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好“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治理好矿山自然灾害事故,做到防患于未然,保障企业财产和职工的生命安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我项目部实际生产情况,特编制本方案。
组织机构及职责
1、成立矿山灾害预防及处理指挥部,指挥部设在生产调度室
总指挥:
副总指挥:
成员:
2、处理事故中各有关人员及相关单位职责
项目部经理:是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副经理的协助下,制定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
项目部副经理:参加抢险事故的指挥工作,并根据需要采取的措施从司司所属各单位调度人员、设备和器材。
安环部:全面指挥应急救援队,根据营救遇险人员和处理事故作战计划的所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险人员的救援和事故处理。
机电科、供应科:根据经理命令,及时准备好需要的抢救物资、器材,并保证其及时到位和正常运转。
相关科室:根据经理命令,组织本科室职工积极参加抢险救灾。
各队组:负责查对留在本区域工作面的人数,采取措施有组织地带领他们撤到安全地点,并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向项目部领导汇报事故发生的基本情况,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简要经过、伤亡人数、涉及范围等,采取补救措施控制情况,并随时接受经理命令,调用设备和人员完成有关抢救和灾害处理任务。
二、灾害预防处理
1边坡滑坡灾害的预防和处理
1.1风井边坡加强平常监测、维护,避免重大滑坡现象发生。
1.2在边坡周围建立完善的防排水设施,使处部积水不入坑。
1.3当现场人员发现边帮有滑埸征兆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通知受威胁的人员立即撤出危险区域。
1.4派有经验的专人负责边坡管理工作,定期对边坡及边坡排水沟进行检查、清扫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1.5对有潜在坍塌危险的边坡,应建立观测预报制度,设立专门的观测点,对边坡的变化情况进行定期观测。
1.6一旦发生边坡滑坡时,及时组织设备清理滑坡,并重新处理边坡,设置安全平台若出现大面积滑坡,掩埋到设备人员时,应立即启动滑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抢险救灾。
2水灾害的预防和处理
2.1为防止地表水径流入井筒,在井筒周围开挖排水沟,修筑防洪堤,把水引入沉淀池。
2.2每年雨季前必须对防排水设备做全面检查,检修防排水设施,购置排水设备。
2.3地表和边坡上排水沟应经常检查、清淤,不应渗漏,并采取防渗措施。
2.4井下主要巷道必须组织专人不间断地清理,确保井下水沟通畅,雨季不因涌水量的增加而影响生产。
2.5各排水设备(包括备用设备)和排水管道,做到定人、定项目、定时间负责检修、调试确保排水系统正常运转。
2.6井下综合排水能力必须大于矿井24小时的最大涌水量,并要求有排水能力大于工作水泵综合排水能力25%的备用水泵。
2.7各种防雷电电器设备的检查必须在雨季前完成,确保供电可靠。
3火灾害的预防和处理
3.1开展防火宣传教育,大力普及消防知识,增强职工防火意识。
3.2各防火部位配备的消防器材、设施由所属区队、科室负责管理。
3.3井下或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如果使用电焊氧焊作业,施工前必须有审批的动火作业票。
3.4加强工作面放炮管理,杜绝火灾发生。
3.5井口附近建立消防池,除兼作井下防尘外应有足够的水量用于消防,在井口工业广场40米范围,必须安装防火水管和防火装置,工业广场设有防火材料库。
3.6各工作岗位要建立严格的防火责任制,易燃易炸物要妥善保管,对重要机房、库房要有严格要求的保卫报警制度,除安全人员进行检查外,禁止非工作人员入内。
3.7火药库、油库、车库、木场、绞车房,变电所、食堂等要害场所,应按规定要求备有足够的防火设施和消防器材。对设有消防器材的水场、水池、水箱等设施要保护好,严禁在油库、炸药库内吸烟烧火。
3.8所有机房、库房、车间、办公室、宿舍应配备适量的水箱,二氧化碳泡沫灭火器,以备急用。
3.9加强地面供电线路、电器设备的检查管理,每月机电科组织一次安全巡检,发现隐患或损坏的要及时检修更换,严禁机电设备带病运行。
3.10雨季前做好防雷电工作,并完成避雷电设施的安装,检查和整改。
4粉尘的防治
4.1加强职工健康教育,按要求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并制定相关的综合防尘措施。
4.2修建水池,对工业场地、道路、井下工作面以及装载卸载点采取洒水降尘措施。
4.3定期对粉尘进行监测,粉尘作业地点每月测定一次。
4.4掘进工作面采用湿式凿岩并设备捕尘器。
4.5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建立健康档案。
5顶板事故预防
5.1认真编制施工方案,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顶板管理方法。
5.2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打眼放炮的规定,实行光面爆破,保持围岩稳定,坚持一次成巷,缩短顶板暴露时间和面积。
5.3巷道断面大、岩质松软破碎、压力大时,采取缩小支护间排距,加强支护。
5.4严格工程质量管理,坚持质量验收制度,发现不合格品,应及时返工,直至合格。
5.5掘进巷道支护必须紧跟迎头,严禁空顶作业。
5.6加强工作面围岩观察,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发现漏塘必须彻底处理,空顶隐患不处理好不准继续施工。
5.7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及时采取措施,防止顶板事故
三、危险源监控
1建立危险源管理制度,落实监控措施。
2建立危险源台账、档案。
3安全附件和仪表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检定。
4重点关键部位设置摄像头监控。
5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查“三违”,查事故隐患,落实整改措施。
6建立企业检查制度,定期组织综合检查、例行检查、专业检查、巡回检查并作好点检记录。
7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并保持完好。
8做好交接班记录。
四、安全管理
1规章制度
1.1根据项目部的实际情况,建立建全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
1.2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建立各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部门及各工种的职责。
2管理手段
2.1严格按安全生产标准化做到齐抓共管与群防群治、领导干部跟班带班,安全检查与安全奖罚、安全培训教育、安全文化建设。
2.2完善项目部组织机构设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副经理、生产副经理、机电副经理、技术科、机电科、财务科、安环部等。
3隐患排查与治理
项目部设立了安环科,配备了专职安全员,对井下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坚持把现场施工、提升运输等重要环节作为监察中的重点,积极开展安全督查工作。
项目部每周进行两次安全例行检查,每月组织两次专业检查,每月组织一次综合大检查,不定期由各职能部门进行巡回检查。对检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通过隐患整改通知单的方式“定人员、定措施、定时间”等,确保存在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消除。
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