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人教版
2022-05-26 | 阅:  转:  |  分享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数学教案2020-2021学年三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计划一、班级情况分析本班共有45名学生,其中男生2
0人,女生25人。从上学年考试成绩分析,学生的基础的知识、概念掌握,口算及乘法口诀掌握不好,粗心大意的还比较多,灵活性不够,应用能
力较差,少部分学生过于活泼好动,纪律观念还不够强,作业不认真,不能及时完成作业,或者抄别人的作业,学习态度不端正,自觉性不够,对于
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新的学期里,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应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要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动手、动脑
的正确学习习惯。需要教师和http://www.liuxue86.com/dhg/jia/家长的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2、本班学
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看,考试及格12名,最高分87分,最低分4.5分。平均分48.12,考试成绩让人难受,惭愧。今后首先还是
加强学习,培养自学习惯,如学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等。在书写上还要继续提高要求,只有让学生在认真书写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认真思考。因此要
在本学期的教育教学中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探寻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各种激励机制,让孩子迎头赶上。二、本册教材
分析本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
——搭配(二),总复习。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知识和http://www.liuxue86.com/live/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
实践活动,让学生运用所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本册教材的重点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
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难点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三、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
、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
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
不满十)。3、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http:/
/www.liuxue86.com/kuaiji/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使学生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
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5、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
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使学生认
识http://www.liuxue86.com/shijian/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
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使学生体检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含义。初步学会填写简单的复
式统计表,能够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使学生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
信心。11、使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四、教学措施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http://tool.liuxue
86.com/shiren_view_9b93c943ac9b93c9/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
,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
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
探究的乐趣。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
作用。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
,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五、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3课
时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面积第六单元年、月、日制作活动日历1课时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搭配(二)我们的校园第九单元总复习六、教学http://k.liuxue86.com/专题研究计划主题:如何提高学生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1、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理解面积含义及
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
,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3、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
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4、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
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七、尖子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转化学困生的转化本班学困生有8名,他们口算能力差,解决问题不会分析
,面对以上情况,准备采取如下转化措施:(1)课上充分调动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多留心观察他们,提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他们回答。
(2)课堂练习中,督促他们认真完成,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要大胆问。(3)采取“一帮一、一对红”的措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2、尖子
生的培养(1)课上除完成课堂作业外,给他们留一些有难度、有深度的问题,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思维能力。(2)发展他们的智力因素,开发
非智力因素,多举办课外活动。(3)开展争做小老师活动,每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展示自己2.本册知识结构图单元分析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教材中第2-10页的内容。本单元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东,南,西,北”;第二部分
是“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第三部分是“认识简单的路线图”。这些内容是学习位置与方向的基础性知识。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
学生已经有了一定关于位置与方向的简单的感性认识和经验,这些是系统地学习位置与方向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东、南、
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绿色圃中小
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过程与方法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1、通过教
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
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
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
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
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
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
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教法与学法教法:创
设情境,启发引导。学法:观察发现,探究分析。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安排教学。第一周(2.20----2.24)第1
课时2017年2月20日课题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内容,第3页例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
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学生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教学难点能正确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启发
引导。学法观察发现,探究分析。教具准备主题图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学前准备1、复习旧知
。提问: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楼下是几年级?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
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2、导入新课。1、创造情景:出示第2页主题图。让学生观察说说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方位知识描述各建筑的
位置关系?2、组织学生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4、出示课题:东
西南北二、探究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
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
各有什么说一说?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1)观察例1挂图: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
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2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
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
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5、
背儿歌: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时作业第3页做一做板书设计第一
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是按顺序时针排列的,我们可以先确定
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北西东
南东与西相对,北与南相对。课后反思第一周(2.20----2.24)第2课时2016年2月21日课题认识平面图上的
方向教学内容教材第4页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辨别平面图上的方向。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
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绘制出校园示意图。教学难点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
路线。教法与学法教法实践体验,指导分析。学法观察探索,归纳总结。教具准备四张卡片(东、南、西、北)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2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回忆旧知,引入情境复习四个方向,请学生介绍学校四个方向的建筑物。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学校
,可以使用校园示意图。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出示第4页学校的示意图。1.这些小朋友正在绘制示意图,看过他们的情况你能说出绘制校园示
意图时要画上哪些内容吗?2.生绘制校园示意图。3.小组交流展示。4.看第4页彩图,说说怎样画更http://www.jinanyo
ubeng.com/YHBWSCL.htmlYHB卧式齿轮润滑油泵简便、更清楚?三、巩固练习1.出示第5页第2题彩图。这是小明的房
间,你能帮他介绍一下四面的摆设吗?2.一人说房间的陈设,一人绘制出平面示意图。要求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3.全班交流。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把有关方向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会了绘制简单的平面示意图。课后请大家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一张标准的
校园示意图给你们的爸爸妈妈看看,向他们介绍我们的校园。课时作业第4页做一做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上的方向例2:教学楼北操场图
书馆体育馆大门教学楼在操场的(北)面,体育馆在操场的(西)面。操场在图书馆的(西)面,图书馆在体育馆的(东)面。教学楼在大门的(北
)面,大门在教学楼的(南)面。课后反思第一周(2.20----2.24)第3课时2016年2月22日课题认识东北、东南
、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教学内容第7页例3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
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过程与方法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教
学难点培养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教学与学法教法:引导讲解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练习巩固。教具准备寻宝课件、指南针、动物卡
片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布置课前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2、寻找生活中什么
时候http://www.jinanyoubeng.com/liqingbeng.html保温沥青泵会用到方位的知识。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
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
0多年前,我http://www.jinanyoubeng.com/daoreyou.html导热油泵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
向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
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北面
是教学楼,南面是花坛,东面是图书馆,西面是体育馆)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问:多功能厅、食
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从“西”出
发,西http://www.jinanyoubeng.com/gaoyabeng.htmlZYB-B可调压式渣油泵和北之间的方向就
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四、巩固运用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4、练习二第1、
2、3题。5、练习二第4题: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
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武汉的什么方向?五、全课小结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2、交流预习.课时作业第7
页做一做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第一周(2.20----2.24)第4课时2016年2月23日课题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教学内容
第8页例4.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2.体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
个方向。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乐于和他人
交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教学难点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教法与学法教法
:情境导入,讲演解释。学法:在小组学习中强化知识结构。教具准备例4主题图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
计及反思导入: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
东北等。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个地区。二、教学新知:1、观察例4图:问:这是什么
图呢?(动物园导游图)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2、请在图中指出8个方向:3、解决问题: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
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前说说行走路线。同桌互相
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同的几条行走路线
时,有什么发现吗?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1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第10页,
例5.四,课后小结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将位置与方向的知识运用到路线图之中,大家课后可以用它们来描述自己去学校所走的路线。课时作
业练习二第3,4题。板书设计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例4:描述行走的路线时,要以出发点为基准,先确定参观点所处的方向,看哪条路通向参观点
,再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课后反思第一周(2.20----2.24)第5课时2016年2月24日课题练习二(位置
与方向的综合练习)教学内容第9页第3,4题。第10页第5,7题。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
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
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重点认识
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难点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讲解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
究,练习巩固。教具准备课件、指南针、动物卡片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5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练习:1、说一说你认
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二、综合练习:
1.完成第9页第2题,第3题、第9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0页的第5题,第7题同桌合作完成.三、总结: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
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课时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练习二第9页第3,4题。第10页第5,7题
课后反思第二周(2.27----3.3)第1课时2016年2月27日课题练习二(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教学内容
第9页第3,4题。第10页第5,7题。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过程
与方法使学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
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给予学生三个离不开教育,汉族离不开少数
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教学重点认识8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难点准确、简洁地
描述行走路线。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讲解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练习巩固。教具准备课件、指南针、动物卡片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
6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练习:1、说一说你认识的8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2、画出一个标有8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
,比一比,谁画得准!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二、综合练习:1.完成第9页第2题,第3题、第9页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第9页
第2题,北京在你家乡的什么方向?先鼓励学生,然后总结北京在我们家乡喀什的东方第9页第3题完成下面的方位示意图,先
学生做,然后老师进行总结.第9页第4题(1)80里面有(8)个十,400里面有(4)个百。(2)46里面有(4)个十和(6)个
一。(3)39里面有(3)个十和(9)个一。第10页第5题学生看图片解决。松鼠兔子小熊鹿刺猬森林中的小动物各住
什么位置?小熊的送货路线是起点松鼠鹿刺猬兔→→→→巩固练习判断.(1).笑笑家住在红红家的北面。
()(2).东东家在笑笑家的西边。()(3).红红家离超市最近。()(4).医院在红红家的左边
。()(5).邮局在笑笑家的东北方向。()(6).红红家距医院最远。()(7).笑笑家在医院的
东南方向。()三、总结:这一单元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用呢?课时作业
练习册板书设计练习二第9页第3,4题。第10页第5,7题课后反思第二周第2课时2017.2.28第一单元测试
一、我会填。(1—5题每空3分,一共45分)1.当你面向北时,那么你的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
2.早晨,小丽面向太阳站立,她的前面是(),左边是(),右边是(),后面是()。3.东与(
)相对,()与北相对。4.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5.太阳每天从(
)方升起,从()方落下。二.填一填(16分)三.下图是某小区的平面图,请根据平面图填空。(24分)(1)1号楼在
中心花园的()方向;3号楼在中心花园的()方向;4号楼在中心花园的()方向。(2)4号楼在2号楼的(
)方向;1号楼在2号楼的()方向。(3)中心花园在()的北面,()的西北面,2号楼的()方向。(
4)()在()北面。.(5)5号楼的西面有()号楼和()号楼。四。看图填空。(每空3
分,15分))小明从家向()面走580米来到书店,又向()面走()米来到商店,再向()面走(
)米来到学校。第二周第3课时2017.3.1第一单元测试一、我会选。(第一到第四小题4分,第五小题9分一共25分)1
.太阳()是东升西落。A.一定B.不一定C.不会2.与北极星相对的方向是()。A.东
B.南C.西3.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方向
。A.东南B.西北C.东北4.六(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东面,那么老师讲
课时面向()面。A.东B.南C.西D.北5。古丽面向南站立,当
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右面是()。A.东B.西C.北二、判断,对的
画“√”,错的画“×”。(20分)1.太阳在东方,人的影子应在西方。()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5.丁丁家在方方家的南面,那么方方家就在丁丁家的北面。()三.请你根据阿迪力
的描述把公园的各个项目的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30分)阿迪力说:“走进公园大门,正北面有超市和游乐场。超市的西侧是过山车,东侧是
鳄鱼池,猴山在公园的西北角,公园的东北角是百鸟园。”1北大门①、超市②鳄鱼池③过山车④猴山⑤百鸟园⑥游乐场
四.请根据平面图填空。(25分)第二周第4课时2017.3.2第一单元测试评讲单元分析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
的除法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
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在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1、遵循学
生学习除法计算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内容。2、凸显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工具。3、加强估算,注重培养学生估算意识。4、逻辑地呈现知识要
点,精心构建认知结构。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对除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也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单
元内容在整套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单元时,要注重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能:学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过程
与方法: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
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教法与学法教
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观察发现,探究分析,归纳概括。单元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6课时安排教学。第二周第5课时2016年3
月3日课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例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
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给予学生五个人同教育,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
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教学重点能正确进行口算。教学难点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教学与学
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观察发现,探究分析,归纳概括。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小棒。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学前
准备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2、口答。60里面有几个十?800里面有几个百?240里面有几个十?3、把6根小棒平均分
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
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教师板书:60÷3(2)尝试解答60÷3(3)交流、汇报计
算方法。(4)动手操作。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6)同桌交流60÷3的
口算过程。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学习600÷3=(1)板书:600÷3=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2)尝试口算600÷
3=(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四、思维训练1、列式并写出得数。(1)6000除以3的多少?(2)3600除以4的多
少?2、抢答。(口算卡)课时作业第11页做一做板书设计口算除法例1:60÷3=20(张)6÷3=26
0÷3=206÷3=2600÷3=200课后反思第三周第1课时2016年3月6日课题口算除法(
2)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过程与方法:使学
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给予民族团结的学生五个互相教育
,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支持教学重点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难点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教法与方法教法:创设情境,
引导探究,归纳总结。学法: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
计及反思导入新课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60÷6240÷8320÷4
420÷7450÷98000÷8360÷6400÷5120÷3160÷
4280÷4540÷92、口答。450除以9得多少?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探究新
知学习教材第12页例2。(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怎样列式?板书:
120÷3(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
、教材第11页“做一做“。(1)集体看“做一做“。(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4)独立完成。(5)
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1
)独立完成。(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课时作业第12页做一做板书设计口算除法(2)例2:120÷3=40可以把120看成12
个十。12÷3=412个十除以3是4个十,就是40.课后反思第三周(2017年3月6日~2016年3月10日)第2
课时2016年3月7日课题口算除法(2)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3.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
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的进行口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合作学习。给予学生三个离不开教育,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
相离不开。教学重点掌握被除数是几百几十(几千几百)的口算除法。教学难点掌握被除数是两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的口算除法。教法与方法教法
: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归纳总结。学法: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
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引入课件出示题目。60÷3=90÷9=80÷4=360÷6=组织
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学生回答。二,探究新知1.教材第12页例3.教师:要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你手中的
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说一说。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出
想法。问: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老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
要给予肯定并表扬和鼓励。三,巩固练习1,教材第12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学生汇报,说一说口算过程,集体订正。教材第
13页练习三第3题。组织学生开展比赛,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四,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习了哪些新知识?课时作业练习三,第3,
4,5题。板书设计口算除法(2)例3:66÷3=2266看成6和60的和60÷3=206÷3=220+2=22课后反
思第三周第3课时2017年3月8日课题练习三教学内容练习三第2,6,7,8例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智能:通过练习,熟练掌
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给予民族团结的学生五个互相教育,互相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支持教学重点掌握算理。教学
难点提高口算正确率。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练习,归纳总结。学法: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基本练习1、口算。450÷96000÷6100÷10270-5215×337+1839÷3
72÷480÷530÷3200-262700÷9120+48巩固练习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2题。指名学生读
题。分析数量关系。集体列式计算。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2、教材第14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分析数量关系。集体列式计算。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3、教材第14页练习三
的第8题。理解题意。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
60÷9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1)读
题。(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2、出示课件。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1)
阅读所给信息。(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四、思维训练找出下
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81632()24381279()25
112347()824123618()课时作业练习三第9,10题。板书设计练习三例2:
一共90人,先排成人数相同的9列,再围成人数相同的3个圆圈。每列多少人?90÷9=10(人)答:每列10人.每个圆圈多少人?
