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课堂教学理念探析
2022-05-30 | 阅:  转:  |  分享 
  
课堂教学理念探析流行歌曲唱道∶“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不去想他
们拥有美丽的太阳,我看见每天的夕阳也会有变化,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歌词描述的人生成长经历移植到语文
课堂教学亦是如此。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现代教学理念,内隐在教学全程中、外显在教学行为上,驱动着我们以素养提升为本、
驱动着我们以教书育人为本、驱动着我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理念,是指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关于教学工作的思想、观念,以及对某些问题的理性
认识,它对于教学工作、教学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教学理念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它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并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因此,正确的教学理念会给教学活动指明方向和道路,并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手段。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指出:“任何教育行为都应以教育理
念为指导,教育教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很难想象缺乏理念或理念单一的教育教学过程,将带来怎样的后果。”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有助于打造学科高效课堂,有助于提升学科教学质量。所以,一个成功的教师走进新课改、迎接新
时代,应该是一个善于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的学习者和践行者。只有在及时地汲取当代最新教学理念、最新教研成果的基础上,才能立于课堂教学的前
沿、才能立于文化引领的高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语文教学改革要深入发展,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面临许多需要解
决的问题,根本还是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也就是教学理念的更新。诚然,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刀切”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
,我们转变观念不仅要接纳现代教学理念,而且也要呼唤那些仍有其存在价值的传统教学理念的回归,真正体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理论性
与实践性、知识性与过程性、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语文教学理念的确立与导引,往往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行为发生,关乎着课堂教学的目标追
求,驾驭着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决定着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层次的彻底改革。在“一切
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下,语文学科的教学理念自应有其全新的内容。在此背景下,我们首先需要厘清当前课堂教学的基本状态与误区影响,
再来阐明语文课改的教学理念和价值定位。扫描和透视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去的“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
一些地区和学校仍然是地位不变、影响不散、势头不减,很多教师一声叹息:语文课是越教越难教,越教越不会教;老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
苦。一是教辅至上。教辅,即教辅材料,试题练习。教辅对教学来说有辅助作用。如今,教辅铺天盖地,花样百出。没有教辅,课大概也就没法上了
,学生似乎也失去了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依据。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
作的熟练技能。”这段话给教材在教学中的位置作了恰如其分的说明。而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则是教辅无非是习题,凭这个习题,使学生能够重复训
练,练成选拔考试的熟练技能。二是考试至上。现在的语文教学,严格说是一种“应试”教育。进了中学的门,学生就挣扎于考试的泥淖中。高中的
学生盯住了高考,初中的学生盯住了中考,就连小学生也笼罩在考试的阴影下。“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语文课堂
教学缺少赏析,肢解课文;缺少解读,练习做题;缺少个性,对付考试。这就使课堂教学陷入无法自拔的怪圈。考试并不是不应该,学校教育不能没
有考试。专家们指出:特别是高考,尽管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在现阶段还很难设计出一种新的高校入学制度来代替它。现在的问题是把考试绝
对化了,考试压倒一切。尽管三令五申不能以升学率来考核教师的工作成绩,但至今仍是“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三是补习至上。应试指标、应试
压力、应试考评成为教师身上背负的大山,老师走进苦海,学生跳进题海。由此,在应试大潮中爱拼才会赢,高分才是真。课时不够加课时,教学无
力加补习,恶性循环、厌学弃学。有些地方的语文课变成爱你没商量:文言文,咬文嚼字,滴水不漏;现代文,面面俱到,微言大义;读诗文,搜肠
刮肚,死记硬背;写作文,千锤百炼,投机取巧。语文教与学,没人文,没味道。四是考评至上。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活动,教育评价就是对教育活
动的价值判断。课程改革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有些学校窄化为“考试评价”。教学评价
图虚名,过程评价走过场,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聚集在“考试评价”,不追究过程、不考究方法、不讲究手段,只看考试
、只看分数。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考评就是考分数,考评就是考尖子。不管是不是传统的教学手段、不问是不是现代的教学理念、不看是不是语文的
人本课堂,分数才是硬道理,尖子才是制高点。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教学理念对课堂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先进的课堂教学改革总是从新的教
学理念生发出来的。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是“以人为本”,提高综合素质,注重终身教育和持续发展,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全日
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均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其目标指向和价值取向清楚明白。如此,中学语文教学需
要树立以下新理念。一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呢?语文素养是“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文积累、思维
感情、思维品质、审美情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是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它往往包括人的心理素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多
种品质,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所以,语文素养在“立人”的教育中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传统
