读是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重视传统教学方法的运用,将字母读音与表音的图片结合起来,通过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迁移,如“p”的发音与“猴子爬坡”的“坡”联系起来,我们还要开发更有效的手段来突破拼读教学的难点。

口腔动画,辅助发音

在拼音教学中,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声母中的鼻音与边音、平舌音与翘舌音,韵母中的前鼻音与后鼻音,一直是教学的难点。根据它们的发音规律,研究发音的生理特征,制作口腔的纵剖面的发音动画(这些在网上都有)。学生在观察、模仿的基础上,通过动画的演示,找准发音的位置与感觉,通过练习、矫正,学生很容易地掌握发音的要领,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

动画演示,教学拼读

(2)教学方式生动形象,学生理解起来更加容易。例如多媒体技术辅助识字教学。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打下扎实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4、看视频,赏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学之不如知之者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就开了一个好头。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之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有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动画形象。它可以把象形字的演变过程简单明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如:在教学第一个汉字“日”时,屏幕上首先出现一个火红的圆圆的太阳,随着鼠标的控制,那圆圆的红太阳就演变成了一个色彩鲜艳的“日”字。学生看到这奇妙的变化,不禁兴奋地拍起手来,异口同声地说:“再来一次!再来一次!”学生的识字兴趣被激发了,这一由形象到抽象的变化,使原本抽象的汉字变得具体可感。

5、看动画,教笔画,正确识字书写。

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利用动画教学笔画,分析结构,运笔示范,把比较抽象的起笔、行笔、收笔等过程直接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趣,易于理解笔画、结构等特点,便于记忆摹仿。一般生字学生都能自己分析字形理解字意,遇到难写、不易理解的字,则可以充分发挥电教优势,化难为易,使学生正确识字书写。如新课程小学语文第二册中“弓”字的笔顺和第三笔(ㄅ)不易掌握,就制作一个写“弓”字的动画,一笔笔写出来,配之笔划声的音乐,让学生认识笔顺,“ㄅ”这个笔划学生难写到位,显示这一笔时,动画速度较慢,学生看了动画,留在记忆里的痕迹就深。又如“都”、“教”、“甜”等字多笔画的难写字,可让学生跟着动画,完成书写一个个部首,再整合在一起。又如一些易写错字“绿”中的“氺”;“冷”中最后一点不要忘记;“声”中的“士”是上横长,下横短,闪动笔画或偏旁,加强刺激。在教“禾”字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先慢速播放由谷子的根、茎、穗整体形象变成“禾”字的动画,让学生观察后提问:“谷穗”变成了禾字的哪一笔?学生很容易地指出谷穗变成了“禾”字的第一笔,这样一来,“禾”的字形被牢牢记住了,不会与形近字“木”相混淆。

6、多形式,巧练习,巩固识字内容。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交互性。设计了程序,计算机可以成为能反馈练习的老师。这一点在学生自学时优势很大,我谈谈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几个例子。

?(a)出示声旁,繁衍新字。

?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记忆较快、回生也快的特点,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练习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如出示“令”、“青”等字,分别让学生以这些字为母体,繁衍出另一字。屏幕显示两个文字框,上面是母体字,下面是新产生的字。设计动画,等学生说出新的字,移去形旁,电脑给予鼓励:“太棒了,还有吗?”学生热情高涨,思绪活跃。“令”繁衍出“领、铃、零、岭”等字,“青”繁衍出“请、清、睛、晴”等字。这样的巩固练习,扩大了识字量,又促进了自学能力的形成。

?(b)相近字比较。

??汉字中许多相近字,小学生用字不分语言环境,不管字义,随便就用,所以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漂浮”和“飘浮”两个词语中的“飘”和“漂”,极易混淆。教学中可这样设计,先随图出示“漂浮”这个词语,让学生明白这个词语跟水有关,闪动偏旁“氵”,加深刺激,再让学生自己来举一些例子。接着随图出示“飘浮”这个词语,让学生明白它与风有关,是“风”旁,闪动“风”,也让学生举一些例子。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漂浮”还是“飘浮”。这种由图到字(词),再应用的学习过程,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并能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学习习惯。

?(3)能更好的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讨。例如,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现代化教学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学习内容。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这就要借助多媒体课件存储量大、功能强、操作简便等特点,给学生提供大量的知识。

