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农村初中有效开展校本教研机制论文摘要:农村教师是改善农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校本教研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为解决农村教师被动参与校本教 研的问题,基于生存关系.关系.成长理论,可以通过为农村教师开展校本教研设置专项教研奖励和补助资金、提供有针对性的校本教研活动、改善 教研条件:促进分布式领导、构筑专业共同体、发展联片教研:为农村教师及时的反馈和有效的评价、通过实践效用激发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愿望等 措施,达到通过校本教研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专业发展目的。校本教研制度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教研管理者和广大教师实现 自身的角色转换,促进专业发展的制度保障。关键词:校本教研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一)影响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 的诸因素分析:一、领导重视程度二、角色定位因素三、常态激励方式目标激励、物质激励、精神激励等。(一)、目标激励(二)、物质激励( 三)、精神激励(二)促进中学校本教研激励机制完善的基本策略校本教研活动归根到底还是教师们的研究活动,教师的个人主观意志和兴趣是校本 教研活动取得效果和成绩的根本保证。因而,我们研究校本教研活动中各项机制的影响作用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教师身上,发挥教师的主体性,达 到校本教研所要求的最佳效果。所以说,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在对校本教研提出规范性和指导性要求的同时,要着力建设和完善调 动教师教研积极性、激发其热情,鼓舞其干劲的激励机制。一、内需式校本教研的激励策略(一)、注重教研任务驱动,激发同伴互助校本教研其 主要方式是采用“教育行动研究”,教师经过反思、研究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探究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的教育教 学观念。(--)、体现专业角色引领校本教研强调的是“以校为本”,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关注学校自身的问题,自身的问题由自己来解决。在开展 校本教研初期阶段,专业引领是必不可少的。大量的事实证明,专业研究人员的介入是校本教研走向纵深化、持续化发展的关键。同时有计划、有目 的地请省市有关专家作报告,开拓教师的视野和思路,帮助教师们及时地度过了探索的高原期。(三)、突出教师主体参与校本教研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校本教学研究要由教师本人亲自来做,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学,而且还有研究。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积极地从新课程中寻找“ 自我”、寻找新课程对“自我”的意义,并主动地把“自我”融入到新课程改革实践中,与新课程共同成长。从而实现“自我",实现“一切为了每 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最高宗旨。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如何让教师确立主体地位意识,自觉地投入课改实验,是校本教研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所在 。1、帮助教师树立校本教研的主体意识。几十年的传统教育观念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们习惯了传统教育的那一套,习惯了按照教科书统 一课程进度和整齐划一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对教育科研的认识普遍存在着误区,心存畏难,总以为那是专业研究人员的事。因此,初始阶段的校本 教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我们认为,应当以人为本,引导教师们树立正确的科研观,确立教师们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是校本教研能否扎实 开展的关键。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到:①在理论层面上,我们可以组织教师们反复学习新课程理论,感受新理念,让老师们从理论上先明白什么是 “校本教研’’,逐渐消除畏难心理。②从实践层面上,我们慢慢引导教师们关注自己的教学过程,本着“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理念,从教 学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他们撰写论文、反思、随笔,上观摩研讨课,互相揣摩、教学相长教师们逐渐感受到了在这一过程中自己的变化 与发展。他们终于明白,我们教学一线的教师最有从事教育科研的权利和条件。教师在校本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意识渐渐地形成了。2、在管理中实现 人文化,确保主体的积极参与。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但为了其能成为主体必须要有相应的管理和激励的机制。比如说学校要建立起动力机制、运 行机制、保障机制。有了充满生机活力和人文关怀的学校管理机制,才能孕育出一支充满生机活力、积极肯干的教师队伍,也才能够培养出一批具有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学生。那种规范的、整齐划一、纯粹为检查督促教师的管理方法己适应不了新课程的需要,要树立“以促进师生发展为 本”的管理新理念,构建科学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基于此,我们为教师“松绑”,向管理要质量。一是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量,腾出更多的时间进 行有关的研究探讨。二是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让教师解放思想,轻装上阵,如备课、编写教案、授课等允许老师们不拘一格,删繁就简,讲求实效 ,追求突破,让其能充分展示教学智慧,发挥创造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三是改革制度建设与促进校本教研同步,规范了校本教研的有序进 程:(1)培训学习制度。