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论语导读与翻译 (上)
2022-05-21 | 阅:  转:  |  分享 
  
论语(付费可下载阅读与运用不可转而上传与出售)宁德职业技术学院
周位金曲阜三孔
孔府占地约7.4公顷,有古建筑480间,分前后九进院落,中、东、西三路布局。
孔庙占地327亩,前后九进院落。庙内有殿堂、坛阁和门坊等46
0多间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
东曲阜)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评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论语》首创语录之体。《论语》一书共二十篇5
00章,比较真实地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
《论语》以记言为主,“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话语,经典语句,箴言,“论语”即是论纂(先师孔子的)语言。《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
论语原文导读与译文(上)(从学而第一到乡党第十)学而第一【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
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
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102?【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译文】有子说:“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却好犯上的人,少极了;不好犯
上,却好作乱的人,绝对没有。做人首先要从根本上做起,有了根本,就能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就是做人的根本吧!”
103?【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人,很少有仁爱之心。”1
04?【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
提醒自己:工作是否敬业?交友是否守信?知识是否用于实践?”105?【原文】子曰:“导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使民以时。”?【译文】孔子说:“治理国家应该事事认真,时时诚信,处处节约,关心群众,及时抓住发展机遇。”106?
【原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应该孝顺父母,尊
敬师长,认真诚信,广施爱心,亲近仁人志士。能轻松做到这些,才可以从事理论研究。”107?【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译文】子夏说:“重贤轻色、尽心孝顺父母、尽力献
身国家、交朋友言而有信的人,即使没有高等学历,我也认为他已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108108?【原文】子曰:“君
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不稳重就不会有威严,经常学习就不会固执,
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109?【原文】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译文】曾子说:“认真办理丧事、深切怀念先人,社会风气就会归于纯朴。”110?【原文】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
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译文】子禽问子
贡:“老师每到一个地方,就能了解到该地的政事,是求来的?还是人家自愿告诉的?”子贡说:“老师凭着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的品德
得来的。老师的请求,与普通人的请求大概不同吧?”111?【原文】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
谓孝矣。”?【译文】孔子说:“父亲在时世时看其志向,父亲死后看其行动,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112
?【原文】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译文】
有子说:“礼法的运用,以和为贵。这是最美好的传统,适用于一切事情。但仅知道‘和为贵’是不行的,违反礼法而讲‘和’是绝对不行的。”
113?【原文】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译文】有子说:“信
誉符合道义,才能兑现诺言;恭敬符合礼法,才能远离耻辱;任用可信赖的人,才会取得成功。”114?【原文】子曰:“君子食
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
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115?【原文】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
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译文】子贡说:“贫穷却不阿谀奉承,富贵却不狂妄自大,怎样?”孔子说:“可以。不如穷得有志气,富得有涵养的人。”子贡说:“修养的完
善,如同玉器的加工:切了再磋,琢了再磨,对吧?”孔子说:“子贡啊,现在可以与你谈诗了。说到过去,你就知道未来。”116
?【原文】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为政
篇第二【原文】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译文】孔子说:“管理国家要以身做则。如同北极星,安然不
动而众星绕之。”202?【原文】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
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洁’。”203?【原文】子曰:“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译文】孔子说:“以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约束,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
仅遵纪守法,而且引以为荣。”204?【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困惑,五十理解自然规律,六十明辨是非
,七十随心所欲,不违规。”205?【原文】孟懿子问孝,子曰:“勿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勿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译文】孟懿子问孝,孔子说:“不违礼。”樊迟驾车时
,孔子告诉他:“孟孙问孝于我,我说:‘不违礼’。”樊迟说:“什么意思?”孔子说:“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
206?【原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译文】孟武伯问孝,孔子说:“关心父母的健康。”207
?【原文】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译文】子游问孝,孔子说:“现在的
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208?【原文】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
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译文】子夏问孝,孔子说:“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
样就是孝吗?”209?【原文】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译文】孔子
说:“我曾整天同颜回谈话,他从不反驳,象笨人。后来观察,发现他理解透彻、发挥自如,他不笨。”210?【原文】子曰:“视
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译文】孔子说:“分析其动机,观察其行动,了解其态度;人藏哪去?人藏哪去?”
211?【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212212?【原文】子曰:“君子不器。”?【译文】孔子说:“君子不能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213
?【原文】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译文】子贡问君子,孔子说:“先将要说的做出来,然后再说。”2
14?【原文】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拉帮结派,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
。”215?【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想事,越学越糊涂;想事不读书,
越想越头痛。”216?【原文】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译文】孔子说:“走入异端邪说中,就是祸害。”
217?【原文】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218?【原文】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缺疑,慎言其余
,则寡尤;多见缺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译文】子张学做官,孔子说:“多听,不要说没把握的话,即
使有把握,说话也要谨慎,就能减少错误;多看,不要做没把握的事,即使有把握,行动也要谨慎,则能减少后悔。说话错少,行动悔少,就能当好
官了。”219?【原文】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措诸枉,则民服;举枉措诸直,则民不服。”?【译文】
哀公问:“怎样使人心服?”孔子说:“以正压邪,则人心服;以邪压正,则人心不服。”220?【原文】季康子问:“使民敬忠
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译文】季康子问:“怎样使人尊敬、忠诚、勤勉?”孔
子说:“举止端庄,能赢得尊敬;敬老爱幼,能赢得忠诚;任用贤良、培养人才,能使人勤勉。”221?【原文】或谓孔子曰:“
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译文】有人问孔子:“先生为何不从
政?”孔子说:“孝啊,就是孝顺父母、兄弟友爱,以这种品德影响政治,这就是参政,难道只有做官才算从政?”222?【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
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223?【原文】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
