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jlc108 > 馆藏分类
配色: 字号:
刘芹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全球管理资本规模AUM达50亿美元 (2)
2022-05-30 | 阅:  转:  |  分享 
  
关于刘芹(RichardLiu)48岁,常驻中国香港,投资代表案例是小米;刘芹五源资本创始合伙人,全球管理资本规模AUM达50亿美元;20
+年VC行业经验,8次上榜Midas,2022年第三次排进全球Top10;持续从小米的投资上获得回报,小米于2018年港股上市,目
前市值2,902亿港元;知名投资案例包括云通信平台声网Agora.io(2020年6月纳斯达克上市)、电动车品牌小鹏Xpeng、地
平线机器人(机器人AI芯片研发)等;?资料来源:ForbesThe?Midas?List官网??过去一年主要精力放在什么地方?我
过去一年的时间,一方面是非常紧密的关注市场变化对整个行业和对我们基金的一些影响,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部署。但另一方面,更多的精力放到了
怎么把我们的组织借着这个市场巨大变化的机会变得更强。?其实,组织的进化不光是在过去一年,过去五年的时间是我们内部进化最快的这几年。
我们招了更多的人进来,内部有更多的年轻人走上了更重要的岗位。其次,我们的投资领域从原来最早的比较偏消费互联网,逐步扩展到多个硬科技
领域。如何能让一个组织在一个全新的、以前没有任何投资积累和经验的新赛道构建我们的认知能力,这个是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工作的。如果要描述
我们五源整个平台化的第一年,我们看到的就是:突破。?过去20年,我们一直处于这个“牛市”、经济高速增长的环境,互联网也是高速增长的
一个大周期里面,其实整个中国的投资人可能都缺少这种“牛熊转化”、高增长转为中等温和增长、以及从单一行业要跨到很多新领域的经历。所以
,以前积累的东西,能不能适应这种新的市场变化环境?我们必须要找到一种突破的方法。?过去的一年里面,我们从美元基金到人民币基金、从单
一赛道到多个赛道,我们从原来更多的看信息科技、计算机相关的硬科技领域,开始扩展到了生命科学。所以,这个跨度和扩张的范围,跟过去的积
累比起来,是我们呈现出全面突破的一年。所以我觉得“突破”这个词是最好的、能够定义我们过去一年整个基金发展态势的关键词。??过去一年
五源主要出手哪些赛道?五源之所以在过去一年的投资显得特别活跃,是有一个长期背景的,也就是说,我们早在五、六年前,我们就已经有意识的
、主动把我们投资分配的精力,从原有的消费互联网非常积极的扩展到了很多硬科技领域。所以,过去一年的投资数量和投资金额的增加,它不是过
去一年工作的结果,而是过去五、六年提前做了非常多的探索、铺垫、积累之后的一个整体性爆发。?发现过去我们的投资主要继续坚持在消费互联
网里面,包括最近一年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像所谓的“元宇宙”,在我们看来可能更像是在孕育下一代新的消费互联网、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科技变量
;包括数字孪生、新的消费互联网的新的形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我们也做了非常积极的投资。其次,我们也在云计算、云原生的数据库、云原
生的通信、云原生的PaaS平台和SaaS各个领域里面,都在延续我们过去五年的投资,并继续探索和放大了我们的投资布局。?另外,我们在
中国的美元投资基金里面是比较早的提出了新的“ITBT“的概念,在探索新的药物研发,在寻找生命科学新的研发范式变化。当然,我们也在半
导体、和人工智能相关的,云原生、新的数据中心领域做了非常积极的布局。?我觉得现在市场正在发生一个快速的波动。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依然
有非常好的成长潜力。但是市场的波动会对公司提出更高的管理风险的能力,和更要符合今天市场规律的新的商业模式的构建路径。我想对五源来讲
,重要的还是回到基本面,谁是影响未来2-30年格局、长周期的大变量,谁是有这种愿景的企业家,谁能够驾驭今天非常波动的市场,谁能构建
一个抗风险的商业路径和商业战略。我们依然会围绕这种很高的标准去筛选,和聚焦到这些优秀的企业家,去陪伴他们长期的成长。??哪些赛道有
