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提高公司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加强对公司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 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输送管道安全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名录2015》 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制度。二、适用范围公司各类危险化学品(以下简称“危化品”)的采购、销售、储存、出入库、装卸 、生产、使用、运输及废弃化学品的处理等环节。三、职责1.生产副总主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及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理;2.安全环保部负责 危险化学品的归口管理。四、术语危险化学品定义: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 其他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潮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五、 控制程序(一)危险化学品的采购和销售1.危化品的采购原则上由使用单位提出计划,集团采购部负责实施采购,销售由集团销售二公司负责。2 .接受危险化学品时应索要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即MSDS)、化学品安全标签及随批携带的化验单等。3.销售危险化学品时应向购买单位提 供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化学品安全标签。4.严格控制采购和存放数量。危化品采购数量在满足生产的前提下,原则上不得超过存放点的核定数 量。危化品的存放数量由各使用单位负责核定,严禁超量存放。(二)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出入库,按照公司危险化学品储存与出入库相关规定执行 。(三)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装卸按照公司危险化学品运输.装卸相关管理规定执行。(四)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1.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的主 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应接受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培训 并合格,取证后方可上岗。2.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应严格按照公司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进行,生产设施的管理、装置的开停车、检修 应严格按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规程进行管理和操作。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应组织员工进行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3.公司应 根据生产需要,规定危险物品的存放时间.地点和最高允许存放量,原料和成品的成分应经化验确认,生产备料性质相抵触的物料不得放在同一区域 ,必须分隔清楚。4.危险化学品生产设施的建设项目应符合“三同时”要求,即主体工程与相应的安全设施、环保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 时投入生产和使用。5.生产和使用有毒物品场所及其操作人员,必须加强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生产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操作人员必须持 有上岗证及相关作业证,穿戴好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方可进入作业场所作业。6.作业场所应配置保护装置和报警系统,并定期定人进行维护检 查,以确保其完好。(五)安全技术与个人防护1.改革工艺技术,并采用安全的生产条件,防止和减少有害物溢散。2.以密闭、隔离、通风操 作代替敞开式操作。3.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如:液氯、液氧、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等)使用时,气瓶内应留有余压,且不低于0.0 5兆帕(MPa),以防止其他物质窜入。4.加强设备管理,杜绝跑、冒、滴、漏。5.备(专)用的劳动防护用品和器具,专人保管,定期检修 ,保持完好。6.严禁直接接触有毒物品,不准在生产.使用场所饮食。7.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工作结束后必须更换工作服.清洗后方可 离开作业场所。8.危险化学品储存和生产场所,应备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解毒药品。(六)监督检查1.各使用单位应建立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台 账,明确危险化学品的名称、性质、危险特性、最高储量、责任人等,登记造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进行监督检查。2.各使用单位安全管理小组成 员,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安全巡检活动。夜间工作人员和值班人员必须定时做巡回检查,检查内容包含设备.储罐.管道阀门、安全防护设施、应急防 护设施等完好状况。3.公司各重点部位按照《加强公司重要部位(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进行。每半年进行一次各专业组检查。 4.危化品储存设备及运输管道按照法规要求,新使用的3-5年进行一次壁厚检测,对使用期超过5年的2-3年进行一次检测,在使用和检测中 发现问题的要加密跟踪检查,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应立即上报,并采取防范措施。各种监督检查活动可交叉进行,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场所定时检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