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品备件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xx公司设备备品备件的规范管理,合理储备,减少库存、防止积压及不足,特制订本管理办法。2适用范围本管理办 法适用于xx公司备品备件的管理。3.备件3.1.备件的含义在设备维修工作中,为缩短修理的停歇时间,根据设备备件的寿命规律和零件使 用周期,将设备中容易磨损的各种零部件,事先加工、采购和储备好。通过事前按一定数量储备的零部件,称为备件。3.2.备件的分类备 件的种类多,一般按下列方法分类:3.2.1.按零件类别分类3.2.1.1.机械零件,指构成某一型号设备的专用机械构件,一般可由 企业自行生产制造,如齿轮、丝杠、轴瓦、曲轴、连杆等。3.2.1.2.配套零件,指标准化的、通用于各种设备的由专业生产厂家生产的 零件,如滚动轴承、液压元件、电器元件、密封件等。3.2.2.按零件来源分类3.2.2.1.自制备件。企业自己设计、测绘、制造 的零件,基本上属于机械零件范畴。3.2.2.2.外购备件。企业对外订购采购的备件,一般配套零件均系采购备件。由于企业自制能力 的限制和出于对经济性的考虑,许多企业的机械零件如高精度齿轮、机床主轴、摩擦片等也是外购的。3.2.3.按零件使用特性分类3.2 .3.1.常用备件。经常使用(即使用频率高)、设备停工损失大和单价比较便宜的需经常保持一定储备量的零件,如易损件、消耗量大的 配套零件、关键设备的保险储备件等。3.2.3.2.非常用备件。使用频率低、停工损失小和单价昂贵的零件,按其筹备的方式可分为:计 划购入件------根据修理计划,预先购入作短期储备的零件;随时购入件,修前随时购入,或制造后立即使用的零件。3.2.4.按 备件精度和制造复杂程度分类3.2.4.1.关键件。一般指原机械部规定的7类关键件,包括I级精度(近似新6级精度)以 上的齿轮、丝杆、精密涡轮副、干气密封、轴瓦等。3.2.4.2一般件。上述关键件以外的其他机械备件。3.3.备件与低值易耗品 的区别在维修和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的各种标准紧固件、手柄、手球、各种油杯、油嘴、纸垫、毛毡、绝缘布袋、白布带、保险丝、灯泡、低压橡 塑管等。以上都不属于备件范围,一般作为低值易耗品存放在辅助材料库或工具室,按实际需要领用摊销,具体申报按照供销部相关采购流程上 报计划。3.4.备件的技术管理技术基础资料的收集与技术定额的制定工作包括:备件图纸的收集、测绘、整理、备件图册的编制;各类 备件统计卡片和储备定额等基础资料的设计、编制及备件卡的编制工作。4职责4.1.备品备件4.1.1.设备部负责审核设备检修车间 、电气车间、仪表车间备品备件采购申报计划。由供销部组织有关车间及采购员、库管员对新采购的物资进行质量检验。4.1.2.各车间负 责所用备品备件的计划编制,上报,领用及零星部件的保管。4.1.3.供销部负责备件的采购和管理。4.1.4.零碎部件物资的采购 到货验收由申报使用车间进行确认,整机设备的验收由使用车间、所涉及设备检修车间、电仪车间、设备部共同验收,技改项目的设备验收需运营 发展部参与确认。5.要求5.1备品备件分类5.1.1.通用备品备件:指国家机电产品目录所列及标准系列的机械工业系统生产的机、 泵以及大、中、小型机床的维修备品备件。5.1.2.专用备品备件:指非标准件及需带图纸加工定货的备品备件。5.1.3.自制 备品备件:由所需车间提出,设备部审核,设备检修车间加工。5.2.定额管理5.2.1.各车间根据设备运行部件的磨损、腐蚀规律, 合理编制备品备件的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草案,同时对现有装置设备逐步编制备品清单手册。5.2.2.根据实际需要并结合现场实际消耗水 平,运用现代管理方法和技术,确定现场设备备品备件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既保证生产需要又要防止积压,做到合理储备。5.2.3.储备 定额不应超过固定资产原值的4%,平均周期暂定18个月。5.3.图纸资料及合同管理5.3.1.设备部负责备品备件图纸管理, 做到易损件有物有图,图物相符,建立健全图纸资料库。5.3.2.车间设备主管人员要掌握设备零件结构、尺寸、材质的变更情况,负责测 绘备品备件图纸,并及时反馈给设备部审核以便于存档。5.3.3.