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2
2022-05-16 | 阅:  转:  |  分享 
  
谈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学校学生主要问题之一,不少学生因学习压力过大、家庭期望过高,父母溺爱等原因,对父母和
教师产生了抵触心理,对正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的变化较难适应,与同学相处不够和谐,对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没有良好的应对方法。现代医
学也证明,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对其一生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时期更是不健康行为的孕育期。中、小学生心理活动不稳定、认知结构的不完备、
生理成熟和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对社会和家庭的过度依赖,使得青少年比成年人有更多的焦虑,对他们遭遇到的挫折,容易产生心理障碍。若学生心
理障碍没有及时排除,便会产生不良反应,影响以后心理的健康发展,甚至会酿成心理疾病。由以上可见,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十分必
要且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的工作。作为学校老师更应对学生正面引导,重视学生消极心理状态,矫正学生不良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学生
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和主要原因:1、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今学生缺乏自信、厌学和学习困难现象较多,当中又有学生存在性格不良和
行为问题,如学习依赖他人、任性、嘲笑他人、说谎、注意力不集中等等,再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责任心不强,面对难题缺乏刻苦钻研精神,受不
了委屈、挫折,在人际交往方面以自我中心,不守规则等。2、家庭教育不足家庭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孩子最初接触的社会生活环境,换而
言之,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则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是孩子所接受的最早、最根深蒂固的教育。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由
于父母对学生缺乏理解和沟通,过多干涉学生的业余生活和正常交往,从而引起学生的困惑和烦恼;或因父母离异家庭关系不和给学生造成了心灵上
的伤害;也有一些家庭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只留下老一辈照顾孩子,造成学生心灵上的孤独、孤僻和叛逆。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学生
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首先我们应承认社会所具有的积极的一面如:优秀的的广播电视媒体、学校关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传、社区心理疏导站等
等。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在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面:互联网的普及,使一些孩子整天与网络为伴、远离自己的亲人、产生孤僻
的性格、与他人相处不和谐,那些内容不健康的书籍、影视、街头聚赌、还有网吧、电子游戏厅、卡拉OK厅等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不可低
估。另外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却忽视了精神生活的需要。人们对健康的认识绝大部分只停留在身体健康上
,而没有注重心理上的健康。忽视对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长期以来,人们要么此于谈到心理健康问题,要么认为没什么大不了。以
至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不重视,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可有可无,使得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如今中小学教育更关心
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需求。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言必谈高考,升学率成了学校教育的唯一目的,学习成绩决定了一切
。有的学习评“三好学生”基本上也成了“一好学生”。我们的德育工作很多时候也是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为目标对学生进行教育。致使有的学生
厌恶学校,逃避学习,甚至产生仇视心理。我们忽略了学生的自身发展和心理需要,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二、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出的对
策: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调控、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
力。也对少数在成长过程中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面向全体的系统工程。而只有
学校、家庭、社会相配合,将小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培养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落实在家庭、社会活动的全方位,才能使小学心理健
康教育得到更良好的效果,这里简谈几点:1、对症下药:在处理学生心理问题过程中,要针对学生心理问题的特点,依靠心理医生和专家会诊,个
别指导,对症下药,先找到造成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否则,花再多的时间和精力也是徒劳的。2、正确引导:心病必须心药医。学
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有经验问题、方法问题、心理问题,要依据不同情况不同对待。一般在精神上、情感上的问题,较多的是属
于心理健康的问题。我们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更不能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帮助他确定人生目标,选
择适应自己特长的成才之路,学会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完善自身的人格。3、善于等待:解决心理问题需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比较缓慢的
过程,不可能立竿见影,所以要善于等待,要潜移默化,春风化雨,坚持不懈。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教师的教育能力,提高
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4、学校可以配合心理老师开展活动向学生传授心理知识。这样,他们也具备一些能够解决他们常见的心理小问题。比如
:学习了记忆的规律,就可以解决上课不专心,开小差的问题;学习了思维规律,就可以解决记不住,记不牢以及死记硬背的问题;学习了有意注意
的规律就可以使思维开阔、更敏锐、更富有创造性,还可以调节考前情绪,消除紧张,轻松上考场。5、班主任应努力做到适度表扬与批评,减轻学
生的思想压力,对学生的期望不能太高,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别人的能力。总之,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只有对学生
进行心理健康综合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持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步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一颗健康
的心灵会使我们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加事半功倍。5、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努力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既然学生心理障碍的疏导已成为学校亟待解
决的问题,作为学校教育的具体组织者,教师要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创设心理环境,利于学生心理
健康发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6、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心理环境。学校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培训,向家长传授孩子身心发
展的常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家长们认识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
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良好的情绪
从小就占据心理状态的主要地位,从而保证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地发展。最后,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难免出现心理问题,学校老师
应该及时采取措施,纠正和调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其他各种素质的质量与水平,甚至于决定着学生是否最终成才。因此,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都会是学校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在已成为不忽视的一门教育,也迫切要求我们高度重视起来,要求学生本人、学生家长、教师一起来进行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
献花(0)
+1
(本文系骆骆课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