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进城务工子女学困生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的实践研究 课题开题报告
2022-05-08 | 阅:  转:  |  分享 
  


进城务工子女学困生心理问题预防

和疏导的实践研究”

课题组负责人xxx结合当前教学实际,分析、强调了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和针对性:xxxxxx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迅猛发展的教学优势吸引了大量生源,大批进城务子女慕名来到这里求学,这是机遇也是挑战。但一方面由于多数进城务工子女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家长为生计奔波,经常把孩子托付给其他监护人或者有午托班长期代管,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孩子得不到温暖,没有持续的学习兴趣,导致很多孩子破罐破,性格古怪,没有健全的心智,自卑、自闭、自责、散漫、抑郁、妒忌、逆反等不良心理倾向,影响孩子健康发展,这些不利的心理倾向也成为孩子学习的严重制约。甚至一些智商比较高,潜力比较大的孩子也因来自心理的问题,影响了孩子的发展,成为问题学生或学困生。

从事教学一线的老师这几年能明显感觉到,班里进城务工子女在学困生中占很高比例,严重制约班级的发展。然而,对务工子女学困生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和疏导,家庭没有好办法,学校也没有现成的教材,社会也缺乏有效的指导。因此,在“以生为本”

的大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深入进行“务工子女学困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疏导”的课题研究,意义非常重大。

课题组成员一定把工作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了解进城务工子女的家庭背景,分析心理成因并正确疏导,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通过课题研究,找到务工子女的共性,探索出对务工子女学困生心理问题防治与疏导的方法,服务我们的教学,服务孩子成长。使进城务工子女能和其他孩子一样能快乐学习,健康生活。

团队研究优势:

xxxxxx原绿色校长是教育界的一面旗帜,多次主持课题研究,有丰富的课题研究经验。本课题研究依托于原绿色校长主持的“人生课题”实践研究,全程有原校长为我们跟踪指导。

课题组成员均来自教学一线的中青年教师,经验丰富,精力充沛。而且有多次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

课题组成员分工明确,根据研究内容把大课题分成三个项目组来开展研究,即“学校研究组”、“家庭研究组”、“社会研究组”,形成“三位一体”,校内、校外“两结合”的教研模式,鼓励非课题研究组成员加入课题研究。

利用课题组教师到内黄支教这一优势,掌握农村家庭的第一手资料,城乡对比,把课题研究引向深入。

课题组把研究和工作紧密结合,在研究中工作,边工作边研究,边改进工作,通过工作实践让研究更接地气,更具有生命力。

这些都是我们课题研究的重要保障。

核心概念的界定

进城务工子女:指农村家庭的孩子,跟随进城务工的父母来到城市生活学习,但没有取得所居住城市户口的,也就是我们俗语所说的农民工子女。本课题中的进城务工子女特指正在接受小学阶段义务教育的进城务工子女。

学困生:在教育词典中对“学困生”是指在班级中,生活学习习惯不好,意志品质不坚定,经常违反道德原则,或者经常犯严重过错的学生,他们常常表现为思想觉悟低,不遵守纪律,不完成学习任务。本课题的“学困生”是由于父母指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到处打工,把子女托付给其他监护人,亲情的空位给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问题,而且这种心理问题比较明显,已严重影响其学习和生活的孩子

心理问题:由于父母指父母单方或双方长期到处打工,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与关爱,加上年幼的孩子缺少必要的心理准备,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而出现的自卑、自闭、自责、抑郁、焦虑、妒忌、逆反等不良心理倾向,影响孩子健康发展,这些不利的心理倾向也制约着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研究目标

本课题组研究立足xxx本土特色,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采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校内校外“两结合”,的方法,以“家教指导、课堂内外、社会



















































































实践、社团活动”为主要切入点,对进城务工子女学困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疏通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心理方面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找到预防和疏导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给无奈的家长和无助的学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进城务工子女身体更健康、心理更阳光、学习更高效、生活更幸福、成长更全面。

工作重难点

难点:1、课题研究老师都身兼数职,对于转瞬即逝的教育特例,不能随时记录、准确剖析。2、没有任何科研经费的现实,无形中也限制了课题的研究。3、留守儿童家长为生活奔波,对孩子的教育程度明显低于一般家庭,很多时候,老师的家访电话都难以接通,面谈机会几乎为零,这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对孩子了解面不够广。4、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专业指导,缺少专家引领,需要摸索中前进,效果不显著。

重点:课题研究一定要保护孩子自尊心,做到帮助孩子成长“润物细无声”。我们必须严格按计划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认真履行课题研究计划,加强对课题教师的教研辅导力度,使之从理论到实践有明确的认识,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使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在教育技术提高方面,我们要加强心理辅导课、主题班会等课的观摩研讨活动,力求互相提高。

课题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研究法

2、个案跟踪指导法

3、比较研究法

4、心理咨询训练法。

5、教育经验总结法。

研究思路:

1.理论学习。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教育专著,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综合素质和研究水平,



