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4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获奖教案
2022-06-02 | 阅:  转:  |  分享 
  
第4课

——一句爱的赞颂

【教学目标】

1.朗诵诗歌,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把握诗歌内容。

2.学习比喻、拟人的写法,把握意象的使用方法。

3.理解诗中蓬勃向上的热情。感受作者充满爱意、喜悦的情感。

【情境导入】

同学们,四月,是春天中的盛季,春暖花开的时节,枝头挂满朵朵鲜花,暖风徐徐吹拂,春燕在梁间呢喃。多美的季节,走,我们一起去欣赏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朗读提示及要求:

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掌握重点词语。

3.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1.字音字形

娉婷(pīnɡ)(yán)(hūn)

冠冕(miǎn) 柔嫩(nèn) 呢喃(nán)

轻灵(línɡ) 喜悦(yuè) 鹅黄(é)

2.掌握词语

轻灵:轻快灵巧。

鲜妍:鲜艳。

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

呢喃:形容像燕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3.这首诗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并通过不同的意象,展示了“你”的生机和活力,全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喜悦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欣喜之情。

二、朗读诗歌——探究内容

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

1.诗人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写风?

2.第二节所选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试做具体分析。

3.为什么写“鹅黄”“绿”“白”的各种花?

4.诗歌的最后一节有何作用?

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

1.“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爱)的“笑响”将它“点亮”,让人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春的光艳轻灵都缘自于“笑响”,这是对“爱”的形象描述。

2.诗歌所抓意象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动却也恬静安宁。爱容含了所有的物态之美,这正说明爱的无处不在。

3.描写四月的花朵绚丽多彩,是为了突出爱的无穷魅力——“新鲜”和爱的勃勃生机——“柔嫩”,以及“喜悦”之情与“期待”之意。诗人在此借对方写自己,流露出对爱的热切期待。

4.在结构上,与诗的第一节呼应;内容上,又道出赞颂爱的原因,真挚严谨,而又不留痕迹。

三、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1.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并分析你喜欢的理由。

2.自主品析,然后组内讨论。

明确:

(1)“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赏析:这句话是全诗的中心句。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拂,绿草如茵,清流澄碧,百花吐蕊,飞鸟鸣啼,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快乐和梦想尽在其中。因此,用四月天写爱,才最真挚感人。用“人间的四月天”来形容爱,可谓匠心独运。

(2)“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赏析:“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爱)的“笑响”将它“点亮”,让人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春的光艳轻灵都缘自于“笑响”,这是对“爱”的形象描述,它越是“交舞着变”,就越是刻骨铭心。

(3)“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赏析:细雨洒落的花瓣,使百花润泽鲜艳、婀娜多姿,这是一种令人艳羡的美。

四、回读诗歌——研究写法

请同学们回读诗歌,看看诗歌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要求:说出特点并举出例子。

指名学生回答,并明确答案。

(1)充分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

诗中采用了大量拟人的手法,把事物人格化。如“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把事物当作人,写成和人一样的有感情、有语言、有动作。使无生命的东西活跃起来,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既能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的某个特点,又有了拟人化之后特有的具象效果。

(2)感情真挚,饱含深情,亲切感人。

诗的全篇充满了欢快、轻松、真挚、亲切的基调,洋溢着希望、期盼和幸福,读来令人感到心情愉悦、欢畅,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手法的娴熟运用,使人感到亲切。

五、拓展延伸

1.请说出关于“春”的古诗词名句。至少三句。

示例:

(1)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

(3)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4)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5)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诗歌欣赏



林徽因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漩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赏析】全诗两节,各七行,每节对应行的字数相同,连标点符号用法也一模一样,结构上突出了建筑美。从内容看,每节前两行都是实写,后五行则是虚写,是实写意象的延伸,是联想,是诗人心理感受的描摹。诗人捕捉到美丽瞬间——“艳丽如同露珠”般的笑颜,那笑靥就像朵朵鲜艳桃花的倩影。透过轻漾的笑靥,我们仿佛看到了“她”所经历的赏心乐事,这是一种笑态,也是一种心态的反映,让人产生无限遐想。



同学们,读林徽因的这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就像四月天刚萌发的春意,既不华丽,也不冷峻,但却轻柔绵软,清新温暖。又好似她如莲的一生,纯净,柔美,典雅,让我们从身体到心灵感受到一种愉悦的震颤。

附板书设计:



















-6-

















献花(0)
+1
(本文系骆骆课堂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