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
2022-05-16 | 阅:  转:  |  分享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
__________1.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B.C.D.2.关于温度计的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用体温计直接测量沸水的温度B.可以用体温计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C.体温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常用温度计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3.某实习护士用两支体温计给两位病人测量体温,读数都是38.5℃,因病人多,护士一时粗心,忘记将该体温计甩一甩
,紧接着用酒精擦拭后便直接用于测量另外两人的体温,如果后两位的实际体温分别是36.5℃和39.5℃,则这两支体温计的读数将分别为A
.36.5℃、39.5℃B.都是38.5℃C.都是39.5℃D.38.5℃、39.5℃4.下列关于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常见温度的说法中
,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人感觉到温暖而又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3℃B.火柴的火焰温度是37℃C.人的正常体温是47℃D.我国历史上的
最低气温是0℃5.下列温度最接近22℃的是A.健康的成年人体温B.江阴市冬季最低气温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
室温6.一只刻度均匀但刻度线位置不准的温度计,把它放在一标准大气压的沸水中,读数是90℃;把它放在冰水混合物中,读数是6℃.用这只
温度计去测量某物体的温度,当它的示数为27℃时,该物体的真实温度是A.21℃B.25℃C.26℃D.29℃7.下列现象形成的原因属
于凝固的是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C.钢水浇铸成火车轮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
和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9.在
保温杯中装适量0℃的水,从冰箱的冷冻室里取出一小块冻了很长时间的冰,放到保温杯中,设保温杯是绝热的。过一段时间,冰和水的温度相同。
在这个过程中A.水的质量增大???B.冰的质量增大C.水的温度降低???D.冰的比热容增大10.如图是对冰加热时其温度随时间变
化的图像,由图可知A.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B.冰的熔点是0℃C.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D.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11.生活中我们常看
到“白气”,下列有关“白气”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释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B.夏天从
冰箱里取出的冰棍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水蒸气凝华的现象C.深秋清晨的河面上经常出现“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汽化的现象D.冬天
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白气”,这是壶嘴喷出水蒸气液化的现象12.课本中想想做做的小实验﹣﹣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
开了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A.纸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B.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
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13.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14.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
食品腐烂变质.这是应用了A.干冰熔化吸热B.干冰液化放热C.干冰升华吸热D.干冰凝华放热15.“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
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6.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樟脑丸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
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A.“雪景”是樟脑丸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樟脑丸凝华而成的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D.“
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17.细心观察会看到水在一年四季发生着奇妙的变化,下列现象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初春
,湖面上的薄冰层开始融化,汇成溪流B.仲夏,在景区草坪上喷雾装置在工作C.暮秋,树枝上结了一层霜D.隆冬,泼向空中的热水瞬间成冰1
8.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作测温物质;
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____作测温物质.19.用同一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当天正午与晚上的气温,两次温度计的示数
如图甲、乙所示,其中________图是晚上的气温,其示数是________℃.20.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用
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的操作图.(1)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2)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21.如图
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_____。(选填“升高”、“
降低”或“不变”)22.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块一会儿就变成了水,这是__(选填“熔化”或“凝固”)过程.23.如图所示,
是A、B两种物质的熔化图像.由图可知_______(填“A”或“B”)物质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__________℃.24.沈括
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
先凝固,后熔化25.从冰箱里取出一瓶冷冻的冰红茶,过一会儿发现瓶子全身“冒汗”,这是由于瓶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发生了_____