潜力出现下一个小米或者快手?捕捉下一个超级独角兽或者下一代企业家,这都是我们天天在琢磨的问题。我今天很难和你讲在哪一个赛道,因为我
们既然出手了那些赛道,那都是我们认为有机会出现下一代的超级独角兽公司的。强调一点就是说,当你已经获得了对上一代投资趋势的把握、找到
了独角兽公司,你有很多总结的经验是不能“刻舟求剑”的,你不能再去用同样的思路,去寻找下一代的机会和下一代的企业家。?我个人认为,中
国的模式创新,它既符合了全球的互联网趋势,它更多是抓住了中国本土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在硬科技领域,它天生是一个全球竞争,所以,硬科技
领域的企业家上来就要有国际化的视野,他要有能力整合全球最优秀的研发资源,而且他要符合有全球竞争力的研发战略,提供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
术方案和技术产品。所以我觉得下一代的硬科技企业家,他应该更加的国际化、他应该更加的跨界,他既是一个在商业上有vision的人,同时
在技术上也是有vision。??面对陌生领域,知识获取路径是怎样的?最近我花了一些时间主要在五源以前完全没有积累的赛道,比如生命科
学。对于进入全新的领域,我个人并没有觉得特别的担心。因为我认为五源在过去几年里面,我们内部在强调一个叫“方法论背后的方法论”。就是
说,如果你的方法论只是在你熟悉的领域才能有效的话,那这个我们叫属于低维度的方法论,但如果有一个更高维的“方法论背后的方法论”,让你
有能力去扩展到你以前不熟悉甚至全新的领域,这个可能更有意义,这才是一个更高维的方法论。至于怎么能够获取这个知识的路径。我最喜欢说,
任何一个东西,如果你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能够把它解构和描述出来,它就会内化成你所理解的一个东西。?所以,我们要做的工作,不一定说我们
要完全的自己去coding、自己做这个个东西,但是我们要做的是,要有这种taste、要有这种品位,去判断这个行业最大的机会在哪、这
个行业里面第一性思考背后最核心的关键点在哪里、什么样的企业家具备这种能力、他的知识结构是由哪些构成的,那么当我们判断这些趋势和这些
东西的时候,我们最重要的是能够问出最有效和相关的高质量问题。我们对这些问题的提炼和提出,就是我们获取知识一个最好的途径。而且,也是
通过这种方法,也是去识别和交往这些最优秀企业家的最好的办法。?因为有好奇心和对自己专业领域有热情的人,是最不拒绝同样有好奇心、又能
提出高质量问题的人。通过高质量问题的交流和对这些问题答案的互相探讨,就是我们快速获取知识以及识别企业家最好的一个过程。??过去几年
五源有哪些前瞻性的预判和布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这两个方向,几乎所有基金都投入了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我觉得五源在这个上面做得最
好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提炼和精选了投资主题,更加的聚焦做自动驾驶、做人工智能芯片和计算平台,把我们认为最有机会的、而且是市场上最有
争议、最有非共识的领域,比较坚决的在这个上面做了投资布局,包含小鹏汽车、地平线、小马智行、声网、PingCAP,我们都抓住了这一批
不错的云原生和人工智能的优秀企业。?还有一个是在生命科学领域,我们把计算机的超大算力和大数据的机器学习能力,以及基因测序和mRNA
、干细胞这种新疗法,把交叉学科的新疗法和新的IT基础设施整合起来,我们在内部是第一个promot推广了ITBT这个交叉学科和它所带
来的生命科学创新机会。?在这个领域里面,我觉得我们还是新兵,我们还远谈不上算成功,可能今天我们做的很多事情还是在一个大胆试错、非常
积极的去识别新的研发范式、新的生命科学公司的路上。但我认为,我们在这上面做的一些突破、和我们内部看到的,把我们自己以前从来不懂的领
域做了积极的布局。??怎么看待现阶段爆款投资案例机会变少、挑战不断变大?ToC的公司容易出现一些非线性的增长机会,ToB的公司
相对来讲比较线性,而且它的周期会非常得长。我个人认为,对我们投资人最大的一个挑战在于,过往可以有一些投资失败的比例,如果你抓到了一
个超级回报,基金它的容错性是比较高的。但在未来硬科技领域有两个挑战:一方面是公司增长速度相对线性,它的爆炸性不高,第二是这种超级垄
断性的机会不再像ToC那么明显。?但其实还有一个更大的挑战是,他对你投资专业性的判断要求更高了,你不能用简单的说,“谁是这里面估
