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含解析)
2022-05-12 | 阅:  转:  |  分享 
  
湖北省随州市2021年中考数学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
___一、单选题1.2021的相反数是()A.B.2021C.D.2.从今年公布的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可知,湖北省人口约为570
0万,其中5700万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A.B.C.D.3.如图,将一块含有角的直角三角板放置在两条平行线上,若,则为()A.
B.C.D.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B.C.D.5.如图是小明某一天测得的7次体温情况的折线统计图,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
测得的最高体温为37.1℃B.前3次测得的体温在下降C.这组数据的众数是36.8D.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36.66.如图是由4个相同
的小正方体构成的一个组合体,该组合体的三视图中完全相同的是()A.主视图和左视图B.主视图和俯视图C.左视图和俯视图D.三个视图均
相同7.如图,从一个大正方形中截去面积为和的两个小正方形,若随机向大正方形内投一粒米,则米粒落在图中阴影部分的概率为()A.B.C
.D.8.如图,某梯子长10米,斜靠在竖直的墙面上,当梯子与水平地面所成角为时,梯子顶端靠在墙面上的点处,底端落在水平地面的点处,
现将梯子底端向墙面靠近,使梯子与地面所成角为,已知,则梯子顶端上升了()A.1米B.1.5米C.2米D.2.5米9.根据图中数字的
规律,若第个图中的,则的值为()A.100B.121C.144D.16910.如图,已知抛物线的对称轴在轴右侧,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和
点,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且,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当时,在轴下方的抛物线上一定存在关于对称轴对称的两点,(点在点左边),使得.
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11.计算:______.12.如图,是的外接圆,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若,
则的度数为______.13.已知关于的方程()的两实数根为,,若,则______.14.如图,在中,,,,将绕点逆时针旋转角()
得到,并使点落在边上,则点所经过的路径长为______.(结果保留)15.2021年5月7日,《科学》杂志发布了我国成功研制出可编
程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号的相关研究成果.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是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他给出
的两个分数形式:(约率)和(密率).同时期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的
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和(即有,其中,,,为正整数),则是的更为精确的近似值.例如:已知,则利用一次“调日法”后可得到的一个
更为精确的近似分数为:;由于,再由,可以再次使用“调日法”得到的更为精确的近似分数……现已知,则使用两次“调日法”可得到的近似分数
为______.16.如图,在中,,为的中点,平分交于点,,分别与,交于点,,连接,,则的值为______;若,则的值为_____
_.三、解答题17.先化简,再求值:,其中.18.如图,在菱形中,,是对角线上的两点,且.(1)求证:≌;(2)证明四边形是菱形.
19.疫苗接种初期,为更好地响应国家对符合条件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号召,某市教育部门随机抽取了该市部分七、八、九年级教师,了解教师
的疫苗接种情况,得到如下统计表:已接种未接种合计七年级301040八年级3515九年级4060合计105150(1)表中,____
__,______,______;(2)由表中数据可知,统计的教师中接种率最高的是______年级教师;(填“七”或“八”或“九”
)(3)若该市初中七、八、九年级一共约有8000名教师,根据抽样结果估计未接种的教师约有______人;(4)为更好地响应号召,立
德中学从最初接种的4名教师(其中七年级1名,八年级1名,九年级2名)中随机选取2名教师谈谈接种的感受,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
选中的两名教师恰好不在同一年级的概率.20.如图,一次函数的图象与轴、轴分别交于点,,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1)分别求
出两个函数的解析式;(2)连接,求的面积.21.如图,是以为直径的上一点,过点的切线交的延长线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垂足为点
.(1)求证:;(2)若的直径为9,.①求线段的长;②求线段的长.22.如今我国的大棚(如图1)种植技术已十分成熟.小明家的菜地上
有一个长为16米的蔬菜大棚,其横截面顶部为抛物线型,大棚的一端固定在离地面高1米的墙体处,另一端固定在离地面高2米的墙体处,现对其
横截面建立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大棚上某处离地面的高度(米)与其离墙体的水平距离(米)之间的关系满足,现测得,两墙体之间
的水平距离为6米.(1)直接写出,的值;(2)求大棚的最高处到地面的距离;(3)小明的爸爸欲在大棚内种植黄瓜,需搭建高为米的竹竿支
架若干,已知大棚内可以搭建支架的土地平均每平方米需要4根竹竿,则共需要准备多少根竹竿?23.等面积法是一种常用的、重要的数学解题方
法.它是利用“同一个图形的面积相等”、“分割图形后各部分的面积之和等于原图形的面积”、“同底等高或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等
性质解决有关数学问题,在解题中,灵活运用等面积法解决相关问题,可以使解题思路清晰,解题过程简便快捷.(1)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