10×3=30(人)答:每个圆圈30人.第三周第4课时2017年3月9日课题笔算除法(一)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
教材第15-16页例1,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
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给予学生三个离不开教育,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
握算法。掌握笔算除法的步骤和商的书写位置。教学难点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教法与学
法教法:通过教具,学具的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法:动手操做,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具准备小棒、课件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5课时教学过
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学前准备1、口答。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2如果去掉
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2、板演。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导
入新课。出示主题图。(1)理解图意。(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的结果吗?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
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诀吗?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5)试一
试,写出竖式。(6)交流笔算方法。(7)图式结合。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2.
教学例2?52÷2=(1)学生独立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得数26的
,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
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
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
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4)再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谁愿意当小老师把电脑演算的过程再说给大家听听?(指生
叙述计算过程)(5)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
)(6)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16页做一做)(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7)引导学生概括总
结:计算时从哪一位除起?商怎样写?被除数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每次除得的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指生说一说)三、运用新知,解决问
题1.?找规律,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学生独立完成)60÷3?30÷5?80÷4?()÷29÷3?5÷5?8÷4
?()÷269÷3?35÷5?()÷4?24÷2你发现了什么?四、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时要注意什
么?(强调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我们一起总结一下笔算的方法:1、紧紧围绕除的顺序、商的位置、余数比除数小和十位上有余数要与
个位落下来的数合起来继续除。2、明确每求一位商要经过除、乘、减三步,并根据余数来决定商是否合适。3、强调计算要仔细、认真,书写格式
要正确。课时作业练习四第一题板书设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例1:例2:52÷2=26课后反思第三周第5课时2017年3月10日
课题笔算除法(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7页例3.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生的验算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给予民族团结的学生五个互相教育,互相
尊重,互相信任,互相学习,互相爱护,互相支持教学重点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运用乘法验算除法。教学难点运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
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质疑引导,讲解演示。学法:练习体验,理解分析,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
性化设计及反思学前准备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2、笔算。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17页例3.教师:观察情景说一说从中可以知道哪
些数学信息。(1)方法分析。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算理与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相同。笔算时,先用2去除被除数的首位,够商1,将1写在商的百
位上;讲求得的商“1”与除数“2”相乘,得到2个百,将“2”写在被除数的百位下面,2减2等于0(0可以省略不写),表示被除数百位上
的数已经被分完。接着,将被除数十位上的数“5”写下来,用2去除5,商2,将2写在商的十位上,2与除数“2”相乘得4,将4写在5下面
,5减4得1,将1写在4的下面,再将被除数个位上的数“6”写下来,6与十位上的数合成“16”,2除16商8,将8写在商个位上,8与
除数2相乘得16,16减16等用于0,将0写在余数的位置上。(2)列式解答。①验算方法探究。要验证商“128”是否正确,可以列乘法
算式128×2或2×128进行验算,如果乘得的积等于256,就说明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验算方法:商×除数=被除数②
进行验算。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验算过程:256÷2=128(张)验算:128×2=256
(张)或2×128=256(张)三,巩固练习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后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是否对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有了更深的理解。课时作业练习四第一题。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例3:每本相册插多少张照片?256÷2=
128(张)2答:每本相册插128张照片.课后反思第四周第1课时2017年3月13日课题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第1
7页例4.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
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小学生估算的意思,通过估一估,来确定商的最高位是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
问题,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给予学生三个离不开教育,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
间互相离不开。教学重点掌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一位数除三位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法
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学法:迁移转化,小组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多媒体课件。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7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引入1、口算。18÷624÷4360÷635÷712÷636
0÷372÷890÷9810÷9计算: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81÷9的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54÷6
你是怎样算的?二、合作体验,获取新知1.谈话: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顺序和商的书写位置。今天,我
们继续http://www.jinanyoubeng.com/liqingbeng.html保温沥青泵学习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三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2.教学例4。出示教材第18页的例4,让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式。列式:256÷6提问:为
什么用除法计算?你能估算一下大约要插多少页吗?你是怎样想的?教师:如果列竖式计算该怎样算呢?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被除数百位上的
数2除以6,商够一百吗?我们该怎么办?25个十除以6商的最高位“5”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呢?25除以6为什么商是4而不是5?提问:
我们在进行除法运算时,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和除数比一比,你会发现什么?教师:25减24等于1,这个1表示什么?然http://w
ww.jinanyoubeng.com/daoreyou.html导热油泵后把个位上的6落下来,与1个十合并起来是16。16除以6
商是几?为什么商是2?3.教师:刚才大家先用估算的方法,估计这些相片大约要插40页,而现在通过计算得出42页余4张,这4张也要用
一页,所以,插这些相片要42加1等于41页。列式:256÷6=42(页)……4(张)答:这些相片需要插41页。教师:本题的解答我们
必须根据实际生活来进行回答。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我们应该怎样算?(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
位数,如果他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2)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
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要求学生把估算的数写下来,然后再进行
计算。注意:有余数的除法写横式得数时别忘了写余数。2.完成教科书第19页练习四第6题。先判断是几位数。如果商是两位数,请用水彩笔涂
上红色,如果商是三位数,请用水彩笔涂上黄色,并说出片断的根据。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课时作业练习四第
12题。板书设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例4::256÷6=42(页)......4(张)2比6小,不够商加看前两位数。4241
25里面有4个6,所以十位上是写4,余下的“1”表示多少?24余下的“1”表示一个十,落下来6合起来16。121616里面有
2个6,余下4验算:42×6252+4256答:可插满42页,还剩4张。课后反思第四周(2016年
月日~2016年月日)第一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练习四课题教材第19~22页练习四第2,6,7,
8,10,19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运用分析、推理能力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
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组织练习,及时反馈。学法:独立练习,交流讨论。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8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
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基本练习1、口算接龙。每人一题,全体参与。要求:先计算出得数,再编题,编题时可用加、减、乘、除法。方法:教
师出第一题3×8.让学生按学号自觉参与。2、笔算闯关。教师出示5道计算题,请同学们做,谁能都做对,证明谁闯过了第一关,结合班级评价
方式给予表扬;做错的,说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3、100÷263÷32800÷76300÷9200÷584÷2
2400÷65600÷84、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二、巩固练习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4,13题。(1)
出示题。(2)读题,理解题意。问:怎样理解平均每集播放多长时间?(3)分析数量关系。(4)列式计算。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2、教材
第,21页练习四的,14,15题。(1)出示,理解题意。(2)按要求尝试推理,说明理由。(3)根据题意,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4)
想一想,你提出了几个问题,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3、教材第22页练习四的第17,18题。(1)先出示四幅图。(2)看图,你能提出什
么问题?(学生自由发言)(3)板书问题(1)(4)板书第22题的问题(2)。(5)读题,思考。(6)学生独立解答。课时作业练习四
第20页,第9,10题。练习四例8:?元272元272÷4=68(元)答:每个足球的价格68元。错题分析第四周第2
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3~24页,例5,例6.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
知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过程与方法:掌握一位数除多位数,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算理,会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
0的除法。教学难点商中间有0的一种情况;求出商的最高位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是0就商0.能正确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法与学法教法
:启发与引导相结合。学法:探究交流法。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9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学前准备1、
口算练习(出示卡片)2、说出每个数中的0表示的数值。(1)板书:28请说出2和8各表示的意义。(2)板书:0请学生说出0表示的意义
。(3)在2和8的中间添上一个0,使28变成“208”,请同学说出0在这个位置表示的意义是什么?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23页例
5.(1)提问:哪个数和5相乘得0.(2)列式计算:0÷5=0(3)理解0÷5为什么等于0.(4)结合算理说一说,0÷20÷8
各得多少。(5)总结: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学习教材第23页例6中的(1)题。(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买了2套
中国古典名著,花了208元,求每套花了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08÷2(2)板书:208÷2(3)学生独立完成笔算。(4)
展示学生笔算过程。(5)观察思考:为什么2除到被除数十位上的0时,商的十位上得0呢?(6)观察学生的笔算,讲清算理。(7)自主回顾
笔算过程。(8)同桌交流,商的十位上为什么要写0.3、学习例6中的(2)题。(1)板书:216÷2(2)探究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用
2去除被除数百位上的2,2除以2得,在百位上商1,再用2去除十位上的1,1除以2不够商1,要在十位上商0占位,0乘1得0,1减去0
还得1,最后被除数十位上的1与个位上的6合并成16,16除以2得8,在商的个位上写8.(3)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三、课堂作业新设
计1、计算。(1)独立完成。(2)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做题情况。(3)对学生计算中的错误,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4)了解学生是怎
样验算的。2、病题门诊。(1)出示题。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2)理顺思维,观察发现。(3)说
一说,这道题错在什么地方。(4)指明学生板书并口述怎样改正。(5)说一说,做题时要注意些什么。四、思维训练笔算:(1)尝试计算。
(2)质疑。问:为什么商中间要写两个0?(商中间应该商几个0,就写几个0,不能只写一个0)课时作业第24页做一做板书设计商中间
有0的除法例5:0÷5=00÷2=00÷8=0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22例6:(1)208÷2=1
04(2)216÷2=1080160168080在求出商的最高位数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
,就对着这一位商0.课后反思第四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商末尾有0的除法教学内容教材第25页例7.课型新
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笔算除法的基础上,会正确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形成一定的
笔算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0的原理。教学难点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除,商0
的原理。教法与学法教法:启发引导和迁移类推。学法: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10课时教学过程教
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学前准备1、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答。2、板书下面各题,请学生在本上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自己
是怎样想的。二、探究新知教学例7.通过情境图,说一说从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先来解决问题(1)。(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
每根短跳绳5元,求650元能买多少根短跳绳,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50÷5.(2)探究笔算方法。用竖式计算650÷5时,先用5去
除被除数百位上的6,在商的百位上写1,余下的1个百和5个十合成15个十,5除15个十商3,3写在十位上,个位上的0除以5得0,直接
在商的个位上写0,其中0减去商和除数的乘积0的步骤可以省略不写。指名学生板演。我们再来解决问题(2)(1)理解题意。根据题意可知,
每根长跳绳8元,求245元能买多少根长跳绳,还剩多少钱,应该用除法计算,列式为245÷8(2)探究笔算方法。笔算时,先看被除数百位
上的数,百位上的数不够除时,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8去除被除数百位和十位合成份数“24”,8除24得3,在商的十位上写3,接着用8去
除被除数个位上的5,8除5不够商1,在商的个位上写0,被除数的个位上还余5,表明这是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指名学生板演。师生总结商
末尾有0的两种情况:①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个位又是0,就不必再除下去,只要在个位上商0就可以。②除到被除数十位正好除尽,而被除
数个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不必再除,只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落下被除数个位上的数作余数即可。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教材第25页的“做一
做”(1)请学生自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2)指名学生板演,,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3)检验。2、病题门诊。(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
第6题)(1)看题,明确题意。(2)观察各题错在哪里。(3)同桌互说如何改正。(4)在本上动笔改错。3、教材第26页练习五的第1、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四、思维训练教材第28页第14题。课时作业练习五第5,6题。板书设计商未尾有0的除法650÷5=130
(根)245÷8=30(根)......5(元)245515150课后反思第四周第4课时2016年
月日课题练习五教学内容教材第26~28页第3~8,12~14题。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
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以及熟练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巩固商中间或未尾有0的除法计算。教学难点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引导和学生
反馈。学法:独立练习和自主学习。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1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
引入1、列竖式计算。320÷8408÷4960÷6804÷4二、基本练习:1、口算6000÷6
3200÷8545÷9301÷3354÷7280÷4496÷7学生口算度说说是怎样想
的。(1).学生独立列竖式计算。(2).评价交流:计算时要注意什么?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3题。①.读题、找条件
、问题。②.列式。.笔算:你是怎样算的?。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2、教材第26页练习五第4题。①.看懂题意。②.进行计算。③.提
出不懂的地方,全班讨论。第27页第6题。(1)看题,明确题意。(2)观察各题错在哪里。(3)同桌互说如何改正。(4)在本上动笔改错
。4、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7、8题。①.看懂题意。②.进行计算。③.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讨论。5、教材第27页练习五第9题。指导学
生找出已知条件、所求内容,列出算式,得出结果,进行交流和集体订正。二、综合练习例11:643盆花平均放进5个花坛,每个花坛放多少盆
,还剩几盆?⑴读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⑵集体订正例12:3位老师带50名学生去参观植物园。怎样买票合算??????