值高、成长性快的我就去砸钱,通过砸钱就能把这个公司催熟”,这些东西都正在慢慢变得失效。所以它对投资人的投资能力、投资判断、投资效率
以及容错的要求,其实都变得更高了。?我觉得这一点上,可能回归了做风险投资该有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功。也就是说,过去十年中国经济超高速增
长、互联网商业模式非线性增长、容易出现超级垄断平台型公司的这波机会已经慢慢过去了,那么,每个人都要适应新的产业规律和新的创新范式,
所以我觉得每家基金都要找到适应市场的这一套新的打法。?对我们来讲,长期以来我们一直都在坚持一种比较难的投资方法,我们本来投资数量就
相对比较克制,我们对第一性思考要求更高,对前瞻性去判断技术这个走向里面,什么样的商业模式、什么样的技术路线以及什么类型的企业家是更
容易成功的,这上面我们下了更多的功夫。?所以,对我们来讲,怎么适应这样一个巨大的变化,我们还是挺有信心的。在我看来,对我们是一个挑
战,对所有人也是一个挑战,但对我们可能更是个很好的机会。??当下环境,投资逻辑是否有所进化,超配上限如何定义?这个投资逻辑我们是在
持续进化的,但是它是一个原则和一个框架,你比如说,我们原来在一个领域做精选和超配就好了,但你现在要这么多领域,这个我认为其实它的挑
战和复杂度是成指数级上升的。所以,它的进化一定是在发生的。?所谓超配的上限,我认为其实没有什么超配上限的问题。在我们基金我们以前有
过这种,在一期基金的一个项目上,我们超配已经达到了那期基金的上限,或者说我们把那个基金的钱全部投完之后,我们又说服了新的第二期的基
金所有LP,同意我们去跨基金继续超配这个项目。?所以,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在好的项目上超配,从框架上我们会尽可能的在风险可控、
收益可行的前提下去超配。当然,肯定是有一些限制的,比如说,怎样让公司治理结构更合理、怎么让我们holding的长期性和常规流动性上
找到一个平衡,我觉得这些所谓的上限都有很多现实的需要考量的范围。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好公司越多越好!??在打出每颗子弹时,思考
最多的因素有哪些?作为一个风险投资基金,如果一直维持一个长期不变的投资主题,这个才不叫VC,这个才叫没有创新,这个才叫没有进化。放
在今天这个大背景下面,为什么我们会关注一些以前我们从来没有尝试的东西??我个人觉得,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其实可以用两句话来总结
未来的投资机会:一个叫产业升级,是以硬科技领域,从整个产业链上的升级,中国经济要从原来的低端制造,向高毛利、高研发、高差异化的这种
新商业模式去升级,这种叫产业升级;另外一个叫消费升级,消费升级是人们从纯粹的购买、比价、性价比,到现在的多元化、个性化、品牌力和生
活方式化。所以,消费者在变,我们的投资主题也要跟着围绕这个变化。?对五源来讲,对我来讲,每一次的投资都在思考,什么是未来的新一代企
业家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什么是他们这一代人的产业机会、什么是他们这一代人的科技变量、什么是新一代企业家的新特征、什么是他们成功的新
范式?我们所有过去已经收获的成功,都应该快速忘掉,而应该去拥抱新的企业家和新的趋势性变化,这可能是我每天在思考最多的事情。————
附:全球最佳创投人榜单(TheMidasList)2001年起,该榜单由福布斯携手TrueBridgeCapitalPar
tners合作发布,评选方每年收集全球VC投资人的投资组合数据,统计各位投资人在过去5年内的项目退出数量和金额,将其编算成指数,若
在早期阶段投资进入则权重更高,最终排出全球前100名最佳创投人,对于美国、中国、女性投资人和潜力投资人还分别设有专门榜单。与一般媒体排行榜不同的是,这份号称“金手指”的投资人榜单含金量不低,其重点关注的是投资人“点石成金”能力,即实际的退出业绩。?2022年中国区域前10位全球排名?投资人及所在机构?总部?#3沈南鹏?红杉中国?香港?#4刘?芹?五源资本?香港?#12方爱之?真格基金?北京?#14张?震?高榕资本?北京?#19张?斐?五源资本?香港?#27符绩勋?GGV资本?上海?#32曹?毅?源码资本?北京?#46林欣禾?DCM北京?#61梁颖宇?启明创投?香港?#68朱啸虎?金沙江创投?上海??
献花(0)
+1
(本文系jlc10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