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课文1.作者是如何评价张岱的?“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2.文中哪些地方让你看出“相公痴”?(1)“是日更定”——说明 时间早。(2)“十二月”“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说明这是冬季最冷的时候,而且大雪连下了三日,天就更冷了,西湖上什么声音都 消失了,一片寂静,没什么好看的,按理说,应是躲在家里,围着火炉取暖,作者偏偏此时去赏雪,可见他的“痴”。“湖中人鸟声俱绝 ”听觉写出了大雪后西湖空旷、肃杀、冷寂的景象,湖山封冻,人鸟瑟缩不敢外出,不敢作声,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突出大雪的威严。 Logo湖心亭看雪张岱作者简介张岱(1597—1679),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字宗子,石公,号陶庵,蝶 庵居士,散文作家,作品风格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他的代表作品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石匮书》 。写作背景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明亡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消极避居浙江剡 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 之思和沧桑之感。其著书旨趣及以“梦”名书之由。我们读《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在欣赏其雅洁优美的散文形象的同时,常常感到有一层梦 幻般的轻纱笼罩其上,使意境显得深杳而朦胧。这是历史投下的阴影,它反映了这位明末遗民作家的思想弱点,也赋予了他的文风以特有的色彩。 相关常识关于湖心亭:湖心亭,位于杭州西湖之中,据说是宋代整修西湖时,以湖泥堆成小山,成为一岛,是西湖三岛之一 ,后于山上建成亭阁,叫湖心亭。这是观赏西湖风景的好地方,因此常有文人墨客到此赏景。拏()更定( )毳衣()雾凇()沆砀()一芥 ()崇祯()铺毡() 喃喃()更有此人()强饮()字词注音ráoɡēnɡcu ìsōnɡhànɡdànɡjièchónɡzhēnzhānnánɡènɡqiǎnɡ课文朗读通假字余拏 一小舟(通“桡”,撑船)古今异义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竭力,尽力今义:勉强)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酒杯今义:常用为跟“黑”相对的颜色)白大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上下一白(白色)(酒杯)大喜曰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副词,非常)(形容词,跟“小”相对)一词多义 一绝长堤一痕上下一白(副词,全)(数词,一)湖中人鸟声俱绝佛印绝类弥勒(消失)(极)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1.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词,下雪)2.拥毳衣炉火(名词作动词,“带着火炉”)3.客此(名词作动词,“客居”) 文言句式判断句:是金陵人(“是”表判断)省略句:见余,大喜曰(省略了主语“两人”)整体感知1.找出记 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崇祯五年十二月,大学三日的更定十分西湖湖心亭作者、两个金陵人(舟子、小童)看雪2.记叙 看雪的背景、时间、天气有何作用?写不一般的纪年方法、不一般的时间、不一般的天气,都是突出“独”字。“独”,不仅强调数量(只 有自己一人),更写出了作者与众不同的心态与情趣。充分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波逐流事物生活方式。3.作者在湖上看到了 怎样的雪景?(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为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Log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