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集团公司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手册
2022-05-28 | 阅:  转:  |  分享 
  




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手册













目录



第一章施工准备阶段技术管理工作 1

1.制定施工技术相关管理办法 1

2.技术人员配置 2

3.施工技术工作 2

3.1施工技术调查 2

3.2设计图审核和管理 3

3.3实施性施组编制 4

3.4临时工程方案编制 6

3.5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7

3.6施工作业指导书编制 8

3.7规范、验标的采购和发放 8

3.8创优规划编制 8

4.技术交底 9

4.1设计交底 9

4.2合同交底 9

4.3指导性施组交底 9

4.4实施性施组交底 9

4.5施工方案交底 10

4.6作业指导书交底 10

5.技术培训 10

5.1技术人员业务培训 10

5.2规范、标准学习培训 11

5.3信息化软件培训 11

5.4内业资料培训 11

5.5劳务队岗前培训 11

6.测量工作 11

6.1测量仪器设备配备 11

6.2交接桩和控制网复测 12

6.3线路中线测量和征地界(红线)放样 12

6.4地形复测 12

6.5地表附着物、交通、水系、管线调查 12

6.6结构物顺路、顺渠测量核对 13

6.7沉降观测、监控量测方案编制 13

6.8线路要素、结构物坐标和高程数据复核 13

7.试验工作 13

7.1试验人员配备 13

7.2试验室建设 13

7.3试验仪器设备配备 14

7.5原材料调查试验 15

7.6配合比试验 15

7.7室内土工标准试验 16

8.科技工作计划 16

8.1科技攻关课题 16

8.2专利、工法开发计划 16

8.3科技论文撰写计划 16

8.4“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 17

9.开工报告 17

9.1开工条件 17

9.2报批手续 17

第二章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工作 18

1.施工技术管理 18

1.1施组和方案的落实及动态调整 18

1.2工序质量“三检”及工程质量检验 18

1.3变更设计 19

1.4工程调度 20

1.5内业资料填写及整理 20

1.6迎接检查 21

1.7施工技术观摩交流 21

1.8委外技术服务管理 22

2.工程部与其它部门协调工作 22

2.1与征拆部协调工作 22

2.2与安全质量部协调工作 22

2.3与计划部协调工作 22

2.4与物资设备部协调工作 23

3.测量工作 23

3.1施工放样与复测 23

3.2控制网定期复测 23

3.3沉降观测及评估 24

3.4监控量测 24

3.5测绘仪器检定 24

3.6实体工程验收和工序转换测量检验 24

4.试验工作 25

4.1原材料及半成品进场检验 25

4.2实体工程质量检验 25

4.3超前地质预报 25

4.4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和配合比优化 26

4.5试验段总结 26

4.6梁场取证 26

4.7轨道板(轨枕)上道审查 26

4.8参与质量问题调查处理 26

5.工序(质量)过程控制 26

5.1.路基工程 27

5.2.桥梁工程 29

5.3.隧道及地下工程 30

5.4.轨道工程 32

6.科研工作 35

6.1科研课题研究攻关 35

6.2“四新”技术推广应用 35

6.3工法、专利开发 36

6.4科技论文撰写 36

第三章竣工阶段技术管理工作 36

1.质量检验(最终检验) 36

2.质量缺陷整治 37

3.竣工测量 38

3.1竣工复测 38

3.2结构物标、线路标、轨道标测量定位 38

3.3控制桩移交(桩橛、内业资料) 38

3.4测量内业资料整理归档 38

4.竣工决算(施工图检算) 38

5.竣工文件编制和移交 38

6.试验竣工资料整理 39

7.施工技术总结 39

8.科研结题验收、评审鉴定 39

8.1结题验收 39

8.2评审鉴定 40

9.工程竣工验收及交付 40

附件:集团公司技术相关管理办法清单 41



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手册

施工技术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龙头,是工程项目安全、质量、进度、创誉、创效、创新、滚动发展等的基础工作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技术人员配置

项目总工和相关部门要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计划确定技术、测量、试验等各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素质,技术、测量、试验人员配置计划由项目经理签认后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及时调配技术人员到位。

3.施工技术工作

3.1施工技术调查

⑴由项目经理或总工组织,项目经理部相关部门人员参加,共同完成现场技术调查工作。

⑵调查工作依据施工承包合同和设计文件资料,采用审查设计图纸资料、现场勘察、沿线走访、查阅当地有关施工资料和政府现行政策性文件等方法进行。

⑶技术调查的主要内容:

①设计现场核对。对照设计文件进行现场核对,提出设计遗漏和不符内容,并核实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与地方政府签订的有关协议和纪要。

②自然条件。收集工程所在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水系及植被情况,与施工有关的水文及气象资料。

③施工环境条件。施工用水、电、燃料、通信、交通等可资利用的情况及场地条件,取弃土场条件,红线用地和临时用地范围内地上地下管线及构筑物情况。

④经济环境。调查收集当地政府征(租)土地政策规定,拆迁建筑物单价,当地建筑材料市场价格及供应情况。

⑤社会环境。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医疗卫生、社会治安及地方民族政策情况。

⑷编写调查报告。项目总工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分析整理调查资料,编写书面调查报告。并提出临时工程方案、施工部署和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等建议。

3.2设计图审核和管理

项目总工组织工程、计划、测量、试验等部门进行设计文件审核,提出图纸审核意见。主要内容有:

⑴按照施工设计文件(图纸)清单,清点相关图纸资料,并造册登记。

⑵设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是否符合国家与当地政府有关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相关政策。