一方面组织老师参加有关培训学习,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为教师的校本教研活 动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2)例会制度。每周可以通过教研活动的时间定期召开成员例会,通报研究进展,交流研究心得,提出困惑问题,研究 解决方案,确立下一阶段研究的内容和重点。实施办法是每月底可由教师进行汇报交流,展示研究成果。(3)研讨观摩制度。相关教研组及课题组 成员每周可以相互听课交流,并进行说课、反思、评课。这是教师之间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最基本形式。(4)检查激励制度。提倡教师个人自学,合 作探究,强调写好自学笔记、教后记等,课题组领导每个月检查一次。对课题组成员、实验教师在评先、晋级、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优先,对实 验出成果的给予奖励。(5)档案管理制度,每位实验老师,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实验专档(教师成长记录),对实验资料进行归类整档,以便反思、 总结自己的实验过程,积累经验,保证实验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切实做到关注每位学生的成长过程。四是为教师的教学研究 配备相应的实验设施。如开通校园网络,配备专用电脑,建立教学资源库,提供电子备课室,配齐教辅参考资料等,为教师提供科研的条件。3、发 挥主体作用,促进主动发展。要真正发挥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可以做到以下几点:(1)保持教师积极乐观的心态。(2)实践中求得发展。(3 )在反思中学会创造。有关专家指出,要引导教师学会自我反思。(4)在追求中体验成功。(5)在合作中取得收获。(四)、强化活动价值吸引 教职工的社会劳动主要是教书育人,科学探索,它不仅能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而且在充实生活、愉悦精神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首先是要提高活动 本身的趣味性。校本教研活动如果开展得丰富多彩,饶有兴趣那就定会吸引许多的教师投入到活动当中来。第二点就是要提高校本教研活动的挑战性 。学校的管理者和教研组就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分析学校整个教育教学的实际和教师的科研能力水平,提出既符合学校的实际又有一定难度的教科研 任务,让老师们能够“跳一跳,摘得到”,增强教科研工作的吸引力,同时也会逐渐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质量。第三点就是要注重教科研本身在教 师专业成长中的培养性,以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强化活动价值吸引,注重活动过程的规范与指导,让教师在活动 中不断地感受到自身水平和能力的提升,在潜移默化中促进教师的成长。这样的目的达到以后,那么校本教研活动就内化为教师自身的一种需要,效 果自然也是不言而喻了。?(三)建立机制,调动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1.实行以“机制建设推动校本研究”的运作模式各类各级公开课 、优质课评比等活动通过量化加分等办法加以肯定、表彰,并纳入教师业务考核,评职晋级和评选先进的条件之中,有力地激发了教师研究实验的热 情。2.实行以“全员参与、整体互动,立体相融深化校本研究”的研讨交流模式学校积极研究新的研讨交流模式,力求避免过去个别教师上台 交流,大部分教师当观众,载体单一的弊端,把原来总结经验、展示成果改为参与、学习、反思、体验、比较、提升等多元目标的研讨交流模式。 全员参与:鼓励所有的教师都参与,所有的教师都是研究交流的主体,避免个别教师唱戏,其余教师当观众的现象。整体互动:将研讨的时间划分 为两个单元。一个单元是集中的展示交流,一个单元是教学及研究的长时间参与、学习、反思、体验、比较、提升等。部门互动、师师互动。立体 相融:从观念、课堂教学行为、反思三个维度立体梳理,以案例、教学设计、说课、教后反思、课改论坛、家常课等为载体整体推动。这个模式使 教师深刻地认识到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意义和价值。3.实行以“立体式培训提升研究水平”的可持续模式学校探索的校本立体式培 训是以校为本,立足岗位,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自我封闭。为了构建完整的“校本教研”体系,学校领导和一线教师都要以开放的心态,自觉地加 强与外界的合作与交流。对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我校在促进教师教学观念更新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注重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等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1)“走出去,带回来”。由于学校经费紧张,不可能大面积派教师外出学习,只能选派教师代表出去“取经”,然后 视学习内容安排在教研组内或是全校范围内进行有准备的传达、复述。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供”“需”矛盾。(2)“三人行,必有师”。一个 学校肯定有在教育、教学某方面造诣较深的“专家”型教师,由他们在一定范围内开展讲座、培训等专业引领更具有实践性。(3)“请进来,常 反馈”。农村初中学校层次低等原因造成信息滞后在我们这类学校还比较普遍,还是有必要通过多渠道邀请新课程改革研究、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的 专家光临指导,与他们建立长久的联系,建立—种平等对话的合作伙伴关系,经常反馈信息,形成一种新的教研文化。校本教研,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创办特色学校的重要支撑;是保证新课程实施与推进的新策略。我校作为农村初中学校,将深入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在促进教师专业化方面做出贡献。参考文献1.孙凤山有效校本教研运行机制构建研究.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01-012.赵才欣?有效教研---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导论.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0-1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