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应急工作程序管理制度
2022-05-27 | 阅:  转:  |  分享 
  
应急工作程序管理制度1、目的为加强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机制,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维护铝厂正常的生
产秩序和稳定,结合铝厂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铝厂范围内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突然发生的可能导致的火灾、爆炸、设备
损坏及破坏环境等意外事故;遇到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等的应急准备与响应。3管理职责3.1公司领导3.1.1经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
。经理负责对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进行审批,并督促实施。3.1.2生产副经理负责应急准备与响应方案的审定(批)、评价及实施。并负责紧急
或突发事件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现场统一指挥和调度工作等。3.2安环科3.2.1是公司事故或紧急情况下应急准备与响应的归口管理部门。负
责有关安全生产工作应急预案的汇编、宣讲培训、修订完善等;3.2.2监督应急程序和预案的贯彻落实,监督预案的演习、评审等工作;3.
2.3监督各种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准备的落实;3.2.4监督并参与事故和紧急情况下救护的组织和协调;3.2.5负责组织事故的调查
和原因分析;3.2.6负责事故后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实施及监督检查等。3.3各部门3.3.1各部门分厂是事故或紧急情
况下应急准备与响应的直接责任部门。3.3.2负责做好本部门分厂的危险源辨识和环境因素识别、评价工作,在此基础上针对危险源和重要环
境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应急预案。3.3.3负责应急预案的学习、演习和评价工作,负责做好本部门分厂人员安全生产、事故预想和事故防范等知识
的培训工作。3.3.4负责应急预案的准备、预防与响应的组织措施(在意外或紧急事件发生时,按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本部门抢险救护、保护现
场,必要时及时请求社会应急机构援助)等工作。4工作程序4.1成立应急领导小组4.1.1铝厂成立应急领导小组,由经理任组长或副经
理任组长,成员由相关单位、部门第一负责人等组成;4.1.2应急领导小组成员的通讯联系应保持畅通,以确保在第一时间内赶到事故现场,
并组织实施应急预案。4.2制订应急预案4.2.1各部门依据职责针对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危险点(源)以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制订应急预案并
报公司审批,以降低和减少由于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应制定的应急预案详见附录《应急预案清单》。4.2.2应急预案应包括的内容:
4.2.2.1应急组织机构,包括领导机构、专业和自愿救护队伍以及医疗、后勤、保卫等必要的配合人员;4.2.2.2发生或发现紧急
情况的具体报告制度,包括事故发生点与规模;4.2.2.3可靠的通讯联络,紧急状态下能满足救灾组织机构、各级领导、外单位间信息沟通
需要,同时应考虑当通迅被破坏时,利用其它方式进行联系的可能性;4.2.2.4救灾或救援物资、设备的贮备,包括消防器材、防毒面具或
空气呼吸器、通迅工具、临时照明设施与灯具、急救药品等;4.2.2.5满足疏散或救援的安全通道与安全出口;4.2.2.6事故或灾
害时的自救与自救教育;4.2.2.7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4.3应急准备4.3.1针对上述不同类型潜在事故,本厂各部门分厂应事
先对事故产生的危险程度予以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做到指挥机构落实、抢险人员落实、抢险任务落实。4.3.2铝厂
成立应急准备与响应领导小组,由经理任组长或副经理任组长,组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5.3.3各部门应针对本厂的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成立应急准备与响应抢险队,并负责落实应急措施。应急预案的内容应包括:事件性质、后果的判断;与内、外部联络的方式
、方法;报警联络步骤;应急指挥者、责任者的责任和义务;应急组织机构、物资准备、指挥中心和抢救地点;应急措施方法;现场警戒与人员疏散
、逃生方案等。4.3.4安环科及专职安全员应对各部门人员进行安全、防火、防爆、救护等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培训,特殊工作岗位人员必须持证
上岗。4.3.5针对潜在的事故,各相关部门必须配备足够的事故抢险物品(如灭火器、铁锹、沙袋、防毒面具、安全帽、水枪、水带、应急照
明灯、防尘口罩、绷带、急救箱及消毒液等),以上抢险物品必须有专人进行监管,并定期维护、检查、更换,确保抢险物品的常备有效,以保证事
故抢险能迅速、及时。4.3.6针对各类应急预案,各部门、安环科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预案的演习、评审。各部门、安环科必须认真组织相
关人员对预案进行学习和演习,演习后必须对演习的整个过程和控制效果认真评价。应根据演习和评价的结果,对事故应急预案进行不断的完善、修
订。4.3.7安环科督促有关部门健全包括市消防队、医院等单位以及铝厂各部门、管理人员、关键技术人员的通信联络表,并与上级有关部门
保持联系,以获取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相关咨询。4.4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习4.4.1经审批后的应急预案应发放到相关部门分厂、岗位,
由相关部门分厂组织培训,使相关岗位人员知晓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具备相应技能(如灭火器的使用);4.4.2必要时,副经理负责组织相
关部门进行应急预案的演习,由安环科检查相关岗位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4.5铝厂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有:4.5.1自然灾害:洪灾、
雷击、大风、断线,暑天造成的人员中暑、食物中毒等。4.5.2可能发生的工伤事故:触电、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烧烫伤等。4.