⑶审核工程结构物设计是否满足功能需要和地方要求,各结构物之间有无矛盾。

⑷设计文件是否齐全、明确,各组成部分之间有无矛盾。

⑸研究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如取弃土场位置、隧道斜井方案能否满足施工需要等。

⑹实地放样核对结构物设计位置与地形地貌、地表水系等关系是否一致。

⑺计算复核工程数量是否有误或漏项,并列表汇总。

⑻复核工程材料、构配件有无特殊(包括新材料、新设备)要求,计算材料、构配件用量。

⑼列出所需标准图、通用图、参考图(图号、图名、编制单位、审批文号等)和有关技术标准、施工规范及技术文件等。

3.3实施性施组编制

3.3.1施组策划

⑴集团公司直管项目施组策划由集团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牵头,相关部门和项目部参与;集团公司托管项目施组策划由集团公司工程管理中心和子(分)公司总工共同牵头,相关部门和项目部参与;子公司自揽自管项目施组策划由子公司总工牵头,相关部门和项目部参与。施组策划必须在施工调查的基础上开展工作。

⑵施组策划须明确:组织管理模式、施工段落划分、节点工期、关键线路、施工方案、临时工程方案,以及队伍、设备、材料(含工装模板)等资源配置计划。

⑶施组策划应形成施组策划书,相关负责人签字确认。

3.3.2实施性施组编制

⑴实施性施组编制由项目部经理组织,总工程师负责,工程部牵头,安质、计划、设备、物资、测量、试验、征拆、财务等部门参与,按施组策划书的要求进行编制,初稿完成经项目经理、总工审查后上报审批。

⑵施组内容:

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②工程概况和项目所在地区特征,③施工组织总体安排(段落划分、节点工期、关键线路),④临时工程和过渡工程方案,⑤控制工程及重难点工程(含高风险工程)施工方案,⑥一般工程施工方案,⑦资源配置,⑧安全、质量、环保等管理措施,⑨主要问题及对策,⑩施工组织图表(包括附图、附表、附件)。

⑶施组编制要点:

①分专业和部位,根据阶段工期目标、单个作业面日完成工作量计算确定工作面数量,不同工作面之间属平行作业。工期越长工作面应越少,以减少人、材(周转材料)、机的进出场费用。

②每个工作面的资源配置包括人、材、机基本条件,需计算投入和产出,完成产值应大于成本(直接费)支出。

③不同专业和部位间工程需流水作业,连续作业时间最长的工作内容为项目关键线路。为了缩短项目总工期,就要优化和压缩关键线路工作内容。

④方案制定应紧密结合企业自有的设备、工装、模板等闲置资源,做到自有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提升经济效益。

⑤制定的安全、质量、环保措施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和重难点。

3.3.3评审及批准

⑴集团公司直管项目的施组,由集团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反馈意见经项目经理部修改完善后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并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执行。

⑵集团公司托管项目的施组,经子(分)公司总工程师审核后上报集团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由工程管理中心组织专家评审,反馈意见经项目经理部修改完善后报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并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执行。

⑶子公司自揽自管项目的施组,由子公司技术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评审,反馈意见经项目经理部修改完善后报所在公司总工程师审批,并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批准后执行。

⑷施组经审批后实施,不得随意调整。当遇到重大事项或工期偏离较大确需调整时,应重新编制施组,并按规定程序审批。

3.4临时工程方案编制

⑴临时工程包括:拌和站、制梁场、铺轨基地、轨道板(轨枕)厂、钢筋(构件)加工厂、火工品库、给排水、供电、施工便道、试验室、驻地等。临时工程建设遵循“统筹规划、因地制宜、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建设方针,坚持“先批后建、按图施工、量价双控、严禁超标”的原则。

⑵临时工程方案编制要点:

①混凝土搅拌机配置型号应按施工高峰期混凝土月平均需求量和梁体等构件对混凝土的供应要求进行计算;预制梁场制梁台座数量按制梁工期进行计算,存梁台座数量按预制量与架设量的动态差值进行计算;钢筋加工厂的设备配置按施工高峰期钢筋的月平均需求量进行计算;临时用电设计按同时工作用电设备的功率(考虑同步系数)和损耗进行计算。

②根据施工环境、工程分布、运输距离等条件确定临时工程位置。选址应通过地质灾害评估,避开水文、地质不良地段和环境敏感区。

③临时工程应进行多方案经济技术比选(充分利用永久用地、优化临时用地)。

④明确临时工程设计方案(含用地数量)、施工进度。

⑤提出临时工程、设施处置及临时用地恢复建议。

⑶中标后,项目部、参建公司、勘察设计院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和初步策划,一周内形成调查报告及初步策划意见;在此基础上,工程管理中心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现场策划,一周内形成策划书,作为临时工程施工图设计依据。勘察设计院在策划完成15天内完成临时工程设计图,经工程管理中心组织审核后实施。

3.5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3.5.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专项施工方案由项目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结合工程实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内容

工程概况编制依据施工计划施工工艺技术施工安全保证措施作业人员配备和分工措施算书及相关图纸。

专项施工方案审核、论证及报批

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本单位技术、安全、质量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经审核,由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方案,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勘察设计负责人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后报监理单位由总监理工程师审专项施工方案对按需要进行工程,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应组织关人员验收。①适用范围,②作业准备,③施工顺序与工艺流程,④工艺操作要点,⑤质量标准,⑥劳动力组织,⑦原材料技术指标,⑧机具、设备配置,⑨质量保证措施,⑩安全及环保措施。

