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拌合站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要求1、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操作。2、沥青混合料拌合设 备在作业时应遵守下规定:1)作业前,热料提升斗、搅拌器及各种称斗内不得有存料;2)确保设备其除尘系统的水泵应完好,并保证喷水量稳定 且不中断;3)卸料斗处于地下底坑时,应防止坑内积水淹没电器元件;4)拌合机启动、停机,必须按规定程序进行,点火失效时,应及时关闭喷 燃器油门,待充分通风后再行点火,需要调整点火时,必须先切断高压电源;5)液化点火时,必须有减压阀及压力表;燃烧器点燃后,必须关闭总 阀门;6)连续式拌合设备的燃烧器熄灭时应立即停止喷洒沥青;当烘干拌合筒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燃烧器鼓风机及排风机,停止供给沥青,再用含 水量高的细骨料投入烘干拌合筒,并在外部卸料口用干粉或泡沫灭火器进行灭火;7)关机后应清除皮带上、各供料及除尘装置内外的残余积物,并 清洗沥青管道。3、沥青混合料拌合设备上的所有安全防护罩应正确安装、保持完好。4、操作人员进行作业时,必须戴工作帽,穿工作衣,工作鞋 等防护用品。5、严禁在运转的设备上堆放工具及物件。6、设备进行调整和维修,必须待设备停稳,关掉主电源开关,按下自锁停车按钮,拔掉钥 匙和保险,并保证在维修期间不能复位。7、严禁在溢流管周围逗留和从溢管下通过。8、设备各运转部件,均不得超过最大的极限值。9、用电设 备的开关箱和箱内电器应符合本规程的有关规定,电动机及设备金属构架应有良好可靠的保护接零或接地开关箱、电源的安装、拆除及电气故障的排 除就由专业电工进行。二、设备启动(一)启动前的检查1、电机部分,按通用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执行。2、清理现场,检查各部位防护装置是 否安全可靠,防火用具是否齐全、有效。3、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传动部件有无松动,各部连接螺栓是否紧固可靠。4、检查各润滑点润滑油、 润滑脂是否充足,各减速器油面是否适当,气动系统的专用油油量是否正常。5、检查粒料、矿粉、沥青、燃料及水的数量、质量、规格型号及其他 技术参数是否达到生产的要求。6、检查导热系统的温度是否满足生产的要求。7、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设备额定电压的要求,偏差不允许大于± 5%。8、检查各部开关、接触器、继电器、电动机、电缆等电器部件是否正常。9、检查各料仓料门是否开关灵活,料位指示是否正常。10、检 查并启动空压机,使之达到工作气压。11、检查热骨料提升机、矿粉提升机、搅拌缸,将存储料放干净,然后使各门处于关闭状态。12、检查各 部仪表,工控机的操作系统,是否正常,计量装置是否准确可靠,不准确时需调校准确。设置的级配和油石比是否符合工程的要求。13、检查沥青 供给系统及沥青温度,确认正常后,开启沥青泵,使其自行循环。(二)启动和操作拌和机1、巡视人员检查完毕,确认正常后,鸣警铃,以防危险 区域内有人和提示工作人员就位。2、各部就绪后,合上各支路的断路器和空开。依次打开机引风机、鼓风机、搅拌缸、振动筛、提升机、干燥筒、 斜皮带、平皮带、粉料提升机的顺序依次启动(引风机、搅拌缸均为二次启动,待其电流降至正常值且二次吸合后再启动下一单元,以免造成事故) 。启动的过程中,巡视人员检查有无异常,并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3、以上电机启动3分钟,观察无异常后,此时可以点火。插入油枪,打开柴油 泵后点燃引火装置执行点火,同时打开煤粉机和其调速电机,调节引风、鼓风机风门并观察着火情况,如没有点着,则再次尝试直到点着。着火正常 以后,关闭柴油泵,拔出油枪。4、此时开始上料,骨料上料量应很小,否则温度上升缓慢。待到100℃以上时,可将上料量逐步调大至正常。随 时观察温度,调节骨料量和煤粉量,以保证骨料温度。5、用手动计量配料试拌8-10盘,确保正常后,转入自动控制,及时取样检查。6、经常 查看冷料供料、仪表显示、热料仓料位等情况,并及时调整。7、定时巡视检查,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8、操作人员在生产中应经常观察室外的 情况,与各岗位人员保持密切联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9、紧急停机按钮只能在紧急情况下使用,严禁作为正常停机按钮。一旦使用, 再次启动时,一点要注意启动顺序。10、当电机出现过载引起保护装置动作时,一般要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三)停机及停机后 的要求1、停机前根据热料仓存料的情况可以提前五-六盘料时停止上料,再过2-3分钟熄火,停煤粉调速电机和煤粉机。2、当剩最后一盘料时 将拌料模式旋钮旋至“手动”。3、将细的石料及少许沙子放入拌缸,搅拌片刻。将拌缸里料及残留的沥青洗净。最后将热料仓中余料放净。4、按 照与开机相反的顺序关闭各电机。注意:停机时,干燥筒和喂料皮带还要继续运转,直到干燥筒温度需低于90℃时方可关闭。5、清理现场,并按例保规程进行例保作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