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译文】子张问:“十代以后的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可以知道吗?”孔子说:“商朝
继承夏朝,改动了多少,可以知道;周朝继承商朝,改动了多少,也可以知道;以后的朝代继承周朝,即使百代,同样可以推测。”22
4?【原文】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译文】孔子说:“祭奠别人的先人,是谄媚;遇到符合道义的事不
敢做,是懦夫。”八佾篇第三【原文】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的舞
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302?【原文】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
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译文】掌握鲁国实权的三个家族在祭祖仪式结束时,唱着天子祭祖时所用的诗歌。孔子说:“歌词中的‘
诸侯辅助,天子肃穆’,怎能唱于三家的庙堂?”303?【原文】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译文】
孔子说:“对于不仁的人,礼法有何用?音乐有何用?”510304?【原文】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
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译文】林放问礼的本质。孔子说:“这个问题十分重大!礼仪,与其隆重,不如节俭;丧事,与其奢侈,不
如悲戚。”305?【原文】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译文】孔子说:“偏远小国有君主,不如中原各国
没君主。”306?【原文】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汝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译文】季氏准备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天哪!难道说泰山会接受他们的无礼朝
拜吗?”307?【原文】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译文】孔子说:“君子没
有可争的事情。要争的话,就象射箭比赛:赛前互相行礼,赛后互相致敬。这样的竞争,具有君子风度。”308?【原文】子夏问
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启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译文】子夏问:“‘笑脸真灿烂啊,美目真妩媚啊,天生丽质打扮得真高雅啊’。是什么意思?”孔子说:“先有宣纸,然后才能绘画。”子夏
问:“先有仁义,后有礼法吗?”孔子说:“子夏,你启发了我,可以开始同你谈诗了!”309?【原文】子曰:“夏礼,吾能言
之,杞不足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证之矣。”?【译文】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清楚,杞国不
足以证明;商朝的礼,我能说清楚,宋国不足以证明。现在无法证明是由于文献不足,否则,我就能证明了。”310?【原文】子
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译文】孔子说:“现在天子举行的祭祖礼仪,从一开始我就看不下去了。”311
?【原文】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译文】有人问天子举行祭祖仪式的意义。孔
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如同摆在这里吧!”指指手掌。1317312?【原文】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
与祭,如不祭。”?【译文】祭祖如祖在,祭神如神在。孔子说:“自己不去祭,如同不祭。”313?【原文】王孙贾问曰:
“‘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译文】王孙贾问:“‘与其祈祷较尊贵的奥神的保佑,
不如祈祷有实权的灶神的赐福’,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对。犯了滔天大罪,怎么祈祷也没用。”314?【原文】子曰:“
周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译文】孔子说:“周礼借鉴了夏、商两朝的礼法,真是丰富多彩啊!我赞同周礼。”31
5?【原文】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注释】陬(邹):孔
子的家乡。?【译文】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有人说:“谁说孔子懂礼呢?进太庙,事事问。”孔子听后,说:“这就是礼。”3
16?【原文】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译文】孔子说:“射箭比赛不以射透为主,而主要看是否射得准确,因
为人的力量不同,自古如此。”317?【原文】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译文】子
贡想在祭祀时,省去活羊。孔子说:“子贡啊!你爱惜羊,我爱惜礼。”318?【原文】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孔子说:“对领导尽礼,人们认为是谄媚。”319?【原文】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译文】定公问:“上级怎样对待下级?下级怎样对待上级?”孔子答:“上级尊重下级,下级忠于上级。”
320?【原文】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快乐却不淫秽,悲哀却不
伤痛。”321321?【原文】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
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译文】哀公问宰我,制作土地爷用哪种木头。宰我说:“夏朝用松,殷朝用柏,周朝用栗,说:
使人胆战心惊。”孔子听后说:“以前的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的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322?【原文】子曰
:“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
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译文】孔子说:“管仲真小气!”有人问:“管仲俭朴吗?”孔子说:
“他家不仅有三个钱库,而且佣人很多,怎么俭朴?“那么管仲知礼吗?“宫殿门前有屏风,他家门前也有屏风;国宴有酒台,他家也有酒台。管仲
知礼,谁不知礼?”323?【原文】子语鲁太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译文】孔子同鲁国乐官谈音乐,说:“音乐是可知的:开头是合奏;随后是纯正、清晰、绵长的音调,这样就完成了。”32
4?【原文】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
以夫子为木铎。”?【译文】仪地长官求见孔子,他说:“君子到了这里,我都要求见。”见孔子后,出来说:“诸位,不要在乎官职,天下无
道很久了,老天要你们的老师成为号令天下的圣人。”325?【原文】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译文】孔子评论《韶乐》:“尽善尽美。”评论《武乐》:“尽美不尽善。”326?【原文】子曰:“居
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译文】孔子说:“作为领导,对群众不宽容,对规章不严肃,办丧事不悲哀,我怎能看得
下去?”里仁篇第四【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智?”?【译文】孔子说:“同品德高尚的人住在一起,是最好不过的
事。选住址不顾环境,哪算聪明?”402?【原文】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译文】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403?【原文】子曰:“唯仁者
能好人,能恶人。”?【译文】孔子说:“只有仁者能正确地爱人,正确地恨人。”404?【原文】子曰:“苟志于仁矣,无
恶也。”?【译文】孔子说:“一旦树立了崇高的理想,就不会为非作歹。”405?【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乌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孔子说:“富和贵,人人向往,不以正当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贫和贱,人人厌恶,不以正当方法摆脱的,不要逃避。君子
扔掉了仁爱之心,怎么算君子?君子时刻不会违反仁道,紧急时如此,颠沛时如此。”406?【原文】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
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仁道的人,厌恶不仁道的人。喜欢仁道的人,认为仁道至高无上;厌恶不仁道的人,目的是避免受不仁道的人
的影响。有能够一天尽心为仁道的人吗?我没见过没能力的,可能有,但我没见过。407?【原文】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观过,斯知仁矣。”?【译文】孔子说:“人的过错,各不相同。观察过错,就能了解人的精神境界。”408?【原文】子
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译文】孔子说:“早上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409?【原文】子曰:“士志于道,而
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译文】孔子说:“立志追求真理,而耻于粗布淡饭的人,不值得交谈。”410?【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于比。”?【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事,不刻意强求,不无故反对,一切按道义行事
。”419411?【原文】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仁德,小人
心怀家乡;君子心怀法制,小人心怀实利。”412?【原文】子曰:“仿于利而行,多怨。”?【译文】孔子说:“一切按利
益行事的人,人人厌恶。”413?【原文】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译文】孔子说
:“能以礼让治国吗?没问题!不能以礼让治国,怎么实行礼法?”414?【原文】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
知,求为可知也。”?【译文】孔子说:“不要担心没有地位,要注意做人的立场;不要怕没人了解自己,要想法使自己容易得到理解。”3
26415?【原文】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
已矣。”?【译文】孔子说:“曾参啊!我的思想是用一个基本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走后,其他学生问:“什么意思?”