3.7规范、验标的采购和发放

⑴工程部对本项目施工需执行的规范、验标和其它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统计,按照不同专业进行分类列表登记,和施工图一起形成有效文件目录清单。

⑵施工所需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和其它有关技术标准由项目集中采购,登记并发放给每个技术人员。

3.8创优规划编制

工程部应根据项目重难点工程特点制定创优规划,确定优质样板工程和项目创优目标,确定创优管理责任人和工作流程,制定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和考核奖惩办法。

4.技术交底

4.1设计交底

⑴设计交底一般由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参加,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

⑵设计交底一般采用会议或现场交底的形式,由设计专业人员向施工单位就设计意图、采用标准、重难点工程、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施工注意事项及关键部位的特殊要求等进行技术交底;对重大、复杂或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工程,应进行专题施工图设计技术交底。

⑶交底时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的疑问和建议进行答复,并形成书面答疑纪要文件,作为设计文件的组成部分。

4.2合同交底

项目经理组织,计划部对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进行对上和对下合同交底,明确合同内容、工作范围、标准和二次经营工作方向等。

4.3指导性施组交底

项目经理组织,项目总工对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进行业主指导性施组的交底,明确总体目标、关键线路、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案、主要施工措施等。

4.4实施性施组交底

⑴项目经理组织,总工负责向施工队长及以上管理人员(含分包方负责人)进行施组综合交底,交底方式一般采用会议形式,并签字、存档。

⑵交底内容包括:设计标准、工程概况、组织机构及队伍部署、工期总目标及主要节点工期目标,重点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及技术保证措施,物资供应、设备保障及开工前各项施工准备,安全、质量、环保要求,创优规划等。

4.5施工方案交底

项目总工组织的编制要求日期交底人、接收人签字。



6.测量工作

6.1测量仪器设备配备

项目测量队根据工程规模、测量工作量、精度要求等编制测量仪器设备配置计划,由公司测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调配或购置测量仪器设备。

6.2交接桩和控制网复测

⑴项目总工组织,项目测量队(班)负责,联系建设、设计、监理等单位现场点交测量控制网桩橛,办理交接桩手续。

⑵公司测量管理部门组织项目测量队(班)编制控制网复测方案,方案应包括复测方法、采用仪器、人员配置、工作计划、数据处理方法、成果格式等。控制网应根据施工现场需要进行加密,长大隧道、复杂结构桥梁等工程须建立独立控制网。

⑶公司测量管理部门组织控制网复测和加密网、独立网测量,处理测量数据,形成书面复测成果报告。

⑷复测成果报告须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评审,经评审通过后报监理、设计及业主,批准后方可使用。

6.3线路中线测量和征地界(红线)放样

项目测量队(班)根据线路平面要素进行中线测量,根据设计红线用地图进行征地界(红线)放样。打设红线地界桩后,交底给项目部征拆部门负责人。

6.4地形复测

项目测量队(班)负责路基、桥梁、隧道口的地形(原地面)复测,形成纸质和电子版横断面图,交底给项目工程部负责人。

6.5地表附着物、交通、水系、管线调查

项目测量队(班)在进行原地面复测的同时,对地表附着物、交通、水系、管线等进行调查,形成书面清单,交底给项目工程部和征拆部门负责人。

6.6结构物顺路、顺渠测量核对

项目测量队(班)在进行原地面复测的同时,对结构物顺路、顺渠进行测量核对,形成书面清单,交底给项目工程部负责人。

6.7沉降观测、监控量测方案编制

项目测量队(班)负责编制路基和桥梁沉降观测、深基坑和隧道监控量测方案,方案内容应包括编制依据、工作内容、测量方法、测点埋设、采用仪器、人员配置、工作计划、数据处理方法、成果格式、成果反馈和使用等。

6.8线路要素、结构物坐标和高程数据复核

⑴线路平面和纵断面(高程)要素由项目测量队(班)计算、工程部复核,经项目总工审批后使用,同时报公司测量管理部门备案。

⑵结构物放样点的测量坐标和高程由项目部(分部或工区)测量队(班)计算,工点技术负责人复核。每道工序的首件放样数据须由项目部(分部或工区)总工审核后方可使用。

7.试验工作

7.1试验人员配备

⑴公路:一般2师6员,持证上岗,证书在母体注册,专业涵盖工程所涉及的专业范围。

⑵铁路(中心试验室):一般8人,工程师2人及以上,持证上岗,报告

7.2试验室建设

⑴试验室应根据工程项目的内容、特点和规模设置,满足工程质量控制和投标文件要求。试验室规划要遵循总体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组织协调顺畅(互不干扰)、经济适用、安全环保的原则,试验室空间和面积应满足检测工作和检测环境要求。

⑵试验室设置

铁路:试验室一般设置在标段中部,超过50km时,要设置试验分室,试验分室管理跨度不大于25km。预制梁场和轨枕(道板)场要独立设置试验分室。

公路:项目一般须独立设置试验室,工程规模较大时,还需设立试验分室。

⑶试验室一般包括:胶凝材料室、集料室、混凝土室、养护室、力学室、耐久室(T)、土工室、化学室、防水材料室(T)、现场检测室、加工室、样品室、留样室、沥青室(G)、沥青混合料室(G)、高温室(有条件)。

⑷房屋面积和环境要求:

