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2新高考】姜夔《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古代诗歌阅读与答案(2022湖北十一校联考)
2022-05-18 | 阅:  转:  |  分享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永遇乐·次稼轩北固楼词韵①姜夔云隔迷楼,苔封很石②,人向何处
?数骑秋烟,一篙寒汐,千古空来去。使君③心在,苍厓绿嶂,苦被北门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饮,大旗尽绣熊虎。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
顾。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京耆老,南望长淮金鼓④。问当时依依种柳⑤,至今在否?【注】①姜夔依《永遇乐·京口北
固亭怀古》的韵脚填写本词。②很石:在北固山甘露寺,相传孙权曾据其上与刘备共商抗曹大计。③使君:指辛弃疾。④金鼓:出征的队伍。⑤依依
种柳:《晋书·桓温传》载,桓温北伐看到自己任琅琊太守时种的柳树,都已十围。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词的上片由楼前风景开篇,点出英雄遗迹,写江山依旧,而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已经作古。B.“数骑”三句与辛词同位句“舞榭
”三句表意略同,都寄寓了江山寂寞、时势消沉之意。C.下片“楼外”三句,词人采用远近结合的手法,点明京口的重要性,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D.全词慷慨激昂,笔力雄健,虽刻意效法辛词的风格,却也突显了词人清刚、疏宕的特色。16.本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
全词简要赏析。(6分)【答案】15.C16.①对辛弃疾的推崇和赞颂。运用典故,将辛弃疾与诸葛亮相比,借此推崇、盛赞辛弃
疾。②对挥师北伐,收复中原的盼望。“中原”三句写出了北方沦陷区人民迫切盼望北伐的心声。词人借中原百姓的心声,表达了词人迫切希望北伐
的愿望。③对时光易逝、辛弃疾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化用桓温的典故抒发了时光易逝而辛弃疾长久不受朝廷重用的慨叹。【解析】【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C.“远近结合”错误,由“冥冥”“隐隐”而知,此处属于远景。故选C。【16题详解】本题
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本词的下片紧承上文,先颂扬稼轩的才略高强。“前身诸葛,来游此地,数语便酬三顾”,是以诸葛亮
来比拟稼轩,三国刘备三顾茅庐请孔明出山,孔明鞠躬尽瘁辅佐刘备成就蜀汉大业。如今稼轩犹如诸葛再世,来临京口,定能以雄才大略完成敌御强
敌恢复中原的重任。“数语便酬”突出了稼轩的胸有成竹、指挥若定的大将风度。接写,阐述京口战略地位的重要:“楼外冥冥,江皋隐隐,认得西
征路。”说北固楼外广宇旷远幽深,大江岸堵隐约可见,历史上大军收复中原的路线呈现眼前,言外之意是稼轩于此了然心目,借此进一步推崇、盛
赞辛弃疾。再写中原人民跷盼恢复:“中原生聚,神京蓍老,南望长淮金鼓。”这三句是说“中原地区民多财足,汴京老人们,日夜南望盼望着你的
北伐”,说明收复中原、统一南北是人心所向。末后化用桓温北征看到他早年手种杨柳而感慨无限的故事:“问当时、依依种柳,至今在否?”既写
出稼轩对中原故乡的牵系关怀和急于挥师北进的愿望,也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易逝、辛弃疾长久不受朝廷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窗悦读图...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