意义上的语文教学,目标单一,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重机械接受,轻学生主体;重死记硬背,轻文本解读。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失掉主体本位
,不能充分品味蕴含在课文里的人文情思,绽放不出思维的火花。众所周知,新课标提出的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语
文教学不仅传授语文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素养,培养学生具有处理和搜集语文信息(包括网上信息)的
能力。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学习、体验、诵读、探究、感悟文本的机会,提供想象联想、多元思辨的空间,提高自主阅读、自能写作的能力和水平;
扩充课外阅读量,扩大学生的视野,吸收人类文化的丰富营养。关注当代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灿烂文化的思
想情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文化积累,培养语感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人文气质和审美情趣。二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
的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浓郁的文化性和人文性。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和人文
意蕴,反对离开文本思想内容的纯工具性训练。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有重文字、轻文学的倾向,把语文教学变成文字教学,甚至把一些考试也变成了
语言文字游戏,偏重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也许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只适应于考试,不利于语文能力的真正提高。教育的核心
是人,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语文教学首先得视学生为人,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容器。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作用在于助学、导学,营造宽松、愉快的学习
气氛,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感受,达成有效学习,体现语文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正确处理“人本”与“文本”的
关系,打破书本中心理念,实现大语文教学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是组织教学的凭借,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必一味追求知识的
系统和完整,也不必苛求教学环节的十全十美,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认知能力,有效利用学习资源,鼓励思想交锋,捕捉闪光点。以教师
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都是有悖于语文的文化熏陶功能的。文学即人学,教材中每一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都有丰富的
文化营养值得汲取,我们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并渗透在教学实践中,这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三是积极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与学的方式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
、发挥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任务。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一节语文课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保证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
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构架师生学习共同体。不少教师为了确保教学进度,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紧握话语霸权,语言碎片遍地,往往有意无意地剥
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权,使本应成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成为配角、成为听众。学生不是主动参与,而是被动接受,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受到限制,不利于
语文素养的提高。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教学建议来看,我们要培养新世纪的创造性、复合型人才,提高人文素养,必须要转换教
师和学生的角色,教师要与学生一起成长,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学中的首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
体验,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心灵沟通,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积极倡导和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
方式,就是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积极协作、勇于创新,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观点和能力,让学生充分感悟文章丰富的思想内涵。学习是
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个性的思维角度、思维品质、思维方式各有差异,所以,对一篇文章的认知、思考、感悟必然会有所不同,甚至会有相反的
认知结果和审美感受。但是见仁见智,不必求一,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发扬鼓励性原则,教师可进行指向性提问,明确思维方向,使教师与学生、
学生与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对话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教学相长,让思维碰撞的色彩熠熠生辉。自主、合作、探究的聚焦点在于激活学生思维、激
活教学过程、激活语文学习,让学生在共性认知与个性张扬中得到和谐发展,让学生在赞赏的喜悦与价值体验中领悟语文乐趣、让学生在愉悦的享受
与自信中走进语文新天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满足不同的学习需求,促进不
同层次的提高。要向书本开放,向生活开放,营造人本、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塑造健康个性,不应该用僵化的形式束缚人、限制人,而是要全面
促进学生的发展。语文课程建设要科学、有序、合理、开放。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以及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等构建起来的语文课程超市,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充满语文的活力、生命的活力。语文教学应该关注学生生长、成长中的整个生命。语文课堂应该是生命激荡的课堂,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与智慧生成的过程;语文课堂应该是万古长青的课堂,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与活力四射的课堂。总之,随着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语文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我们要充分感受教育改革跳动的时代脉搏,积极融入新时代新教育的浪潮,充分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新、创造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真正主人。
献花(0)
+1
(本文系奋斗的乌龟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