曾子说:“老师的思想,就是忠恕。”416?【原文】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
道义,小人通晓私利。”417?【原文】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
齐;见到不贤,要反省自己。”418?【原文】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译文】孔子说
:“父母有错,要好言相劝,听不进时,要尊重他们,要任劳任怨。”419?【原文】子曰:“父母在,不远遊,遊必有方。”
?【译文】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走远,必须远走时,一定要留下准确的地址。”420?【原文】子曰:“三年无改于父
之道,可谓孝矣。”?【译文】孔子说:“三年内不改父亲的规矩习惯,可算孝了。”421?【原文】子曰:“父母之年,不
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译文】孔子说:“父母年龄,不能不知道。一因长寿而喜,一因年高而惧。”422?【
原文】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译文】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是怕自己说到做不到。”423?【原
文】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译文】孔子说:“严于律己,就会少犯错误。”424?【原文】子曰:“君子欲讷
于言而敏于行。”?【译文】孔子说:“君子要言谈简洁,要行动敏捷。”425?【原文】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译文】孔子说:“高尚的人不会孤独,必有志同道合者相聚。”426?【原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
,斯疏矣。”?【译文】子游说:“在领导面前爱唠叨,就会自取其辱;在朋友面前爱唠叨,就会遭到疏远。”公冶长篇第五【原文】子
谓公冶长:“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译文】孔子评论公冶长:“可以把姑娘嫁给他。虽然坐过牢,但不是他的
错。”孔子把女儿嫁给了他。502?【原文】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译
文】孔子评论南容:“国家太平时,不会倒霉;国家混乱时,不会坐牢。”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503?【原文】子谓子
贱:“君子哉若人!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译文】孔子评论子贱:“这人是个君子!如果鲁国没有君子,他怎么会有好品德?”
504?【原文】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琏瑚也。”?【译文】子贡问:“我
怎样?”孔子说:“你啊,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途。”问:“什么器皿?”答:“琏瑚。”505?【原文】或曰:“雍也,
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译文】有人说:“仲弓有仁德但没口才。”孔子说:“要口
才干什么?善于辩驳的人让人讨厌。我不知道他是否称得上有仁德,要口才干什么?”506?【原文】子使漆雕开仕。对曰:“吾
斯之未能信。”子悦。?【译文】孔子要漆雕开当官。漆雕开说:“我还没自信。”孔子听后很高兴。507?【原文】子曰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译文】孔子说:“理想无法实现了,
我准备乘筏漂到海上。会跟我走的,只有子路吧?”子路听说后很高兴。孔子说:“子路啊,他比我勇敢,但缺乏才能。”508
?【原文】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译文】孟武伯问:“子路的品行到达了仁的境界吗?”孔子说:“不知道。”又问。孔子说:“子路可以做大将,不知他仁否。“冉求
怎样?”孔子说:“冉求可以当市长,不知他仁否。“公西赤怎样?”孔子说:“公西赤可以当外长,不知他是仁否。”509?【
原文】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
?【译文】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比,谁强些?”子贡说:“我怎能和他比!他能闻一知十,我只能闻一知二。”孔子说:“你是不如他,我
同意你的看法。”510?【原文】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
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译文】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他象朽木一样无法雕琢,象粪墙一样无法
粉刷,我能拿他怎样?”孔子又说:“以前我看人,他说什么,我信什么;现在我看人,听他说,再看他做。因为宰予,我改了过来。”
511?【原文】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坚强的人。”
有人说:“申枨坚强。”孔子说:“申枨欲望太多,怎么能坚强?”512?【原文】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
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译文】子贡说:“我不愿被迫做自己不愿做的事情,我也不愿强迫别人去做。”孔子说:“子贡啊
,这不是你能做到的。”513?【原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译文
】子贡说:“老师的文章,可以听得到;老师有关本性和天道的理论,不是光靠听就能理解的。”514?【原文】子路有闻
,未之能行,唯恐有闻。?【译文】子路听到一件该做的事,没有做完时,就怕又会听到另一件。515?【原文】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孔文子凭什么获得‘文’的称号?”
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的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516?【原文】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
四焉:其行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译文】孔子评论子产:“具有君子的四种品德:行为谦逊,尊敬上级,关心群
众疾苦,用人符合道义。”517?【原文】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译文】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交
朋友,交往越久,越受人尊敬。”518?【原文】子曰:“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梲,何如其智也?”?【注释】"蔡:大龟
,因蔡国盛产大龟。山节:山形的斗拱。藻梲(桌):画了水草的柱子。"?【译文】孔子说:“臧文仲建造自己的宗庙,房顶呈拱形,柱子上
画着水草图案,庙内藏着大龟,象天子的宗庙一样,这怎么算明智?”519?【原文】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无喜色
;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弑齐君,陈文子有马十
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
矣乎?”曰:“未知,焉得仁?”?【译文】子张问:“子文三次做宰相时,没感到高兴;三次被罢免时,没感到委屈。卸任前,总是认真
地办理交接事宜,怎样?”孔子说:“算忠心了。”问:“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又问:“崔子杀了齐庄公,陈文子抛弃家产跑了。
到了另一国,他说:‘这里的大夫同崔子一样。’又跑了。再到一国,再说:‘他们同崔子一样。’再跑了。怎样?”孔子说:“算清白了。”问:
“算仁吗?”答:“不知道,哪来仁?”520?【原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译文】季文子
遇事总要思考三次,然后才行动。孔子听说后,说:“思考两次就可以了。”521?【原文】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
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
,他的愚笨别人学不来。”522?【原文】子在陈,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译
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们志大才疏,文采扬扬,不知该怎样指导了。”523?【原文】子曰:
“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稀。”?【译文】孔子说:“伯夷、叔齐不记仇,怨恨他们的人也就很少。”2524?【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译文】孔子说:“谁说微生直爽?有人向他要醋,他家没有时,却到邻居家要
来给人。”525?【原文】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译文】孔子说:“甜言蜜语、满脸堆笑、点头哈腰,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心怀怨恨跟人交朋友,左丘明认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526?【原文】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