现象若不小心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这是因为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_____现象.26.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
乘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都会有小水滴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
的_______,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_______________.(选填“内表面力”或“外表面”)27.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一
种人工降雨的方法,干冰使空中的水蒸气__(填物态变化名称)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__成水形成雨.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奶在空气中
放置一段时间后,酸奶盒表面会附有一层小水珠,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热量__形成的.28.物体从___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
___态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________。在这两种现象中,________过程吸热。29.穿上棉衣感到暖和,是利用
棉衣有效地阻止了人体产生的热向外散发,棉衣自身并不发热,而法国准备生产的一种夹克,其衣料的纤维中添加了微胶囊,这种胶囊所含的物质在
常温下呈液态,在温度降低时会结晶,人们穿上它,气温较高时感到凉爽,气温较低时倍感温暖,试说明这种夹克能调节温度的道理.30.一天,
小熊在实验室里进行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活动.(1)如下是部分操作过程,①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__(选填“
等量”或“不等量”)的酒精;②使玻璃板A上的酒精表面积变大,玻璃板B不作处理,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③观察两块玻璃板上酒精蒸发的快慢
.(2)上述活动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__(选填“液体温度”或“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会观察到玻璃板__(选填“A”或“B“)上的酒
精蒸发得快些.(3)小熊在进行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__(选填“变大”成“变小“
),这是因为酒精蒸发__(选填“吸热”成“放热”)造成的.3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的
空气流动速度.某同学想探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他拿两件一模一样的衣服充分湿透后,在保证两件衣服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同的情
况下:(1)他应该将两件衣服_______(选填前面的字母),观察衣服干的快慢;A.都撑开,都放在通风处B.都撑开,一件放在通风处
,另一件放在不通风处C.一件撑开,一件团在一起,都放在通风处D.一件撑开,放在通风处,另一件团在一起放在不通风处(2)蒸发过程是一
个_______(选填“吸热”、“放热”)过程.32.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
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
的实验现象.(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
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
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参考答案1.D【
解析】【分析】【详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此方法错误;B、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此方法错误;C、温度计的玻璃
泡与被测液体接触的太少.此方法错误;D、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此方法正确2.A【解析】【分析
】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有三个:一是量程不同,由于体温计是测量人体的温度,所以测量范围是35℃~42℃;二是它的分度值不同,一般
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的分度值是0.1℃;三是它的构造不同,它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缩口,遇热液柱可以通过缩口上升,遇冷液柱会
在缩口处断开而不能自行下降,使用之前必须用手向下甩,才能使停在玻璃管内的水银回到玻璃泡内。【详解】A、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
2℃,而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不能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A正确;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而1标准大气
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能用体温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故B错误;C、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故C错误;D、常用温度计读数时
,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故D错误。故选A。3.D【解析】【详解】AC.用示数是38.5℃的体温计去测量36.5℃人的体温时,
由于体温计没有甩,水银柱不会下降,所以示数仍为38.5℃,故AC不符合题意;BD.用示数是38.5℃的体温计去测量39.5℃人的体
温时,水银柱可以自由继续升高,故示数为39.5℃,故B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点睛】注意掌握体温计与普通温度计的不同点,结构上缩
口的不同,测量范围和分度值的不同,使用前要甩几下不同,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不同.4.A【解析】人的舒适生存环境温度在20~25℃之间,
故A正确;火柴的火焰温度是1400℃左右,故B错误;人的正常体温是37℃,故C错误;我国北方冬天气温在0℃以下,故D错误,故符合实
际的是A.5.D【解析】【详解】A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22℃接近23℃.选项A不符合题意,选
项D符合题意;B、江阴市冬季最低气温在0℃左右,不符合题意;C、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不符合题意。故选D。6.B【解
析】【详解】由题意可知,此温度计上的84个小格表示实际的100℃,每一小格表示(100/84)℃,示数为27℃时,比6℃的位置高了
21个小格,所以可知此时真实温度应是21×(100/84)℃=25℃,故应选B.7.C【解析】试题分析:A.冬天早晨草木上的霜是凝
华过程;B.春天早晨常见的雾是液化过程;C.钢水水浇铸成火车轮是凝固过程;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是升华过程.故选C.考点:凝固及其
现象.点评:关于物态变化的基础题,关键要搞清楚每一种物态变化过程是由什么状态转变成的什么状态.8.A【解析】【分析】【详解】A.