5.3意外事件:电网瓦解、输变电设备事故、发电设施意外损坏、油品泄漏、气瓶爆炸、火灾事故、压力容器及高压管道意外爆破、化学酸碱储
存设施泄漏、制粉系统爆燃、贮煤场自燃、输灰管道泄漏、灰场的溃坝事故等。4.5.4交通运输和起重作业事故、火灾爆炸事故等。4.6
应急响应4.6.1应急响应的保护原则是按“先人身,后财产,再环境”的顺序进行,使损失和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4.6.2任何单位、部门
在应急预案启动时,都应无条件的响应,立即进入到应急救援状态。4.6.3应急响应的工作方法是先救人、后救场;先控制、后消除;先重点、
后一般。4.6.4当预测的意外事件发生后,所属部门分厂应立即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采取以下措施迅速进行事故处理。即:事故报警→疏
散无关人员,隔离保护现场→救护转送伤员→组织抢险队员扑救→协助专业人员排除险情→清理事故现场→组织事故调查、分析→制定防范措施→上
报主管部门。控制、排除事故险情,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4.6.4.1事故报警:当意外事故突然发生后,当事人应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
况,分别向公司应急领导小组、所属部门领导汇报,报警时必须讲明报警人员姓名、单位及部门名称、事发地点、事故类型、伤员情况、联系电话等
详细情况,必要时报急救中心(120)、火警(119)并派人接应。4.6.4.2切断事故根源:当意外事故突然发生后,当事人应根据事
故类型和故障点的实际情况,用电话联系相关人员迅速隔断与故障点相联的汽、电、煤、油、气、水等根源,控制和减小事故的危害程度。4.6.
4.3疏散无关人员,隔离保护现场;事故发生后,为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应尽快将事故现场及附近的无关人员疏散走,并将事故现场隔离保护
起来,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无辜的人员伤亡,一方面也方便抢险人员迅速的进行事故处理。4.6.4.4救护转送伤员:事故发生后,若事发现
场有受伤人员,则应对受伤昏迷或窒息人员进行先期救护。根据受伤人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心肺复苏、消毒包扎、夹板固定、中和冲洗等先期工作,
为医院急救人员正式抢救做好初期准备。当医院急救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后,有关人员应向医院急救人员汇报对伤者的初步处理情况,然后协助急救人
员将伤员转运出事故现场。4.6.4.5组织抢险队员扑救:在接到事故报警后,所属部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应立即召集本部门抢险人员赶
赴事故现场进行首期扑救,扑救工作应在确保抢险人员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即抢险人员在抢险之前要配带好各种必需的个人防护品和抢险专用工
器具。4.6.4.6协助专业人员排除险情:当市消防队的专业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后,为尽快地排除险情,部门抢险队员应主动让位于专业抢险
队员,听从他们的指挥。在他们的指导下,做好排除事故险情的各项工作。4.6.4.7清理事故现场:当事故险情被消除后,所属部门应组织
人员清理事故现场,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注意在清理过程中继续收集各种事故材料,为下一步对事故的分析工作获取必要的证据;二是要注意
对事发现场废弃物的处理,不要人为造成二次环境污染。比如对酸、碱、油品的泄漏和库房火灾事故,要把泄漏于地面的有毒有害物品、残液及固体
废弃物尽量处理干净。4.6.4.8组织事故调查、分析:依据《生产事故调查规程》执行,事故排除后,所属部门应派专人对事故进行调查取
证(询问事故当事人、查阅工作记录、监测表纸、收集事故现场各种设备残骸等),所属部门领导应及时召集事故当事班组人员和部门安全、技术管
理人员对事故进行认真分析并填写相应记录。事故分析应遵循“四不放过”的原则。4.6.4.9制定防范措施:在事故原因查出后,所属部门
应根据事故的分析情况,制定新的防范措施,并严格执行,避免同类事故的再度发生。4.6.4.10上报主管部门:事故分析后,所属部门应
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并将事故发生的原因、人员的责任、防范措施的制定落实情况,按照规定上报上级主管部门。4.7事故调查和事故处理4.
7.1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应保护好现场;4.7.2一般事故由安环科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分析,并严格按照事故调查分析流程写出事
故报告,报公司领导审查,同时向公司安环部部报告;4.7.3安环科对已经结束的事故处理结果以通报形式下发给相关部门,督促防范措施的
落实工作,以达到预防同类、同性质事故重复发生的目的。4.8改进4.8.1安环科组织对已实际实施的应急预案有效性进行评价;4.8.2责任部门按照事故调查分析结论制订纠正预防措施并实施;4.8.3安环科负责组织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的效果进行监督和验证。4.9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评审、修改当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后,责任部门要记录事故或紧急处理的情况,安环科应组织相关部门对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进行评审,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修订,必要时重新进行演习或演练。5检查与考核5.1本标准的执行情况由安环科负责检查与考核。5.2依据本标准和公司相关制度进行考核
献花(0)
+1
(本文系天依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