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译文】颜渊、季路侍奉时。孔子说:“
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愿望呢?”子路说:“愿将车马和裘衣和朋友共用,坏了也不遗憾。”颜渊说:“但愿能做到不夸耀优点、不宣扬功劳。”子路
说:“您的愿望呢?”孔子说:“但愿老人能享受安乐,少儿能得到关怀,朋友能够信任我。”527?【原文】子曰:“已矣
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译文】孔子说:“这个社会完了!我没见过明知有错而能自我批评的人。”528?【
原文】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译文】孔子说:“每十家必定有和我一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
学而已。”雍也篇第六【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注释】南面:指君主,因为坐北朝南为尊。?【译文】孔子说:
“仲弓可以当君主。”602?【原文】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
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子曰:“雍之言然。”?【注释】无乃:岂不是。?【译文】仲弓问子桑伯子这人怎样,孔子说:“还行,办事
简明。”仲弓说:“计划严密而又行动简明,以此来管理百姓,不也可以吗?计划粗糙而又行动草率,不也太随便了吗?”孔子说:“你说得对。”
603?【原文】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未闻好学
者也。”?【注释】贰:重复。?【译文】哀公问:“您的学生中谁好学?”孔子答:“有个叫颜回的好学,不对人发怒,不重复犯错。不
幸短命死了,现在却没有,没听说过谁好学。”604?【原文】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
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注释】釜(斧):约100斤。庾(
雨):约40斤。秉:约2000斤?【译文】子华出国当大使,冉子请孔子拿点米给子华的母亲。孔子说:“给一百斤。”冉子说:“给多点
吧。“加四十斤。”冉子给了两千斤。孔子说:“子华在齐国,坐豪华车,穿名牌衣,我已听说了。君子君子只救济穷人,不添加财富给富人。”
605?【原文】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斗),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注释】?【译文】原思在孔子
家做总管,孔子给他一万斤粮食,他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了,给你老家的乡亲们吧!”606?【原文】子谓仲弓,曰:
“犁牛之子騂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注释】騂(辛):红色。?【译文】孔子讲到仲弓时,说:“他虽然出身贫寒,但他却
象小牛犊一样,长出了红红的毛、尖尖的角,适宜于祭祀山神,即使没人想用,山神也不会答应。”607?【原文】子曰:“回也
,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注释】?【译文】孔子说:“颜回能做到三个月心中不违反仁道;其他人,只能十天半
个月而已。”608?【原文】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
”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注释】何有:有什么困难?没问题。
?【译文】季康子问:“可以让仲由当官吗?”孔子说:“仲由果断,当好官没问题!”问:“可以让子贡当官吗?”答:“子贡精明,当好官没
问题!”问:“可以让冉求当官吗?”说:“冉求多才多艺,当好官没问题!”609?【原文】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
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注释】汶(问):鲁国的界河。?【译文】季氏请闵子骞当费市市长。闵子骞说
:“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有人请我,我就逃到外国去。”610?【原文】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
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注释】牖(有):窗户。?【译文】伯牛生病。孔子去探问,从窗口握着他的
手,说:“快要死了,命该如此吗?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然会得这样的病!611?【原文】子曰:“贤哉,
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注释】箪(单):饭筒。?【译文】孔子说:“颜回真贤
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贤德!”612?【原文】冉求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划。”?【注释】划:划定界线,停止前进。?【译文】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您的学说,而是能
力不足。”孔子说:“如果是能力不足的话,会半道而废,现在你还没开始,就不想前进了。”613?【原文】子谓子夏曰:“汝
为君子儒,毋为小人儒。”?【注释】儒:读书人。?【译文】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学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学者。”
614?【原文】子游为武城宰。子曰:“汝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偿尝至于偃之室也。”?【注
释】澹(但)。偃:子游的名。?【译文】子游为武城市长。孔子说:“你在那得到了人才吗?“有个叫澹台灭明的人,一贯走正道,没有公
事,从不到我家里来。”615?【原文】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达也’。”?
【注释】伐:夸耀。殿:殿后。?【译文】孔子说:“孟之反不自夸,打仗撤退时,主动在后面掩护,刚进城门,他策马快速通过欢迎队伍,
说:‘不是我有胆走在最后,是马跑不快’。”616?【原文】子曰:“不有祝鮀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注释】鮀(脱)?【译文】孔子说:“没有祝鮀的口才、却有宋朝的美貌,一生难免灾祸。”617?【原文】子曰:“
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注释】?【译文】孔子说:“谁能出门不走门,为什么没人走我这条路呢?”618?【
原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注释】彬彬(宾):搭配恰当。史:言词华丽。?【译文】孔子
说:“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质胜过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品质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品质配合恰当,才是君子。”619?【原文】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注释】罔(网):欺骗,不正直。?【译文】孔子说:“人正直,才能生活幸福;不
正直的人有时也能生活平安,那只是侥幸逃过了灾难而已。”212620?【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注释】?【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621?【原文】子曰: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注释】?【译文】孔子说:“中上等天赋的人,可以同他研究高深的学问;中下
等天赋的人,不可以同他讨论高深的学问。”622?【原文】樊迟问智,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智矣。”问仁,曰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注释】?【译文】樊迟问智,孔子说:“做事顺应民心,尊重宗教却远离宗教,就算明智了。”又问
仁,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就算仁了。”623?【原文】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
寿。”?【注释】?【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624?【原文】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注释】?【译文】孔子说:“齐国的制度经过改革,
就能达到鲁国的水平;鲁国的制度经过改革,就能走上正道。”625?【原文】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注释】
觚(孤):一种酒具,孔子说该话时,其形状与以前不同。?【译文】孔子说:“这种祭礼用具,四不象,这是什么用具!”626
?【原文】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注释】?【译文】宰我问:“作为一个仁慈的人,如果有人告诉他:‘有个仁慈的人落井了’,他会跳下去吗?”孔子说:“怎么能这样?