铁路:每间面积不小于12m2,养护室面积不小于30m2。

公路:每间面积12~25m2,养护室面积根据施工最高峰任务计算。

环境要求:温度要求、湿度要求、通风要求、给排水要求。

7.3试验仪器设备配备

⑴按照母体授权工地试验室的检测范围和检测项目,配备仪器设备;其功能、精度和技术指标应符合规范要求,设备和耗材数量满足使用频次要求。

⑵根据业主要求配备信息化配套设备和管理系统。

7.4试验室验收



7.5原材料调查试验

⑴型式检验

对产品(母材)质量进行全面考核,即对产品标准中规定的技术要求全部进行检验。

⑵进场检验

对产品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产品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7.6配合比试验

配合比试验的工作流程: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室内配合比→施工配合比。

⑴技术要求:强度等级、弹性模量、抗渗等级、抗冻等级、抗侵蚀环境、使用年限等耐久性指标。

⑵工装、工艺要求:施工工艺、施工部位、施工周期、机械装备、拌和站位置设置、搅拌机性能等。

⑶材料要求:水泥等级、胶凝材料组成、粗细骨料质量、粗骨料掺配比例、外加剂种类及技术要求、其它材料等。

⑷设计参数:水胶比、胶凝材料用量、外加剂掺量、砂率、拌合物坍落度、扩展度、含气量、凝结时间、浆骨比、倒置坍落度筒排空时间、总碱、Cl-、SO3含量等。

7.7室内土工标准试验

土工标准试验的工作流程:确定取土场→取样→土样检验→标准试验。

确定合格土样的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黏性土的液塑限。

8.科技工作计划

8.1科技攻关课题

根据项目工程的难易程度、目前行业采用的工法工艺以及本单位同类工程的施工水平和能力,确定项目科研立项方向及重点研究对象。内容包括:(1)立项背景,(2)主要研究内容,(3)研究方法,(4)研究预期创新点、成果形式及主要技术指标,(5)课题组成员及分工,(6)进度计划安排,(7)经费使用及分配,(8)其他。

编制研究工作大纲,必要时请专家评审研究大纲。

8.2专利、工法开发计划

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著作权;工法分三级,局级(三级)工法、省部级(二级)工法、国家级(一级)工法。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具有一定创新性都可以申报专利或创新工法,应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初步计划专利开发、工法编写的内容及数量。

8.3科技论文撰写计划

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具有一定创新性都可以撰写论文,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初步计划科技论文撰写的内容及数量。

注:具有独创性的技术要先报专利,专利通过后再撰写论文并总结成果。

8.4“四新”技术推广应用计划

根据项目工程特点如深水、高墩、特殊结构桥梁、软岩隧道、有害气体等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四新”技术,提前进行策划。

9.开工报告

9.1开工条件

⑴施工设计文件经审查无误,并已进行技术交底。

⑵施工复测完成,成果已经报批,各类桩橛埋设齐全准确无误。

⑶管理人员已按投标书承诺到位。

⑷材料、机具、工装设备及劳力等能满足开工需要。

⑸施工用水、电、风、便道、临时房屋及临时设施、征地拆迁等满足开工需要。

⑹拌和站和试验室已验收。现场原材料、半成品经试验检验合格,配合比已经选定并报批。

⑺施工组织设计已批准。

⑻其它要求已达标。

9.2报批手续

在达到开工条件后,项目工程部按业主或监理工程师要求的程序和格式,填写并提报开工报告,批准后开工。

第二章施工阶段技术管理工作

1.施工技术管理

1.1施组和方案的落实及动态调整

⑴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技术方案一经批准,要认真执行。临建工程要按方案建设到位,各种施工队伍、材料、机械设备要按时到位,各工点和作业面要按计划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存在问题及时进行补充和加强。

⑵施工过程中,如遇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如地质、水文与设计不符,施工季节改变,实际进度严重偏离计划等),在确保安全、质量和施工总工期的前提下及时进行优化调整,调整后的施组和方案要按原审批程序(遵循“先报告、后调整,先批准、后施工”的原则)逐级上报审批备案。

1.2工序质量“三检”及工程质量检验

⑴工序质量检查:自检(工班自检)、互检(工序交接)、专检(质检员)。

⑵检验批质量验收: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质检员、技术员检查验收。

⑶分项工程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分项工程技术负责人验收。合格标准: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合格,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⑷分部工程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质量负责人验收,需要时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参加。合格标准: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重要分部工程中有关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检测结果符合有关规定。

⑸单位工程验收: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组织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负责人进行验收。合格标准: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完整,实体质量和主要功能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观感质量验收符合要求。

1.3变更设计

1.3.1变更设计原则

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期可控、安全质量有保证,先申请后变更,先批准后施工。

1.3.2变更设计组织程序与管理

⑴项目总工牵头组织变更设计工作,负责审查变更设计项目。项目工程技术部门牵头具体业务工作,指定专人管理日常业务,建立变更设计管理台帐。

⑵变更设计应按业主或现场监理规定的程序组织实施。施工现场出现与设计图不一致时,由项目工程部牵头,有关技术、合同管理等人员参加,向监理提出变更申请单;再会同业主、设计、监理单位根据现场核查情况确定变更方案,形成四方会议纪要。

⑶项目总工要督促设计变更工作进度,业主下发变更通知单,设计院下发设计变更文件。需现场确认的工程数量工程部要及时找监理签字确认。

⑷项目工程部依据变更设计通知书进行设计图更改,标注通知单编号及更改人,并及时将变更设计情况书面通知现场技术员和施工队,按变更设计施工。变更设计未经批准,不得盲目施工。

