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谈心理干预的方法
2022-05-16 | 阅:  转:  |  分享 
  
浅谈心理干预的方法——以李姓学生为例摘要:本文以对李姓学生的心理问题——依赖心理进行干预的过程,总结出学生心理问题的干预方法:认知疗法、支
持疗法、心理换位法、注意转移法、表扬激励法。这五种干预方法对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依赖心理;心理干预;心理健康
教育1前言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必然要求。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
律,采取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持个体的身心健康及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转型时代的多元化干扰,使初中学生就已经出现了诸如厌学、逃学、过
度焦虑、抑郁、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制约了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诱发由心理问题而导致
的伤害事故。现代教育的教育理念不仅要求教师要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学习素质和身体素质,还要求教师要培养学生
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又是各种素质充分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整体素质的基础。因此,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已成为我们教师实施素质教育
的一项重要内容[1]。因此,教师必须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熟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策略,实施
心理干预,以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正常地生活、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打下基础。李姓同学是一名初一新生。在学校时常哭闹,上
课无精打采,下课闷闷不乐。特别是每周刚回到学校和晚上就寝前。班主任对其进行了多次的引导,情况有所好转,但效果始终不太明显。在家长
的要求下,李姓同学私下找我进行咨询。通过其个人陈述以及和其家长、班主任的沟通,我断定,她的症状属于个性发展中的性格缺陷的依赖个性。
李姓同学从小被母亲宠爱,母亲为其包办一切,她从未独自处理过生活中的事情,也从未离开过母亲,对于母亲有着过度依赖。如今,在学校寄宿,
第一次离开母亲和家,事事要亲力亲为,故出现此症状。于是,我对其进行心理干预的教育。经过近一个月的跟踪干预,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用多
种措施对其进行心理辅导。2心理干预过程2.1认知疗法认知行为治疗认为,人的情绪来自于人对所遭遇的事情的认知,而非来自事情本身。情感
与认知的良性交互作用可提高内观者协调和自我控制能力,减轻各种不良症状,使情绪和行为趋于稳定[2]。基于这种理论,我帮助、引导其重新
认识自己。李姓同学过往的生活,使其形成对家人有过分的依赖,对在校事事要亲力亲为的现状不适应。因此,我首先要改变她的这种对于事事都不
适应的观念。我引导李姓同学通过例举她在校的较好的表现来说明自己的优点。在我的引导下,她慢慢从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等方面挖掘自己的长
处。通过这种方法,来强化她对于自己及寄宿生活的自信心。2.2支持疗法支持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询者,主张在谈话中采取不指责、不评论、
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询者直抒己见,以创造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氛围,来来询者开放自我,直抒胸臆。在与李姓同学的多次交谈中,我都鼓励
她勇敢说出她的心里话。对她的心理感受,成熟也好,幼稚也好;深刻也好,肤浅也罢,我在听的时候,都时而点头,时而微笑,时而赞许,给予她
信心。由于不对她进行指责,她能畅所欲言。学生向我们述说困惑的时候,我们要真诚地倾听,要给学生因不顺心的事情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一个发泄
的机会。由于我尊重她、体谅她,很快便取得她的信任,李姓同学将她的特长爱好和内心想法袒露在我的面前,让我能够根据她的实际采取相应的措
施。2.3心理换位法心理换位法就是通过“设身处地”的角色换位进行思考,从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由此来推断对方的处境和心情,从而修正
自己的一些看法的一种方法。通过支持疗法的实施,李姓同学起初答应我,给她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适应。在这一星期内,在她想母亲的时候,依然
可以打电话给母亲,依然可以哭闹。一个星期的期限过后,她又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先让她从家长的角度来体会一下母亲的辛劳与心酸,在旁边我一
边喃喃自语:“周日下午,将女儿送上车,她透过车窗,红着眼睛看着母亲,母亲只能挥挥手,狠心转身离开;每天九点,准时接到女儿的电话,听
到女儿在电话那头哭,母亲也不自觉地红了眼眶”。然后问李姓同学,母亲在看到你不开心的时候会心痛吗?得到她肯定的回答后,我又引导:母
亲这么心痛,为了谁呢?为人子者,应该怎样为父母分担呢?我见她面有愧色,马上引导: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不让母亲担心,如果是我,就不会
每晚哭着给母亲打电话,也不会在来学校的时候哭着离开,你呢?得到她的答应后,我将了解到的情况对她进行诱导。她在学校交到了几个好朋友,
因此,我又进行心理干预的下一步行动。2.4注意转移法注意转移法是指把注意力从产生消极否定情绪的活动或事物上转移到能产生积极肯定情绪
的活动或事物上来[3]。她的好朋友能转移她的注意力,因此,我又进行心理干预的下一步行动,就是用来转移她的注意力。我了解到,周末来
学校前,如果她的朋友说会给她惊喜,她就会因为期待惊喜而对去学校充满期盼。我叫她把她几个相好的同学都叫到我这里,希望她们一有空就陪李
姓同学玩。从此以后,我时刻关注他们的活动。慢慢的,她的症状缓解了。我及时给予肯定,对她竖起了大拇指。2.5表扬激励法表扬激励法是通
过表扬来激励学生的一种手段,通过表扬让学生获得心理的愉悦的感受,而产生作出我要再次表扬的动机。李姓同学经过我的心理干预,靠她坚强的
意志,克服依赖个性,终于能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我到班主任及宿管老师处表扬了她近期的表现。然后,再从她的同学、老师处了解到的正面情况
进行表扬,强化她的自信心,增强他的自豪感。一天又一天,一周又一周,李姓同学终于克服了依赖个性心理,成为一个能够正常上学的学生。3初
中生心理干预策略建议一个人民教师,必须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熟悉心理教育的基本途径,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实施
心理干预,以确保学生的健康成长,让学生正常地生活、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建设人才。同时,学校应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人文
素养,渗透生活教育。除此之外,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总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作用,还有影响更为广泛的
家庭和社会。故而构建心理问题干预体系,应立足于整个外部世界的综合作用,以及个体内部各种素质的综合影响[4]。初中学生心理工作干预模
式应该是开放的,学校应与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建立合作体系。参考文献[1]张华.新媒体时代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浅析[J].文学教育(下)
,2019,(02):178.[2]靳秀,毛富强,李申,李娟,彭睿,苏阳雪.内观认知疗法对医学生心理问题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学
校卫生,2017,38(02):201-204.[3]张洋.注意转移策略对自闭症儿童自伤性行为干预成效的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4]王兴杰,王瑾瑜,韩东.素质教育背景下职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干预策略探究[J].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4):11-16.
献花(0)
+1
(本文系骆骆课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