????????票?价成人10元学生6元团体6元⑴学生独立思考怎样买票合算。⑵四人小组讨论:你是怎么想的⑶
全班汇报。教师强调:注意商中的位置以及当商1不够时一定要记得商0.课时作业练习五第13题。板书设计练习五例3:全家票每张
208元。买一张全价票和一张半价票。那么、半价票每张多少钱?208÷2=104(元)例4:今年一共设了816个人工鸟巢、是去年的4
倍。去年设了多少个人工鸟巢?816÷4=204(个)答:去年设了204个人工鸟巢.例7:有520把椅子,分5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
把?如果分8次运呢?520÷8=65(把)520÷5=104(把)答:分5次平均每次运65把。如果分8次运104把。例9:奥
林匹克火炬在某地7天传递了840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840÷7=120(千米)答:平均每天传递120千米.例13、一道除法
算式中,商和余数都是3,除数正好是余数的3倍。被除数是(30)。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已知:商=3余数=3
除数=余数的3倍=3×3=9求:被除数=?解:被除数=除数×商+余数=9×3+3=30错题分析第四周第5课时201
6年月日课题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29页例8.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
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小学生估算的意思,通过估一估,来确定商的最高
位是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被
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正确利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指导类推,归纳总结
。学法:分析思考,实践运用。教具准备课件第二单元第1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学前准备1、口算。3分钟计时
,学生在口算卡上完成20道口算题。2、计算。教师板书下列各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1)集体完成。(2)指名学生板演。
(3)说一说,各自是怎样计算,如何验算的。(4)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指导。(5)表扬算理清楚,计算正确及有进步的同学。3
、计算比赛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29页例8.出示主题图。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问:“大约”是什么意
思?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估算267÷3时,把被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或几百几十数,然后应用乘法口诀,估出商是多少。在
这道算式中,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也可以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且300和270都是3的倍数。指
名学生板演。方法一: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267÷3≈100(元)(300)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
spjy.com答: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100元。方法二: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267÷3≈90(元)(270)答:
每天的住宿费大约是90元。课后小结本节课你们对估算掌握了多少?有了那些认识?课时作业练习六第一题板书设计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267
÷3≈100或90(元)267≈270270÷3≈90(元)267≈300300÷3≈100(元)课后反思第
五周(2016年月日~2016年月日)第1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例9.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小学生估算的意思,通过估一估,来确定商的最高位是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思考
,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利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指导类推,归纳总结。学法:分析思考,实践运用。教具准备课件第二单元
第1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问题导入(课件出示题目)一个篮球125元,一个羽毛球6元,买一个篮球的钱大约可以
买多少个羽毛球?组织学生独立解答,并指名学生汇报。教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教材第30页例9.出示主
题图。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
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
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
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指名学生板书。方法一:18≈2020×8=160(个)方法二:182≈1801
82÷8>20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1)出示题。(2)读题,理解题
意。(3)分析数量关系。(4)列式解答。(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四、思维训练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播出
多长时间?(1)出示题,讲述题意。(2)解读图意。(3)理解题目中所提的问题。(4)直观看图,正确解答。(5)交流解题思路。课时作
业练习六第二题板书设计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方法一:18≈20160<182不够20×8=160(
个)方法二:182≈180180÷8>18不够课后反思第五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练习六
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第3~7题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商中间有零和末尾有零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以及熟练程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提高除
法计算的正确率。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复习法。学法:自主复习与练习相结合。教具准备课件第二单元第1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基本练习:1、口算6000÷63200÷8545÷9301÷3354÷7
280÷4496÷7学生口算度说说是怎样想的。二、指导练习:1、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3题。①.读题、找条件、问题。②.
列式。③.估算:你是怎样想的?④.笔算:你是怎样算的?。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2、教材第31页练习七第4题。①.看懂题意。②.进
行计算。③.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讨论。3、教材第32页练习七第5题。①.读题、找条件、问题。②.列式。③.估算:你是怎样想的?④.
笔算:你是怎样算的?。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评价。4、教材第32页练习七第6题。①.看懂题意。②.进行计算。③.提出不懂的地方,全班讨
论。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课时作业练习七第7题板书设计练习六例3:148÷3≈50(元)148≈150
150÷3≈50(元)答:每件T桖衫大约50元。例4:128÷6≈21(倍)128≈130130÷6≈21(倍)答:海龟的寿命
大约是青蛙的21倍。错题分析第五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33页整理和复习,教材第
34~35页练习七第3、4、6、7题。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解答三个具体问题,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
形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知识结构,掌握口算、估算、笔算和验算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及熟练程度。教学重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提高计算正确率。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复习法。学法:自主复
习与练习相结合。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1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基本练习1、回忆本单元所学知
识。(1)给学生留出回忆的时间。(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形成知识网络。(3)其他同学补充完整。2、复习除法含义。
(1)板书:46÷20÷3(2)说一说,46÷2的含义,0÷3应该怎样理解?提问: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结果是多少?任何不是0
的数除0呢?二、巩固练习1、出示教材第33页的内容。(1)自主解答这3道题。(2)逐题订正。(3)请学生说出分析过程和解答方法。(
4)质疑。再解答这三道题时,你使用了什么样的计算方法?为什么选用这样的方法?为什么用“≈“?你用什么方法验证自己的计算是否正确?说
一说,225÷5的计算过程。(5)指名学生回答或组内交流。2、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1题。(1)思考:如何判断商的位数?除法估算的
方法是什么?除法笔算时要注意什么?(2)按要求先计算,再填空。(3)学生每人一空,集体订正。(4)说一说,笔算除法时,你都遇到了我
们学过的哪几种情况,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有什么特点。(5)指名学生回答。3、教材第34页练习七的第4题。(1)讲清题意。(2)说
一说,每道题中都有哪些运算符号,它们的运算顺序各是什么。(3)集体在练习本上完成,指名学生板演。(4)订正时,请学生说出672÷(
2×3)和(601-246)÷5的运算顺序。(5)强调书写格式的规范。(6)脱式计算如何检查?(做一步查一步)三、思维训练教材第3
4页练习七的第5题。(1)出示题,理解题意。(2)寻找相关信息。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3)合
理解答。(4)交流解题思路。(5)质疑反馈。课时作业练习七第2,3题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错题分析第五周第4课时2016年月
日第二单元测试一、口算80÷4=90÷3=40÷2=120÷3=260÷2=
350÷5=4500÷9=2000÷4=6000÷3=84÷4=63÷3=
62÷2=二、填空1.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2.370÷7的商是()位数。3.在有余数的除法里
,余数一定要比除数()。4.834÷3的商是()位数。三、判断题1.471除以4商是两位数。
()2.738÷6的商中间没有0。()3.
因为624÷6的商是三位数,所以三位http://www.jinanyoubeng.com/zhayoubeng.html高压渣油
泵数除以一位数商一定是三位数。()4.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四、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320
÷8=909÷9=714÷7=347÷8=五、应用题1
.学校买来960本作文本,把这些作文本平均分给四、五、六年级。每个年级该领走多少本?小明从家走到学校,每分钟走66米,他8分钟走到
学校;从学校回家,小明只用了6分钟。回家时,小明每分钟走几米?3.小芳看一本132页的书,每天看8页。至少要多少天才能看完?第二单
元试卷分析第二单元总结单元分析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教材与学情分析:通过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对
收集数据、记录数据的方法已经有初步的体验,会将数据整理后填入单式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也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学复式统计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统计的方法和意义。尤其是借助复式统计表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据收集于
整理的必要性以及数据分析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据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及其应用价值。复式统计表是把两个(或多个)统计项目的数据合并在一张表
上,并可清晰、明了地反映数据的情况。这种处理、呈现数据的方法,是以后学生学习复式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现实生活事例中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使学生学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简
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根据复式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
的分析。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小组讨论,交流。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2课时安排教学。第五周第5课时2016年
月日课题复式统计表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
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
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
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
判断和预测。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三单元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
化设计及反思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教材第36页情境图。提问:这是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提出要求:你
能把这6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填在下面的统计表中吗?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
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学生各自填写,老师提醒学生应注意核对统计数据。提问:男生最喜欢什么活动?女生最喜欢什么活动?指出:
这里的每张统计表都只是反映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如果要对男、女生最喜欢的活动的人数进行比较,就显得不是很方便了。所以,人们就
想到把这些简单统计表合并成一张统计表(出示例题中的复式统计表)二、探究新知1、谈话: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张表,在想一想,表中各个栏
目是什么意思?2、认识复式统计表。情境中的第三个统计表填写了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数据,像这样的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可
以表示多组数据,单式统计表只能表示一组数据与单式统计表相比,复式统计表更有利于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3、读复式统计表
。(1)复式统计表左上角的一个格用斜线隔成三部分,分别表示出表内横向、竖向所放内容以及所统计数据的名称。(2)竖排表示所统计的对象
是男生和女生,因此对应表头处写“性别”。横排表示的是最喜欢的项目情况,因此对应表头写“活动”。中间部分是不同性别、不同活动的相应人
数,因此在表头对应的中间格写“人数”。4、解决问题。从第一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男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从第
二个单式统计表中可以知道,女生喜欢的活动分别是什么,对应的人数是多少。观察这两个统计表可以发现,每个统计表的活动都一样,调查的都是
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第三个统计表包含三项内容:活动项目(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跳绳和玩电子游戏),人数
,性别(男生、女生)。根据表中调查的数据可以判断出男生和女生最喜欢的活动是什么。哪个数据大,那个活动就是学生最喜欢的。要想知道调查
的人数一共是多少人,把各个项目中的人数相加即可。我们还可以根据表中的数据的大小,,对这次调查的结果提出看法和建议。小结:刚才的每张
统计表都只能反映一个小组的男、女生人数;用刚才的统计表不便于比较不同小组的人数,这张统计表不仅便于比较各组人数,而且能看出四个小组
的整体情况。引导:如果把刚才的几张统计表叫做“单式统计表”你觉得这张统计表叫什么名称?学生讨论后揭题。(板书课题)三、课堂作业新设
计指导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题。先让学生说说题目提供的是什么数据,再指名学生介绍一些与这些数据有关的事。然后让学生把上面的数据
填写在统计表里。学生完成后,提问:你能说出中国哪一届奥运会获得金牌数最多吗?俄罗斯金牌数最少的一届呢?美国获得金牌数在三个国家的排
名分别是多少?从上面的统计表中你还能了解些什么?4、课后小结学完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呢?相互说一说。课时作业第37页做一
做。板书设计复式统计表你最喜欢哪种活动?统计一下本班同学最喜欢的活动情况。(每人限选一种。)男生最喜欢的活动活动看书踢球看电视画画
跳绳玩电子游戏人数课后反思第六周(2016年月日~2016年月日)第一课时2016年月日课
题练习八教学内容教材第38~40页练习八。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熟练、认真填写复式统计表。过程与方法:根据收集、整
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情感态度与价值:感受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使学生巩固复
式统计表的知识,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教法与学
法教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三单元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思一、基本
练习1、完成练习八第1题。⑴、出示练习八第1题,学生观察统计表,完成题下的练习。⑵、学生汇报,师生共评议,订正。⑶、观察、比较:这
个复式统计表与例题比较有什么不同?完成练习八第2题。⑴、出示练习八第2题,学生观察、收集数据,独立把收集的数据整理并填入题下的统计
表中。⑵、比较一下这个班男生和女生的体育成绩。⑶、这个班的体育成绩怎么样?二、实际操作1、完成练习八第3题。⑴、出示练习八第3题,
学生观察统计表,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看的图书情况,并填写统计表。⑵、学生汇报,师生共评议。⑶、讨论:如何收集、整理信息?如何根据统计
表中的信息发现问题?完成练习八第6题。⑴、在班上选三名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个人信息填写在记录单上。⑵、学生汇报个人信息,师生共同梳
理。⑶、学生根据师生共同梳理的信息,分组合作完成复式统计表。⑷、汇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全班评比。三、思维训练某书店2014年第二
季度的图书售出情况如下,根据所给数据制成统计表。四月份:教辅书2631本,文学类图书3452本,工具书302本。五月份:教辅书36
89本,文学类图书2478本,工具书352本。六月份:教辅书5634本,文学类图书1953本,工具书427本。看了这张统计表,你能
得到哪些信息?你对我们班同学的饮食习惯有什么建议?。课时作业完成练习八第4、5题板书设计练习八例1:国家届数中国美国俄罗斯第27
届283932第28届323527第29届513623错题分析第六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第三单元测试小明和小华练习投篮,得
分情况如下表:(6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小明108888小华99997小明哪次得分最高?小华哪次得分最低?2
、小明一共得了多少分?3、小华一共得了多少分?二、观察复式统计表并回答问题。(25分)1.下面是三年级某班本学期体检视
力统计表。4.2以下4.3-4.64.7-4.95.0以上男生24514女生13717(1)视力为()的人数最多,有
()。(2分)(2)视力为4.3-4.6的人数是()人。(2分)(3)5.0以上的视力是正常的,低于5.0
的有()人,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4分)这个班级男生多还是女生多?多多少人?(4分)2.根据下列条件解答问题,并完成
复式统计表。(13分)故事书科技书文艺书脑筋急转弯男生159女生78喜欢故事书的女生比男生少9人。(2分)(2)喜欢科技书的
男生是女生的2倍。(2分)、喜欢文艺书的男生比喜欢故事书的女生少4人。(2分)、喜欢脑筋急转弯的女生比喜欢科技书的女生2倍少8人。
(3分)3.下面是三(1)班第一组同学期中数学成绩统计表。(18分)第一组男生成绩
第一组女生成绩姓名万嘉强王乐雷佳伟黄杰乐江杨云天姓名陈佳月吴海琴刘宇颖艾佳丽雷蕾杨萱成绩988583869965成绩628
81006584791.、你能把上面的两个统计表合并在一个统计表里吗?(6分)等级人数性别优(90-100)良(70-89)合格(
60-69)男生女生2、男生得优的有几人?等级为合格的有几人?(3分)3、女生得优的有几人?等级为良好的有几人?(3分)
4、第一组一共有多少人?(3分)5、如果三(1)班共有4个这样的小组,三(1)班共有多少人?(3分)四、根据下列条件解决问
题,并完成统计表。(25分)三年级全体同学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小组。1、参加声乐的男生人数有18人,参加声乐的女生人数比男生多4人,参
加声乐小组的女生有多少人。(3分)2、参加绘画小组的同学一共有50人,其中男生有29人,女生有多少人?(3分)参加舞蹈小组的男生有
9人,女生的人数是男生的2倍多3人,女生有多少人?(3分)参加围棋小组的女生有5人,男生是女生的3倍,男生有多少人?(3分)5、参
加书法小组的人数和参加围棋小组的人数同样多,其中有6名男同学,女生有多少人?(3分)(6)、请完成统计表(10分)项目人数性别声乐
绘画舞蹈围棋书法男生女生六、下面是杨威和乐涛家去年各季度的用电情况,请根据以下数据制作复式统计表。(10分)杨威家:第一季度62度
第二季度45度乐涛家:第一季度65度第二季度38度第三季度98度第四季度56度第三季
度120度第四季度72度第三单元试卷分析第三单元总结单元分析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两位数乘
两位数的乘法,内容包括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解决问题和整理复习。运算的正确性是本单元需要集中
训练的,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活动是在学生掌握基础乘法的运算,比如两个一位数相乘一位数的简单乘法,具有一定计算
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较复杂的乘法运算。有了这些基础,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会很困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几
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化。2、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理
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1、掌握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两位数乘整十数、整百
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2、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1、能准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2、会用两步计算和不同的
方法来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合作交流,联系提升。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0课时安排教学。第六周第3
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口算乘法(1)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口算两位数乘一
位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
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教学重点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教法与学
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练习提升,合作交流。教具准备课件、口算题卡。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
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旧知1.口算下面各题(出示口算题卡):30×450×5300×7200
×860×432×325×242×223×311×82.