1.3.3项目工程部要按照技术资料管理有关规定做好变更资料收集、整理、登记和归档。

1.4工程调度

项目工程部设专(兼)职调度,每天统计标段内各工点、部位完成的工程数量,定期(每周或每月)进行汇总,并与施工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施工进度存在问题并反馈信息。

1.5内业资料填写及整理

技术资料由工程部专(兼)职资料员进行管理。应设立技术资料室,健全各类资料分类登记和借阅制度,配备必要的文件柜、资料盒(夹)。

1.5.1技术资料内容

项目工程部主要负责项目设计文件、施工图纸、标准图、定型图、施工技术规范、标准、图纸会审记录、设计变更申请及审批单、施组及方案、施工记录、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工程环保、施工技术总结和技术攻关活动(含文字、图纸、照片、录音、影视)等资料的整理。

测量队负责控制网复测成果、测量放样记录、精测网测量记录、沉降观测记录等资料的整理。

试验室负责原材料、构配件的质量合格证明和检验报告,主体结构和重要部位试件、试块、材料试验、试验观测记录、检验记录等资料的整理。

1.5.2内业资料填写

⑴建立施工台帐,做到施工与内业同步。施工台帐要与拌和站、试验室的数据相对应,至少每周需进行一次核对,防止数据出现系统性偏差。

⑵内业表格上的所有数据要有真实来源,有可追溯性。每道工序每个检验项目的检验方法、使用仪器、数据精度、检验频率等应符合验标要求。

⑶各项检测数据的原始记录要保存完整,以备查验。

1.5.3技术资料归档

⑴技术资料应及时归档,收集的技术资料要认真整理、立卷、归档工作。

⑵利用网上办公平台,建立工程管理资料库,内容涵盖技术方案预控、施工检验及评价记录、标准化管理、技术标准与规范、环水保、竣工管理、在建工程等电子化、系列化模块资料。

⑶资料员按文件类别分别装盒(夹)保存,盒外有标注标签,盒内有文件目录清单。文件资料借阅时,办理借阅登记签字手续。

1.6迎接检查

⑴汇报材料要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问题准确、措施得当,并展示亮点。

⑵施工现场要规范有序,图表清晰。

1.7施工技术观摩交流

⑴观摩选点要有特点、有亮点。

⑵交流材料要突出实用性、创新性。

1.8委外技术服务管理

项目、子(分)公司、集团公司不能自行完成的技术难题应及时委外,委外技术服务合同要内容具体、价格合理、服务及时。通过技术委外解决难题,并提升自身技术水平。

2.工程部与其它部门协调工作

2.1与征拆部协调工作

⑴提供临时用地方案。

⑵提供土地、房屋征拆范围、数量以及使用时间。

⑶提供三电及管线迁改以及改路、改沟、改渠的方案、数量、使用时间。

⑷提供既有构筑物的加固、检测、防护等方案。

2.2与安全质量部协调工作

⑴编制安全专项方案。

⑵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和培训。

⑶参与工程安全质量检查。

⑷参与安全质量问题调查处理。

2.3与计划部协调工作

⑴提供设计工程量。

⑵提供变更设计工程量。

⑶提供竣工工程量。

⑷提供工程验工数量。

⑸提供年、季、月施工形象进度计划。

2.4与物资设备部协调工作

⑴提供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以及使用时间。

⑵提供设备的型号、数量以及进场使用时间。

⑶参与材料、设备的进场验收。

3.测量工作

3.1施工放样与复测

3.1.1每道工序开工前,项目测量队(班)应进行施工放样,并向施工队和工点技术员书面交底。测量原始记录须保存完整。

3.1.2以下工序的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复测:

⑴桥梁每座墩台第一根桩以及承台、墩身的施工放样。

⑵现浇梁线形控制时每节段(孔)的中线和高程测量。

⑶隧道洞口施工放样,洞内各作业面的初支、仰拱、二衬的首次施工放样以及长大段落每间隔150米的施工放样。

⑷地铁车站首根围护桩、首段连续墙、车站四个角点、盾构钢圆环预埋的施工放样。

⑸设计精度要求较高的预留、预埋部位的施工放样。

⑹其它重要工序的施工放样。

3.2控制网定期复测

⑴由公司测量管理部门按规范要求定期组织控制网复测,提交控制网复测成果报告。

⑵长大隧道和地铁的洞内外控制网应根据需要及时进行联系测量,确保控制网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3沉降观测及评估

项目部测量队(班)须严格按照沉降观测方案布设测点,并进行数据采集,工程沉降观测到期后,项目部测量队(班)组织编制沉降观测成果报告,提交相关单位审核和评估。

3.4监控量测

项目部测量队(班)须严格按照监控量测方案布设测点,并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应及时向项目工程部、安质部以及工点施工、技术负责人反馈,以便指导施工。

3.5测绘仪器检定

⑴公司测量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测量仪器周检计划。

⑵项目测量队(班)负责按周检计划委托有资质的正规机构检定仪器。仪器长途搬运以及调入新项目后应重新检定,意外受损时应维修后重新检定;严禁使用未检定或检定过期的测量仪器。

⑶测量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须定期检定和校准(自检),精度不满足要求时需及时进行维修和重新检定。

3.6实体工程验收和工序转换测量检验

3.6.1测量队(班)参与实体工程质量检验,并对结构物的平面位置、高程、净空等进行测量验收。

3.6.2以下工序转换前须进行测量检验:

