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5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2022-05-25 | 阅:  转:  |  分享 
  
xxx小学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学校:年级:使用时间:主备人课型使用人课题《古诗二首》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古诗二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毕竟”“黄鹂”“莲叶”“荷花”等词语。2.读懂诗句,理解诗意,体会感情,感受意境。3.
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的画面,领会诗的意境,感受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描述的能力,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搜集有关杨万里的资料。(师生)2.制作生字卡和多媒体课件。(教
师)3.自学生字词,熟读古诗。(学生)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同
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那么古人是怎么描写离别之情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介绍作者杨万里。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二、
初读古诗,识记生字词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识记“晓”“慈”“毕”“竟”“映”。2.老师检察自学情况。(1)指
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词。3.指导书写“湖、莲、穷、荷”4个生字。4.指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互
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探究研读,深入赏析1.再读古诗,为古诗划分节奏。2.引导学生交流:读诗题,你读懂了什么?3.小结:净慈寺,
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早晨从净慈寺出来,在西湖边上送别朋
友林子方。交代时间、地点和人物。4.读古诗,让学生思考诗人在送别友人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他又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5.交流重点字词
(1)毕竟:到底。(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6.指名学生说一说每行诗的意思,交流对诗意的理解,思考这
种不同体现在哪里呢?欣赏西湖六月的美景,感情朗读。7.交流重点字词(1)接天:与天相接。(2)无穷:没有穷尽(3)映日:映照着太阳
。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4)别样:不一样8.指名学生说一说每行诗的意思,交流
对诗意的理解,教师指导讲解描绘诗句的意境,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9、题目是送别,可诗人在全诗只写了景色,这
是为什么呢?10、作者写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11.赏读全文,指导背诵。四、总结,拓展。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2.教师了解学生
的背诵情况。3.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练习题设计教学预案二次备课1.给下列标红的字注音。净慈()寺毕()竟(
)倒映()荷()花绝()句黄鹂()白鹭()西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xxx小学
语文学科集体备课学校:年级:使用时间:主备人课型新授使用人课题《古诗二首》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内容《古诗二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古诗《绝句》,会认“鹂”等7个生字,会写“吴”等4个生字。2.了解古诗所描绘的景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赞美之情。3.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重点难点背诵古诗,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教学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
师)2.搜集杜甫的资料及作品。(学生)教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对六月西湖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美,同时也含蓄地表达
了对友人的眷恋。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另一首古诗《绝句》。(板书:绝句)3.组织学生交流杜甫及作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
学过程教学预案二次备课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识记“晓”“慈”“毕”“竟”“映”。2.老
师检察自学情况。(1)指认生字,交流识字方法。(2)开火车认读生字。(3)用生字组词。三、品诗感悟,熟读成诵1.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
喜欢的地方。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1)找出表示颜色的词语。(2)找出表示数量的词语。(3)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4)作者都
描写了哪些近景、远景。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4.给诗配画,深入理解。(1)根据诗意,给诗配画,喜欢哪一句就画哪一句,并以相
关的诗句作为标题。(2)小组交流展示画作。(3)展示评议学生的画。(4)展示课件。①比较课件与学生画作的不同之处。②展开想象,用自
己的话描述看到的画面。5.尝试背诵古诗练习题设计教学预案二次备课1、根据课文补全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映日荷花别样红。绝句[唐]()两个()鸣(),一行()上青天。窗()西岭(),()东吴万里船。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献花(0)
+1
(本文系重启作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