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暑降温期限:每年5月15日开始至9月15日结束。
2.中暑是指在高温和热辐射的长时间作用下机体体温调节障碍,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及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症状的总称。
3.生产性热源是指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
4.中暑按照程度不同,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5.如果发生中暑,病人若已失去知觉,可指掐人中、合谷等穴,使其苏醒。若呼吸停止,应立即实施人工呼吸。
6.中暑患者仍有意识时,可给一些清凉饮料,在补充水分时,可加入少量盐或小苏打水。但千万不可急于补充大量水分,否则,会引起呕吐、腹痛、恶心等症状。
7.作业现场必须配足生活用水、清凉饮料、防暑药品(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灭蚊物品等,野外作业要携带蛇药。
8.剧烈运动中或后,不宜大喝冷饮,使肠胃血管受到冰冷刺激,引起血管突然收缩,使胃部痉挛,胃痛,长期如此,会导致慢性胃病。
9.暑季应养成主动饮水的习惯,喝上一杯冷饮,顿觉凉彻心底,暑气全消。但医学研究表明:防暑降温,热茶比冷饮效果好,而且维持的时间更长。
10.段防暑降温饮料费用标准按照一类从业人员、二类从业人员、三类从业人员进行分类,费用标准分别120元/月、100元/月、95元/月。
1.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A)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度以下。
A、524B、1024C、526D、1020
2.出现先兆中暑时,此时如能让病人立即离开闷热的环境,到阴凉通风处,并松开衣服,让其喝点(B)或冷开水。
A、冰冷饮料B、含盐饮料C、十滴水D、可乐
3.出现轻症中暑时,除有先兆中暑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面色潮红,胸闷气短,皮肤灼热而干燥,体温上升到(C)度以上。
A、37.5B、40C、38.5D、42
4.出现重症中暑时,此时中暑病人皮肤往往(A),体温升至40?度以上,若不赶紧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A、干燥无汗B、大量出汗C、冰冷D、少量出汗
5.给中暑患者降温时,患者头部可捂上冷毛巾,可用(B)、白酒、冰水或冷水进行全身擦浴,然后用扇或电扇吹风,加速散热。
A、85%酒精B、50%酒精C、盐水D、苏打水
6.(C)是夏季防暑降温佳品之一。
A、冰水B、果汁饮料C、绿豆汤D、雪碧
7.水的成分可以自行补充。一般在运动前可以按如下配方将水饮料备好:每1000毫升的凉开水中,加入食盐(D)克,葡萄糖()克和橙汁150毫升。
A、10150B、5500C、25100D、4100
8.夏日常饮茶,可补充人体(D)元素,提高耐热能力,有效地预防中暑的发生。
A、镁B、盐C、钙D、钾
9.被蛇咬伤后,马上用布条或其它带状物在(B)结扎,但要注意不要系得太紧。
A、伤口处B、近心端C、手指上D、手臂上
10.在对中暑者进行冰敷过程中,可在(B、C、D)等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并可用冷水或30%的酒精擦浴直到皮肤发红。
A、手足部位B、头部C、腋下D、腹股沟
1.发现重症中暑,如出现痉挛、神志不清、昏倒、抽搐,要立即组织抢救。…………(√)
2.防暑饮料应以茶水、防暑汤含盐饮料为主,禁止以含酒精成份饮料替代防暑饮料。…(√)
3.只要具备良好的水性,员工便可以独自下河游泳或洗澡。………………………………(×)
4.被蚊虫叮咬后,用西瓜皮反复涂抹,可以快速止痒、消肿。…………………………(×)
5.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37℃以下时,用人单位应采取换班轮休等方式,缩短劳动者连续作业时间,并且不得安排室外露天作业劳动者加班。………………………………(√)
6.日最高气温达到40℃以上,应当停止当日室外露天作业。…………………………(√)
7.夏季,人体多汗、潮湿,导致人体自身电阻值降低,极易发生触电事故。因此,严禁用潮湿的手去移动电扇,或去拔电源插头。……………………………………………………(√)
8.夏季是肠道病多发季节,因此除要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隔夜食物外,食堂工作人员还应注意做到生、熟食品分别储存,以防交叉污染。……………………………………(√)
9.在禁火处所应严格执行禁火规定,但吸烟是无大碍的。………………………………(×)
10.暑期气温不是很高的情况下,作业人员可以将氧气、乙炔、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随意堆放或不经遮蔽直接被太阳暴晒以节省体力。…………………………………………………(×)
请简述发生人员中暑后的急救措施。
1.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2.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不宜冰敷否则容易导致血管冷缩影响散热。3.一旦出现高烧、昏迷抽搐等症状,应让病人侧卧,头向后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拨打120电话,求助医务人员给予紧急救治。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