指名让学生说说30×4、200×8、42×2的口算方法。二、学习新知例1:探究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出示例
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2)观察主题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我发现每筐装15盒草莓,买了3筐,一共
有多少盒?(3)怎样列式?15×3(4)说说你是怎样算的?预设1:10×3=305×3=1530+15=45预设2
:小结:两位数乘一位数时,先用两位数中十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再用两位数中个位上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最后再将两个积相加。2.探索
整十数乘一位数口算方法(1)分组进行讨论150×3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2)小组交流,汇报各种想法:150×3=
100×3=30050×3=150300+150=450150×3450(对于学生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
黑板上,方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3)学生独立完成P41/做一做,然后在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1×5=
14×4=15×6=2×34=110×5=140×4=150×6=
230×4=(4)观察:上述算式中,一个因数末尾0的个数与积末尾0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师生共同归纳小结:整十数乘一位数
时,先把因数中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积的末尾添上1个0。三、巩固练习教材第43页练习九第1,2题。四、课后小结:这
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课时作业练习九第1,2题。板书设计口算乘法(1)例1:15×3=45(盒)10×3=30
5×3=1530+15=45答:3筐草莓有45盒。课后反思第六周第4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口算乘法(2)教
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情境理解一位数乘十,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个整十数相乘的算理并掌握算法。过程与
方法: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教学难点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算法迁移到两个整十数。教法与
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探索发现。学法:小组交流,归纳应用。教具准备课件、口算题卡。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
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旧知1.口算下面各题(出示口算题卡):15×312×414×5
25×42.指名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二、学习新知1.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1)出示例题,要求学生认真看图
。(2)观察主题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橙子每盒6个,10盒有多少个?怎样列式?6×
10(3)6×10=?说说你是怎样想的?预设1:6×9=5454+6=60所以6×10=60预设2:
6×5=3030+30=60所以6×10=60答:櫈子每盒6个,10盒有60个。(4)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
?5×10=8×10=15×10=18×10=发现:一个数乘10时,就在这个数的后面添上1个0。2.两
位数乘整十口算方法(1)出示: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多少个?(2)分组进行讨论12×20的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3)小
组交流,汇报各种想法:预设1:12×20=10×20=2002×20=40200+40=240预设2:12×2
0=24012×2=2424×10=240答: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240个。(对于学生的方法,尽可能板书在黑板上,方
便全体同学了解不同方法的口算过程。)3.两个整十数相乘的口算方法学生独立完成P42做一做,然后在组内说说你是怎样想的?12×3
0=31×30=14×20=2×20=120×30=310×30=140×20=320×20=小
结:两个整十数相乘,只用0前面的两个数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积后面添上两个0。课时作业练习九第5题。板书设计口算乘法(2)例2
:6×10=60(个)1+9=106×9=5454+6=60答:櫈子每盒6个,10盒有60个。12×20=24
012×2=2424×10=240答:苹果每盒12个,20盒有240个。课后反思第六周第5课时2016年
月日课题练习九教学内容教材第43~~45页练习九第1,3,4,7,8,10~12题。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
固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几十乘两位数等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技能。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的情境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学重点巩固几百几十乘一位数、几十乘两位数等的口算方法,提高口算技能。教学难
点结合具体的情境运用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演和引导法。学法:自主解决问题和小组交流。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单元课
时第四单元第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口算练习。7×70=15×6=
8×50=15×4=70×70=15×60=80×50=
150×40=1、独立完成。2、全班反馈订正。二、创设情境、巩固方法。1.出示:(1)鲸1分钟能游多少米?(2)羚羊40秒能
跑多少米?(3)一只豹子正在快速追赶奔跑中的羚羊,当距离羚羊150米时,再过20秒能追上吗?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1)鲸1分
钟能游多少米?1分=60秒11×60=660(米)(2)羚羊40秒能跑多少米?22×40=880(米)(3)一只豹子正在快速追赶奔
跑中的羚羊,当距离羚羊150米时,再过20秒能追上吗?方法1:31×20=620(米)22×20=440(米)620-440=18
0(米)150〈180再过20秒豹子追赶羚羊的距离超过150米,所以一定能够追上羚羊。方法2:(31-22)×20=180
(米)150〈180再过20秒豹子追赶羚羊的距离超过150米,所以一定能够追上羚羊。巩固练习练习九第11题:(1)学生独
立完成。(2)小组内进行交流、修改。练习九第12题。(1)学生独立完成。(2)全班反馈订正。四、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课时作业练习
九第8题。板书设计练习九例6:(1)12×30=360(个)答:需要360个山楂。(2)30×3=90(元)答:30串
能卖90元。例7:(1)50×11=550(千克)答:可产550千克。(2)80×50=4000(千克)答:可产4000千克。(
3)18×50=900(元)答:50千克能卖900元。错题分析第七周(2016年月日~2016年月日)第1课时
2016年月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46页例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
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过程与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笔算乘法。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
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问题情境与引导学习相结合。学法: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相结合。教具准备课件、口算题卡。单
元课时第四单元第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导入1、口算。52×1043×3012×40
31×2017×20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41×7二、探究新知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出示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
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让学生说一说,这道题如何列式。引导学生去
想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指导: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组织
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例1:14×10
=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2=168(本)有些学生会想到把12看成10和2的和,先用
14×10,再用14×2,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相加,有些学生可能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想到两位数乘两位数也可以用笔算,但学生
们在写竖式时不一定能写对,或其中的道理也不是很清楚,所以教师要在这里重点指导。先让学生说他是如何写的,在这过程中针对学生说得不对
或不清楚的地方,教师要加以指导,也可以让写得对的组给同学讲一讲。教师在指导分析过程中,要把每步板书详细列出。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强调
每步难点。在总结过程中提问:(1)两位数乘两位数一种是口算方法,一种是笔算方法,你认为哪种方法好?(2)笔算中乘了几层,为什么?乘
得的结果怎么样?(3)十位上的1和14乘完后,“4”为什么和十位对齐?教师总结完后出示课题,说明我们今天主要学习的是笔算两位数乘两
位数的乘法,而且是不进位的。2、指导学习完成“做一做”。(1)让学生先独立完成这4道题,选4个学生板演。完成后由在黑板上做题的学生
说出计算过程,全班学生倾听,互相弥补不足,教师要把关键的第二层积用彩色笔描出,引起学生们的注意。(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教材
第47页练习十第2题的4道竖式计算题,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完成P471、2、3、42、列竖式计算。33×33=1
2×12=11×26=41×21=3、饭店买来21袋茶叶,每袋23元,买这些茶叶共用去多少元?4、每个教室需要
11米白纱布做窗帘,17个教室共需白纱布多少米?四、小结对于今天学习的知识,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课时作业练习十第2,3
题。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例1:14×10=140(本)14×2=28(本)140+28=168(本)或14×1
2=168(本)答:一共买了168本。课后反思第七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练习十教学内容教材第47~48
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正
确、熟练地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良好的数感。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演和引导法。学法:自主解决问题和小组交流。教具准备课件、挂图。单元
课时第四单元第5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34×20
17×1013×3021×3043×2032×4051×7063×30
72×10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32×13
42×1121×23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
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
的结果加起来。二、巩固练习1、笔算。12×4432×1342×1121×2323×32
41×2122×2334×1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2、39×1131
×3123×3322×2412×41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
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
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数据。三、拓展练习1、完成P486、7、8、9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3、每箱苹果重1
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四、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时作业练习十第9题。板书设计练习十例7:14×21=294(元)答:一共要付294元。例8:(1)11×25=275(
千克)34×20=680(千克)答:大米买了275千克,面粉买了680千克。(2)275+680=955(千克)1000
>955答:一次能运回来。错题分析第七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教学内容教材第49页
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
探究的过程中归纳出乘数是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并学会熟练计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的过程,理解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的计算
方法。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中第二层积所表示的意思,理解第二层积的末位与十位对齐的道理。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教学法。学
法:自主探索和交流讨论。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6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巩固师:同学们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乘法,下面先来复习一下。1.比一比,看谁算得快。15×5=
30×8=28×4=120×5=16×3=2
20×4=将得数写在自己的本子上——出示答案订正——伙伴间交流反馈。2.竖式计算。49×7=21×
24=二、情境导入1.你看到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2.怎样解答这个问题呢?三、算法探究1.请你估算一下48×3
7等于多少呢?预设:2.48×37的准确结果是多少呢?请同学们用竖式来计算一下。(1)自己做在本上。(2)集体交流:①7乘
48这步你算对了吗?进位的5怎么办?是怎样算的?给你的同桌讲清楚。②接下来怎样算呢?说说你的计算过程?(再用37十位上的3去乘4
8。三八二十四,十位上写4,向百位进2。三四十二,加上进上来的2等于14,百位写4,向千位进1。最后再把两次的积相加。)③用37十
位上的3去乘48这一步时,三八二十四,这个4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3.讨论: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怎样计算?四、巩固练习1.做一做。自
己做——二人互判、改错——集体订正错因2.三道题一起出示——每位同学自己检查——将有错的题目在本子改正,将重点地方用红笔标注——
二人交流——集体交流3.解决问题。自己审题——与同桌说说你是怎样思考的——计算五、课堂小结关于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你想提醒同学
们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回答后,出示:课时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板书设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48×37=1776677141
1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课后反思第七周第4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练习十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
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复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提高运算能力。过程与方法: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并
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额,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笔算进位乘法。教
学难点正确计算并体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教法与学法教法:组织练习和引导练习。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巩固法。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
。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7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师板书:37
×8265×3159×6439×43让学生先做题,并说一说这四道题的共同点是什么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这四道题,请
四名阩到黑板上完成,完成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计算的过程。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巡视指导,让学生注意计算的准确性和书写的规范性。让学生意识
到好的书写是正确计算的基础。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主要复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进位乘法和不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完全一样,只
不过进位乘法是每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在进位计算的过程中注意书写要规范、认真。二、巩固练习1、笔算。76×184
5×3689×4638×21可以让学生任选两题计算,计算完后同桌互相讲述计算过程,互相订正结果和书写是否规范,
然后老师指名学生把练习本拿来集体订正,做得又对又好的同学将一枚小动物印章。让学生在书中完成第51页第6题。教师引导学生看一看蜜蜂应
该落在哪朵向日葵上采花蜜,请同学们赶快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让学生用连线的形式帮助蜜蜂找到要采蜜的花,并鼓励学生“看谁找得又对又
快”。学生完成后集体订正,并请找得又对又快的同学介绍方法,开阔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2、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1页的第7、
第8题)(1)指名让学生说一说题意。(2)独立在练习本上完成这两道题。(3)通过集体订正,及时改正不正确的解答方法或计算结果。让学
生看第50页的第4题。(1)读题,并说明题意。(2)说一说,这道题和刚才两道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题,但这
道题要解决的是一套16元,56套一共多少钱?所以“每套12张”这个数据信息可以不用)(3)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P50页
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用竖式计算下列各题。56×3923×1412×6332×9865×
8426×47三、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课时作业练习十一第2、10题。板书设计练习十一例7:16×
90=1440(分钟)答:需要1440分钟。例8:32×23=736(名)答:一共有736名队员参加决赛。错题分析第七周
第5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解决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52页例3.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两步计算解答简单
的连乘问题,会从条件入手分析和从问题入手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情境紧密联系生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学会分析解答连乘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习从条件入手分析和从问题
入手分析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法,教学法。学法:自主探索,交流讨论。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8课时教学过程教
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准备请你选择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A、每个小组有5人B、小明今年12岁C、每位学生手里有
5束鲜花D、有27个小组E、妈妈的年龄是他的4倍F、有39位学生(1)出示题目。(2)独立思考。(3)小组交流。(4)集体交流
。(5)出示答案。二、探究学习1.情境导入。2.观察情境图,你读懂了什么?(1)自己想一想。(2)和同桌讲一讲。(3)集体交流
,出示:3.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答。(2)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讲一讲。(3)集体交流展示。(4)演示
梳理:(5)列分步算式解答,写清小标题。4.列综合算式解答。5.回顾与反思:两种方法都得到了一共卖了2700元。右边的算法是先求
出什么?再求什么?三、巩固练习第52页作业做。(1)自己解答。(2)把你的分析方法讲给同桌听。(3)集体交流,出示。课堂小结同
学们,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什么呢?你觉得有哪些步骤是必须的?课时作业练习十二第3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1)例3:第一种:12
×5=60(个)60×45=2700(元)综合算式:12×5×45=2700(元)第二种:45×12=540(元)540
×5=2700(元)综合算式:45×12×5=2700(元)课后反思第八周(2016年月日~2016年月日)第1课
时2016年月日课题解决问题(二)教学内容教材第53页例4。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用两步计算解决连除问
题和先乘后除问题,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会用两步计算解决连除问题和先乘后除问题,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分
析解决问题。教学难点会从条件入手分析和从问题入手分析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引导法。学法:讨论交流法,练习巩固法。教具
准备课件,卡片。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9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准备请你选择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A
、每个小组有20人B、小明用了5分钟C、平均分成2队D、又90人E、写了30个字F、共有100人(1)出示题目。(2)独立思考
。(3)小组交流。(4)集体交流。(5)出示答案。二、探究学习1.情境导入。2.观察情境图,你读懂了什么?(1)自己想一想。(2