因为金属是晶体,晶体在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A正确;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
热,但是温度保持不变,吸收的热量用来完成熔化.故B不正确;C.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所以水的沸点只
有在标准大气压下才是100℃.故C不正确;D.冰在熔化过程,或者达到熔点的时候,温度就是0℃.故D不正确.故选A【点睛】要解答本
题需掌握晶体熔化过程的特点以及液体的沸点与液体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9.B。【解析】由于水的温度为0℃,在其中放入冰,
而冰在冷冻室里放了较长的时间,说明其温度低于0℃,故将其放入水中后,水要向冰放出热量,0℃水由于放热要结冰,故冰的质量会增加,水的
质量会减少,故A不正确,B正确;水的温度不可能降低,故C也不对;冰的比热容小于水的比热容,且冰的比热容不会增大,故D也是不正确的。
考点:热传递、物态变化等知识。10.B【解析】【分析】冰为晶体,从熔化图象可看出,0min对应温度为开始加热时温度,固态的冰升高温
度,到第3min开始熔化,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为熔点,对应的时间为熔化时间,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并存状态,需要吸收热量.从
第6min开始已经转化为液态了.从C点到D点,是液态的水在吸热升温,第9min的开始是水达到沸点开始沸腾,汽化成的水蒸气到空中,容
器中只是正在沸腾的水.【详解】由图象可知:A、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这过程中,温度不变,需要吸收热量.则BC段是一个放热过程,说法
错误,不符合题意.B、BC段为冰的熔化过程,对应温度0℃为冰的熔点.则冰的熔点是0℃,说法正确,符合题意.C、冰从第6min开始已
经转化为液态的水了.从C点到D点,是液态的水在吸热升温.则CD段该物质处于气态,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第9min的开始是水达到
沸点开始沸腾,DE段是水的汽化过程.则DE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11.D【解析】【分析】【详解】生活中
的“白气”是液态的小水滴悬浮在空气在的现象,都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演出时舞台上出现的“白气”,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冰棍周围冒出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棍液化形成的;河面上出现的“白气”,是河中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遇到低温空气后液化形成的;水烧开后壶嘴处喷出的“白气”,是壶中高温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喷出壶嘴后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形成的,D
符合题意.12.C【解析】试题分析: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水的温度达到100℃时,吸热温度保持100℃不变,没有
达到纸的着火点,因此,在纸盒里面装上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水烧开了,而“锅”不会损坏,故应选C.【考点定位】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3.C【解析】【详解】A.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这是皮肤上的水分汽化吸热所导致的,A项不合题意;B.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
这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导致的,B项不合题意;C.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这是因为雪升华导致的,选项C符合题意;D
.夏天,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这是湿衣服中的水汽化导致的,D项不合题意。14.C【解析】【分析】【详解】干冰是极易升华的物质,在干冰
升华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从而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以获得低温,从而防止食品腐烂变质;故选C.15.D【解析】【分析】【详解】A.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现象,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附着在建筑物或植被表
面,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C.“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是液化现象,故C错误.D.雾是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为答案.16.D【解析】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粉末越来越少,是固态的粉
末直接升华为气态,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是由于卫生球蒸气遇冷后在树枝上凝华为固态的粉末,此过程是先升华后凝
华现象,故只有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的升华现象和凝华现象,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看清楚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分别处以什
么状态,另外也需要注意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和放热情况。17.C【解析】【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
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
【详解】A、冰融化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液态水的过程,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液态小水珠,故B错误;C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变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D、热水瞬间成冰,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属于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C
。18.水银(或甲苯)酒精【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以知道,甲苯的沸点111℃,水银的为357℃、而萘的沸点为218℃,高于甲
苯沸点低于水银的沸点,萘的熔点是80.5℃,高于水银、甲苯的熔点,因此要测量萘的熔点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水银或甲苯做测温物质
;(2)因为固态甲苯的熔点为95℃;而水银、酒精的熔点分别为-39℃、-117℃,固体甲苯的熔点低于水银的熔点,高于酒精的熔点,所
以若要测量固态甲苯的温度,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酒精做测温物质.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1).水银(2).酒精【点睛】常用液体
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有水银、酒精、煤油.温度计的测量范围不能高于液体的沸点,也不能低于液体的凝固点,然
后根据表格数据作出解答.19.乙-4【解析】试题分析:由于一般晚上的气温低于正午的气温,所以可知乙图是晚上的气温,它的示
数为-4℃。考点:温度计20.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水中【解析】(1)温度测量液体的温度时
,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壁,故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2)温度计测量温度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所以B图读数时的错误是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继续留在水中.21.晶体不变【解析】【详解】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说明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所以该物质为晶体;晶体熔化的最显著特点是,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
不变,即图像中水平的一段表示熔化过程。【点睛】重点是晶体的熔化特征,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在一定的
温度范围内,熔化时会慢慢变软,变烯,最后完全变为液态,要牢记这些特点。22.熔化【解析】【分析】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详解】冰块,一会儿变成了水,是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23.A80【解析】【分析】【详解】A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
在80℃不变,所以A是晶体,它的熔点是80℃.24.C【解析】【分析】【详解】浇铸铜像的过程是先将铜溶化成液体,然后将熔化后的铜液
体浇注到模具中,当温度降低,铜凝固成固体时,铜像就成型了,故在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为先熔化后凝固,答案选C.25.