君子可以去救人,却不可陷进去;可以受欺骗,却不可以盲目行动。”627?【原文】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
弗叛矣夫!”?【注释】约:约束。?【译文】孔子说:“广泛学习、遵纪守法,就不会误入歧途!”628?【原文】子
见南子,子路不悦。夫子誓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注释】?【译文】孔子会见了风流大美人南子,子路不高兴。夫子发
誓说:“若我有歪心,老天讨厌我吧!老天讨厌我吧!”629?【原文】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乎!民鲜久矣。”?【注
释】中庸:恰到好处。鲜(显):很少。?【译文】孔子说:“中庸作为道德标准,可算至高无上了!人们缺少它很久了。”6
30?【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译文】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
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
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述而篇第七【原文】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注释】?【译文
】孔子说:“传授知识而不从事创作,相信先人而又爱好古代典籍,我可以自比于商朝时的老彭。”702?【原文】子曰:“默
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释】识(志):记住。?【译文】孔子说:“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
;教人时,不感到疲倦,对我来说没什么问题。”703?【原文】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
忧也。”?【注释】徙:迁移。?【译文】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
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704?【原文】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注释】燕居:闲居。申申:衣冠整洁。
夭夭:轻松舒适。?【译文】孔子在家没事时,衣冠整洁,悠闲自在。705?【原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
梦见周公。”?【注释】?【译文】孔子说:“我衰老得多严重啊!很久没再梦见周公了。”706?【原文】子曰:“志于
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注释】?【译文】孔子说:“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品德、心怀仁慈友爱、陶冶高雅情操。”
707?【原文】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注释】束脩(修):十条干肉。?【译文】孔子说:“只要带了见
面礼,没有我不教育的人。”708?【原文】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注释】悱
(匪):想说却说不出来。隅:角落。?【译文】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
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709?【原文】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注释】?【译文】有戴孝人在旁时,
孔子从未吃饱过。710?【原文】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注释】?【译文】当天哭过,孔子一天就不唱歌。
711?【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
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注释】暴虎:空手斗虎。冯河:徒步过河。?【译文】孔子对颜渊说:“受
重用时,就展露才华;不受重用时,就韬光养晦。只有我和你能做到!”子路说:“您带兵作战时,让谁辅助?”孔子说:“徒手斗猛虎、赤脚过深
河,至死不悔的人,我不需要。我需要的是那种小心行事、以智谋取胜的人。”712?【原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
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则从吾所好。”?【注释】?【译文】孔子说:“如能致富,哪怕是赶车,我也干;如不能,则随我所好。”
713?【原文】子之所慎:斋、战、疾。?【注释】?【译文】孔子慎重的事:斋戒、战争、疾病。714?【原文】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注释】?【译文】孔子在齐国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他说:“
没想到好音乐这样迷人。”715?【原文】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
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注释】?【译文】冉有说:“
老师打算辅佐卫国的君主吗?”子贡说:“哦,我去问问。”子贡进去后,问:“伯夷、叔齐那种人?”答:“古代贤人啊。”问:“他们后悔吗?
”答:“求仁而得仁,后悔什么?”子贡出来说:“老师不会去。”716?【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注释】肱(工):胳膊。?【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也在其
中了!缺少仁义的富贵,对我来说,就象天上的浮云。”717?【原文】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注释】?【译文】孔子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五十岁学《周易》,就可以无大错了。”718?【原文】子所雅言:
《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注释】雅言:普通话。?【译文】孔子有时讲普通话:读诗、读书、举行典礼时,都用普通话。
719?【原文】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注释】?【译文】叶公问子路: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不回答。孔子说:“你怎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发愤学习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
忧愁,不知道快要变老了等等?”720?【原文】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注释】?【译文】
孔子说:“我不是天生就有学问的,只是个喜欢读书、勤奋敏捷地追求知识的人。”721?【原文】子不语:怪、力、乱、神。
?【注释】?【译文】孔子不谈论:怪异、暴力、变乱、鬼神。722?【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注释】?【译文】孔子说:“三人走路,必有人可作为我的老师。选择他的优点向他学习,借鉴他的缺点进
行自我改正。”723?【原文】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注释】予:我。桓魋(环葵)?【译文】孔
子说:“老天赋予我高尚的品德,追杀我的人能把我怎样?”724?【原文】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
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注释】?【译文】孔子说:“学生们,你们以为我教学有保留吗?我没有保留,我没什么不是同你们一起做
的,孔丘就是这样的人。”725?【原文】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注释】?【译文】孔子教学有四项内容:文献
、品行、忠诚、信实。726?【原文】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
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注释】有恒:持之以恒。无而为有:本来没有却装作
有。约:贫穷。乎:于。?【译文】孔子说:“圣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君子,也就可以了。善人,我不可能看到了;能看到一心向善的
人,也就可以了。没有却装作拥有、空虚却装作充实、贫穷却装作富裕,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很难一心向善!”727?【原文】
子钓而不纲、弋而不射宿。?【注释】纲:网上总绳。弋:用带绳的箭来射鸟。?【译文】孔子只钓鱼而不撒网、只射飞鸟而不射睡鸟。
728?【原文】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注释】盖:大
概。知之次也:仅次于生而知之者。?【译文】孔子说:“有一种人,不了解情况就冒然行事,我不会这样。多听,向先进人物学习;多看,把
细节牢记在心。就是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729?【原文】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
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注释】互乡:地名。与:赞赏。?【译文】有个地方风气不正,那里的人不讲道理,该
地的一个少年却得到了孔子的接见,学生们都很疑惑。孔子说:“肯定他的进步,不等于认可他过去的错误,何必纠着别人的辫子不放呢?人家改好
了,要肯定他有进步,过去的就不要提了。”730?【原文】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注释】?【译
文】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731?【原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