)和同桌讲一讲。(3)集体交流,出示:3.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1)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答。(2)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讲一讲。(3)
集体交流展示。(4)演示梳理:(5)列分步算式解答。60÷2=30(人)(2×3)=6(组)30÷3=10(人)
60÷6=10(人)4.列综合算式解答。60÷2÷3=10(人)60÷(2×3)=10(人)5.回顾与反思
: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道题。我们把这种方法来验算一下?三、巩固练习第57页“做一做”(1)自己解答。(2)把你的分析方法讲给
同桌听。(3)集体交流,出示。四、课堂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方法更灵活了。我们可以从已知条件入手去分
析解决问题,也可以从条件入手去分析解决问题。还可以两种方法结合来用。课时作业练习十第2,3题。板书设计解决问题(2)例4:60÷
2=30(人)(2×3)=6(组)30÷3=10(人)60÷6=10(人)综合算式:60÷2÷3=10(人
)60÷(2×3)=10(人)答:每组有10人。课后反思第八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练习十二教学内容
教材第54~57页。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从条件入手和从问题入手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
析能力、思维能力,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巩固从条件入手和从问
题入手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能选择合适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知道
练习法。学法:练习法和质疑法。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10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基础练习
。计算下列各题。(小黑板出示)396÷3÷2=25×8÷4=985-168÷4=124-735÷7=
34+32÷8=601-245÷5=指导练习第1题:我坚持锻炼身体,每天跑2圈。跑到每圈长400米,她一个星期(7
天)跑多少米?(1)自己解答。(2)把你的解题思路讲给同桌听。(3)集体交流,出示。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2、3、4题中的问题。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一个。解决问题时,如果有不理解的词语,可以问同学和老师
。(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组织交流。①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表达解决问题过程和
结果的学习活动。②各组推出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5题:第7题:四、小结(1)自己解答。(2)把你的解题思路讲给同桌听
。(3)集体交流,出示。第8,9,11题。?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同桌说,指名说?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
什么?又怎么算?????独立列式,指名板演。指名评价。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说,指名评价,鼓励
。例12自己做——说思路: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时作业练习十二第10题。板书设计练习十二例1:400×
7=2800(米)答:他一个星期跑2800米。例2:35×8×2=280×2=560(个)答:一共结560个西瓜。例5
:25×3×2=150(米)答:他已经游了150米。例1536÷3÷4=3(元)答:平均每块肥皂3元。错题分析第八周第3
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第58页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算能力,培养数感。过程与方法:运用所学
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是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解条件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来源于生
活。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法,引导法。学
法:小组讨论,练习巩固。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10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回
顾旧知,梳理知识结构。1.请同学们回忆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梳理。2.在组内进行交流,然后以组内单位进行汇报。3.汇
报,在学生的整理基础上进行整理,完善。二、口算、计算。1.完成练习十三第1题32×3=14×5=190×
2=13×60=25×80=24×5=17×40=60×90=24×5=(1)学生独
立完成。(2)小组内反馈订正。2.完成整理和复习第1题。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积。(1)哪些积是口算得到的?是怎样口算的?(2)哪些积
是笔算得到的?是怎样笔算的?口算:两位数与整十数相乘,只用两位数与整十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再在所得到的积后面添上1个0。笔算: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先用第二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位就写在那一位的下面;最后再把
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课时作业第59页第1~3题。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32×3=14×5=190×2
=13×60=25×80=24×5=17×40=60×90=24×5=错题分析第八周
第4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练习十三教学内容第59页第3~6题。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提高运算能力,培养数感。过程
与方法: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练习是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读题,理解条件的好习惯,让学生感受
到数学就来源于生活。教学重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法与学法教法:讲
解法,引导法。学法:小组讨论,练习巩固。教具准备课件,小黑板。单元课时第四单元第10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
设计及反思一、回顾旧知,梳理知识结构。两位数乘两位数口算乘法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一位数乘十,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个整十数相乘两
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灵活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二’基础练习练习十三第3题:(1)比较每组算式得数
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30╳30=31╳29=32╳28=33╳27=50╳50=51
╳49=52╳48=53╳47=(1)个人独立完成。(2)全班交流:.发现:在乘法中,当两个因数的和不变时,这
两个因数的差越接近,积越大。(2)比较下列算式得数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11╳11=21╳21=21╳31=
21╳41=51╳61=31╳61=41╳71=51╳81=发现:头乘头,头相加,尾乘尾。(
够进位的要进位)三、解决实际问题练习十三第4题:.小王平均每个工作日投送28个快递邮件。如果每月按22个工作日计算,小王半年一共
投递多少个快递邮件?(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交流:28╳22╳6=3696(个)答:小王半年一共投递3696个快递邮件。练习
十三第4题:一辆出租车一周(7天)收入1260元钱。如果每天工作9小时,平均每小时收入多少钱?(1)个人独立完成(2)组内交流
:1260÷7÷9=20(元)答:平均每小时20元。四、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或问题?课时作业第59页第6题。板书设计练习
十三错题分析第八周第5课时2016年月日第四单元测试填空。(每题2分,共16分)1、笔算乘法时,乘到哪一位数满几十,要向(
)进几。2、计算50×70时,先算()×(),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3、27的30倍是(),12个30是(
)。4、0和任何数都得(),1和任何数相乘都得().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或者()位数。6、
19×19的积大约是()。7、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积是()。8、26×50的积的末尾有()个0。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6分)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2、31×
69的积大约是2100.()3、50×60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0.
()4、因数的中间有几个0,积的末尾一定也有几个0。()5、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是四位数。
()6、用十位上的2乘13积是26。()三、我是小小
的神算家。(共32分)1、直接写出得数。(6分)50×50=80×30=52020=60×3
0=21×40=60×200=10×500=600×13=
25×200=83×40=70×50=45×20=2、用竖式计算。(18分)32
×1327×5643×5825×17
63×7245×253、脱式计算。(8分)68+24×40
125÷5×3978÷3÷5125×8+231下面的计算对吗?如不对,请
改正过来。(4分)48×65240288528()爸爸栽了15行苹果树,每行
13棵。(6分)13×1565……5行栽了()棵苹果树。13……()行栽了130棵苹果树
。195……15行栽了()科技苹果树。六、解决问题。(共36分)1、学校组组织参观兵马俑,共46人去参观,
其中有18名学生。票价如下:学生票28/元成人票60/元团体票40/元(1)购学生票需要多少元?购成人票需要多少元?(3分)
(2)一共需要多少元?(3分)(3)如果按团体票购买,需要多少元?(3分)(4)你会选哪一种方式,为什么?(3分)2、张兰从家到
学校要用25分钟,她每分钟走74米,她家到学校有多远?3、某工厂有男职工32人,女职工的人数是男职工的18倍,这个工厂有职工多少
人?(6分)4、有163名同学乘3辆车旅游,前两辆车每车坐54人,第三辆车坐多少人?(6分)第四单元试卷分析第四单元总结单元分析
第五单元面积单元分析第六单元年、月、日教材简析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以及季度
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
记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3.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经过时
间的方法,能正确解答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4.使学生在发现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特点,以及认识24时记时法
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学情分析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有了一定
关于年月日简单的感性认识和经验,这些是系统地学习年月日知识的重要基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年历,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日,知道大月、小月等方面的知识,能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能区分大月和小月。2.通过计算,知道一年的天数可能是365天。3.从年历
卡片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的兴趣、接受思想教育。过程与
方法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2.使学生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认识24时记时法,会用24时记时法正确表示
一天中的某一时刻,能正确进行普通记时法与24时记时法之间的相互转换。3.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初步掌握一些求简单经过时间的方法,能正
确解答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发现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特点,以及认识24时记时法的过
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法:
观察发现,探究分析。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安排教学。第十一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第六单元:认识年,月,日例1教学
内容例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能记住各月的天数。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
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与主动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
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闰年的判断方法。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启发引导。学法观察发现,探究分析
。教具准备主题图单元课时第六单元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激趣导入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件东西,请同学们
猜一猜是什么东西?1、课件出示: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六十五件衣;每天给它脱一件,脱到年底剩张皮。学生不难猜出是“日历”。
随后,教师出示2004年日历。2、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学习、生活了一天,就在日历上撕下一页。一天也叫做一日。说着,教
师随手板书:“日”字。(2)从1月1日开始,到撕下1月31日这一页,要经过多长时间?学生答问后,教师板书:“月”字。(3)当
我们撕下这本日历的最后一页,经过了多长时间?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年”字。揭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年、月、
日和我们已经学过的时、分、秒,都是常用的时间单位。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二、自主探索,
合作学习1、认识年历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年历卡片,认真观察:你可以从年历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识?(1)放开让学生独自观察。(2
)4人小组讨论,互相交流。(3)汇报观察讨论的结果。(如:国际儿童节是几月几日?国际劳动节是几月几日?国庆节呢?教师节呢?中华人民
共和国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归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等)(4)你能根据2003年的年历回答问题吗?(教师从计算机中调
取万年历来让学生们逐月观察,提问学生并指名回答。)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板
书: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个)1年12个月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28天29天二月
特殊月2、记忆大、小月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1年有12个月,其中有7个大月,4个小月,1个特殊的二月。那么怎样记住一年中
的大月和小月呢?(1)课本上介绍了一种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数,怎么数呢?请同学们看书本48页最上面一段话。教师检查学习情况,电脑显
示:左手拳头图。全班齐数一次。(2)师:老师再介绍一首儿歌,帮你记住一年中的大月。(出示儿歌)教师讲解儿歌,让学生自由记忆儿歌。(
3)游戏练习。老师任报一个月份,是大月就请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请女生起立,谁站错,站慢就算输了。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1、一年有
()个大月,有()小月。2、9月1日开学的前一天是()月()日;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4
、你的生日是()月()日;5、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考考同学们?四、总结竞猜:1、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
些知识?2、猜谜语。师:同学们一节课学会了这么多的知识,真了不起!老师想给同学讲一个古老的谜语,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长又最短,最
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宝贵的是什么(——时间)师:既然时间这样珍贵,那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时间呢?(珍惜时间)课时作业板书设
计第六单元年、月、日一年有十二个月,每个月由若干天组成。在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中,年>月>日31天:一、三、五、七、八、
十、十二大月(7个)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个)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第十一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认
识平年,闰年例2教学内容认识平年,闰年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
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的
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知识,并产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
互关系。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教法与学法教法实践体验,指导分析。学法观察探索,归纳总结。教具准备年历卡单元课时第六
单元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导入新课1、讲故事故事发生在2001年3月15日,有一个罪犯逃到了深圳。
他拿着一张签发日期是2001年2月29日的边境通行证,在深圳海关准备入关。尽管他经过整容,变了模样,可还是被检查证件的武警叔叔一眼
识破,将他扣留。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2、同学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吗?学习了“年月日”的知识你就清楚了。(板书课题)3、年、月、日
是表示时间的单位,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时间单位呢?(时分秒)时分秒是表示时间较短的单位,年月日是表示时间较长的单位。二、学习新课1、
创设情境,感受生活中年月日的应用。A:展示书上提供的各个情景,让学生说说呈现的是什么情景,这些情景发生在什么时间?B: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和环保意识的教育。C:引导学生交流:你还知道哪些有意义的日子?2、合作探究,认识大月、小月。A:小组合作,根据问题合作探究:
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月31天?哪几个月30天?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B:师说明:我们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1天的几个月叫做大月,
把每个月的天数是30天的这几个月叫做小月。C:看年历卡,完成做一做。3、探究记忆大月、小月天数的方法。A:师提问:怎样才能很快的记
住大月、小月的天数呢?B:引导学生讨论,交流。C:学习拳头记忆法和歌诀记忆法。D:完成做一做。4、基础练习。A:抢答:大月有哪几个
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小月有哪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你出生在哪个月?那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老师出生在12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B:小游戏(判断大小月)游戏规则:大月举右手,小月举左手。3月、9月、2月……5、观察比较,认识特殊的2月。A:出示书上2004年
和2005年二月的卡片。B: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它们有什么不同?C:师说明:2月有28天或者29天。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
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6、自主计算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A:学生自主计算。B:交流汇报。知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7、
探索规律,判断平年和闰年。A:学生出题“考”老师。由学生根据年历卡说出年份,老师判断是平年还是闰年,2月有多少天?(引发学生探究的
兴趣)B:师说明:其实,闰年和平年的年份也是有规律的。C: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认真观察做一做的月历,你发现了什么?D:提问:
你能按规律再写几个闰年吗?每几年里有一个闰年?E:师小结: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一般”说明还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公历年份
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F:判断平年和闰年练习:1854年、2006年、3000年。三、巩固练习,应用提高。1、
填空。(1)8月1日的前一天是()月()日。(2)6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3)小星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
是两个月,这两个月是()月和()月。2、判断。(1)每年都是365天。(2)一年中有7个大月,5个小月。(3)25个月就是2年
多5个月。(4)因为1900是4的倍数,所以1900年是闰年。3、找规律填空。1月,3月,5月,7月,8月,(),()。4、
小强今年12岁,可是他只过了3个生日,猜一猜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5、导入的侦探故事揭谜。2001年2月没有29日这一天,边境通行证
是伪造的。6、练习十二的练习。四、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吗?课时作业板书设计认识平年,闰年例2
2月是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2月是29天的这一年叫做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闰年。“一般”说明还有特殊的情况。如果公历年
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课后反思第十一周第4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24时计时法教学内容教材第82~83页