长分别为3和4,则该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的长为_____,其内切圆的半径长为______;(2)①如图1,是边长为的正内任意一点,
点为的中心,设点到各边距离分别为,,,连接,,,由等面积法,易知,可得_____;(结果用含的式子表示)②如图2,是边长为的正五边
形内任意一点,设点到五边形各边距离分别为,,,,,参照①的探索过程,试用含的式子表示的值.(参考数据:,)(3)①如图3,已知的半
径为2,点为外一点,,切于点,弦,连接,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______;(结果保留)②如图4,现有六边形花坛,由于修路等原因需
将花坛进行改造.若要将花坛形状改造成五边形,其中点在的延长线上,且要保证改造前后花坛的面积不变,试确定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2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与轴交于点和点,与轴交于点,顶点的坐标为.(1)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若点在抛物线上且满
足,求点的坐标;(3)如图2,是直线上一个动点,过点作轴交抛物线于点,是直线上一个动点,当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直接写出此时点及其对
应点的坐标参考答案1.A【分析】直接利用相反数的定义得出答案.【详解】解:2021的相反数是:-2021.故选:A.【点睛】此题主
要考查了相反数,正确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2.C【分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形如为正整数,据此解题.【详解】解:5
700万=57000000,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绝对值大于1的数,是基础考点,难度较易
,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A【分析】过60°角顶点作直线平行于已知直线,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推出∠1+∠2=60°,从而求出∠
2即可.【详解】如图,已知,作直线,则,则∠1=∠3,∠2=∠4,∵∠3+∠4=60°,∴∠1+∠2=60°,∴∠2=60°-∠1
=15°,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基本性质,理解平行线的性质定理是解题关键.4.D【分析】根据负指数运算法则可判断A,根
据同类项的定义可判断B,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可判断C,根据幂的乘方可判断D【详解】A.,故选项A计算不正确;B.与不是同类项不能
合并,,故选项B计算不正确;C.,故选项C计算不正确;D.,故选项D正确.故选择D.【点睛】本题考查负整指数运算,同类项识别与
合并,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掌握负整指数运算,同类项识别与合并,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是解题关键.5.D【分析】根据折线图判
断最高体温以及上升下降情况,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性质判断即可.【详解】解:A、由折线统计图可知,7次最高体温为37.1℃,A选项正确
,不符合题意;B、由折线统计图可知,前3次体温在下降,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7组数据可知,众数为36.8,C选项正确,不符
合题意;D、根据中位数定义可知,中位数为36.8,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折线统计图、众数以及中位数的
定义,正确读懂统计图,正确理解众数、中位数定义是解题关键,注意必须从大到小或者从小到大排列后再求中位数.6.A【分析】画出组合体的
三视图,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所给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所以,主视图和左视图完全相同,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
视图,利用三视图的定义是解题关键.7.A【分析】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占大正方形的份数即可判断.【详解】解:∵两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和,
∴两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和,∴大正方形的边长为,∴大正方形的面积为,∴阴影部分的面积为,∴米粒落在图中阴影部分的概率为,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几何概率,熟练掌握正方形边长与面积的关系是解题关键.8.C【分析】根据梯子长分别利用三角函数的正弦定义求出CD
=CEsinβ与AD=ABsinα,两线段作差即可.【详解】解:如图所示标记字母,根据题意得AB=CE=10米,∵sinβ,在Rt
△ECD中,sin,∴CD=,在Rt△ABD中,sin,∴,∴AC=CD-AD=8-6=2.故选择C.【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函数的定
义,解直角三角形,掌握正弦与余弦的平方关系以及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9.B【分析】分别分析n的规律、p的规律、q的规律,再
找n、p、q之间的联系即可.【详解】解:根据图中数据可知:则,,∵第个图中的,∴,解得:或(不符合题意,舍去)∴,故选:B.【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数字之间规律问题,将题中数据分组讨论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B【分析】依据抛物线的图像和性质,根据题意结合二次函数图