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娶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
幸,苟有过,人必知之。”?【注释】?【译文】陈司败问:“昭公知礼吗?”孔子说:“知礼。”孔子走后,陈司败对巫马期说:
“我听说君子不袒护人,君子也袒护人吗?昭公娶了一个吴国人做夫人,也姓姬,他却将她改名换姓,叫她吴孟子。他也知礼,谁不知礼?”巫马期
把这话告诉了孔子,孔子说:“我真幸运,一有错,就必定有人知道。”732?【原文】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注释】反:反复。和(贺):跟唱。?【译文】孔子和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别人唱得好,就必定要他再唱,然后自己跟着唱。
733?【原文】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注释】莫:大约。躬行:身体力行。?【译文】孔子说
:“在理论知识方面,我还过得去;在品德修养方面,我却做得不够好”734?【原文】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
不厌,诲之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注释】抑:只不过是。云尔:这样说。?【译文】孔子说:
“如果说到圣人和仁人,我岂敢当?不过,永不满足地提高修养,不厌其烦地教育学生。则可以这么说。”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做不到的。”
735?【原文】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祗’”子曰:“丘之祷久矣。
”?【注释】请祷:祈祷。有诸:有这回事吗?诔(垒):祈祷文。祗(其):地神,天神为神。?【译文】孔子生重病,子路祈祷。孔子
说:“有这回事吗?”子路答:“有。我祈祷天神地神保佑您平安。”孔子说:“我早就祈祷了。”736?【原文】子曰:“奢则
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注释】固:简陋。?【译文】孔子说:“奢侈就会骄狂,节约就会寒酸,与其骄狂,宁可寒酸。
”215737?【原文】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注释】?【译文】孔子说:“君子总是胸怀宽广,小
人总是忧愁悲伤。”738?【原文】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注释】?【译文】孔子温和而又严肃,威武而不凶
猛,庄重而又安详。泰伯篇第八【原文】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注释】泰伯:周文王的
哥哥。?【译文】孔子说:“泰伯的品德高尚极了!三次让出王位,百姓无法用语言来称赞他。”802?【原文】子曰:“恭
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注释】葸(喜):胆怯。
绞:说话尖刻。笃(赌):忠实。偷:淡薄。?【译文】孔子说:“恭敬而无礼则徒劳,谨慎而无礼则胆怯,勇猛而无礼则闯祸,直率而无礼则
尖刻。如果领导能真心爱护亲属,则百姓就会崇尚仁爱;如果领导能真心爱护故旧,则百姓就不会冷漠无情。”803?【原文】曾
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曰:‘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注释】小子:
对弟子的称呼。?【译文】曾子得了重病,将学生召集起来,说:“同学们啊,看看我的足!看看我的脚!看看受过伤没有,我一生谨慎,总是
小心翼翼,就象站在深渊之旁,就象踩在薄冰之上。现在,我的身体再也不会受伤了!”804?【原文】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
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背矣。笾
豆之事,则有司存。”?【注释】鄙:粗野。背:背理。笾(边)豆:祭祀用具。有司:主管某方面的官吏。?【译文】曾子得了
重病,孟敬子来探问,曾子说:“鸟快死时,叫声都很悲哀;人快死时,说话都很善良。君子所重视的问题有三个:表情动人,就可以避免粗暴无理
;脸色严肃,就可以得到信任;言谈优雅,就可以避免庸俗荒谬。礼仪方面的事,有人负责。”805?【原文】曾子曰:“以能问
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较。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注释】?【译文】曾子说:“自己才华横溢却向俗人请教
,自己知识渊博却向文盲请教;有知识谦虚为没知识,有才能谦虚为没才能,从不计较别人的无理冒犯。从前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做的。”
806?【原文】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注释】尺:一尺2
3厘米。孤:死去父亲的孩子。?【译文】曾子说:“可以托付孤儿,可以托付江山,生死关头,临危不惧的人。是君子吗?当然是君子。”
807?【原文】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注释】已:停
止。?【译文】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
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808?【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注释】
?【译文】孔子说:“以吟诵诗篇抒发热情、以坚守礼法建功立业、以聆听音乐娱悦身心。”809?【原文】子曰:“民可,
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注释】?【译文】孔子说:“群众赞同的,就要执行;群众不理解的,就要向群众解释清楚。”8
10?【原文】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注释】疾:厌恶。?【译文】孔子说:“崇尚勇猛而讨
厌贫困的人,是祸害;被人唾弃的没良心的人,是祸害。”811?【原文】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
已。”?【注释】?【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即使有周公一样的美好的才能,如果骄傲吝啬,也就不值一提了。”812?【原
文】子曰:“三年学,不至于谷,不易得也。”?【注释】谷:指奉禄。?【译文】孔子说:“学了三年,还找不到好工作的人,很少有
。”813?【原文】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注释】笃(赌):忠实。?【译文】孔子说:“坚守信誉,努力学习,誓死主持正义;不入险地,不住乱
世;国家太平则一展才华,社会黑暗则隐姓埋名。治世中,贫贱就是耻辱;乱世中,富贵也是耻辱。”814?【原文】子曰:“不
在其位,不谋其政。”?【注释】?【译文】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想那个位置上的事。”815?【原文】子
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注释】师:乐官。挚:人名。乱:合奏。洋洋:丰富。?【译文】孔子说:“从
音乐大师开始独奏,到结尾的合奏,美妙的音乐充满了我的耳朵!”1309816?【原文】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
不信,吾不知之矣。”?【注释】侗(同):幼稚。愿:朴实。悾悾(空):诚恳。?【译文】孔子说:“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
看上去忠厚却不讲信用,我无法理解这种人。”817?【原文】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注释】及:赶上。
?【译文】孔子说:“学习如同赛跑,惟恐赶不上,赶上了,又怕被超过。”818?【原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
下也,而不与焉。”?【注释】与:参与,夺取。?【译文】孔子说:“舜、禹真伟大!他们获得天下依靠的不是暴力。”81
9?【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注释】则:效法。名:效法。焕:光辉。文章:制度。?【译文】孔子说:“尧当君主,伟大崇高,可比于天!他的恩德,无法形容!他
的功劳,千古留芳!他的制度,光辉灿烂!”820?【原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治臣十人。”孔子曰:“才难
,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注释】?
【译文】舜有五个能人而使天下大治,武王说:“我有十个贤才。”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尧、舜、武王时期,人才最多,也
不过如此,武王的十个贤人中还有一个女性。周文王掌握着国家三分之二的面积,却仍然服从中央的领导。他的品德,真算至高无上了。”
821?【原文】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注释】间(见):找出空隙。菲(匪)薄。黼(扶):祭祀的衣服。冕(免):帽子。沟洫(序):沟渠。?【译文】孔子说:“禹,无可挑
剔。他自己粗茶淡饭,而祭品却很丰盛;自己衣服朴素,而祭服却很华美美;自己宫殿简陋,却尽力兴修水利。禹,无可挑剔。”子罕篇第九
【原文】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译文】孔子极少谈论:私利、命运、仁道902【原文】达巷党人曰
:“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注释】达巷:地名。党:500家
为一党。?【译文】贵族区的人说:“孔子真伟大!博学多才,样样都是专家。”孔子听说后,对学生说:“我的专长是什么?是驾驶?是射击
?大概是驾驶吧。”903?【原文】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释】拜下:在堂下拜。?【译文】孔子说:“用麻布做礼帽,是以前的规定;现在都用丝绸,比较节约,我随大众。在堂下拜见
君主,是以前的规定;现在都堂上拜,没有礼貌。虽然违反大众,我还是赞同在堂下拜。”904?【原文】子绝四:毋臆,毋必,
毋固,毋我。”?【注释】?【译文】孔子杜绝四种弊病:不主观臆断,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唯我独尊。”905?