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过程与方法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
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教学难点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与
学法教法:引导讲解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练习巩固。教具准备钟面、情景图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
性化设计及反思一、认识24时记时法1、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收集信息。2、组织交流有关的信息,提出问题:21:00是几时。3、
组织学生猜测。4、说说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还建过这样表示时间的方法?5、老师动手操作,理解1天内,钟表的时针正好走两圈,一共是
24小时,后学生动手操作,感受一天共有20小时。6、老师介绍“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两圈,共24小时。通常采
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叫做24时计时法。7、了解一日24小时的由来。二、学习24时计时法的表示方法1、师出示钟面,引导学生观
察钟面上有什么?说说钟面内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外圈的数表示的是什么?2、学生观察自己的钟面,讨论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3、
老师拨时针,让学生说说这个时间怎样表示?(凌晨1时,中午十二时)4、师再拨时针,让学生学习下午1时到晚上12时用24时计时法的方法
(下午1时,下午5时,晚上9时,晚上12时)说说是怎样想的?5、小结: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上午练习:抢答:普通计时法上午7时中午
12时下午4时下午6时40分晚上9时12分24时计时法19时23时40分练后想一想: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什么联
系与区别?6、同桌互动,一个说一种表示方法,另一个同学回答另一种表示方法。三、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连一连后交流各自的想法。2
、(1)下面的说法正确吗?(打手势)①18时就是下午8时。②工人上午8:00上班,下午16:30下班③深夜12时就是24时
,也是第二天的0时。(2)师出示一个钟面,指针指着一个数(8或10)想一想:现在钟面上所表示的是几时?”(可能早上8时,也可能晚上
8时。)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课时作业板书设计24时计时法(0时)经过12时(中午12时)经过12时(
0时)课后反思第十一周第5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内容例3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进行
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表述能力和信息搜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
、乐于和他人交流。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使学生会进行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教学难点准确、简洁地进行计算。教法与学法教
法:情境导入,讲演解释。学法:在小组学习中强化知识结构。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
反思一、复习说说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以下的时间:上午8时,11时,下午3时、5时,晚上10时二、探究新知1、出示情景图,引导观
察,收集交流信息。2、说说下午2时40分和17时45分表示什么?在钟面上该怎么表示?(让学生上台拨出时间?3、说说下午2时40分
用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4、师画出线段图,引导学生在图上表示出这两个时刻,并讨论坐火车从北京到石家庄要用多长时间可以在线段图中应该
怎样表示?4、师小结:像上面所说的2时40分、17时45分,还像上午7时50分上学,11时35分放学都是指一瞬间的时刻,一般用“几
时”来表示。而从一时刻到另一时刻所经过的时间,一般用“几小时”来表示,如工作了8小时,在校3小时45分。5、学生小组讨论计算坐火车
用了多长时间的方法。6、组织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说说你喜欢哪种办法?为什么?三、巩固练习1、你知道妈妈几时上班,几时下班?你能算
算妈妈一天工作多长时间吗?2、你每天几时上学?几时放学?你一天呆在学校有多长时间?(学生交流后独立解决后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四、
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帮助的吗?课时作业五、作业:练习十三3、4、5、6板书设计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
算例3:经过了9小时课后反思、第十二周第1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
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牢固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过程与方法通
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情感态度与
价值观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
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牢固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
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讲解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练
习巩固。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5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复习讲授】一、年、月、日板书:年、月、日这
三个是时间单位,请说出关于它们的知识(一年有12个月,按天数来分,31天的为大月,分别是:1、3、5、7、8、10、12月,7、8
月是连续的大月,7月之前的单数月是大月,8月以后的双数月是大月,一年有7个大月。一个月有30天的月为小月,可以对照大月,找它们剩下
的月份。除了2月,还有4、6、9、11月。一年有4个小月。剩下的2月最特殊。7个大月+4个小月+特殊的二月=12个月)。儿歌小结:
一、三、五、七、八、十、腊,31天都不差,平年二月28,闰年二月29,其余30不用查,不用查!二、平年、闰年通常年份是4的倍数的那
年是闰年,但遇到整百的年份就应该是400的倍数。板书:××××年份都是四位数,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只要用后面两位除以4就可以了,但
遇到整百的年份,如××00,就要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为了计算的简便,我们可以把前两位除以4来判断所以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
一年一定是闰年,这句话是错误的。三、季度一年分4个季度,三个月一季度,1、2、3月为第一季度,4、5、6月为第二季度……想一想,哪
几个季度的天数是不变的?算一算。第二季度:30+31+30=91天第三季度:31+31+30=92天第四季度:31+30+31=9
2天第一季度由于二月天数的变化,所以有两种情况:平年:31+28+31=90天;闰年:31+29+31=91天四、24小时计时法及
简单时间计算安排设计时间表从而检测24时计时法的互换及时间的推算。问学生:明天又是周末了,你打算怎样安排周六一天的生活呢?为了让这
一天过得充实而有意义,你能设计一个合理的时间表吗?(把时间都用24时计时法写出来)课时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错题分析、第十
二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练习十九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
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牢固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24时计时法,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进
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牢
固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
的意义,进一步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讲解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练习巩固。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一单元
第6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1.今天是__月__日,这个月是____月(大月还是小月),有___星期余___
天,在第___季度,这个季度共有___天,上半年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月、___、_
__季度。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分别有多少天?哪个多?多几天?2.在1990年、1920年、1921年、1996年、2000年中,__
__是平年,____是闰年。3.2014年2月有____天,全年共____天,合___个星期零____天。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
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5.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是____周年。6.小红的
妈妈今年40岁,但她只过了10个生日,猜一猜小红的妈妈是___月_____日出生的。7.如果7月9日是星期五,那么8月9日是___
__。8.2000年后的第4个闰年是____。9.儿童节的前一天是我的生日。我出生在___月____日。【课堂小结】说一说你的收获
,你是怎样计算经过时间的?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课时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练习十九错题分析、第十二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
题制作活动日历教学内容(教材第90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年、月、日的知识,并能灵活运用。过程与方法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的有序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教学重点制作年历的方法教学难点制作年历的方法教法与学法教法:引
导讲解法。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练习巩固。教具准备整本年历、单张年历、台历、书历各一份、硬卡纸。单元课时第一单元第7课时教
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学前准备1、调查。(1)提问: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日历?(2)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日历:整本、单张
、台历、书历。(3)思考:这些日历都是怎样做的?(4)设问:你们想自己做一个活动日历吗?2、制作一个活动日历,需要有哪些步骤?(1
)准备4个小正方体木块(或纸盒)和一个底座。(2)我们可以用一个木块表示1—12个月,一个木块表示星期几。(3)用另外两个木块表示
1—31天。二、制作活动日历1、分组合作。2、教师进行指导。三、展示与交流1、各组交流制作方法。2、引导发现各组制作日历的优点课时
作业制作活动日历板书设计制作活动日历错题分析、第十二周第4课时第六单元测试第六单元试卷分析单元总结单元分析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
认识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的含义,会读会写一位小数
、二位小数,学会比较简单的小数大小,学会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学会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在时间生活中加以应用,而且可以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小数
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2、学会读、写一、二小数。3、学会比较简单
的小数大小。4、掌握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进行计算。5、通过直观演示,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从而进一步激
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教学重难点、关键重点:小数的读、写法;简单的小数加减法。难点:小数的含义的解答。认识小数----------
------------3课时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课时第十二周第5课时2016年月日课
题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例1教学内容例1.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2、学会读、写
简单的(一位、二位)小数。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教
学重点小数的读法、写法,领会0.1.0.01的含义。教学难点小数的读法、写法,领会0.1.0.01的含义。教学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
,质疑引导。学法:观察发现,探究分析,归纳概括。教具准备物品价格标签、直尺等。单元课时第七单元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
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引入1、看图写分数。()()()()2、填
空:(1)把1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1份占全长的()/();其中的2份占全长的()/()。(2)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
00份,其中的1份占全长的()/();其中的5份占全厂的()/();其中的15份占全长的()/()(3)1米=()分
米1分米=()厘米1米=()厘米1元=()角1角=()分二、引导探究,发现新知1、揭示课题。同学们已经学
习认识了整数、分数。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小数板书:小数的初步认识2、小数的认识。(1)请同学们随便取出一本书,找出
它的单价,说一说是多少钱?(我的数学课本价钱是4元6角或4.6元)(2)投影出示课本第88页的主体图。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回答,并填
表。引导观察5.98、0.85、2.60这几个数有什么特点?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说明:①像5.98、0.85、2.60以及刚才同
学们看到的书本的单价)等,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叫做小数点。②在以元为单位的小数中,不够1元的,要用0占位。3、小数的读法。教师
告诉学生: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点左边的数部分按整数来读,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小数部分)按数字的顺序一个一个地读出数字名,小数点读做“点
”。如:5.98读作五点九八,0.86读作零点八六,2.60读作:二点六零,10.23读作:十点二三,25.07读作:二十五点零
七。试一试:下面几个小数怎么读。1.230.920.052.4012.044、小叔的写法。教学例1。(1)一位数的写
法。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每份是1分米,每份是1/10米)课件演示说明:①每份是1分米也就是1/10米。1分米=1/
10米。②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③0.1米是小数,她表示1米的十分之一。教师:其中的3份是多少分米?(3分米)是多少米?写
成小数应该怎么写?4分米、5分米、6分米。。。。是多少米?(小数)。(2)二位小数的写法。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
每份是1厘米,每份是1/100米)教师:用小数怎么表示1/100米?(写成0.01米)0.01与0.1相比较,有什么不同?(0.0
1有二位小数,0.1只有一位小数)。教师:0.01米就等于1/100米,等于1厘米,表示1米的百分之一。3厘米、5厘米、18厘米呢
?试一试。15厘米=()/()米=()米30厘米=()/()米=()米提出问题:像0.1、0.3、0.01、0.0
5、0.18这些小数它们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为什么都是0?(因为它们都不够1米,所以整数部分要写“0”来占位)(3)1米3
0厘米,写成小数应该是多少米?由于1米30厘米比1米多。整数部分不能写0,应该写1,写成1.30米。三、巩固深化1、课本第89页的
“做一做”。2、把下面各数量用小数表示。2米40厘米=()米1米8厘米=()米7角7分=()元1元7角7分=()元四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课时作业板书设计小数的初步认识像3.45、0.85、2.60、36.6、1.2和1.
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组成和读法读作:三点四五↑小数点课后反思第十三周第1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小数的
大小比较例2教学内容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内容来学会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活动
,使学生在学会的同时,养成会写的能力,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学重点小数大小比
较。教学难点小数大小比较。教法与方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归纳总结。学法: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教具准备直尺单元课时第
二单元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引入1、读一读下面各数0.80.661.31.251
.052、写出下面各数三点二零点三五零点零七六点八七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量。1米3分米=()米1米3厘米=()米1
米12厘米=()米50厘米=()米1元3角=()元2元15分=()元二、亲身经历,探索新知1、引入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参加
体育活动,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的体育成绩,请你们汇报一下跳高的成绩(以米为单位,用小数表示)。2、教学例2。幻灯投影例2题目:老
师这里有4位同学跳高成绩纪录表。单位:米姓名小明小刚小强小林成绩0.91.21.150.88(
1)读一读,各个同学的跳高成绩。小明0.9米小刚1.2米小强1.15米小林0.88米(2)教师:请给他们排出名次:学生都知道
跳高运动,因此都知道数据越大,跳得越高,成绩也越好,所以,要学会比较这几个小数的大小。(3)提出问题,让学生放手探索。教师:你们想
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比较它的大小?小组讨论法,然后汇报比较过程、结果。(4)排列大小。不管学生用哪一种方法进行比较,其结果都应该
要求学生自己写出排列顺序。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1.2米)》(1.15米)》(0.9米)》(0.88米)三、课堂活动1
、课本第90页的“做一做”首先要使学生弄清一个正方形表示多少,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再结合图形与数字,使学生懂得一个正方形在这里表
示1。2、课本练习二十一的第3、5题。第3题,让学生借助数轴看图比较大小。类似于“课堂活动”第2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第5题,是
要求学生根据题目给出的成绩进行比较,得出四位学生的跳远名次和50米跑步的名次,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懂得,跳远成绩的小数越大,成绩越好
,名次越向前,而跑步成绩的小数越大,则成绩越差,名次越向后。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时作业板书设计小数的
大小比较例2:(1.2米)>(1.15米)>(0.9米)>(0.88米)课后反思第十三周第2课时2016年月
日课题练习课教学内容练习二十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常见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他们的读法,写法。过程与方法:能结合实例
,较熟练地进行一位、二位小数的大小比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练习,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常见小数的含义教学难点进一
步了解常见小数的含义,并掌握他们的读法,写法。教法与方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归纳总结。学法: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教
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基本练习1、读出下面各数。0.20.670.
031.282.033.4015.562、写出下面各小数。课本第93页的第8题(看图片和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写
一写,教师巡视检查,最后展示汇报结果)。3、用小数表示下列各数。3分米=()米4厘米=()分米8厘米=()米12厘米-
()米1米6分米=()米2米30厘米=()米6米3厘米=()米5分=()元2元5角=()元4元6分=()元
20元4角5分=()元3米1分米5厘米=米二、课堂活动课本第93页的第7题。分别量出课本,练习本和铅笔盒的长和宽,把量得的数写
成分米来做单位的小数先要求学生测量长度,并纪录下来,然后再要求写成用分米来作单位的小数。三、小数大小的比较1、课本第94页的第9题
请学生比较它们的价格,这里没有要求从大到小还是从小到大排列,所以,只要学生能按一定的顺序说出来就可以。(1)从钱贵的到便宜的:15
.15元13.60元8.8元(2)从便宜的到贵的:8.8元13.60元15.15元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从学生的回答中,
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到在小数大小的比较中,如果从整数部分可以看出大小,那么就不必要再看小数部分。2、课本第94页的第10题。(1)先
让学生比较人均绿地面积,说一说哪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首都人均绿地面积最小?德国柏林最大,人均绿地面积是50.0平
方米。中国北京最小,人均绿地面积是8.18平方米。(2)按照人均绿地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3)说一说,睨视怎么想的?同样,这一题的大小比较也只要看整数部分就可以确定,不必再看小数部分。(4)从这些数据中,你看到
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从数据中看到北京人均绿地面积与表中其他城市相差很大,也可以想到我国人均绿地面积与国际水平的差距,城市规划,
城市建设要注意环境保护,要加强绿化建设。3、补充练习。五位同学身高统计表单位:米小刚小王小芳小红小明1.081.1
00.980.971.02请比较他们的身高。四、实践活动课本第93页的第6题。要求学生高商店了解一些指定商品的价钱
,输了课本中指定的商品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指定商品,如体育用品,家电等等,要求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来表示,其目的是促进学生平常能注意观察
身边的小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进一步知道了什么?
