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蓄电池组检修规程
2022-05-29 | 阅:  转:  |  分享 
  
蓄电池组检修规程本规程本规程适用于镉镍蓄电池的维护和检修。1.检修周期及项目1.1检修周期检修类别小修中修大修检修周期1月3~6月1年1
.2检修项目1.2.1小修项目1.2.1.1检查清扫蓄电油及其室(柜)内的灰尘。1.2.1.2调整蓄电池电解液的液位,测量电池电压
、酸性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并记录。1.2.1.3调整蓄电池的浮充电流。1.2.1.4处理已发现的蓄电池缺陷。1.2.2中修项目1.
2.2.1完成小修的全部项目。1.2.2.2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1.2.2.3处理蓄电池接线板的氧化层,并涂凡士林油。1.2.2
.4紧固蓄电池接线柱。1.2.3大修项目1.2.3.1完成中修的全部项目。1.2.3.2蓄电池放电。1.2.3.3拆开蓄电池的连接
板,并除锈、涂凡士林油。1.2.3.4必要时更换电解液和极板。1.2.3.5进行活化并核对蓄电池容量。1.2.3.6紧固蓄电池架的
全部螺栓。1.2.3.7试运。1.3检修前期的准备工作1.3.1按票证管理规定提前办理第一种的工作票和作风险评价表,并经审批;1.
3.2备齐检修所需要的工器具、备件及材料;1.3.3向工作人员强调安全注意事项;1.3.4设专人监护。2.检修质量标准2.1蓄电池
外壳完整,盖板齐全,无裂纹缺损,导线和连接板连接可靠,无明显腐蚀。2.2蓄电池台架牢固,绝缘支柱良好,室内清洁无尘,通风良好。2.
3蓄电池极板无弯曲、断裂、短路和生盐。2.4电解液面高出极板10~15mm或在上、下限之间,电解液质量符合说明书规定。2.5蓄电池
沉淀物和极板之间的距离应大于10mm。2.6蓄电池放电时,终止电压一般为:酸性蓄电池1.8V,碱性电池1V。2.7蓄电池的活化可根
据情况进行放、充电循环。2.8测量的电解液相对密度应换算到15摄氏度时的相对密度为准。2.9蓄电池放完电后到充电的间隔时间,一般不
超过10小时。2.10蓄电池充电时,电解液温度不应超过45摄氏度,否则,应减小充电电流或暂时停止充电。2.11蓄电池的浮充电电流应
符合说明书要求。2.12蓄电池更换电解液后,必须静置4~6小时,方可充电。2.13蓄电池检修后的容量应在额定容量的80%以上。3.
维护与故障处理3.1检查周期3.1.1运行人员每天检查一次。3.1.2维护检修人员每周检查一次。3.2检查项目与标准3.2.1运行
人员的检查项目与标准3.2.1.1检查室内(柜内)通风良好、环境整洁、照明正常,室内温度应符合:酸性蓄电池在5~35摄氏度内,碱性
蓄电池在-20~40摄氏度内;3.2.1.2检查并记录蓄电池有无腐蚀、外壳裂纹、连接处过热、液位异常等现象。3.2.2维护检修人员
检查项目与标准3.2.2.1运行人员的全部检查项目。3.2.2.2抽查记录单只电池的电压和电解液相对密度,应符合有关标准序号项目标
准1检查蓄电池的容量温度25摄氏度时,其容量应不低于额定容量80%2电解液纯度试验符合说明书要求3测量电解液相对密度符合说明书要求
4测量每个电池电压浮充时测量,酸性电池应在2.1~2.2V内,碱性电池应在1.35~1.38V内5.测量蓄电池的绝缘电阻11V及以
下的蓄电池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05兆欧220V的蓄电池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0.1兆欧3.2.2.3.抽查蓄电池电解液的温度,温度应
在5~45摄氏度内。3.2.2.4.检查电池内的沉淀物,沉淀物与极板的距离应大于10mm。4.常见故障与处理方法序号常见故障故障原
因处理方法1电池电压不平衡浮充电压太低均衡充电不足运行中过放电调整浮充电压给以均衡充电给以均衡充电2电池温度上升过高1.电解液相对
密度过大2.室温过高3.充电电流过大4.充电电源脉动大充注蒸馏水调整相对密度改善通风降低室温调整充电电流4.检查充电机的滤波,并减
小脉动3电池电压低电池内部短路检修或更换电池4接线柱周围渗漏电解液接线柱密封垫损坏接线柱螺母松动更换密封垫擦净电解液,紧固螺母5电
解液溢出蓄电池液面过高对干碱性蓄电池充电电流过大调整液面减小充电电流6电解液液面下降过快容器破裂对于酸性蓄电池在过高的充电电压下过
充电更换容器或电池检查充电机调整充电电压7连接处过热连接点松动锈蚀除锈,紧固8蓄电池对地绝缘低电池灰尘太多电解液溢出清扫电池查出原
因并处理9电池容量降低浮充电电压低均衡充电不足液位降低酸性蓄电池极板硫化碱性蓄电池极板表面积蓄碳酸钾电解液不纯局部放电严直长期浮充
电,未进行活化或均衡冲调整浮充电压调整均衡充电时间加电解液用小电流反复充电法或碱水疗法处理更换电解液,给于活化充电更换电解液清扫电池外部,并加强绝缘对蓄电池进行活化,以后定期进行活化或均衡冲电
献花(0)
+1
(本文系天依然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