⑴架梁前必须复测墩台的中心、高程、跨度及锚栓孔的中心线、高程。

⑵有砟轨道铺轨前必须复测线路的中线和道床高程。

⑶无砟轨道的道床混凝土浇筑前后必须复测中线与高程,长枕埋入式道岔浇筑前必须复测线路中线、高程及前后150米长道床的中线和高程。

⑷其它关键工序转换时必须复测。

4.试验工作

4.1原材料及半成品进场检验

物资部负责材料分批次(批号)进场并填写进场材料报验单,试验室负责按批次(批号)取样并按规定方法进行试验检验、出具试验检验报告,明确材料是否合格并标识,合格材料方可使用。

半成品按质量指标由物资、质检、试验联合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合格后方可使用。

过程检验包括型式检验和进场检验:

型式检验:周期性(三个月、半年、一年)、前提(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





路基填筑质量检测,桩基质量、隧道初支检测、衬砌质量,混凝土、砂浆强度检验等。

4.3超前地质预报

采用地质雷达、TSP203、红外探水、超前钻孔等手段进行超前地质预报,并对检测图象、钻孔记录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不良地质情况。

4.4混凝土施工过程控制和配合比优化

过程控制:检测砂石料含水量、混凝土坍落度、流动性、和易性、含气量、入模温度等。

配合比优化:在原配合比的基础上,通过调整材料组成、级配组成、材料成分组成,到达满足规范、设计图纸要求的各种性能,在确保质量达标的前提下,做到成本最低。

4.5试验段总结

⑴试验段总结包括:路基填筑、试验桩、试验锚杆/锚索等。



包括管理核查和成品检验两大部分。

4.7轨道板(轨枕)上道审查

包括管理核查和成品检验两大部分。

4.8参与质量问题调查处理

参与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混凝土、砂浆质量不合格,路基填筑、桩基、衬砌等实体不合格的

5.1.路基工程

工序控制要点有:填料(粒径超标)、填层厚度、碾压密实、边坡压实、挡护、排水等。

5.1.1填料试验及压实试验

做好填料相关试验,确定合格的填料。对于填料的最大干密度、最优含水量、级配及有机物含量等,都要进行严格的分析与室内标准试验,之后对相关的数据及参数进行对比。而压实试验除了要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外,还要对地基沉降等问题进行研究,进而检测出填筑加载速率是否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5.1.2不同填料应分别进行摊铺压实工艺性试验

选200~300m长度(包括过渡段)进行填筑试验,确定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施工控制含水量等工艺参数。

5.1.3基底处理

按设计要求对路基进行加固处理,清除基底表层范围内的草皮、树根等杂物和腐植土,并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做好施工临时及永久防排水设施,避免地基表面积水,做好测试元件埋设工作。

5.1.4分层填筑

按横断面全宽水平分层填筑,在有效的填筑范围内,用石灰画出网格(根据单车的装载量及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计算确定),以指导现场领工员指挥车辆按顺序倾倒填料。

5.1.5摊铺整平

按“先高后低、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进行单项作业,确保摊铺平整度和均匀度。人工平整机械不能到达的边角和局部不平处,剔除或破碎超粒径填料。

5.1.6碾压

碾压前应把填料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当填料含水量较低时,采取洒水措施;当填料含水量较大时,将填料摊铺晾晒。压路机行驶路线由外到内,遵循“先慢后快、先弱后强、先两边后中间”的原则,行走速度控制在1.5~3km/h,轮迹重叠1/3轮宽、前后重叠1m以上。台后采用小型机具或特种夯机,以确保压实质量。

5.1.7检验签证

压实质量分层检测,达到标准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填筑施工,检验标准按相应验收标准,并进行沉降观测和沉降评估等工作,特殊地段和不同填筑部位还需检测Evd。

5.1.8路基整修

路基填筑整修验收贯穿整个填筑过程,每填高2m对路基边坡整修验收一次。整修时,将路基两侧超填部分刷坡收至下层填筑面,对刷坡成型后的边坡及时用挖掘机斗面进行夯拍、整平,并做好临时排水工作,以免雨水对边坡的冲刷和对坡脚的浸泡。

5.1.9其它注意事项

①天沟、侧沟、盲沟等各种防排水设施要有效衔接并与地方水系相连通。

②路基支挡防护工程要稳定,不能存在下沉、开裂、滑移等安全隐患。

③路堑周边不能存在危及线路安全的孤(危)石、滑坡、岩堆、泥石流等风险。

④按照《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在路基两侧红线以外存在取土、挖沟等影响铁路运营的重大安全隐患,线路附近有过量抽采地下水、深基坑施工、堆载等情况,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线路安全。

5.2.桥梁工程

工序控制要点有:桩基、承台(大体积砼)、墩身、支座安装、梁体预制和架设、梁面防水层、梁面排水等。

⑴桩基施工:应根据地质条件进行钻机设备选型,钻进过程保护壁,泥浆比重是关键,验孔工序不能省,清孔重点是孔底沉碴,钢筋笼安装要快速,导管接头要密闭,管端距底要测量,混凝土和易性要保证,首盘料数量要足够,导管埋深勤量测。

⑵承台大体积砼施工:厚度超过3m的承台应分层浇注混凝土,或设置冷却水管(管径φ40mm、间距1m环形布置)对混凝土内部进行降温,保证混凝土内外部温差不超过20℃。

⑶墩身施工:钢筋保护层厚度需严格控制,浇注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混凝土养护用水不间断,拆模在气温变化小、无风时进行,防止温度裂纹或风吹干裂。

⑷支座安装:原则上固定支座在上坡墩、活动支座在下坡墩,固定支座在曲线内、活动支座在曲线外,提前确定,并交底清晰,加强过程检查(支座型号、安装位置和方向、螺栓坚固、连接杆拆除等)。

