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教学效果评价?《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在设计上结构严谨、层次清楚,体现了教学结构合理化、教学内容生活 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师生关系民主化等全新的教育理念。下面对这节课作一个简单评析,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六大亮点:教学思路清晰目标自然达成 ?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旧知复习——引出新课;动手操作——大胆猜想;合作探究——验证猜想;、迁移拓展——相机推导;实践应用— —达成目标;回顾总结——深化提升。整堂课让学生亲身经历了长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注重培养学生操作、猜想、验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反 映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之间的相互作用,顺利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课标》指出: “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数学学习活动。”本节课的学习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展开的,使学生感受到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如:在引出新课环节,老师用学生最熟悉的操场等生活实物导入,引出了一个数学问题:要寻找一种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从而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再如:在练习中,老师设计了篮球场的面积等,使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交融,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又服务于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突出学生主体发挥教师主导?《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这节课教师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时,老师让学生想一想、摆一摆、算一算、说一说,使 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注重动 手操作学生乐于探究《课标》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探索长方形面积的过程中,教师多次设计了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例如让学生通过画 一画、摆一摆求出长方形的面积,使他们得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的初步结论。而后,教师马上又问: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可用长乘宽 来计算呢?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任取几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不同的长方形,边操作边填表,让学生在操作中,独立去探索、发现、验证,从 而推导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的设计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中发展自我。巧用电教媒体生动形象直观?教师制作的精彩多媒体课件, 色彩明快,和谐自然,变静为动,令学生耳目一新。在教学中老师适时运用,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提高了课堂教学 效率。例如在教学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正方形面积公式时,用课件形象直观地演示有长方形转化成正方形的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很快计算出 正方形的面积。练习设计合理注重个性发展?教师的这节课的练习设计涵盖基础练习、应用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四个层次,培养了学生的数学 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拓展延伸部分突出学生对解决问题策略的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满足了学有余力学生的 需求,实现了“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教学是一门不完美的艺术,每一节课都很难做到“踏雪无痕”,多多少少会留下一 些遗憾。例如:在教学评价方式上略显单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较少,没有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动手操做环节可让学生用小的正方形摆到大的长方 形纸上,把复杂的操作转化成简单的操作,即易懂又能轻巧的突破难点。总之,本节课唐老师贯穿了“猜想—实验—验证—概括”的教学思路。整个 教学过程注重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体现了“方法比知识更重要”这一新的教学价值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