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学生三层次自主学习的思考和实践开题报告
2022-05-08 | 阅:  转:  |  分享 
  
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三层次自主学习的思考和实践



?我们的课题组所研究的“信息技术背景下学生三层次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在主体学习理论支持下,以规范学生课前阅读预习活动、课堂探究阅读活动以及课后阅读巩固活动等方式为切入点,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了解新的学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能力高质量地完成上述任务,从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主动地学会相关的知识,提高自己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最终形成终身学习能力。从将近一年的教学实践看,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组织学生自学时无明确具体的任务、无方法指导,听之任之;学生也不知道学什么、怎样学、更不清楚要学到什么水平,学后无反馈,评价也不到位,使“自主”走进了“自流”的误区。

国外有一个“自主学习”的模型:





经过对理论的学习与实践,我们认为,理想中的“自主学习”应该是学生能自己确定学习目标,自己选择适宜的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能进行策略性的反思和调控,最终能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进而确定后续的学习任务。它有三个层次:我愿学--我会学--能学好。



使学生“愿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树立学生的学习责任感;使学生“会学”的要领是对学生进行正确适宜的方法指导;使学生“能学好”的途径是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每天的学习都有收获。在课堂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强调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预习,使学生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使学生愿学、乐学。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源自两种动力——内驱力和外驱力,只有内驱力才是真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的有效的源动力,而产生内驱力的根本动因是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时,应尽可能与学生民主协商预习任务,应给学生以一定的选择空间。

【案例1】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窗》

师:课前布置大家预习课文,要求每人找出2~3个疑难问题或最感兴趣的问题,根据自己利用网络学习与自己的思考相结合的方法来解决,你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好。下面我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各人依次把自己准备的问题提出来,大家帮助解决,然后把相同的问题合并,把大家认为没什么价值或已在小组内解决了的问题去掉,每个组集中2~3个问题,在全班讨论,看哪个小组提出的问题最有价值。(学生按要求小组交流约5分钟。)

师:下面请各小组代表发言

(各组代表发言,教师随时归纳,最后集中出全班同学都感兴趣的两个问题:1、为什么靠窗的病人会把窗外光秃秃的一堵墙描绘得那样美,而且每天都不一样?2、不靠窗的病人得到了靠窗的床位,如果病房里又进来了一位病人,他会怎样对待新来的病友?

以下的学习,同学们围绕“人性”,紧扣文本,联系生活,对人物心灵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具体过程略。)

上述案例中,教师没有按照传统的小说教法,从梳理情节入手,再分析人物,归纳主题,总结写作特点等等;而是不惜花费一定的时间,与学生共同协商出大家感兴趣的直插人物心灵的两个问题,并以此作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实际上,在这两个问题的产生和解答过程中,不但完成了传统教法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还避免了对人物作简单图解,加深了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同时学生为了解决问题而在网上的学习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问题的解决,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二、强调问题导学,重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与资源加强教学过程的指导,使学生会学、能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思维是教学的灵魂,解决问题是思维的核心。

这里有一个师生各司其责、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在备课中把所学的内容问题化,一节课的内容归纳成三个以内精心设计的并利于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问题,并把问题展示给学生,讲好要求。而学生的任务则是先围绕教材进行个人逐步解读,然后结合问题剖析教材内涵,能达到读有所得。把问题展示给学生,学生自学。学生可采取的方式有:A、先看课文再解问题,B先看问题再读课文,C、边看课文边解决问题的方式。在学生自学期间小组里可以相互交流,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用多媒体投影出示自学指导题;学生自学时,教师巡视、督查,在巡视过程中重点指导中等、后进生。

【问题导学基本模式】



【问题导学具体操作】

教师在备课中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几个问题,并把问题投影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讲好要求。学生先围绕教材进行个人逐步解读,然后结合问题剖析教材内涵,能达到读有所得。

1、时间:约10分钟。

2、核心意义:

①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掌握恰当的自学方法,从而使自学更有效。

②坚持每次自学前都给予方法指导,使学生积累了不少自学方法,学生的自学能力必然提高。

3、具体学习要点:

①明确自学内容。即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②明确自学的方法,例如,看书,是边看书边操作,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解决疑难,怎样干好,就怎样干。自学时,往往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相衔接的地方重点看。

③明确自学后的要求。即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④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加强督查,及时表扬自学速度快,效果好的学生,激励他们更加认真地自学。

⑤重点巡视中差学生,可以给后进生说几句悄悄话,帮助其端正自学态度,使他们也变得认真起来。

⑥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得只关心一个学生或少数几个学生,而放弃了督促大多数学生



4、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的指导作用

指导一:起始阶段,应以明确的学习任务作为启动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操作把手,使学生明确“学什么”、“学到什么水平”。

【案例2】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背影》

教师安排了“课文阅读三步走”的活动:一、粗读课文,理解大意;二、精读课文,领会深意;三、再读课文,品味欣赏。



师:请同学们简要概括一下课文的大意。

生1(把故事情节原原本本复述了一遍。)。

师:你说得很好,但太长了。哪位同学能说得再简洁一点?

生2:这篇课文讲了父亲送儿子上火车并替儿子买橘子的故事。

师: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很好,但过分简短,有点没头没脑。哪位同学能再具体一点?

(以下学生发言,很少符合教师要求;教师勉强选择了一个,予以认可。)

学生发言之所以或失之过长或失之过短,其错不在学生,关键在于学生对什么叫“理解大意”(包括后面的“领会深意”、“品味欣赏”)的要求不清楚。实际上,《背影》虽然简短,但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却也有困难;因此,教师可这样向学生明确任务,“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不能超出50个字。”也可大胆改换一种呈现方式,“根据课文内容,为文章另起一个标题并说出你的理由。”

指导二:应以老师的有效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思考相结合。下面结合案例来分析。

【案例3】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下册《父母的心》

课题组老师设计了如下问题:

主问题二:如果让你选择文章中的关键词,你会选那些呢?为什么?

这个问题旨在从行文的关键词品味作品的美感。我摘录的关键词是这几个:风度极佳、十分犹豫、眼含热泪、难割难舍、无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声、冷酷无情。举例来说:

师:“风度极佳’这个词有什么用?

生:因为“风度极佳”才能表现贵妇人的身份。

师:有钱人就一定风度极佳吗?

生(思考后摇头):不是。

师:那么为什么要用这个词呢?

(学生陷入思考之中。)

师总结:同学们,大家都知道这样的话:“穷的只剩下钱了”,这个的说法无疑说明精神与物质的极大反差与不同步,这样的暴发户是无法走进川端康成的“这一篇”的,如果这个女子是个修养极差的有钱人,那么可能在第一次交换孩子的时候就表现出厌恶,第二三次可能就反目了,甚至大吵一架,必然折损了文本的优美与忧伤之美。

师:同学们能不能分析一下“眼含热泪”、“难割难舍”“无精打采”所表达的情感呢?这三个词能不能换一下位置?

生:表现了夫妇对孩子的依依不舍之情。

师:“眼含热泪”是因为情绪受到极度刺激而眼睛中留下眼泪,而一个“热”字则写明眼泪的温度,大家都知道眼泪有热泪,有清泪,有冰冷的眼泪。为什么这个地方是这个词呢?无疑因为此时夫妇的极度悲伤的心情。“难割难舍”是形容彼此关系密切,不忍分离。但是不要忘记分析此时夫妇的心情:我的大儿子,我们的继承人,要送给别人了,我们对还是错呢?不送,全家饿死;送吧,心里太难受了,不过如果送走还能为孩子谋一条出路,算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了,希望孩子不要怪我们啊!为人父母做到这个地步真是失败啊!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所以表现了送走老大时夫妇难舍难分、自责无比的复杂心情。我们还可以用还原法分析“无精打采”,这个词内涵丰富,父亲可能因为思念大儿子彻夜未眠,甚至与母亲整晚讨论怎样换回大儿子,总之,一个“无精打采”把亲子之爱写得生动感人。

师:能否把“痛哭失声”和“失魂落魄”或者“难割难舍”互换一下呢?