⑸梁体预应力施工:千斤顶和油表要按时标定,安装要锚垫板、锚具、千斤顶三同心,张拉要左右对称、两端同步,张拉力和伸长值要校核,滑(断)丝、夹片外露量要检查,压浆混合料(材料、配比、搅拌)要合格、出浆口有浓浆溢出、保压时间要满足、养护温度要保证。

⑹梁面防水层:基面要清洁干燥,防水层要按严格说明书铺设,搭接长度要满足要求,特殊部位要认真处理。

⑺梁面保护层:钢筋网要位置准确,混凝土要振动密实,排水坡要准确,施工缝防水要认真处理。

5.3.隧道及地下工程

工序控制要点有:边仰坡防护,超前管棚和小导管,钻爆开挖,初支拱架,锚杆,锁脚锚管,喷射混凝土,仰拱虚碴,仰拱弧模和矮边墙模板,防水板,钢筋保护层,二衬台车,混凝土振捣,拱顶混凝土,预埋件,排水等。

⑴超前支护:从钢拱架中心位置穿孔,间距根据围岩破碎程度确定(20cm~40cm),上仰角控制在5°左右(下一榀拱架能安装就位即可),导管有效搭接长度不小于1m,导管分布应圆顺成体系综合受力。

⑵钻爆开挖:炮眼数量和孔深、周边眼间距、单孔装药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有水孔必须使用乳化炸药,周边眼必须间隔装药,孔口必须用炮泥封堵,推广水压爆破技术;围岩变化需及时调整钻爆参数,软岩隧道更要采用光面爆破。

⑶拱架安装:位置、间距、垂直度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连接板必须密贴并采用螺栓加双螺母,严禁用钢筋连接不密贴连接板,系统锚杆要按设计位置、间距、角度、长度打设,锚杆注浆可采用双球阀注浆工艺,锁脚锚管(杆)需与拱架密贴并焊接牢固,锚管(杆)要采用孔底注浆工艺,锚杆纵向连接钢筋焊接的焊缝长度和厚度要符合验标要求,软岩地段纵向可采用工字钢连接,以提高拱架整体受力能力。

⑷喷射混凝土:用湿喷机械手,风压要满足要求,速凝剂控制初凝时间,喷射距离和角度要符合规定,喷层厚度控制在5cm~10cm之间,喷完后的表面需修整平顺。

⑸仰拱施工:底部虚碴必须清理干净,施工严禁积水,初支每次开挖不得超过3m,软岩地段仰拱混凝土一次不超过6m,仰拱施工缝与二衬要对齐,仰拱与充填要分开浇注。

⑹防水板施工:初支轮廓线检查,钢架不得侵限;初支平整度检查,鼓包处要凿除。防水板固定采用电磁焊,热融垫圈间距拱部在50cm-80cm、边墙在80cm-100cm,整体达到松紧适度并留有余量,接缝焊接缝宽15cm。

⑺钢筋绑扎:安装拱顶混凝土浇筑监测设备(在隧道顶部中线位置安装注浆管和液位继电器接触端子);钢筋规格、型号、间距满足设计,绑扎符合规范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采用垫块支撑。

⑻二衬混凝土施工:衬砌厚度立模检查,台车就位后在端头和各窗口检查衬砌厚度;台车端头采用翻转式钢木组合端模;分层逐仓装置达到溜槽能到每个投料口;入料和振捣窗口数量满足要求(12m台车每层每侧8个,窗口间距1.5m,距离施工缝不大于1m);混凝土和易性满足要求,二衬混凝土浇筑劳务作业人员达8人以上,且划分工作区域,定人定岗、逐窗入料、逐窗振捣;混凝土浇注到顶后要进行冲顶作业,在二衬混凝土初凝前进行带模注浆;混凝土脱模后养护保持表面湿润。

⑼水沟电缆槽施工:采用整体式水沟电缆槽台车作业,排水管、过轨管预留要位置准确、连接牢固。

5.4.轨道工程

5.4.1CRTSI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

混凝土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轨道板铺设凸形挡台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施工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凸形挡台树脂灌注

5.4.2CRTSⅡ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

支承层施工桥上滑动层及高强度挤塑板施桥上混凝土底座板施工

⑷台后锚固结构施工轨道板铺设水泥乳化沥青砂浆充填层施工水泥乳化沥青砂浆

⑺轨道板纵向连接及灌浆孔封堵施工轨道板锚固连接侧向挡块施工CRTSⅢ型板式无砟道床施工

混凝土底座及限位凹槽施工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弹性垫层轨道板铺设自密实混凝土施工CRTS双块式无砟道床施工

支承层施工混凝土底座及限位凹槽施工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弹性垫层轨排组装、调整及固定道床板混凝土施工道岔区轨枕埋入式无砟轨道施工

支承层施工混凝土底座及限位凹槽施工隔离层及弹性垫层施工弹性垫层道岔轨排组装、调整及固定道床板混凝土施工道岔钢轨焊接及锁定有砟道床施工

铺轨前预铺道砟分层上砟整道有砟道岔铺设

铺岔前预铺道砟道岔铺砟整道道岔钢轨焊接及锁定无缝线路施工

无砟轨道长钢轨铺设工地钢轨闪光焊接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

针对现场技术难题,分析问题原因,分解技术难题,联合外部力量,分阶段研究解决。

科研方法:理论计算、试验检测、方法改进、集成创新、发明创造等。

6.2“四新”技术推广应用



6.3.1工法

工法的格式:由前言、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11部分组成。

6.3.2专利

申请专利时提交的法律文件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并按照规定的统一格式填写。申请不同类型的专利,需要准备不同的文件。

