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模块特征把握自然地理:必修Ⅰ+自然灾害,采用?学习模式人文地理:必修Ⅱ+环境保护,采用?学习模式区域地理:区域教程+必修Ⅲ,采 用?学习模式高中地理模块特征把握自然地理:具有理科属性,内容难度较大、自然而然理解即可;考题难度较大,不易弄懂题目,但一旦 弄懂、正确率很高;采用“原理式”学习模式,学习时应注重对各个原理的深刻理解,同一原理在不同区域可迁移运用。(2016年全 国1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1.沿岸流 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 贝壳堤距海岸线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2016年 全国1卷)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1.沿岸 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 大贝壳堤距海岸线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高中地理模块特征把 握自然地理:具有理科属性,内容难度较大、自然而然理解即可;考题难度较大,不易弄懂题目,但一旦弄懂、正确率很高;采用“原理式” 学习模式,学习时应注重对各个原理的深刻理解,同一原理在不同区域可迁移运用。高中地理模块特征把握人文地理:具有文科属性,内容 难度较小,理解轻松;考题难度较小,但容易出现拿不准的现象;考题常出现统计数据,数据分析较难;采用“情理式”学习模式,将教材内容当做 案例进行学习,一个情景一个道理,同一道理在不同情景下要谨慎迁移运用;需要与时俱进革新人文地理认知。(2020.07浙江选 考)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题。6.甲、乙、丙、丁中代表东北地区的是A.甲B.乙 C.丙D.丁(2020.07浙江选考)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完成下题。6.甲、乙、 丙、丁中代表东北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高中地理模块特征把握人文地理:具有文科 属性,内容难度较小,理解轻松;考题难度较小,但容易出现拿不准的现象;考题常出现统计数据,数据分析较难;采用“情理式”学习模式,将教 材内容当做案例进行学习,一个情景一个道理,同一道理在不同情景下要谨慎迁移运用;需要与时俱进革新人文地理认知。高中地理模块特征把握 区域地理:自然地理内容和人文地理内容在区域上的体现,理解难度较小;区域不会单独考察,而是作为考题的背景呈现;采用“背景式”学 习模式:一要熟悉世界区域和中国区域,二要能够实现基本定位,三要弄懂每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现象和人文地理现象(在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时 会学到),四要学习每个区域的独特现象,五要学习区域联系的相关内容(如要素流动、资源调配、产业转移等),并培养区域认知(含区域联系) 素养。下图为某地“雪壁公路”(即平原公路两侧为厚厚积雪,公路路面向下铲雪而形成的陡壁)景观。完成下题。3.该“雪壁公路 ”可能为A.3月日本海沿海公路B.1月阿根廷大西洋沿海公路C.7月大分水岭东侧沿海公路D.12月中亚“丝绸 之路”公路日本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西北季风来自大陆,本来干冷,但经过日本海时,增湿增温(因为冬季日本海降温较慢,相对较温 暖,且海面水汽较充足),再到达日本西部时,遇到陆地受冷,且受日本中部山脉抬升,降雪量大,可能形成暴风雪灾害。日本西部地区冬季暴风雪灾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