(学生思考后认为不能换,但对原因的分析不是很贴切)

师:同学们,仔细比较不难发现,不能换。因为失魂落魄的本意是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其含义要比那两个词的程度深。也就是说此时父母受到的第二次折磨程度更甚,其实换哪一个都是父母的心头肉,都一样令父母肝肠寸断,更何况夫妇二人肯定要商议,彻夜难免,选来选去,岂不是更深一层的折磨吗?所以换做前两个不合适。如果说前两个孩子送人时夫妇还能够忍着悲伤,压抑痛苦流畅表达的话,最后一次二人的痛哭失声则说明他们再也无法遏制自己的如波涛汹涌的忧伤,泣不成声,什么是“痛哭失声”?解释是这样的:因悲痛过度而纵声大哭。失声不可理解为哭不出,而应理解为失去了正常的、理智的声音,是纵声。这就说明人到了悲伤的难以附加的程度,一根稻草压死一头牛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其实是说明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底线,此时此刻触动了夫妇二人的底线,他们对即将失去孩子的忍耐极限已到,再也顾不了那么多而在贵妇人面前痛哭失声,一般意义上,人在不熟悉的人面前还是比较理智的,像痛哭失声、难以克制一般是在熟人面前的才有的情感宣泄。“痛哭失声”表现了夫妇极度伤心、无奈、下决心领回孩子的心理。

上面案例中,学生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展开了定向的、有序的、系统的学习活动,依托文本而不依赖文本,超越文本而不脱离文本,使课堂真正成为既生动活泼又积极思维的学习场所。

在自学过程中,对具有一定操作难度的学习任务,教师可适当示范。

三、组织有效评价,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学习结果并及时反思。

在“自主学习”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仅知道了“学什么”、“怎样学”还不够,还必须知道自己学得怎么样,学到了什么水平,这就有赖于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充分的有效的评价活动。

我们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品质的评价,重在围绕学生的外显行为特征展开: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是否能独立思考?是否能自主选择?是否能自由表达?是否善于探究?是否富于想像?是否敢于否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等。在评价的同时,还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及时的反思,强化正确的思考过程,纠正错误的思维习惯,以逐渐改善自己的学习策略。

课题组老师经过多次研讨,制定了一个评价标准:



学生三层次自主学习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学习过程 目标呈现 学习目标由教师确定或通过学生学习、交流生成,并以适当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 ?5 自主学习 学生学习全神贯注,独立思考,明确知识疑难点;教师勤于巡视,控制节奏。适时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20 合作探究 针对自学存在的问题,小组内展开交流讨论。要求合作学习参与度高,合作探究深入有效,合作交流友好、积极、有序.教师穿插于小组内,与学生一起研讨,了解学情。探究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启发性. 15 展示提升 展示过程积极、热烈,思维活跃;展示形式艺术、多样;学生之间点评、质疑;教师能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适时点评、总结、升华;师生互动有效度高。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体现分层展示的原则。 15 检测反馈 当堂检测目标达成情况,问题设计紧扣目标,体现个体差异。 ?20 总结提炼 科学引导学生生成技巧、方法、规律,对知识进行深化、拓展,教师总结提炼。 5 学习效果 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20 定性:分优秀(80以上)、良好(70-79)、一般(60-69)三个等级。

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活动教师的指导作用用图示来表示如下:



综上,可用以下示意图简要表示“教师有效指导下的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结构模式:













在这个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师生双方都有自己明确的职责。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充分发挥师生的智慧,使课堂真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1







我愿学



能学好



我会学



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学方式



先看课文再解决问题



先看问题再读课文



看课文与解决问题同步



面向全体学生



明确自学内容



明确自学方法



明确自学要求



教师加强督查



重点巡视



《背影》



一、粗读课文

理解大意



二、精读课文

领会深意



三、再读课文

品味欣赏



《父母的心》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深入探究课文含义



3、全面领会课文精神



组织有效评价



教师有效引导与学生自我思考相结合



明确学习任务



学生:我要学我会学能学好



教师:支持指导促进







献花(0)
+1
(本文系星星的泪光...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