?3、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情境,陶冶情操

?情感对人的认识和行动起着刺激的作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无疑为创设情景、陶冶学生的情感提供了最大的可能性和最佳的视听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感情变化,不失时机地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技术的优势,激发和陶冶学生的情感,使之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4、更新了教育观念,改变了教学方式,使教学进入了信息化、技术化。

三、研究的突破性进展

1.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几年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从头讲到尾,教师坚持主动的教,学生努力被动的学。而现在不一样了,教师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收集相关教学资料,或用现代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语文《桂林山水》的课堂上,教师先播放了一段桂林的山水美景视频,在这赏心悦目的景色中,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去,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有“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体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才能够真正的进入到学习当中。现代教育技术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应用广泛,它可以将图、文、声、像集为一体,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够看得见、听得见,身临其境的去感受知识。如在语文教学《蝙蝠和雷达》一文中,适时的运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动画,这样生动的画面会很容易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都专注在动态的画面当中,这时我再提出问题:蝙蝠在夜里能捕捉飞蛾和蚊子吗?蝙蝠在夜里能看清所有的东西吗?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就会很容易的发现蝙蝠的飞行状况,为课文内容的学习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再比如,在美术课上,教师要学生画一只大熊猫的简笔画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大熊猫吃竹子的动画,并附上轻松愉快的音乐,在视觉和听觉完美结合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学生对大熊猫的印象,这样学生在画大熊猫的时就会很轻松、很自然的完成了。

2.多彩的课堂学习方式

除了精彩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才最重要。学生由过去被动的听、记、背的老套学习方式,变成了积极主动的获取知识、探索和创新、研究和讨论,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整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教学过程中所涉及到的相关知识,如语文课文中的作者及其身世,课文的相关背景;数学中数学家的资料,圆周率的发现;音乐中音乐家的创作经历;美术课中绘画的基本工艺流程、作品欣赏等等,让学生在获得课堂知识的同时既开阔了眼界,又学到更多的知识。

3.动态的学生思维方式

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经突破了事物的局限性,它化“静”为“动”,与课堂教学有机的结合,将一些死板的知识概念能通过多媒体演示出来,让学生在动态观察中学习知识。如在学习《图形的旋转》《平行与垂直》等课时,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播放出动态的画面,这样就可以使数学教材中那些无味的文字和图片“活”过来,直观形象的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轻松地突破学习的难点,“一下子”就学会了。

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将圆沿半径平均分成若干份,直观地展现出来,再通过动画将它们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时,学生就会很轻松地通过观察、思考、探究,总结出圆的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也是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前提。

一些动态的刺激往往大于静态的展现,它会给人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让教材中的图文“活”过来,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上很难理解的问题直观的展示出来,有效地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如,在学习《鸡兔同笼》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动画,然后播放给学生:把所有的头数放在一个笼子里,假设都是鸡,就会动画配图,多出来腿数,然后引导学生想象,这样学生就会把剩下的腿数看看能分给几只兔子,学生通过讨论研究,最终总结出鸡兔同笼的计算方法。这样的动态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四、学术价值的自我评价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有效地合作学习,优化课堂教学。

1、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学习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基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育者、影响者、变革者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实践者,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同时,教师的教又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基础,在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中,都有一系列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因此,教师队伍的现代教育理论和思想的认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新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带给教育领域的不仅是全新的手段、方法、技术,而且影响到教育观念、体制、模式、内容等全方位的彻底变革。

2、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

有效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学生高效的学习。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构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方式,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战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加强学科整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塾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优化教学的内容,学生的学习和师生的互动,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1.创设问题情境。课堂教学中在引出新知识以前,创设有利于学习的问题情境,体现课程内容与生活的联系。2.呈现教学内容。使用了多媒体课件呈现具有生动性、立体感,可以使教学内多次重具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使呈现方式得到了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变化。3.丰富教学内客。在教学中不仅利用好教材上所送内容和背材料,而且注意再选用其它的教学内容和背景材料,以扩大教学的容里,创造性地实现教字目的。4.营造课堂気围。在教学中,我们主重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出有声音、有图像的各种课堂围,从而使学生的各种情感在这种氛围中得到培养。5.转变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为自主学习,转变学习方式就是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要建构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率的现代学习方式。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促进新型学习模式的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应对学生的知识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

(1)优化教师的“教”。

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交流、会话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扱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学环境下,彻底转变角色,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努力去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教学模式。

