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九年级上册化学教案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精品教案1
2022-05-13 | 阅:  转:  |  分享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用分子、原子观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以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假设实验验证法的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学习的一种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4、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一、知识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二、能力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教学难点】

一、知识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二、能力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教学方法】

指导发现法—假设实验验证法教学模式

【教学用品】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托盘天平、酒精灯、锥形瓶、小试管、小烧杯、镊子、滤纸、气球、单孔橡皮塞、铁架台、石棉网等、细沙等。

白磷、CuSO4溶液、稀盐酸、Na2CO3粉末、铁钉、镁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魔术:用镁条做成两个戒指,放一个在教材第90页,另一个用来表演,用布遮做将镁带放进浓盐酸中,在学生不注意时很快消失,然后告诉学生说跑掉了,然后在书中将其找出,再用一个真金戒指告诉学生说又变成了一个真的金戒指。教师在镁条反应的时间里讲述“点石成金”的故事,引出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

新课讲解:

提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呢?

学生:可能提出三种假设!

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教师:那就让我们实验和智慧来进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

实验1、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教师演示)

实验步骤:

称量装有少量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容器的质量。

相互反应。

第二次称量。

实验现象:产生蓝色沉淀,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前后的质量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实验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探究)

实验步骤: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相等。

实验现象: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相等

实验3、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学生探究)

实验步骤: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在密闭矿泉水瓶中反应

实验现象:生成大量的气体,天平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和相等

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小结:从上面三个实验方案得出的结论,证明我们假设二是正确的,无数个实验

证明: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质量守恒定律。

解释:

1、“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沉淀、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并不是各物质的任意质量之和,不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实践运用:

一、实验5-1:在稀盐酸和碳酸钠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二、实验5-2: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中,完全燃烧后称量留下固体的质量比反应前镁带的质量还要轻?

分析以上问题及实验中3质量减少的原因。

【讨论3】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实验结果?

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提问:为什么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会守恒?

电脑动画掩饰:







分析回顾: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分子分解成原子,种类改变;原子不能再分,种类不变。

结论: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本节小结:

质量守恒定律:

1、质量守恒定律概念。

2、质量守恒的原因。

随堂练习

124.5克氯酸钾与5克二氧化锰混合共热,待完全反应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物质19.9克,则生成氧气_____克.

2.实验表明,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这一实验事实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为什么?

3.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布置作业:

探究性学习1.

取一支蜡烛粘在一小块玻璃片上,将玻璃片和蜡烛一起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点燃蜡烛,天平会发生什么变化?怎么改进?

探究性学习2.

铁钉生锈这个反应是否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大家亲自实验进行验证。两周后,交流并汇报实验结果。

附:板书设计

第四章化学方程式

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关系:三种假设:1、大于;2、等于;3、小于。

一、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二、化学变化质量守恒的实质: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分解



重新组合化分



聚合







献花(0)
+1
(本文系公职资料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