(1)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发明专利请求书、说明书(必要时应当有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附图(具有说明书附图时须提供)。

(2)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书、说明书、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摘要及其附图。

(3)申请外观设计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图片或者照片,以及外观设计简要说明。

6.4科技论文撰写

科技论文文本结构由标题、作者、摘要、关键词、前言、正文、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组成。

第三章竣工阶段技术管理工作

1.质量检验(最终检验)

项目总工带领工程、安质、工点技术负责人等,对照设计图纸进行现场核对,确保设计工程(合同范围)全部完成。

重点检查:路桥、路隧交接段的边坡防护是否顺接,隧道、路基排水工程是否顺接至桥涵既有沟渠,涵洞是否积水,排水是否通畅,防护栅栏是否有缺口,四电接口(电缆沟、检查井、过轨管)、沉降观测标志、限高架、顺沟顺路是否完成,等等。

2.质量缺陷整治

2.1路基工程

边角防护不到位,伸缩缝填塞不到位,检查梯不完整,盖板破损,排水不畅通,水沟破损,等等。

2.2桥涵工程

桥梁工程:承台基坑未回填,墩台身有裂纹,支座安装错误或螺栓不紧固,墩台顶积水,围栏、吊栏铁件生锈,步行板破损,梁体裂纹,伸缩缝破损或抵死,防水层破损,保护层破损,防水胶条脱落,梁面积水,排水管破损,栏杆破损,盖板破损或不全,等等。

涵洞工程:涵节不均匀沉降,出入口顺接不到位,伸缩缝处理不到位,渗漏水,等等。

2.3隧道工程

二衬厚度不足,二衬背后脱空,渗漏水,施工缝掉碴,混凝土蜂窝麻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足,二衬裂纹,仰拱底有虚碴,仰拱厚度不足,水沟电缆槽破损,盖板缺损,底板积水,中央排水管堵塞,边仰坡防护破损,截水天沟破损,等等。

2.4无砟轨道

预留缝位置不准确,梁端底座悬空,混凝土开裂,缺棱掉角,防水胶条脱落,表面积水,等等。

3.竣工测量

3.1竣工复测

工程完工后,由项目测量队(班)组织竣工测量,对线路平面、高程进行贯通测量,对建构筑物的平面位置、高程、净空等进行实测,形成竣工复测成果。

3.2结构物标、线路标、轨道标测量定位

项目测量队(班)负责结构物标、线路标、轨道标的定位测量,并将书面资料交底给工程部负责人。

3.3控制桩移交(桩橛、内业资料)

项目测量队(班)检查各种竣工测量桩橛、标志完整后,会同控制网成果资料一并移交给相关部门。

3.4测量内业资料整理归档

项目测量队(班)须将测量检验资料、沉降观测资料、竣工复测资料等相关测量内业资料及时移交给项目资料员,由资料员统一整理归档。

4.竣工决算(施工图检算)

工程部根据工点设计图和通用、参考图等资料,准确计算设计工程数量,并与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签字确认。资料及时移交计划部。

5.竣工文件编制和移交

工点技术负责人在工点施工完成后及时绘制竣工图。根据工点设计图和通用、参考图等资料,增加变更设计通知单内容,绘制工点竣工图。竣工图必须与现场实物相一致。

竣工文件应在工点内业资料齐全的前提下,分类归档,按照各行业竣工文件归档移交管理相关办法,进行竣工文件编制和移交。

6.试验竣工资料整理

试验室负责试验竣工资料整理归档,之后由工程部统一装订并移交。

7

8.科研结题验收、评审鉴定

8.1结题验收

项目(课题)结题验收包括任务(技术)验收和财务验收两部分。结题验收组织单位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以下两种形式进行:

⑴会议验收:指聘请同行专家采用会议形式对项目(课题)完成情况作出评价。需要进行现场考察、测试,并经讨论、答辩才能做出评价的项目(课题),可以采用现场会议评审形式。

⑵网络验收:指组织同行专家通过网络途径进行技术文件审查,对项目(课题)完成情况做出评价。不需要进行现场考察和答辩,即可做出评价的项目(课题),可以采用网络验收形式。

项目(课题)结题验收工作应在任务合同到期后6个月内完成。不能按期完成目标任务的项目(课题),准许1次延期,需在任务合同到期3个月前向股份公司科技设计部提出延期申请,说明延期理由和拟延期时间。原则上,延期时间不超过1年。

8.2评审鉴定

技术文件内容:

⑴科技合同或任务书(委托书)原件或复印件;

⑵项目(课题)结题验收材料;

⑶技术研究报告,包括成果总体情况介绍、关键技术及创新点等,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村料(含专利、标准、论文、专著等),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及经济社会效益分析,查新报告;

⑷经济社会效益报告或经济社会效益证明;

⑸用户使用报告;

⑹产品开发类科技成果,需提供产品质量标准、试验报告、使用说明书、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标准化审查报告。

9.工程竣工验收及交付

⑴工务专业提前介入:由业主组织,一般在试运营前9个月开始。

⑵静态验收:由业主组织,一般在试运营前6个月开始。

⑶联调联试:由业主组织,一般在试运营前3个月开始。

⑷动态验收:由业主组织,一般在试运营前1个月开始。

⑸安全评估:由业主组织,一般在试运营前1个月开始。

⑹初步验收:由业主组织,一般在试运营前1个月开始。

1







献花(0)
+1
(本文系天依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