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0919211607_莫高窟参观回忆
2022-05-14 | 阅:  转:  |  分享 
  
朝无暇顾及西部的情况下,一举占领了河西地区。 公元842年,吐蕃政权发生内讧,势力大衰。唐大中二年(848年),敦煌人张议潮
率众起义,陆续收复伊、西、瓜、肃、甘、凉等十一州。后遣其弟张议谭奉河陇十一州地图簿籍归唐,被唐王朝册封为归义军节度使,
统领河西十一州的军事行政。张议潮于咸通八年(867年)入唐任右神武统军等职,封万户侯,于是872年在长安去世。此后,沙州由
张议潮之侄张淮深为刺史。直到914年,归义军政权一直为张氏后代掌握。 五代十国(907-979) 宋(960-1276),其中北宋
(960-1127),南宋(1127-1276) 辽(916-1125),西夏(1038-1227),金(1115-1234) 公元920年后,曹议金接替了
张氏成为归义军节度使。曹氏政权费尽心机,维持这弹丸之地的归义军辖地竟达100多年。曹氏还努力保持与中原王朝的联系,几经努
力,终于在924年受封“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检校司空”的名衔。在当时虽说仅具空名,但对于稳定沙州的政治却有特别的意义。
1036年,西夏大军在肃州(今甘肃酒泉)与回鹘决战,回鹘大败,西夏攻陷了肃、瓜、沙三州,占领了河西地区。西夏统治敦煌近
200年,是敦煌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少数民族政权。 元(1271-1368) 1227年,蒙古军占领了敦煌,敦煌由此进入了蒙古元时
代。敦煌现存的元代石窟不多,仅十来个,多为密教内容。可能是由于当时石窟的开凿已经不流行了,尤其是在藏传佛教影响下,寺院
的作用更为重要。 明(1368-1644) 清(1644-1911) 明代推翻元朝后,于永乐三年(1405年)设立了沙州卫,1447年以后,沙
州卫并入罕东卫。此后,吐鲁番强大起来,时常侵扰敦煌一带。嘉靖三年(1524年),明朝政府放弃了包括敦煌在内的嘉峪关以外地
区,封闭了嘉峪关,敦煌一带荒芜了近200年。直到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以后,嘉峪关渐次收复。 明代以后的敦煌石窟艺术几
乎是空白。一般来说,敦煌石窟的艺术史到元代便告结束。
献花(0)
+1
(本文系fzyouyou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