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学校:年级:二年级使用时间:主备人张允课型新授使用人课题《寓言二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2.《寓言 二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3 .懂得应该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1.会写会认生字,能正确听写词语是重点。2.理解寓言揭示的道理,懂得应该 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道理。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寓言故事。(学生)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 备课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学生说说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滥竽充数》《自相矛盾》等)2.理解寓言的特点:用一个短小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 的道理。3.学生齐读课题。二、识读字词,初识课文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圈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2.小组之间 互相交流自学生字、新词情况。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3.师生互动,讨论怎样识记生字和理解新词。4.出 示词卡,检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如字音:“街坊”的“坊”是个多音字,在这个词里本音是fānɡ,在词语里应读轻声。字形:“钻、 牢、丢、疲”可以采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识记;“亡”不要多写一点,写成“云”;“筋”是“”头,不是“艹”;“告”第三笔下面不出头。) 5.指读课文,组织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则寓言故事。三、精读课文,深入文本1.学生自己阅读这个故事,读准生字的字音。2.学生思考: 丢第一只羊后,养羊人是怎么做的?(不及时修补)3.学生讨论两次丢羊的原因。4.引导学生细读第五自然段,思考: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是 什么态度?想了什么?做了什么?结果如何?对此你有何态度?四、展示交流、点拨提升1.小组展示汇报。2.明确寓意,指导实际。引导学生思 考:生活中,我发现(),我想说应该(),因为亡羊补牢,未为迟也。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寓言的一般方法:理解题意 ——理解内容——联系实际,体会寓意。练习题设计教学预案二次备课1、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2、《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A.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B.羊已经丢了,修羊圈也没有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XXXX小学语文学科集 体备课学校:年级:二年级使用时间:主备人张允课型新授使用人课题《寓言二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12.《寓言二则》第二课 时教学目标1.会认、会读课本生字,正确读写词语。会认5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2.朗读课文,理解寓意。3.正确、流利地朗读《揠苗助长 》,懂得做事不可急于求成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会认《揠苗助长》中生字,从寓言中悟出寓意。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制作 生字词卡片。(师生)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一、揭示文题,导入新课1.1.板书题目:揠苗助长。2.指导理解“揠”的意思 。3.指导学生说题目的意思。4.在教师引导下思考。预设:(1)是谁揠苗助长?(2)是怎样揠苗助长的?(3)揠苗助长的结果怎样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朗读,注意生字的读音。2、教师出示要 求,学生默读课文。(1)默读《揠苗助长》,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掌握它们。(2)标出故事共有几个自然段。3..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课文 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研读课文,感悟道理1.学习第一自然段:出示思考题:这个人为什么要“拔苗助长”呢?2.理解“巴望”一词。(1)出示 “巴望”,查字典理解“巴望”。说说“巴望”的近义词。(2)联系上下文理解“巴望”和“盼望”的区别。(“巴望”的程度更深,是非常盼望 ,想立即实现。)3.教师:这个人巴望什么?(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这个人做了哪些事说明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 到田边看;焦急地转来转去;天天想帮助禾苗长高的办法;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4.出示思考题:可他觉得“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真的一点儿也没有长高吗?去掉“好像”行吗?为什么?5.教师引读: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他 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了办法。什么办法呢?他是怎么做的?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6.引导学生读课文的第2 自然段。(1)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他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2)出示第2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感受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7.指导学习第 3自然段。(1)思考:农夫会对他的妻子、儿子怎么说呢?(2)指导思考:从他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导学习生字“费、算、截”。(3)情 景表演。指导学习“喘”字。8.学习第4自然段,出示思考题:他的儿子听了他的话,心里怎么想的?(父亲干什么去了,会这么累?禾苗怎么会 一下子长高了一大截呢?)怎么做的?(他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9.思考讨论:这个人“巴望”禾苗长得快些,结果禾苗都枯死了。为 什么会这样?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教师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1)指名读,说偏旁,组词。(2)教师强调:“筋”是上下结构,“疲” 是半包围结构,写“疒”时,不要忘记写外面的两点。(3)教师范写生字。(4)指导学生描红,书写。2.布置作业。(1)把故事讲给爸爸妈 妈听。(2)续编故事。练习题设计教学预案二次备课1、揠苗助长是什么意思?2、1.《揠苗助长》这则寓言告诉我们()。A.把禾苗拔高,它长得快。B.要了解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