象与系数的关系,逐条分析结论进行判断即可【详解】①从图像观察,开口朝上,所以,对称轴在轴右侧,所以,图像与轴交点在x轴下方,所以,
所以①不正确;②点和点,与轴的负半轴交于点,且设代入,得:,所以②正确;③,设抛物线解析式为:过,所以③正确;④如图:设交点为P,
对称轴与x轴交点为Q,顶点为D,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对称轴由顶点坐标公式可知由题意,解得或者由①知,所以④
不正确.综上所述:②③正确共2个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次函数(a≠0),a的
符号由抛物线的开口决定;b的符号由a及对称轴的位置确定;c的符号由抛物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确定,此外还有注意利用特殊点1,-1及2对
应函数值的正负来解决是解题的关键.11.【分析】估算的大小从而确定?1的符号,再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及零指数幂的意义即可完成.【详解】
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据的估值,绝对值的意义,零指数幂的意义等知识,关键是掌握绝对值的意义和零指数幂的意义,并能对
算术平方根正确估值.12.【分析】连接BD,则,再根据AD为直径,求得的度数【详解】如图,连接BD,则AD为直径故答案为【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是中考中考查重点,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3.【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
关系可求出以及,然后根据条件变形代入求解即可.【详解】由题意,,,∵,∴,即:,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二次方程根
与系数的关系,熟记基本公式,并灵活进行变形是解题关键.14..【分析】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到旋转角为∠=60
°,再由弧长计算公式,计算出结果.【详解】解:∵,,,∴AB=2AC,设AC=x,则AB=2x,由勾股定理得:,解得:x=1,则:
AC=1,AB=2,∵将绕点逆时针旋转角()得到,且点落在边上,∴旋转角为60°,∴∠=60°,∴点所经过的路径长为:,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旋转的性质和弧长的计算公式,解题关键在于找到旋转角,根据弧长公式进行计算.15.【分析】根据“调
日法”的定义,第一次结果为:,近似值大于,所以,根据第二次“调日法”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第一次“调日法”,结果为:∵∴∴
第二次“调日法”,结果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无理数的估算,根据定义,严格按照例题步骤解题是重点.16.【分析】(1)根据条
件,证明,从而推断,进一步通过角度等量,证明,代入推断即可.(2)通过,可知四点共圆,通过角度转化,证明,代入推断即可.【详解】解
:(1)∵,为的中点∴又∵平分∴又∵∴∴∴∴在与中,∴(2∵∴四点共圆,如下图:∵∴又∵∴∵∴∴∴∴即∵∴∵∴∵∴∴故答案为:【点
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相似,三角形的全等以及圆的相关知识点,根据图形找见相关的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7.,-2【分析】(1)先把括
号里通分合并,括号外的式子进行因式分解,再约分,将x=1代入计算即可.【详解】解:原式当时,原式【点睛】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
用到的知识是约分、分式的加减,熟练掌握法则是解题的关键.18.(1)见解析;(2)见解析【分析】(1)利用SAS证明即可;(2)从
对角线的角度加以证明即可.【详解】(1)证明:∵四边形为菱形,∴,且,又∵,∴≌.(2)证明:连接交于点,∵四边形为菱形,∴,且为
,中点,又∵,∴∴与互相垂直且平分,故四边形是菱形.【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三角形的全等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三角形全等
判定的基本原理,菱形判定基本方法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19.(1),,;(2)七;(3)2400;(4)【分析】(1)根据八年级教师
中已接种和未接种即可求得a,根据九年级已接种的及总人数可求得b,根据三个年级未接种的人数可求得总人数c;(2)分别计算七、八、九年
级教师中接种率即可求得结果;(3)计算抽取的三个年级教师中未接种的百分比,把此百分比作为该市初中教师未接种的百分比,从而可求得该市
未接种的教师的人数;(4)七年级教师用A表示,八年级教师用表示,九年级教师用,表示,根据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得等可能的结果种数及恰好
两位教师不在同一个年级的可能结果,即可求得概率.【详解】解:(1);;故答案为:50;20;45(2)七年级教师的接种率为:;八年
级教师的接种率为:;九年级教师的接种率为:;即七年级教师的接种率最高.故答案为:七(3)抽取的三个年级教师中未接种的百分比为:,(
人)故答案为:2400(4)设七年级教师用表示,八年级教师用表示,九年级教师用,表示,根据题意:可画出树状图:或列表:AA由上图(
或上表)可知,共有12种等可能的结果,符合条件的结果有10种,故(两名教师不在同一年级).说明:(4)问中用树状图法或列表法中一种
即可.【点睛】本题考查了统计表,用样本估计总体,求简单事件的概率,是统计与概率知识的综合,关键是读懂统计表,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用
样本估计总体.20.(1),;(2)3【分析】(1)将点C、D的横、纵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m、n的值,从而点D纵坐标已
知,将点C、D的横、纵坐标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求得k、b的值,从而两个函数解析式可求;(2)求出点B的坐标,可知OB的长,利用三