(2)优化学生的“学”。

①.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在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和提示新旧知识间的线索,建立起相应的学习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去发现知识的规律,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②.加强学法指导。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不单是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中创设情境,训练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在知识的重难点处为学生营造发现式的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积极参与探求新的知识,教师则注重指导学生独立思考,循序新进地帮助学生到正在探讨的问题与已知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而且学会探求、知识的方法,到优化“学”的目的。

③.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视听结合功能,画面生动,有强烈的感染力,大大改善了人脑获取知识信息的感官功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在知识运用中加深重难点的理解,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使教学观念和思想不断更新,教育面临着有史以来最为深刻的变革。现代教育技术带给教育领域的不仅是全新的手段、方法、技术,而且影响到教育观念、体制、模式、内容等全方位的彻底变革。正如顾明远教授指出的:教育技术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虽没有改变教学过程的实质,但却改变了教学过程的模式,改变了教学过程的组织序列,改变了分析和处理教育教学问题的思路。

五、成果的社会影响

作为我们在农村基层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要在青少年学生的成长道路上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随着中小学“减负”工作的推进,中小学生课外、校外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进一步暴露出来。小学生对于网络游戏的好奇,并且抵制力较弱,没有鉴别能力。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缺乏,随着近年来农村社会消闲文化娱乐设施的迅猛发展与少年儿童校外德育活动场所发展的相对滞后,也不利于学校的正面引导网络学习教育。课题的研究、编撰、实施、对照实验等,就是为了更好地、科学地解决农村小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该课题组参与研究的人员,政治思想过硬,业务能力极强,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工作经历,课题成员分工明确,充分发挥了“班班通”设备在课堂教学中不可替代的技术优势。把全镇的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再一次推向了一个新台阶,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

六、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信息技术作为手段如何为提高学科的教学质量这一目标服务。融合体现在哪里?由于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探索阶段现成的经验和可供借鉴的模式较少,所以进程比较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结合学科的实际情况,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较为容易,但学科之间的整合难度相对较大,而这又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加大实验力度。

2、即使在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这一点没有充分的认识。在今后的教育研究和实践中,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作用,这工具就是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情景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工具,知识构建和创作的实践工具。

(1)、实验教师研究意识和研究水平还有差距,个别教师思想延展性、灵活性不够,不能及时关注到出现的问题。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开发、价值引导等还需进一步研究。理论水平方面,教师的专业知识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3)、学习信息技术方面理论还不能融会贯通,用相关理论对情况分析能力需进一步提高,反思意识还需加强。

3、教师如何面对融合带来的新挑战?融合可要求打破各学科之间的界限,这就需要教师的知识面不能只局限在本学科之内。教师不但要懂电脑知识,还要博览群书,学习本学科之外的知识。这对传统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问题,通过自学和请教其他学科教师和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知识境界又有了一次质的飞跃。

4、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存在着只追求资源丰富,而不管学生怎样利用资源,资源呈现令人叹为观止,但课堂人士,教师唱独角戏,请把讲课内容做成多媒体课件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没有明显的改变等等,融合方法上的问题,抓紧进行融合方法与模式的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在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融合中,也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1、三维目标定位不准,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的老师为了突出体现信息技术的优势不顾是否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将各类文字、图像、动画、声音、影片等一股脑儿的加进去,追求信息技术的高精尖和界面的精美,一直在展示信息技术的作用,结果导致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教学目标不明确。现代教育需要讲解,启发,讨论,练习等有机结合。

2、忽略学科特点,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的教师认为不用信息技术就不是好课,用了信息技术就是全优课,因而,导致许多教师盲目地,不切实际地,花大把力气把工作重点放在课件的制作上,而放弃了深入研究教材,忽略了学科特长。如教学《秋天的雨》,没有抓住文本的语言特点,引导学生钻。一眼品位而是一味播放秋天菊花的图片语文课程了图片欣赏课这样的整合脱离了语言教学的本质。

3、教学预测不当影响学生的思维拓展,有经验的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减少了学生的思考,发现的过程。教师变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操作者,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设计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学生按预先设定的模式进行学习,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深入思考只能顺应式的听。这实际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灌输式教学,因而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课件设计的模式机械的学习不应该因为有了信息技术手段的介入,就省略思考的过程,直接进入答案的呈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能力只能倒退。