课时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练习二十课后反思第十三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例3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教学重点掌握算理。教学难点一位小数的加法、减法计算。进行加法、退位减法。小数点对齐。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练习,归纳总结。学法:分析思考,合作交流,实践运用: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二单元第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
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引入1、说一说。(1)1.28表示元角分,0.03表示元角分。2.50表示元角分0.48表
示元角分(2)1.25米表示米分米厘米,0.30米表示米分米厘米。0.05米表示米分米厘米2.40
米表示米分米厘米2、算一算。112+1625+18138-2535-12说一说:(1)整数加法,减法的计算
法则。(2)计算中,要注意什么?二、经历探究,获取新知1、揭示课题。教师:教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加、减法,也学会了简单的分数
加、减法,现在,我们又认识了小数,请猜一猜,我们也应该学习小数的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2、出示主体图。(用
幻灯投影或挂图)请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到商店里买学习用具。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些商品的单价:铅笔盒6.8元,书
包25.8元,练习本2.6元,橡皮擦0.5元,卷笔刀0.8元,铅笔0.6元,水笔1.2元)。3、教学例31个卷笔刀和1枝铅笔,一
共多少钱?(1)卷笔刀多少钱?铅笔多少钱?要计算一共多少钱?必须用什么方法计算?(加法)(2)你们认为怎么算?是怎么想的?放手让学
生探究方法,尝试计算。学生经过讨论、交流,一般会出现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化角为单位计算;另一种是以元为单位,直接用小数计算)。学生
汇报计算结果后,教师引导全体学生一起探究用小数直接计算的方法。(3)要点分析。①验证答案:1.4元=1元4角,结果正确②观察算式:
特征1:小数点对齐。(相当于整数加法的数位对齐)这里不仅要求二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而且要强调和小数点要和加数的小数点对齐。特征2:
计算过程,方法与整数加法相同。4、教学例4。(1)提出问题:一个卷笔刀比一枝铅笔贵多少钱?(2)探究计算,引导用小数直接计算。0.
2元=2角8角-6角=2角结果正确课时作业板书设计简单的小数加,减法0.8元+0.6元=1.4元0.8元-0.6元=0.2元列竖
式计算:元与元所在数位对齐,角与角所在数位对齐,即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错题分析第十三周第4课时2016年
月日课题解决问题例4教学内容例4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
并解决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和感悟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教学重点能用不同的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
点能综合运用所学小数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通过教具,学具的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法:动手操做,自主探究相结合。教具准
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七单元第5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学前准备1、让学生说一说,怎么计算小数加、减法。2、计
算下列各题。1.3+5.4=5.8-0.7=4.3+1.9=2.5-1.9=请学生说说你是如何思考和计算的?
二、探究新知http://www.xkb1.com1、出示例4请同学们读题,你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根据题意可
知,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如果小丽
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教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否够买笔记本和铅笔,首先要求小丽剩下的钱是
多少,再计算出笔记本和铅笔的价钱,然后用小丽剩下的钱与笔记本、铅笔的总价进行比较,最后判断出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两样文具。求小丽
剩下的钱是否购买笔记本和带橡皮的铅笔的方法与前面相同。师生共同探究解题方法:方法一:10-6.8=3.2(元)2.5+0.6=3
.1(元)3.1<3.2,所以买铅笔够。方法二:10-6.8=3.2(元)3.2-2.5=0.7(元)0.7>0.6,买铅笔够了0
.7<1.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2.5+1.2=3.7(元)3.7>3.2,所以钱不够。4、对比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教师
引导学生观察复习内容和例3、例4,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低位算起;都是满十进1,退1当十。不
同点:教师应到学生观察例3、例4,做小数加、减法时,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2、结合第97页的“做一做“,让学生说一说
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边提出问题边解答,师生互动,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桌互相合作,用手中的学具进行估价编题,并说出解题过程。课
时作业板书设计解决问题小丽有10元钱,买一个文具盒花去6.8元后,她还想用剩下的钱买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铅笔,求小丽剩下的钱够不够买这
两样文具。如果小丽想不带橡皮的铅笔换成带橡皮的铅笔,她的钱够不够。方法一:10-6.8=3.2(元)2.5+0.6=3.1(元)
3.1<3.2,所以买铅笔够。方法二:10-6.8=3.2(元)3.2-2.5=0.7(元)0.7>0.6,买铅笔够了0.7<1.
2,买带橡皮的铅笔不够。2.5+1.2=3.7(元)3.7>3.2,所以钱不够。课后反思第十三周第5课时2016年月
日课题练习二十一教学内容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巩固复习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把所学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好习惯。教学重点正确计算,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教学难
点正确计算,正确运用所学知识。教法与学法教法:质疑引导,讲解演示。学法:练习体验,理解分析,合作交流。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单元课时第七
单元第6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基础知识的练习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集体在练习本上完成,并展示订正。
2.4+3.4=5.3-4.6=35.2-7.8=2.8+6.2=强调:计算时要把小数点对齐,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
位也就对齐了。2、学生打开教材第98页看第1题,要求学生先说一说题意,然后在教材上完成,学生在计算时可以口算,也可以用竖式计算。二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1、引导学生看第98页的第2题。让学生读题,并解答教材上所提出的问题。①《动脑筋》比《童话故事选》
便宜多少元?②各买1本书,10元钱够不够?2、引导学生看第99页的第7题。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那么小丽要从儿童乐园到光明街,车
票要多少钱呢?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小组合作,一人当售票员,其他学生当乘客,做乘车游戏,目的是让学生能对所学的知识学以致
用。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练习。(1)小明从7岁到10岁,体重增加了多少千克?(2)哪一年比上一年增加得最多?增加了多少?四、课堂
作业新设计1、连线。5.3+2.78.63.6-2.11.512.6+4.7
815.9-7.317.32、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13.5-9.230.7-1.817.6+14.7
45.3+16.93、下图是某年“十一“期间北京主要景点接待游人统计统计图。看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能解答吗?五、思维
训练1、日记本8.1元一个,文具盒5.1元一个,墨水10.8元一瓶。小明想买以上三种文具,付20元够吗?2、用1、2、3、4写出大
于3的三位小数和小于2的三位小数。(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课时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练习二十一课后反思第十四周第1课时2016
年月日课题单元测试第七单元试卷分析第七单元单元小结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教材简析: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排列与组
合两个方面。教材中结合现实情境,引导学生对搭配进行进一步认识,既体现了搭配的应用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排列、组合的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解决问题的意识。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
.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找出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以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思考问题的意识。过
程与方法:经历利用排列组合的知识解决搭配问题的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数学活动中与人合作的意识与良好习惯,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了解搭配的意义,并根据连线法进行合理的搭配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教法与学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稍复杂的、有
条理的思考。本单元内容是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稍复杂的事例呈现出来,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在教学中运用操作、
实验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采取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课时安排:5课时第十四周第2课时2016年
月日课题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课题例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过
程与方法: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有序地
思考问题的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有序地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规律,然后进行排列。教学难点能够有顺序、全面的地思考问题并
用数学语言及符号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法与学法教法:讲解演示。学法:自主探索及讨论。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八单元第1课时教学
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导入1、(课件出示密码锁)师:两个数码孔可以分别为0~9中的一个数字,你知道这个密码箱可以设
置多少种不同的密码吗?问:如果不告诉你正确的密码,至少需要试几次才能保证把门打开?师:要求至少需要试几次才能保证把锁打开,实际要
知道什么?2、用1、3、7、9能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二、探究新知1.教学教材第101页1.教师课件出示例题,组织学
生读题。找准题目的已知与问题,重视题中“没有重复数字”“两位数”等字眼。明确是构成两位数,0不可能在最高位上,从而十位上可以分别有
1、3、5,个位上可以有0、1、3、5。那么有几种组数方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索一下。如果十位上是1,个位上可以是多少?个位上可
以是0、3、5。一共有三个。这样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有哪些?共有几个?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有10、13、15。如果十位上是3,个位上可以是
多少?个位上可以是0、1、5。这样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有哪些?共有几个?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有30、31、35。一共有三个。以此类推,请同
学们写出十位上是5时所有的两位数。学生独立歇一歇,教师巡视。这时组成的两位数分别有50、51、53。一共有3个。所有的情况都考虑到
了吗?这样一共组成了多少个没有重复的两位数呢?小结:一共能组成9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两位数。2.请同学们再来回顾我们刚才的解题过程,看
看再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教师指出:写数时,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就能有效地避免重复与遗漏;当构
成的数字中有0时,注意0不能放在一个两位数的十位上;当十位上为某一数字时,在写这一组数时,其个位上就不能再用这个数字了。三、巩固练
习1.教材第101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教材第101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课后
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时作业数学广角(1)例1错题分析第十四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
题搭配(2)教学内容教材第102页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熟悉更加有难度的搭配问题,学会化具体为抽象,进一步了解搭
配的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图形连线或实物操作的动手过程,让学生体会组合的特点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实物组合方法。教学难点能将实物组合抽象为数字或者字母,理解
组合可以不分顺序。教法与学法教法:课件演示和教师示范。学法:自主探索及讨论。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八单元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
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情境导入教师出示“不、怕、辣”,请同学们排一排有几种读法?教师强调不重复、不遗漏。探究新知教学教材第102
页例2.学生读题,回答教师:总共有几件衣服?上装多少件?下装多少件?学生回答:总共有5件衣服,上装2件,下装3件。提醒学生注意条件
:每次上装和下装均只能穿一件。那么我们怎么搭配呢?提醒学生可以先画图,再一一搭配。那么我们是画实物图还是将其抽象化用简易的符号代替
呢?我们可以采用哪些符号?我用○表示上装,□表示下装。我们还可以用什么符号代替呢?学生回答:我们还可以用字母代替。我用A表示上装
,B表示下装。A1、A2表示上装,B1、B2、B3表示下装进行搭配。小结:可以将实物抽象为简易符号或字母来进行搭配,这样比
较简单直观,并且组合问题时不分顺序的,不同于前面所学的排列问题。巩固练习1.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
正。通过推导因一部感受排列分顺序,组合不分顺序的特点。2.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后小结今天你
学会了什么?课时作业课后反思搭配(2)第十四周第4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搭配(3)教学内容教材第103页例3
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排列和组合的区别,知道组合问题时不可以重复的,是无顺序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用不同方法解决组合问题的
探究过程,感受解决组合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连线法解决组合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
点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组合问题。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组合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课件演示。学法:自主探索及讨论。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
时第八单元第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复习导入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A组球队卡塔尔、科威特、中国乌兹
别克斯坦这四个国家。每2个球队踢一场,一共要踢多少场?探究新知教学教材第103页例3.现在要求每2个球队踢一场,需要多少场?此问题
提出后,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发现这个问题属于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组合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足球队和科威特的足球队比赛与科威
特足球队和中国足球队比赛时同一场,不分先后顺序。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用国旗代表国家,再在练习本上画一画。教师巡
视,然后全班一起解决问题。方法一:并排直接连线,不重复。方法二:封闭图形连线法。通过用以上两种不同方法的解答,我们可以得知一共要比
赛6场。小结:组合问题不重复,无顺序:排列问题有顺序。看到一个关于排列组合问题,要先考虑是运用排列的方法还是组合的方法。巩固练习1
.教材第103页“做一做”。教师询问,学生判断这两道题是属于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说一说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教材
第104页练习二十二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后小结你学到了什么?课时作业板书设计搭配(3)3+2+1=6(种)1.连线法
。2.用简单的图形、字母和数字来表示事物。课后反思第十四周第5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我们的校园教学内容教材第
106_107页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我们的校园”实践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复式统计表、乘除法、面积
、时间的有关知识。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校园内的问题,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动
手实践、整理、分析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复式统计表、乘除法、面积、时间的知识的导入。教学难点在观察校园时将各种知识运算融入其中。教法与
学法教法:引导分析,指导操作。学法:小组交流和思考。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单元课时第八单元第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一、情
景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喜爱我们的校园吗?校园就是我们平时生活学习的场所。绿茵茵的草坪多么可爱啊!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些场所里面还有
一些数学问题。这节课老师要带领你们再次走进我们美丽的校园,用我们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去解决校园中的一个个数学问题,看谁最灵活,好吗?板
书课题:我们的校园二、探索新知(一)课件出示铺草皮例题: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生1:两块草坪同样大,长28米,宽16米。铺草皮有3种
种类:白三叶每平方米2元,高羊茅每平方米3元,天堂草每平方米4元。只有3000元的费用。师:有哪些铺草皮的建议?学生讨论交流。学生
汇报。(1)先算出草地的面积。生2:因为两块地同样大,是长方形的,根据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列式为:28×16×2=896
(平方米)(2)铺草皮的建议。生3: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生4:全部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5:一半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
叶草,一半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6:一半铺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一半铺每平方米4元的天堂草。(3)计算不同铺法的费用。方法
一:全部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生7:896×2=1792(元)1792元<3000元方法二:全部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
8:896×3=2688(元)2688元<3000元方法三:一半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草,一半铺每平方米3元的高羊茅。生9:
东边铺白三叶:28×16×2=896(元)西边铺高羊茅:28×16×3=1344(元)896+1344=2240(元)2240元<
3000元方法四:一半铺每平方米2元的白三叶,一半铺每平方米4元的天堂草。生10:28×16×2=896(元)28×16×4=17
92(元)896+1792=2688(元)2688元<3000元师:同学们真聪明!想出了四种铺草皮的方法。我替校长感谢你们,学校建
设的小小“管家”!但是在这四种方法里,第一种方法铺草皮是最省钱的。师:在你们这些小朋友的建议下,草坪终于铺好了。学校决定下周在草皮
上举行三年级拔河比赛。快来一起看看吧!(二)课件出示拔河比赛画面。(1)明确活动任务。活动目的:设计一份赛程安排。活动地点:东西两
块草坪。活动时间:15:00——16:30活动要求:每场比赛要用20分钟,准备10分钟。三年级有4个班级。采取先分组比赛,胜者再进
行比赛。学生讨论交流。如何设计赛程安排,涉及到时间、班级等等。学生汇报:生11:我用复式统计表。设计如下:师:同学们,除了这个复式
统计表以外,你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三、课后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课时作业板书设计我们的校园错题分析第十五周第1课
时2016年月日单元测试第八单元试卷分析单元小结第十五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第九
单元总复习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培养小学生估算的意思,通过估一估,来确定商的最高位是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思
考,学会解决问题,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掌握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小于除数的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利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指导类推,归纳总结。学法:分析思考,实践运用。教具准备课件第九单元
第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问题导入(课件出示题目)一个篮球125元,一个羽毛球6元,买一个篮球的钱大约可以
买多少个羽毛球?组织学生独立解答,并指名学生汇报。教师: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教材第30页例9.出示主
题图。师:观察情境图,从中知道了哪些信息?跟同伴说一说。师:下面我们就来探究估算的方法。在解决这个问题时,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求出1
8个箱子大约能装下多少个菠萝。因为18接近20,可以把18看成20,算得20个箱子能装下160个菠萝,182>160,所,18只纸
箱肯定装不下182个菠萝;还可以用估一估的方法算出装完这些菠萝至少需要多少个纸箱。菠萝的总数为182,接近180,180除以8得数
大于20,所以,18个纸箱肯定装不下所有的菠萝。指名学生板书。方法一:18≈2020×8=160(个)方法二:182≈1801
82÷8>20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1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1)出示题。(2)读题,理解题
意。(3)分析数量关系。(4)列式解答。(5)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四、思维训练如果同一节目每月播出的时间相同,每个节目每月各播出
多长时间?(1)出示题,讲述题意。(2)解读图意。(3)理解题目中所提的问题。(4)直观看图,正确解答。(5)交流解题思路。课时作
业板书设计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方法一:18≈20160<182不够20×8=160(个)方法二:182≈1
80180÷8>18不够课后反思第十五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位置与方向(教材第10
9页第1题第(1),(4)小题。教学内容教材第31~32页第3~7题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
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
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会
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教学难点训练
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复习法。学法:自主复习与练习相结
合。教具准备课件第九单元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导入1.师谈话: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系统地整理和复
习“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有关知识。2.板书课题:位置与方向的整理和复习。二、复习巩固1.小组合作,自主整理。(1)师:位置与方向
的有关知识我们已经学过了,现在你打算怎样系统地整理和复习这部分知识呢?(2)教师参与小组讨论。(3)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得既全面具体
,又简单明了。2.全班交流,构建知识。教师倾听学生汇报,适时引导和其他小组补充,并适时评价。3.整理完善,沟通联系。(出示)(1)
我们学过的八个方向分别是?(2)找出教室的东方,然后指名找出其它的七个方向。(3)根据线路图,简单描述行走的路线。三、课堂小结1.
