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版八年级上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2019?福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将凸透镜、蜡 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_______。(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二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_______(填 “放大”或“缩小”)、倒立的_______(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常用的_______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凸透镜缩小实 照相机(3)将蜡烛移至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烛焰中心下降1cm,光屏上的像会_______(填“向上” 或“向下”)移动,移动的距离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cm。向上大于2.【2019?天水】如图是“探究凸透 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为了使烛焰的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 2)当蜡烛位于图中的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______cm。同 一高度10.0(3)紧接着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发现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____(填“完整”或“不完整”) 的。(4)当把蜡烛向右移动5cm,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像变清晰光屏应向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倒立、________( 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完整放大3.【2019?恩施】如图,小强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他得到以下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 ()A.蜡烛置于c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放大的像B.蜡烛置于b点时,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C.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光屏 上的像逐渐变大D.蜡烛从b点向左移动,光屏上的像逐渐变大C4.【2018?咸宁】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 40cm处沿主光轴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变大,像距变大B.像变小,像距变小C.像变 大,像距变小D.像变小,像距变大【点拨】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40cm处移到20cm处的过程中 ,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答案】A5.【2019?徐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 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A.是放大的B.是缩小的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点拨】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接着把物距调整 为刚才的一半,则此时的物距应大于焦距(u′>f);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的 是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答案】D6.【2018?兰州】在初中物理的学习 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在屏幕上成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下列关于上述“ 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属于实像的是①②③B.属于虚像的是④⑤C.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①②⑤D.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点拨】 ①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②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③放大镜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④投 影仪投影在屏幕上的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实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是①④;属 于虚像的是②③⑤;由于反射而成的像是②⑤;由于折射而成的像是③④。【答案】D7.【中考?宜昌】小明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同组的小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这时光屏上()A.出现手指的实像B.出现手指的影子C.烛焰的像变得 不完整D.烛焰的像完【点拨】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由于凸透镜的其他部分仍能会聚光线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烛焰完整的像 ,只是此时的像比手指尖触摸前的像要暗一些。手指在镜头一倍焦距以内,不成实像,故光屏上不会出现手指的像。【答案】D8.下列与照相机成 像原理相同的设备是()A.放大镜B.潜望镜C.监控摄像头D.投影仪C9.【2019?达州】图甲为电影放映机,其成像原理如 图乙所示。为了让观众看到清晰的实像,应将胶片放在距离透镜_______(填序号:①一倍焦距以内;②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③二倍焦 距以外)的位置,白色银幕是为了_______(填“反射”或“吸收”)所有颜色的光。【点拨】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可以成 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2f>u>f,像距v>2f,即所成的像位于二倍焦距以外;白色银幕是为了反射所有颜色的光,让观众看到五彩的画面。 【答案】②;反射10.【2019?长春】如图所示,烛焰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该像是倒立、的实像,利用这一成像规律 工作的设备有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点拨】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光屏上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 用于投影仪或幻灯机。【答案】放大;投影仪11.【中考?益阳】如图是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知()A.该 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B.当u=30cm时,v=30cmC.物距增大时像距也增大D.当u=15cm时,成缩小的像【点拨】由 图象可知,u=v=2f=20cm,则f=10cm,故A正确;当物距u=30cm时,像距v=15cm,故B错误;由图象知,凸 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故C错误;当物距u=15cm时,像距v=30cm,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答案】A1 2.【2018?六盘水】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照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 为()A.100mm以外B.恰为50mmC.50mm以内D.略大于50mm【点拨】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胶片和镜头之间的距离是像距,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答案】D13.【2019?襄阳】照相机是利 用凸透镜可以成倒立、_______的实像的原理来工作的;小明在游玩古隆中途中,为父母拍摄时发现武侯祠没有完全进入取景框,为了将父母 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他向后退一段距离,并将照相机的镜头_________(填“向前伸”或“向后缩”)一点。【点拨】照相机是利用物体 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为了将父母和武侯祠都拍摄下来,需要增大物距,减小像距,则他应向后退一段距离,并 将照相机的镜头向后缩一点。【答案】缩小;向后缩14.【中考?福建】在信息化时代,照相机和手机都是常用的图像采集设备。(1)如图甲所 示,用照相机拍照时,在芯片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_______(填“实”或“虚”)像。镜头靠近人时,像的大小将变_______, 此时像会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用照相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时,通过伸缩镜头,使像清晰地成在芯片上,这个操作过程 便是“调焦”,如图乙所示。【点拨】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镜头靠近人时,物距变小 ,像距变大,像会远离透镜,像要变大。【答案】实;大;远离(2)小敏同学发现手机不能“调焦”但成像也基本清晰,她将手机拿到哥哥工作的 大学实验室去探究,实验数据如表,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手机镜头的焦距大约为________。A.5mB.0.5m C.0.05mD.0.005m【点拨】由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0.05m时,像距几乎保持0 .5cm不变,像距接近焦距,故选D。【答案】D(3)请分析,手机拍摄远近不同的物体不需要“调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拨】因为这种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2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像距变 化的范围小,这样远近不同的物体成像的位置相差不大,所以不需要“调焦”。【答案】手机镜头的焦距小,物距都远大于二倍焦距,像距接近焦距 ,像距变化的范围小1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50cm刻度线处向40cm刻度 线处移动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A.像距增大,像变大B.像距减小,像变大C.像距减小,像变小D.像距增大,像 变小【点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蜡烛从50cm刻度线处向40cm刻度线处移动的过程中,始终成的是虚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增大,像变大。【答案】A16.【中考?广西】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她常常这样做()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点拨】根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离焦点越近时,像越大,故应保持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答案】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