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的常识触电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伤害形式。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刺激肌体组织,使肌体产生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血压异常、昏迷、心律 不齐、心室颤动等造成伤害的形式。严重时会破坏人的心脏、肺部、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形成危及生命的伤害。电伤是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 机械效应等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伤害多见于机体的外部,往往在机体表面留下伤痕。电伤的危险程度决定于受伤面积、受伤深度、受伤部位等。感 知电流。指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男性约1.1mA;女性约0.7mA;摆脱电流。(50%自主摆脱):男性约16mA;女性约10.5mA ;(99.5%自主摆脱):男性约9mA;女性约6mA;室颤电流(指引起心室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当电流直接流过心脏时, 数十微安的电流即可导致心室颤动发生;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周期时,室颤电流仅为50mA左右。当电流持续时间小于0.1秒时,500mA 以上引起心室颤动。电流持续时间:通过人体的电流时间愈长,愈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愈大;电流途径:流经心脏的电流多、电流路线短的途 径是危险性最大的途径。最危险的途径是:左手到前胸。个体特征。因人而异,健康情况、性别、年龄等;人体电阻(阻抗):与皮肤及角质层、血 液、肌肉、接触电压、接触面积、接触压力、皮肤潮湿程度和湿度等有关。人体电阻:干燥情况下1000Ω至3000Ω.人体电阻:潮湿情况下 500Ω至800Ω.电焊机二次端(把线)电压70V至80V,在人体潮湿情况下,过体电流为:I=V/R=80伏÷800欧姆=0.1安 培=100毫安;电击有单相电击、两相电击、跨步电压电击。其中两相电击较危险。电伤包括电烧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机械损伤、电光性眼 炎等多种伤害。电烧伤分为电流灼伤和电弧烧伤。数百毫安的电流即可造成灼伤,数安的电流则会形成严重的灼伤;弧光放电时电流很大,能量也很 大,电弧温度高达数千度,可造成大面积的深度烧伤。严重时将机体组织烘干、烧焦。在低压系统,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时,产生的电弧会烧伤操作 者的手部和面部;当线路发生短路误操作引起短路也会导致电弧烧伤;在总闸或较大分路总闸的推闸送电、拉闸断电,违反送电、断电程序,也会造 成电弧烧伤。电气引燃源。作为火灾和爆炸的电气引燃源,电气设备及装置在运行中产生的危险温度、电火花和电弧是电气火灾爆炸的要因。形成危 险温度的典型情况:(1)短路;(2)过载:a电气线路或设备设计选型不合理;b电气设备或线路使用不合理;c设备故障运行造成设备和线 路负载,如三相电动机单相运行或三相变压器不对称运行均可造成过负载;d电气回路谐波能使线路电流增大而过载;(3)漏电;(4)接触不良 ;(5)铁芯过热;(6)散热不良;风扇损坏等(7)机械故障;转动部分被卡死或轴承损坏;电动机定子与转子摩擦(扫堂)(8)电压异常; 过高或过低(9)电动机绝缘破坏,发生相间、匝间短路、绕组断线或接触不良(10)电动机进异物;受潮等,(11)电热器具和照明器具;( 12)电磁辐射能量;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量电火花汇集而成的。电弧形成后的温度可达6000~7000℃,甚至10000 ℃以上。雷电危害雷的种类:(1)直击雷;(2)闪电感应:闪电静电感应;闪电电磁感应;(3)球雷。球雷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 。发红、橙、白或其他颜色光的火球。雷电参数:雷电流幅值:数十千安至数百千安;雷电流陡度:50KA/s,平均陡度30KA/s; 雷电流冲击过电压:数千千伏;我国标准规定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值为:0.006、0.01、0.03、0.05、0.1、0.3、0.5、 1、3、5、10、20、30A共13个等级。其中,0.03A及其以下者属于高灵敏度、主要用于防止各种人身触电事故;0.03A以上至 1A属于中灵敏度,用于防止触电事故和漏电火灾;1A以上属低灵敏度,用于防止漏电火灾和监视一相接地事故。人身防雷(要先知道雷电原理) 雷雨天气情况下,人体防雷应注意的要点如下:(一)为防止直击雷伤人,应减少在户外活动时间,尽量避免在野外逗留。应尽量离开山丘、池塘、 河边,不要暴露在室外空旷区域。不要用金属杆雨伞,不要把带有金属杆的工具如铁锹、锄头、扛在肩上。避开铁丝网、金属晒衣绳。如有条件应进 入有宽大金属结构、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或金属壳的汽车或船只。(二)为了防止二次放电和跨步电压伤人,要远离建筑物的接闪杆及其接地引下线 ;远离各种天线、电线杆、高塔、烟囱、旗杆、孤独的树木和没有防雷装置的孤小建筑等。(三)雷雨天气情况下,室内人身防雷应注意的要点:① 人体最好离开可能传来雷电侵入波的照明线、动力线、电话线、家用电器线、电脑和电视机等电源线,尽量暂时不用电器,最好拔掉电源插头;②不 要靠近室内的金属管线,如暖气片、自来水管、下水管,以防止这些导体对人体二次放电;③关好门窗,防止球形雷窜入室内造成危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资料档号:AQ-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