【原文】子畏于匡,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注释】
兹:我这里。后死者:指孔子自己。与:参与。如予何:奈我何。?【译文】孔子在匡地被困,他说:“文王死了后,文化遗产不都由我继承
吗?老天若要灭绝文化,我就不会掌握这些文化了;老天若不灭绝文化,匡人能把我怎样?”906?【原文】太宰问于子贡曰:“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释】太宰:官名。?【译文】太宰问子贡:“老师是圣人吗?为什么如此多才多艺?”子贡说:“老天本来就要他成为圣人,又要
他多才多艺。”孔子听说后,说:“太宰了解我吗?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贵族会有这么多技艺吗?不会有的。”90
7?【原文】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注释】牢:孔子的弟子。试:被任用。?【译文】牢说:“孔子说过:‘我没
有被重用,所以学会了许多技艺。’”908?【原文】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
焉。”?【注释】?【译文】孔子说:“我知识丰富吗?我无知啊。有个农民问我,他提出的问题,我一无所知,我问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
才彻底清楚了。”909?【原文】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注释】?【译文】孔子说:“凤凰不飞来
,黄河不出图,这些象征出圣人的现象都没出现,看来我完了。”910?【原文】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
必作;过之,必趋。?【注释】齐衰(兹摧):丧服。瞽(鼓):盲。?【译文】孔子见戴孝的人、穿官服的人、以及盲人,即使是年轻人
,也必定站起来;从他们身边过,必定快走。911?【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
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注释】卓尔:高大的样子。末:没有
。由:途径。?【译文】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越仰望越觉得高耸,越钻研越觉得深厚;看着就在前面,忽然却在后面。老师步步引导,
用知识丰富我,用礼法约束我,想不学都不成。我竭尽全力,仍然象有座高山矗立眼前。我想攀上去,但觉得无路可走。”912?【
原文】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病间,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死于二三子
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注释】门人:孔子的弟子。?【译文】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让同学当佣人。病情好转后,
孔子说:“子路骗我很久了!我没有佣人却冒出来了佣人。我欺骗谁?欺天吗?与其让佣人给我送终,不如让学生给我送终!即使我的丧事办得不隆
重,我的尸体还会丢在路上吗?”913?【原文】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
哉!我待贾者也。”?【注释】韫(运):藏。椟(独):大柜子。贾(古):商人。沽(诂):卖出。?【译文】子贡说:“假如这有块
美玉,是用柜子藏起来呢?还是卖给识货的人呢?”孔子说:“卖出去!卖出去!我等着识货的人。”914?【原文】子欲居九夷
。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注释】九夷:东部少数民族地区。或:有人。?【译文】孔子想到一个边
远地区去住。有人说:“这地方很落后,怎么办?”孔子说:“君子住在那,还有什么落后?”915?【原文】子曰:“吾自卫返
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注释】?【译文】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鲁国,才把音乐整理好,《雅》、《颂》都安排
妥当。”916?【原文】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注释】?【译文
】孔子说:“在外献身祖国,在家孝顺父母,尽力办好丧事,不酗酒,对我有什么问题?”917?【原文】子在川上曰:“逝者
如斯夫!不舍昼夜。”?【注释】?【译文】孔子在河边说:“时光如流水!日夜不停留。”918?【原文】子曰:“吾未
见好德如好色者也。”?【注释】?【译文】孔子说:“我没见过喜欢美德如同喜欢美色的人。”919?【原文】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注释】篑(愧):筐。平:把。。填平。?【译文】孔子说
:“譬如堆山,还差一筐,没堆成就停了,功亏一篑是自己造成的;譬如填坑,只倒一筐,继续填下去,坚持不懈是自己决定的。”
920?【原文】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注释】?【译文】孔子说:“听我说话毫不懈怠的人,只有颜回吧!”
921?【原文】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注释】?【译文】孔子评论颜回:“可惜啊!我只见
他前进,没见他停止。”922?【原文】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注释】秀:庄稼开花,实,
结果。?【译文】孔子说:“出了苗而不开花的情况是有的!开了花而不结果的情况也是有的!”923?【原文】子曰:“后
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注释】?【译文】孔子说:“年轻人值得敬佩,怎知后代不如
今人?四五十岁还默默无闻的人,就没什么前程了。”924?【原文】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逊与之言,能无
悦乎,绎之为贵。悦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注释】法语:合乎法则的话。与:赞扬。绎:分析。末:没有。?【译文
】孔子说:“合情合理的规劝,能不听从吗?改正了错误才是可贵;恭维赞扬的话语,能不令人高兴吗?分析了原因才是可贵。只高兴而不分析、
只听从而不改正的人,我是一点办法也没有。”925?【原文】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注释】
?【译文】孔子说:“一切要以忠信为本,不要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错误不要怕改正。”926?【原文】子曰:“三军可夺
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注释】三军:周朝12500为一军。匹夫:普通百姓。?【译文】孔子说:“三军可以剥夺主帅,匹夫不
可剥夺志向。”?927【原文】子曰:“衣敝縕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终
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注释】縕(运):绵。狐貉(和):狐皮貉皮。忮(至):嫉妒。臧:好。?【译文】孔子说
:“穿着破旧衣服,与穿着狐皮貉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惭愧的人,大概只有子路吧?‘不嫉妒不贪婪,有何不好?’”子路终身记着这话
。孔子知道后,又说:“这是应该做到的,怎值得满足?”928?【原文】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注释】
后凋:最后凋谢。?【译文】孔子说:“天冷时,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929?【原文】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注释】?【译文】孔子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害怕。”930?【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注释】?【译文】孔子说:“共同学习,不一定能共