4、课件制作粗糙,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些教师课件制作过程过于简单,只是几张简单的幻灯片,缺乏交互性。上课时学生当观众只能被动观看,教师当导演只能按顺序播放,有些则过于复杂,追求表面上的新颖,花哨和动感,其课件往往是画面背景杂乱。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导致学生上课时一味地看课件中的图案和动画效果而不关心教师讲解和画面上的知识点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如果只是简单的幻灯片,还不如就用传统的卡片和小黑板,简便又实用。如果课件太复杂,往往教师自己都手忙脚乱,没有凸显重难点,学生一节课下来便是一知半解。信息技术的运用应在于解决难点,突破重点,这样才能够有效。

七、今后的研究设想

课题研究是一项长期而深远的研究项目,我课题组尽心尽力为广大农村儿童开创一片新天地,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们认真钻研,利用课余时间研读专业技术,听取各类教育新动态,特推荐xxx赴山东学习新思想,如创客、3D科技、动画制作等,用科技改变教育。xxx外出学习全国教育名家论坛,紧跟现代教育发展步伐,学习领悟先进教育理念、科学教育方法、先进的信息技术,在学习交流过程中不断提升、完善自我。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会继续努力,砥砺前行,争取让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我们的课堂,让它成为我们课堂的一份子。让更多的农村孩子走进先进的信息技术的高效课堂。今后的研究设想。我们的研究虽重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两方面着手,力求整体效果,但由于参与研究人员的水平和课题研究的时间所限,仍有相当多的,问题有待于我们深入研究。

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的融合的目标,要求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贯彻课题的策略,充分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努力: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能力。

1、借助信息技术,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具有联想结构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探索学习能力。

2建立虚拟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的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3、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

4、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对信息获取,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的能力。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们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不断完善和发展。我们的研究工作告一段落,但还远远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只是一个开头,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懈努力,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为培养21世纪的创新人才做更多扎扎实实的,研究工作。

今后要以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突破口,进一步研究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数学学科,英语学科,音乐学科,科学学科,美术学科整合的研究和实践。深化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的改革,探索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协作性学习的途径和模式,变学会为会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优化学生的素质,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课堂上自主探究,培养思维。达到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可另续页)四、阶段成果

序号 作者 成果形式与名称 完成时间 出版单位或发表刊物名称、期号

或成果在研究过程中的获奖情况 01 xxx 《草原是我家》教学设计 2019.06.19 xxx网络教研平台 02 xxx 《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 2019.06.07 xxx网络教研平台 03 xxx 《风的形成》教学设计 2019.06.05 xxx网络教研平台 04 xxx 《枫树上的喜鹊》教学设计 2019.06.05 xxx网络教研平台 05 xxx 《肥皂泡》教学设计 2019.06.05 xxx网络教研平台 06 xxx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2019.01.11 xxx网络教研平台 07 xxx 《颐和园》教学设计 2019.01.11 xxx网络教研平台 08 xxx 《落花生》教学设计 2019.01.11 xxx网络教研平台 09 xxx 《粉刷匠》教学设计 2019.01.10 xxx网络教研平台 10 xxx 《彩色的梦》 2019.01.10 xxx网络教研平台 11 xxx 《在金色的海滩上》教学设计 2018.12.25 xxx网络教研平台 12 xxx 《草原就是我的家》课件

2019.06.19 xxx网络教研平台 13 xxx 《花的勇气》课件

2019.06.10 xxx网络教研平台 14 xxx 《图形的旋转》课件 2019.06.07 xxx网络教研平台 15 xxx 《陶罐和铁罐》课件

2019.06.05 xxx网络教研平台 16 xxx 《肥皂泡》课件 2019.06.05 xxx网络教研平台 17 xxx 《语文园地四》课件

2019.01.15 xxx网络教研平台 18 xxx 《平行与垂直》课件

2019.01.15 xxx网络教研平台 19 xxx 《惊弓之鸟》课件 2019.01.11 xxx网络教研平台 20 xxx 《颐和园》课件 2019.01.11 xxx网络教研平台

(可另续页)



七、x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结题专家鉴定意见



课题名称 《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题主持人 xxx 立项编号 ayjyk18225 鉴定意见















专家鉴定组组长签字:

年月日

能否通过鉴定 通过□不通过□ 市课题管理部门审批意见













(盖章)

年月日



—2—





―1―





―14―





―15―









献花(0)
+1
(本文系星星的泪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