设备及备品备件合同统一由供应部统一管理,设备及备品备件合同执行结 束后,合同资料移交公司资料室统一保存。5.4.计划管理及加工定货5.4.1.年度系统停车大修备品备件计划应在检修前半年提出, 国外采购或采购加工周期较长的备件应根据采购和加工周期提前提出采购计划,经设备部专工和部长审批、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核后交供销部计划 统计下发采购。5.4.2车间应在每月8-10日将下月备品备件计划经设备部专工和部长审批、报主管副总经理审核后交供销部计划统 计下发采购。5.4.3全公司备品备件计划的制定,既要履行合同保证生产,又要防止积压,对积压的备品备件,应及时采取措施,调剂处理 。6.车间管理车间材料员做好备品备件管理工作,防止只要备件,不管备件的现象。车间的设备工程师应搞好备件管理和供应工作。7.国外订 货申请国外订货的备件、仪表、特殊材质应由设备部会同有关单位审查汇总,经主管副总经理审批后上报。在消化吸收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开 展备件的国产化测绘工作,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采购费用。8.备品备件的验收、入库及领用的日常管理8.1.备品备件入库前,由供 销部组织验收。8.2.备件仓库由公司供销部统一管理,车间不设库房,备件仓库要按照原化工部一类库标准管理,仓库管理要科学化。8. 3.自制或外订备件均应办理检验、入库手续,入库备件要符合质量要求,并有合格证。经审查合格后,办理验收入库单,重要备件要加强重点 管理,所有备件入库后应采取防锈、防腐措施,对存年久、无合格证件的备件,经检验、鉴定后方可发出。8.4.入库验收由供销部、使用单 位、共同参加,依据合同或技术协议(含变更函件)、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供应商提供的样品、其它依据进行验收。8.5.计划车间在 EAS系统依据计划生成《出库单》,仓库人员审核完毕后即可发放;急用物资可直接由使用车间接收,但必须同时办理入出库手续,由供 销部库房保管员负责监督执行。8.6.保管员应对入库备品备件进行妥善保管,定期进行清点、对帐,做到日清月结,年终盘点,帐、卡、 物、资金相符,做好备品备件收、发、存台账统计工作。8.7.严格控制备品备件领用制度。日常领用按照规定办理出库手续,实行“交旧领新 ”制度。8.8.进口物资验收规定8.8.1.所有单独进口物资或重要设备的进口附件均属于进口物资。8.8.2.进口物资验收前 ,验收人员须详细阅读技术协议,了解该物资的详细技术参数;8.8.3.进口物资到货后卸车前、开箱前、开箱过程中、开箱后、包装箱处 置过程均须拍照留档,且照片要显示日期。8.8.4.进口物资开箱前须查验货物的合同、报关单、原产地证明、相关质量文件且与包装箱 外观进行核对,重点查验:包装箱完好性、货物绑扎牢固性、包装箱唛头、IPPC标识、合同号、发货地点、目的地、收货单位、规格型 号、数量等是否与合同一致。如果不一致,不得进一步开箱,须立即联系供应商。如发现包装箱破损或其它异常,不得进行任何作业,立即拍照 后联系供应商解决。8.8.5.开箱后,要查验箱内物资与货物清单及合同要求是否一致。8.8.6.所有相关资料均需收集整理后交资料 室存档。8.8.7.查验完毕,查验人员须当场填写《进口物资验收单》,并作为入库依据。8.8.8.对于批量较大或价值较高或对原 产地等存在疑虑的进口物资,须由供销部负责委托当地商检机构进行检验。8.8.9.所有进口物资包装箱不得随意处置,原木类包装材料需 焚烧销毁并拍照存档,不得转做其它用途。8.9.供销部要结合工业普查和清仓查库工作认真清理整顿仓库的备件,对已淘汰设备的备件、 质量低劣以及年久锈蚀严重的备件应认真处理。需要处理或报废的备件须经技术鉴定,报主管部门批准。削价备件应按质论价,削价后损失按国家 有关规定处理。如一次报废价值在10万元以上的备件要报集团主管部门审批。9.质量管理加工订货的备品备件,要求严格执行图纸技术要求或国家相关标准。到货验收要按图检验,附有合格证,质量不合格不能验收入库,实行订货质量终身制。10.附则10.1.本制度未尽事宜按企业其它相关规定执行,与本公司相关规定相抵触时以公司规定为准。10.2.本制度由设备部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执行。23823723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