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生物圈
2、了解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3、学会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4、了解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5、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鱼儿离不开水,花儿离不开阳光”为什么呢?
【自主探究】
学习提纲:
1.环境中有哪些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
2.生物能影响和改变环境吗?
3.生物怎样适应环境?
【合作探究】
一、生物圈概念
地球上与其就叫。
二、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1、环境中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叫(),它分为()和()。前者主要包括()、()、()、()和(),后者主要指影响生物生活的()。
观察P13图1-12,讨论完成:
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有。
三、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1、体会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置,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2、结合P14“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总结出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3、讨论:
(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什么?还有哪些因素对该动物有影响?
(2)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
(3)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做实验?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行吗?如果用许多鼠妇呢?
(4)为什么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
4.什么叫对照实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这种条件以外,其他条件都的实验。
四、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自然界的每一种生物,都会受到周围环境中很多其他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关系,如七星瓢虫捕食蚜虫。此外,还有、、寄生,等等。例如,稻田中的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养料和水分,这属于关系;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这属于关系。
五、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讨论
①骆驼和骆驼刺是怎样适应缺水环境的?
海豹是怎样适应寒冷环境的?
②蚯蚓是怎样影响和改变土壤环境的?
③你还能说出哪些生物适应和影响环境的实例?
2.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请你举出一些实例。
【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练习设计】
1.香蕉在北方地区不能很好的生长,影响它生长的主要因素是---()
A.北方降雨少B.北方温度低
C.土壤酸碱度不适D.光照强度不够
2.海洋的上层多绿藻生长,较深处生长许多海带,影响植物如此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海水温度B.含盐量
C.含氧量D.阳光
3.有种太阳鱼,在生下过多的太阳鱼卵或幼鱼时,就会将它们吃掉,这种现象属于---()
A.捕食B.共生
C.种内斗争D.种间斗争
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写的是动物之间的哪种关系?()
A竞争B合作C寄生D捕食
5、山顶、山腰、山脚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营养B温度C土壤D水分
6.你能判断下列各属于生物适应环境还是影响环境?
秋末,树叶纷纷落叶
松树生活在干旱环境中
过度放牧会使草场退化生物适应环境
走在树下比在烈热下凉爽
蚯蚓生活的地方,土壤疏松
雷鸟在冬天羽毛是白色的生物影响环境
鱼生活在水中
树林中的空气湿度较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