完成P112页第1题。2.指定教室内任一名同学,请他周围的人分别说一说自己在他的哪个方向?课时作业板书设计复习位置与方向错题分析
第十五周第4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
使学生会熟练地口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表
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使学
生会熟练地口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教学难点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教法与学法教法:指导复习法。学法:自主复习与练习相结合
。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九单元第3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
表示出各单元的知识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
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2.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
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
结构图1.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
图向学生展示。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三、课堂小结1.通过今
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师总结。课时作业教科书第112页第2~4题。板书设计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错题分析第十五周第
5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会熟练地口
算、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过程与方法: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
成估算的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点使学生会熟练地口算、
笔算乘、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教学难点会用乘法验算乘、除法教法与学法教法:引导探究法。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法。教具准备口算卡片单
元课时第九单元第4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课前准备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表示出各单元的知识
结构。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1.先想一想本单元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
安排这些内容的?2.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
理解吗?3.根据目录和例题,概括出本单元知识。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示出。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师巡视;
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向学生展示。3.
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师:“对以上学习内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三、课堂小结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
新的收获?2、师总结。课时作业相应的配套练习板书设计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课后反思第十六周(2016年月日~2016年月
日)第一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统计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
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
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在
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统计。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应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与学法教法: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法:小组讨论交流。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九单元第5课时。教学过程教
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思一、课前准备1.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
方法:(1)先想一想各单元分别学了哪些知识?是按什么顺序学习这些知识的?再看课本目录,看看教科书是按怎样的顺序来安排这些内容的?(
2)再看例题。每小节有几个例题,每个例题是什么内容?例题之间有哪些联系?你认为哪些例题解释同一个内容?这些内容你理解吗?(3)根据
目录和例题,概括出各单元知识。二、师生共同展示、交流自己整理的本单元知识结构图1.师巡视:找整理得较全面、较有逻辑性的学生作品,在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对展示的作品做评价。2.教师将自己整理的各单元知识结构图分别向学生展示。3.提出问题和介绍经验师:“对以上学习内
容,你有什么疑问?你有哪些成功的体会可向同伴介绍的?”三、复习小结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师总结。课时作业完成相
关练习板书设计复习统计错题分析第十六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年、月、日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
技能: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2.使学生会用24时计时法
表示时刻,进一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具体的情境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教学难点培
养学生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练习提升,合作交流。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九单元第6
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导入1.请每一位学生用文字、表格、框图等方式分别表示出这两个单元的知识结构。
2.提示整理知识的一般方法:二、基本练习1.一年中有(????)个月,其中31天的有(????)个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
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10月1日是(???)周年。3、课外小组14:30开始活动,经过1小时20分结束,结束时间是(?
???)时(????)分。4、小明奶奶今年打算在小明家连续住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分别是(????)月和(????
)月。三、复习小结1、通过今天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2、师总结。课时作业板书设计复习年、月、日课后反思第十六周第3课时2
016年月日课题复习面积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2.课型新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使学生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
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厘米
、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使学生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
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长度、质量单位及
进率,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2.?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面积的含义,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探索发现。学法:小组交流,归
纳应用。教具准备课件单元课时第九单元第7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旧知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时间、长
度和面积单位?二、基本练习1、填空3米=()分米()厘米=5分米2、(1)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2)一个小正
方形的面积是多少?一共是多少个小正方形?面积是多少?(3)你发现了什么?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3、
换算3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5平方分米300平方分米=()平方米4、选择正确的答案的字母填在()里。(1)正
方形边长40厘米,它的面积是(?)。A、160平方厘米B、1600平方厘米C、16平方分米(2)长方形长2米,宽4分米,
面积是()A、48平方米B、80米C、80平方分米课时作业板书设计复习面积课后反思第十六周第4课时2016年月
日课题小数的初步的认识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会读、会写小数部分不超过位的小数。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3.使学生会计算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过程与方法: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实践,交流,通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结合具体内容比较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教学难点使学生会计算一位、两位小数的大小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练习提升,合作交流。教具准备课件、题卡。单元课时第九单元第8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旧知1.比较整数大小的方法是怎样的?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是怎样?2.小结:突出整数比较大小时,要从高位比起,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加以比较,同分母的大小比较,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把相同分数单位分数的分子进行比较。口算比赛:(用手势表示“大于号”、“小于号”)16○1228○3886○844/5○3/57/12?○?5/1216/20○?9/20导入新课:前一阶段,我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和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今天我们先学习“小数的大小比较”。(板书课题)二、基本练习一、口算练习。4.6+5.4???0.6+0.80.36+0.4??0.9–0.70.8–0.4????1–0.6老师小结口算情况。二、练习笔算小数加、减法。1、完成P97?第4题和P98第6题。2、评讲时突出两个带小数相减,且小数部分只有一位,十分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整数部分的个位退一的计算方法,作为重点评讲。三、拓展练习练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文字题。1、讨论:以下两题应该怎样列式计算。(1)0.95比0.58多多少?(2)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几?学生列式计算后,老师进行简单小结:第(1)小题是比较两数大小,相差多少?可用减法计算,列式计算?0.95-0.58=0.37?;第(2)小题已知甲数是7.4,它比乙数多1.3,乙数是多少?(也就是乙数比甲数少1.3,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即7.4–1.3=6.1,做这类文字题一定要弄清楚谁与谁比,谁大谁小,求大数还是求小数,要分析题中两数关系,然后选择正确的算法进行解。复习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时作业板书设计复习小数的初步的认识课后反思第十六周第5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解决问题教学内容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2、通过解决具体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过程与方法:教学时,要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实践,交流,通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得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能用分数与他人交流,并能对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分数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学会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教法与学法教法:创设情境,引导探究。学法:练习提升,合作交流。教具准备课件、题卡。单元课时第九单元第9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设计个性化设计及反思一、复习旧知同学们,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应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下面老师有几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忙解决。一些学生为布置教室做纸花。每两位小朋友一小组,每位小朋友做3朵花,8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二、基本练习1.请学生解决练习二十三中第1、3、4题中的问题。(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可以不受习题顺序的限制,想先解决哪个问题,就先解决那一个。(2)适时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3)组织交流。三、拓展练习1.第104页12题?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师:能直接用32和4元角比较吗?为什么?师:你准备先算什么,怎么算,再算什么?又怎么算?师:还有其他方法吗?你是怎么想的?师:通过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2.第105第14题?师:观察题目,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师强调:图中隐含了一个条件,是什么?师:通过这道题,你明白了什么?四、复习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课时作业板书设计复习解决问题课后反思第十七周第1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期末测试测试目的1.掌握学生对本册教材内容的掌握程度,根据测试情况,找出学生学习上的薄弱环节。2.让学生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系统了解,明确复习目标和方向一、填空(25分)?1.今年是2009年,共有()天,这个月是6月,有()天。?2.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左面是()方,你的后面是()方。3.□59÷4,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4.一列火车上午7:30从温州出发,当天下午3:30到达杭州,途中用去()小时。5.一台彩电售价2018元,买4台大约要花()元。?6.?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2厘米,宽都是1厘米,如果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如果把它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周长是()厘米。?7.把下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起来。(2分)5.45.045.545.4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学校操场面积为800()????小明的身高132()课桌面的面积为20()?黑板的周长为9()小青每天练字1()20()汽车每小时行60()9.△=○+○+○,△+○=40,则○=(),△=()。10.5公顷=()平方米3天=()小时5月份有()个星期零()天二、判断(5分)1.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2.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3.小明家客厅面积是10公顷。()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5.三(7)班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三(7)班不可能有体重低于32千克的同学。()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里(5分)1、125×8的积的末尾有()个0。A.1B.2B.3D.42、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A、10??B、100???C、10003、宁海县县城的面积大约是()。A、平方千米B、公顷C、平方米D、千米4、比较下面两个图形,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B、甲、乙的面积相等,但甲的周长长C、甲、乙的周长相等,但乙的面积大?D、甲的面积小,周长也小。5、学校开设两个兴趣小组,三(3)班42人都报名参加了活动,其中27人参加书画小组,24人参加棋艺小组,两个小组都参加的有()A、7人???B、8人??C、9人???D、10人四、计算1、直接写得数。(6分)?500÷5=2.3+3.4=9-3.5=8×311≈80×500=????5.3-3.05=15×20=587÷3≈2700÷9=??8+4.7=125×6=??278×9≈2、列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13分)927÷325×5810-14.835.2+13.9?3、用递等式计算(12分)128+840÷6???????420-40÷5(270-180)×72400÷(3+2)五、“动画”世界1.根据下图提供的参考:请你制作一张2009年2月份的日历表。(3分)2009年一月日一二三四五六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日一二三四五六2.测量右边的长方形,完成下面各题。(6分)(1)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宽是()(2)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各是多少?(3)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六、解决问题(25分)1.一枝铅笔0.70元,一根钢笔5.60元。买一枝铅笔和两枝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2.三年级252人要乘6辆车去参观科技馆,如果每辆车的人数相同,每辆车应坐多少人??3.一艘轮船5小时行150千米,照这样计算,一天可航行多少千米?4.上学期期末测试中,李军语文、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2分,英语成绩为86分,请你算一算,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平均成绩。5.一辆洒水车,每分钟行驶200米,洒水的宽度是8米。洒水行驶6分钟,能给多大的地面洒上水?第十七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上学年期末考试题(考试)第十七周第3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上学年期末考试题(考试)第十七周第4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上年期末考试题(讲解)第十七周第5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复习上年期末考试题(讲解)第十八周第1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期末考试题第十八周第2课时2016年月日课题期末考试题单元分析第九单元总复习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在期末复习阶段,学生整体学习兴趣较浓厚,在课堂上积极性较高,表现欲强。部分学生学习较为主动,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情况。而且有几名学生对于独立解决两步应用题存在一定的问题,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导致无法下笔解决问题。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复习内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第五单元:面积第六单元:年、月、日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二)第九单元:总复习三、复习目标1、通过回忆这学期的学习收获,对全册内容进行整理,初步形成知识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加深对全册内容的理解。2、通过对学习中有趣事情的回顾,唤起学生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经验的回忆和愉快的情感体验。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方法策略的有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复习重、难点重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面积的计算和单位的换算、年月日的计算题、小数的大小比较及计算。五、复习方法1、讲练结合,点线结合。(先各个知识点突破,再知识点综合,最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复习时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首先规范各个小组,教给学生如何进行小组学习。3、进行习题练习时规范学生的书写,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检查的好习惯,对速度比较慢的同学多鼓励,为他们订立小目标,逐步提高做题速度。4、及时反馈,及时订正,使复习确实有效,使大部分学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复习措施(一)教师方面:1、针对本班学习情况,制定好复习计划,备好、上好每一节复习课。2、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3、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4、复习作业的设计体现层次性、综合性、趣味性和开放性,及时批改,及时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做到知识天天清。5、注重培优补差工作,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态度,与家长加强沟通。(二)学生方面:1、要求在态度上主动学习,重视复习,敢于提问,做到不懂就问。2、要求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发言,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3、要求课后按时、认真地完成作业,及时进行自我反思。(三)补差措施1、对各差生的不同原因,对症下药,从态度、习惯、知识、方法入手,制定不同的目标,目标要小、细、实。2、将课内课外补差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3、时刻关注这些学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南东西北东我知道,教学楼在操场的()面,食堂在操场的()面;实验楼在食堂的()面,在操场的()面,在花坛的()面。
献花(0)
+1
(本文系新智慧教育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