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说课稿
2022-05-25 | 阅:  转:  |  分享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说课稿一、说教材《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围绕“预
测”这一阅读策略进行编排,引导学生能在阅读过程中不断主动地进行预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童话主要写了胡萝卜先生的一根胡子得到
了果酱的营养后不断变长,后来给小男孩做风筝线、给鸟太太当晾衣绳的绳子的故事。二、说学情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
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形成自己的感悟。但在预测故事,猜想故事情节方面会缺乏依据,容易出现想当然的想象
,所以老师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三、说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萝、卜、愁、沾、晾”,理解“发愁”等词语。2.借题目、插图、内容预测故事
发展,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3.大胆、合理的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在交流中感悟“助人为乐”的精神。四、说教学重难点1.学会预测故事,能
用较连贯的语言讲述故事。(重点)?2.能够合理的续编故事或创编故事。(难点)五、说教法和学法【说教法】由于本单元是一个全新的单元类
型,所以本课教学时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层层推进,要从唤醒学生边阅读边预测的意识开始,实践并总结预测的基本方法和途径,由课内学习延伸至
课外阅读,逐步培养边阅读边预测的习惯。所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完成学习目标,我采用讨论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切实掌握预测这一
策略。【说学法】说学法在学法方面,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抓住关键词句以及观察图片预
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让学生成为讲故事的主人,创造故事的主人。六、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课堂开始,我会出示弯弯曲曲的“长线
”,以此引导学生猜一猜这可能是什么呢?学生进行有依据猜测后,我会告诉大家“这弯弯曲曲的长线和胡萝卜有关”,然后出示“胡萝卜”图片,
揭开课题“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预测课题,学习生字《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这篇童话故事是培养学生学会预测,虽然是自读课文,但是为了突
显阅读策略的教学主线,课前不要求预习课文内容,以确保课堂教学过程中预测的真实性。首先,我会请同学们根据题目来猜猜看,这篇故事会写什
么呢??接下来,我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熟字加偏旁、形近字辨析)识记生字,从而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
性。最后通过“抢收胡萝卜”检验学生字词的学习情况。(三)品读感悟,预测训练在这里我把课文分成三个板块,设计不同的预测点,引导学生根
据插图、内容预测故事发展,学习预测的一些方法。第一板块:借助“发愁”,引发猜测?,猜猜“胡萝卜先生为什么发愁?”?同时借助图片理解
“发愁”的意思“胡萝卜先生常常为长胡子发愁。”那么,接下来故事里可能会发生什么呢?你又是怎么想的?让小组成员在不打开书本的情况下展
开讨论,请小组代表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及时对学生的猜测进行总结,随后出示第2段,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根据表格进行预测,完成学习单。最
后借助多媒体出示第三段,指名进行朗读,学生边听边对自己的预测进行验证,对不合理地方及时修正自己的想法。第二板块:1.出示第4段请同
学们大胆预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中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真的给他人和自己带来了麻烦吗?2.齐读第五段后,猜
测小男孩会怎么做,猜测的依据是什么?学生进行猜测后,朗读第6段并验证预测,抓住“扯、剪”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启发学生的思维,
培养学生从文中找信息的能力。接下来,以同样的方式猜测鸟太太的做法,猜测故事可能发展的几种情况。第三板块:通过对比两个情节,总结胡萝
卜先生的长胡子可以作为男孩的风筝线、鸟太太的晾衣绳,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感受这类课文的独特表达之处。(四)拓展延伸,续编故事由于第三
环节的学习为拓展延伸,续编故事打下基础,所以,我会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按照“...的...”句式写一写,进行续编故事。其次,展示优秀
的故事续编,并请学生口述分享自己的故事续编。最后,想一想,根据文本的学习和学生的创编进行预测方法的总结。创意绘写,拓展阅读1.创意
绘写胡萝卜先生还会遇到谁?他的胡子还可以帮助谁?请学生画一画,并写上相应的对话,创作《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连环画故事。这样的课后作
业不仅是对本课能力目标的进一步训练,用绘画加描写的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预测故事的阅读兴趣。2.拓展阅读:《躲猫猫大王》《帽子的秘密
》《小灵通漫游未来》,通过出示文章或书的题目,猜猜里面可能写了些什么?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达到由课内学习延伸至课外阅读的目的。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以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为故事的主线,抓住“发愁”“营养”等关键词预测故事,通过总结胡萝卜的长胡子可以当作“男孩
的风筝线”“鸟太太的晾衣绳”来引导学生续写故事或创编故事,最后感悟主题——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达到学科育人的价值。整个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记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