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大胆实践。按照课题设计方案,在实践中予以总结。

3.反思提升。本课题组的成员在实践中要遵照“计划——行动——反馈——调整——再行动”的研究要求,提高研究实效。课题研究实施阶段:

1.2016年6月—7月制订课题实施步骤,确立课题组人员和实验班,做好开题仪式、撰写开题报告。

2.2016年8月—2016年12月

(1)按课题方案进行实践研究,探索学困生心理问题预防和疏导的途径和方法。

(2)邀请专家进行课题跟踪指导(根据实际调整研究思路)

3.2017年1月—2017年3月按修订后的研究方案研究。

4.2017年月4月—6月,对相关资料进行汇总、分类,做好实验的后续完善工作。撰写结题报告,请专家辅导,评审鉴定。

课题组人员分工:

xxx负责协调课题研究事宜,撰写开题报告,结题报告。

xxx、xxx、xxx负责撰写、搜集论文材料,上传资料。

xxx、xxx负责分发调查表,分析调查数据,搜集论文材料,撰写中期报告。

研究假设和创新点: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单打独斗已经不能适应科研需要,课题组成员将依托网络平台,借鉴先进的研究成果,不断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研究学生、研究课题。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校内校外“两结合”,通过课题的研究,力争可以找到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共性,寻求进城务工家长教育孩子行之有效的、规律性的方法,给无奈的家长和无助的学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这一课题的创新之处,也是我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

预期成果

本课题将依据学校实际,通过调查分析,归纳造成后进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探寻出一套学困生心理问题预防与疏导的对策,在此过程中形成一些典型案例,课题预期成果主要有:

进城务工子女学困生心理问题防治与疏导的详实案例、论文。

2.进城务工子女学困生心理问题防治与疏导的研究报告。































三、研究实施:对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进行逐项可行性评估,设计研究工具(如调查问卷、格式化听课表、量化测评表、相关评测软件等),明确过程性档案的建立目录和管理方法,制订出研究效果检测的方法。

绘制并发放简单的调查统计表:

学困生心理状况问卷调查

年级:性别:家庭情况:

1、你和同学关系怎么样?A、好B、不好C、一般

2、课间休息你是否经常和同学一起玩耍?A、经常B、偶尔C一般

3、家长和你经常沟通吗?A、经常B、偶尔C从不

4、在学校,你最愿意与谁分享你的心事?A、老师B、同学C、不分享

5、当你对你的学习成绩不满意时,你焦虑吗?A、十分焦虑B、焦虑C、一般D、无所谓

6、上课时,你是否积极回答问题?A、非常B、一般C、偶尔D、从不

7、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你会不会觉得其他同学歧视你?A、会B、不会

8、你平时开心吗?A、很开心B、比较开心C不开心D、没感觉

9、你面对困难时会怎么做?A、勇敢地去面对B、有时候想退缩C、一有困难就感到害怕

10、你与家人的关系如何?A、非常融洽B、比较融洽C、比较一般D、比较冷漠















































































学困生心理状况调查表

参与对象:

参与人数:



项目

所选答案(人数)

各人数比例



你和同学关系怎么样?

A、好B、不好C、一般

A、B、

C、

A、%B、%

C、%



2、课间休息你是否经常和同学一起玩耍?

A、经常B、偶尔C一般

A、B、

C、6

A、B、

C、



3、家长和你经常沟通吗?A、经常B、偶尔C从不

A、B、

C、

A、%B、%

C、%



4、在学校,你最愿意与谁分享你的心事?A、老师B、同学C、不分享

A、B、

C、

A、%B、%

C、%



5、当你对学习成绩不满意时,你焦虑吗?A、十分焦虑B、焦虑C、一般D、无所谓

A、B、

C、D、

A、%B、%

C、%D、%



6、上课时,你是否积极回答问题?A、非常B、一般C、偶尔D、从不

A、2B、4

C、7D、17

A、7%B、13%

C、23%D、57%



7、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你会不会觉得其他同学歧视你?A、会B、不会

A、18B、12

A、60%B、40%



8、你平时开心吗?A、很开心B、比较开心C、不开心D、没有感觉

A、0B、1

C、9D、20

A、0%B、3%

C、30%D、67%



9、你面对困难时会怎么做?A、勇敢地去面对B、有时候想退缩C、一有困难就感到害怕

A、2B、3

C、25

A、7%B、10%

C、83%



10、你与家人的关系如何?A、非常融洽B、比较融洽C、比较一般D、比较冷漠

A、1B、2

C、10D、17

A、3%B、7%

C、33%D、57%



学困生心理疏导及帮教记录表。

学困生心理疏导及帮教记录表



姓名



年级班级



辅导教师





不良现象及原因





教育措施





教育效果







在确保学困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抓住转瞬即逝的教学案例,通过数据分析,力争可以找到进城务工子女的心理共性,寻求进城务工家长教育孩子行之有效的、规律性的方法,给无奈的家长和无助的学生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献花(0)
+1
(本文系星星的泪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