同进步;共同进步,不一定能共同创业;共同创业,不一定能共同开拓。”931?【原文】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
远而。”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注释】唐棣(地):一种花。尔:你。?【译文】有一首诗这样说:“唐棣开花,翩翩摇
摆,我能不思念吗?只是离得太远了。”孔子说:“不是真的思念,如果真的思念,再远又有什么关系?”乡党篇第十【原文】孔子于乡党,
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注释】恂恂(旬):恭顺。便便(篇上声):口齿伶俐。?【译文】孔子在
乡亲面前,温和恭顺,象不会说话的人;在宗庙朝廷里,口齿清晰,只是很谨慎。1002?【原文】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君在,踧踖如也,与与如也。?【注释】侃侃(坎):温和快乐。訚訚(银):言谈正直。踧踖(促急):恭而不安。
与与:小心谨慎。?【译文】上朝时,同下大夫说话,轻松快乐;同上大夫说话,和颜悦色;在国君面前,恭恭敬敬,仪态安详。1
003?【原文】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揖所与立,左右手,衣前后,襜如也;趋进,翼如也;宾退,必复命曰:“宾不顾矣。”
?【注释】摈(宾的去声):接待宾客。躩(决):走路快的样子。襜(搀):整齐。?【译文】国君召孔子去接待来宾,孔子表情庄重,脚
步迅速;与两旁的人作揖,左右拱手,衣服前后摆动,很整齐;快速向前时,步伐轻快;来宾走后,必定回报说:“客人走远了。”10
04?【原文】入公门,鞠躬如也,如不容。立不中门,行不履阈。过位,色勃如也,足躩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
不息者。出,降一等,逞颜色,怡怡如也。没阶,趋,翼如也。复其位,踧踖如也。?【注释】阈(玉):门坎。齐(兹):衣服的下摆。
?【译文】进入朝廷大门时,走路象鞠躬一样,如同无处容身。不在门中间站立,脚不踩门坎。从君主的座位前经过,表情庄严,脚步轻快,说
话好象气不足。提着衣边上堂,象鞠躬,憋着气象没有呼息一样。出来时,每下一个台阶,神态舒展,心情舒畅。下完台阶,步伐加快,如同长了翅
膀。回到自己的位置,又显得恭敬谨慎。1005?【原文】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
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注释】圭(归):代表国家的玉器。蹜蹜(宿):小步走路。觌(敌):偷看。?【译文】拿着
圭时,象鞠躬,如同拿不动。向上举好象作揖,放下来好象交给别人。脸色凝重,战战兢兢,脚步细碎,象沿着一条线走路。献礼时,和颜悦色。便
访时,轻松愉快。1006?【原文】君子不以绀緅饰,红紫不以为亵服。当暑,袗絺綌,必表而出之。缁衣,羔裘;素衣,麑裘;
黄衣,狐裘。亵裘长,短右袂。必有寝衣,长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丧无所不佩。非帷裳,必杀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注释】绀(干):深青透红。緅(邹):黑中透红。袗(诊):单衣。絺(痴):细葛布。綌(西):粗葛布。?【译文】君子不用
深红色做衣边,红色紫色不可做内衣。夏天,穿单衣,外出必套外套。黑色内衣,配黑色的外套;白色的内衣,配黄色外套;黄色的内衣,配黄色外
套。内衣较长,右袖较短。一定要有睡衣,长一身半。坐垫要厚。丧事结束后,无所不佩。不是正式场合的衣服,一定要裁边。吊丧时不穿黑衣、不戴黑帽。每月初一,必穿朝服去朝见。10071007【原文】斋,必有明衣,布。斋必变食,居必迁坐。?【注释】?【译文】斋戒沐浴时,必有布做的浴衣。斋戒时,一定要改变平时的饮食,一定要改变住处。1008?【原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注释】脍(快):切细的肉。饐(义):陈旧。餲(爱):变质。馁(内的上声):鱼腐烂。脯(府):熟肉干。【译文】粮食尽量精,肉类尽量细。变质的东西不吃;变色的东西不吃,变味的东西不吃;烹饪得不好不吃;不是吃饭的时间不吃;切的不好看不吃;调味品不好不吃。肉类虽多,但不要吃过量。只有酒不限量,但不要喝醉。从集市上买来的酒肉不吃;每餐必有姜,但不多吃。1009?【原文】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注释】?【译文】参加国家的祭典,分得的祭肉不留过夜;家里的祭肉,不留过三日。过了三日,就不吃了。1010?【原文】食不语,寝不言。?【注释】?【译文】吃饭时不说话,睡觉时不说话。15021011?【原文】虽疏食菜羹,瓜祭,必斋如也。?【注释】瓜祭:饭前的祭祀。?【译文】即使是粗茶淡饭,饭前也要祭一祭,象斋戒一样严肃。1012?【原文】席不正,不坐。?【注释】?【译文】坐席没摆正,不坐。1013?【原文】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注释】?【译文】乡亲们的饮酒仪式结束时,要等老人出去后,才能出去。1014?【原文】乡人傩,朝服而立于阼阶。?【注释】傩(挪):阼(做):东面的台阶。?【译文】乡亲们举行驱鬼仪式时,要穿朝服站在东边的台阶上。1015?【原文】问人于他邦,再拜而送之。?【注释】?【译文】托人给外国的朋友送礼时,一定拜两次送行。1016?【原文】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注释】?【译文】季康子送药,孔子拜受了。说:“我对药性不了解,不敢尝。”1017?【原文】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注释】?【译文】马厩烧了。孔子退朝回来,问:“伤人了吗?”不问马的情况。1018?【原文】君赐食,必正席先尝之;君赐腥,必熟而荐之;君赐生,必畜之。侍食于君,君祭,先饭。?【注释】荐:供奉。?【译文】君主赐的食物,孔子一定要摆正先尝;君主赐的鲜肉,一定要煮熟供奉祖先;君主赐的活物,一定要养起来。陪君主吃饭,君主祭祀时,自己先尝。1019?【原文】疾,君视之,东首,加朝服,拖绅。?【注释】绅:束在腰间的宽带子。?【译文】孔子生病,君主来探问,孔子面朝东迎接,盖着朝服,拖着带子。1020?【原文】君命召,不俟驾行矣。?【注释】?【译文】君主召见时,不等车备好,自己就步行而去。1021?【原文】入太庙,每事问。?【注释】?【译文】孔子进太庙,每件事都问。1022?【原文】朋友死,无所归,曰:“于我殡。”?【注释】?【译文】朋友死了,没人办丧事,孔子说:“我来办。”1023?【原文】朋友之馈,虽车马,非祭肉,不拜。?【注释】?【译文】朋友的赠品,即使是车马,不是祭肉,不拜。1024?【原文】寝不尸,居不容。?【注释】?【译文】睡觉时不要直挺着象死人,在家闲住时不要象正式场合那样严肃。1025?【原文】见齐衰者,虽狎,必变;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凶服者式之,式负版者;有盛馔,必变色而作;迅雷风烈必变。?【注释】齐衰(资摧):丧服。狎(霞):亲昵。馔(赚):饮食。?【译文】见穿丧服的人,即使再亲密,也一定要严肃;见穿官服的人和盲人,即使再熟悉,也一定要有礼貌;在车上遇到送殡的人,一定身体前倾表示同情,遇见背负版图的人也一样;在重大宴席上,一定表情严肃致谢;遇到打响雷、刮大风,一定表情严肃表示对天的敬畏。1026?【原文】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注释】绥(随):扶手带。?【译文】上车时,一定先站直,然后拉着扶手上车,在车中,不回头,不急切说话,不指指划划。1027?【原文】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拱之,三戛而作。?【注释】戛(夹):鸟叫声。?【译文】孔子郊游,看见野鸡飞翔一阵后停在树上,孔子神情一变,说:“山脊上的野鸡啊,时运好啊!时运好!”子路向它们拱拱手,野鸡长叫几声飞走了。再见孔林占地3000余亩,是孔子及其家族的专用墓地
献花(0)
+1
(本文系健身修心乐...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