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宝鸡市博物馆收藏的十方铜印章.pdf
2022-05-14 | 阅:  转:  |  分享 
  

D:\sb\1982\file\KGQ82606.htm页码,3/3
“凡县主蛮夷曰道。公主所食汤沐曰邑。县万户以上为令,不满为长。”又
谓“西夷国
王、率众王、归义侯、邑君、邑长,皆有丞,比郡、县。”此羌邑长当为居住在千阳境内
羌族的邑长。《晋书·姚弋仲传》记有:“
姚弋仲南安赤亭羌人也。……永嘉之乱,东徙
榆眉,戎夏襁负随之者数万。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榆眉即汉之噔糜
县,在今
千阳县境。此印为“羌邑”,又出土于千阳县,当为西晋怀帝永嘉六年羌酋姚弋
仲徙居千阳时所率羌人邑长的官印。
7、“晋率善氐邑长”
印一方(图一,11)。出土于陕西省陇县曹家湾公社。正方
形,羊纽。通高(至羊首)2.4、边宽2.1×2.1厘米。阴刻篆文六字。此
印文同前印仅族
名不同。氐为古代民族名。据《魏书·列传第八十九》记载:氐者,西夷之别种,号曰白
马。……秦汉以来世居岐陇以南,汉川
以西。……自汧渭抵于巴蜀,种类实繁,或谓之白
氐,或渭之故氐,各有侯王,受中国封拜。”此族当魏晋时大量接受汉文化,说汉话,穿
汉服
,从汉姓,习农耕。两晋年间之仇池,前秦、后凉等即氐人所建,称藩于晋。此印当
为晋代居住在陇县一带的氐人邑长之官。
以上十印,三
方私印均为汉印,七方官印中有四方汉印,一方魏印,两方晋印,都从
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历史,地理、典章制度及民族关系,对研究
我国汉魏两晋
史,古文字以及用印制度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
http://karon/Kg_WW/Kg_WW/file/KGQ8
2606.htm2002-8-7
献花(0)
+1
(本文系临晋轩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