液化汽化【解析】【分析】【详解】从冰箱中取出一瓶饮料,温度较低,当空气中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饮料瓶外表
面;若将冰红茶洒了一些在地面上,过一段时间地面变干,是液态水蒸发变成了水蒸气,是地面上的冰红茶发生了汽化现象.【点睛】本题考查的是
对液化和汽化的了解,结合生活中的现象,运用物理知识解释,难度不大.26.外表面内表面【解析】【分析】【详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的玻璃会变成小水珠,这种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成为液化;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取决于车内外空气温度的高低,当车内温度高
附着在内表面,如车外温度高就附着在外表面.夏天,空调车内温度低于外部温度,外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
的外表面;冬天,空调车内温度高于外部,车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27.凝华熔化放出液
化【解析】【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放热;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
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详解】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粒,这些小冰粒在下落过程中熔化变成雨
;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盒装酸牛奶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酸奶,液化成小水滴附着在酸奶盒上,液化放热。28.固气凝
华升华【解析】【分析】根据升华和凝华的定义解决本题。【详解】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
华,凝华放热。29.这种夹克调节温度的道理是:在温度下降时,微胶囊中的物质凝固放热,自动向人体供热;温度上升时,微胶囊中的物质熔化
吸热,又自动向人体吸热,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解析】【分析】【详解】微胶囊中所含的物质能在温度降低时凝固,温度上升时熔化,由于
凝固放热,熔化吸热,因此这种微胶囊做成的夹克能控制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人穿上它,在温度下降时自动向人体供热,温度上升时又自动向人
体吸热,从而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30.等量液体表面积A变小吸热【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应在两
块相同的玻璃板A、B上,同时滴上等量的酒精;(2)由实验操作可知,这是为了探究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由于其它条件相同,A的表
面积大,所以会观察到玻璃板A上的酒精蒸发得快些;(3)实验时不小心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了酒精中,将其拿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会暂时变小
,这是因为酒精蒸发吸热造成的.【点睛】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当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其中一个
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只改变研究的因素,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蒸发有制冷作用.31.C吸热【解析】【分析】【详解】
(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速度.为了探究蒸发快慢和液体表面积的关系,应采用控
制变量法,控制液体温度相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相同,改变液体的表面积,因此在保证两件衣服所处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相同的情况下,两件衣
服应一件撑开,一件团在一起,都放在通风处,故C符合题意为答案.(2)蒸发属于汽化现象,是一个吸热过程.32.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碘蒸气遇到冷的烧瓶又变成细小的碘晶体由题可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吸热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碘蒸气。因此,小红的实验不能确切的认为碘一定发生了升华。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因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碘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化成的,能更好的说明碘的升华。【解析】用酒精灯对烧杯直接加热过程中,在烧杯中会看到紫红色的碘蒸气;碘蒸气遇到冷的烧瓶又变成细小的碘晶体。由题可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400℃,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已经超过了碘的熔点,碘可能吸热熔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再汽化,由液态变为气态碘蒸气。因此,小红的实验不能确切的认为碘一定发生了升华。采用的方法是将碘颗粒放在烧瓶中,将烧瓶浸没在正在加热的热水中观察碘状态的变化,因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低于碘的熔点,碘不会发生熔化现象,碘一直处于固态。碘蒸气只能是由固态直接变化成的,能更好的说明碘的升华。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试卷第1页,总3页试卷第1页,总3页答案第1页,总2页答案第1页,总2页
献花(0)
+1
(本文系骆骆课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