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三角形BOD的面积.【详解】解:(1)∵双曲线(m>0)过点C(1,2)和D(2,n),∴,解得,.∴反比例函数
的解析式为.∵直线过点C(1,2)和D(2,1),∴,解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2)当x=0时,y1=3,即B(0,3).∴
.如图所示,过点D作DE⊥y轴于点E.∵D(2,1),∴DE=2.∴【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二元一次方程组、三角
形的面积等知识点,熟知解析式、点坐标、线段长三者的相互转化是解题的关键.21.(1)见解析;(2)①;②【分析】(1)连接,由是的
切线,可得,可证,可得.由,可得即可;(2)①连接,由的直径为9,,可求.可证,由,.②由(1)可知,可证∽,由性质可得,解方程得
.【详解】(1)证明:连接,∵是的切线,∴,又∵,∴,∴.又∵在中,,∴,∴,∴;(2)①连接,∵的直径为9,∴,在中,∵,∴.又
∵,且,∴,在中,∵,∴.②由(1)可知,∴∠DOE=∠FBE,∠ODE=∠BFE,∴∽,∴,即,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点睛】本
题考查圆的切线性质,平行线性质,等腰三角形判定与性质,直径所对圆周角性质,锐角三角函数,三角形相似判定与性质,利用相似的性质构造方
程是解题关键.22.(1),;(2)米;(3)352【分析】(1)根据题意,可直接写出点A点B坐标,代入,求出b、c即可;(2)根
据(1)中函数解析式直接求顶点坐标即可;(3根据,先求得大棚内可以搭建支架的土地的宽,再求得需搭建支架的面积,最后根据每平方米需要
4根竹竿计算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知点A坐标为,点B坐标为,将A、B坐标代入得:解得:,故,;(2)由,可得当时,有最大值
,即大棚最高处到地面的距离为米;(3)由,解得,,又因为,可知大棚内可以搭建支架的土地的宽为(米),又大棚的长为16米,故需要搭建
支架部分的土地面积为(平方米)共需要(根)竹竿.【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根据函数解析式求顶点坐标,以及根据
函数值确定自变量取值范围,掌握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23.(1),1;(2)①;②;(3)①;②见解析.【分析】
(1)根据等积法解得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的长,及利用内切圆的性质解题即可;(2)①先求得边长为的正的面积,再根据解题即可;②设点为
正五边形的中心,连接,,过作于,先由正切定义,解得的长,由①中结论知,,继而得到,据此解题;(3)①由切线性质解得,再由平行线性质
及等腰三角形性质解得,根据平行线间的距离相等,及同底等高或等底同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的性质,可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扇形OBC
的面积,最后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解题;②连接,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根据,据此解题.【详解】解:(1)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直角三角形
斜边为:,设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则设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为,则,故答案为:,1;(2)①边长为的正底边的高为,面积为:,故答
案为:;②类比①中方法可知,设点为正五边形的中心,连接,,由①得,过作于,,故,,故,从而得到:.(3)①是的切线,过点作,是的高
,故答案为:;②如图,连接,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则点即为所求,连接,∵,∵,∴,∴.【点睛】本题考查正多边形和圆的知识,涉及含3
0°角的直角三角形、正切、切线的性质、扇形面积公式、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有难度,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24.(1);
(2),;(3),;,;,;,;,;,.【分析】(1)由和,且D为顶点列方程求出a、b、c,即可求得解析式;(2)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过点作,交抛物线于点,②在下方作交于点,交抛物线于;(3)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分三种情况讨论:当;②当;③当.【详解】解:(1)将和代入得又∵顶点的坐标为∴∴解得∴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和∴直线的解析式为:∵抛物线的解析式为:,抛物线与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和点,则C点坐标为,B点坐标为.①过点作,交抛物线于点,则直线的解析式为,结合抛物线可知,解得:(舍),,故.②过点作轴平行线,过点作轴平行线交于点,由可知四边形为正方形,∵直线的解析式为∴与轴交于点,在下方作交于点,交抛物线于∴又∵OC=CG,∴≌,∴,,又由可得直线的解析式为,结合抛物线可知,解得(舍),,故.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坐标为:,.(3)∵,∴直线的解析式为设M的坐标为,则N的坐标为∴∵,∴直线的解析式为∵为等腰直角三角形∴①当时,如下图所示则Q点的坐标为∴∴解得:(舍去),,∴此时,;,;②当时,如下图所示则Q点的坐标为∴∴解得:(舍去),,∴此时,;,;③当时,如图所示则Q点纵坐标为∴Q点的坐标为∴Q点到MN的距离=∴(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解得:(舍去),,∴此时,;,.综上所述,点及其对应点的坐标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与几何图形.该题综合性较强,属于中考压轴题.www.czsx.com.cn
献花(0)
+1
(本文系初中数学peo...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