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清东陵定东陵慈禧陵
2022-06-09 | 阅:  转:  |  分享 
  
中国这么大,我想去看看。带你去一个你曾经去过或者没去过的地方。清东陵定东陵慈禧陵清东陵位于河北遵化,西距北京12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
体系最完备、布局最规整的古代皇家陵园。现80平方公里的皇陵共建有5座帝陵,4座皇后陵,5座妃园寝,计埋葬5个皇帝、14个皇后和13
6个妃嫔。古代皇后陵没有自己单独的名称,何况慈禧只是妃嫔,但又是同治帝的生母皇太后,控制了同治、光绪两个皇帝,实际统治中国48年。
(慈禧陵小碑楼。碑楼也称神功圣德碑楼,记录陵主生平功绩的主要建筑)咸丰即位后勤于政事,立意改革,但此时的清朝内忧外患不断,先后经历
了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被毁,1861年咸丰出逃北京病死于热河避暑山庄。死后陵名“定陵”,想必就是求得江山
社稷永久安定。按清制,咸丰的两位皇后慈安、慈禧的陵墓只可在定陵附近选址,并只能建一座皇后陵。当时便定下给两位皇太后建一座陵,棺椁并
排奉安。但对慈禧来说没有不可打破的规制,结果是两人并排,一人一陵,两陵规制相同,中间只隔一条马槽沟。因两陵位于咸丰定陵之东,慈安陵
为普祥峪定东陵,慈禧陵为菩陀峪定东陵。耗时6年两陵建成完工。(普祥峪定东陵,即慈安陵)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慈禧以年久失修为
由,对刚建成16年的菩陀峪定东陵进行了重修。(慈禧陵)中国古建筑大多是用砖、瓦、木、石建成,出现风化的情况很正常,其他的陵寝也都是
这样,一般都是定期维修保养,称为“岁修”。但慈禧在这事上的决定是出人意料的——拆除陵寝,重新修建。她下令将地表隆恩殿、东西配殿、方
城、明楼均拆除重建,对其余建筑揭瓦大修,并下达口谕:“原材料不得有丝毫迁就”。历时13年,至慈禧临死前几天才全工告竣。重修后的慈禧
陵,特别是隆恩殿、东西配殿的梁架和大小构件全部改用黄花梨木。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足见黄花梨的珍贵。(东配殿)(隆恩殿)隆恩
殿也称享殿,俗称大殿,它是陵寝地面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只有帝后的大殿才能称为隆恩殿。是供奉陵主神位、摆放供品和举行祭祀的主要场所。殿
前月台上陈设铜鼎、铜鹤、铜鹿,环以汉白玉石栏杆。慈禧墓隆恩殿前的丹壁石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左龙右凤的格局,采用凤上龙下,凤压龙的格局,
高浮雕加透雕的雕刻手法,立体感极强。大殿内“金龙盘玉柱”盘绕着铜鎏金半立体金龙,多达64根。故宫的太和殿这种金龙盘玉柱也才6根,并
且是沥粉贴金的,慈禧陵寝僭越和奢华可见一斑。慈禧陵三大殿全部用黄金彩绘来装饰。房梁斗拱的彩画也打破了规制,用了彩画中最高等级金龙和
玺彩画。金龙和玺彩画通常只有皇帝的太和殿才使用。在清代陵寝中唯慈禧陵所独有。三大殿的墙壁全部采用‘雕砖扫金’。凹的地方扫的是黄金粉
,凸的地方扫的是赤金粉,效果更加突出。大殿周围的栏板和望柱也打破了传统的一龙一凤,龙凤呈祥的规制,望柱的柱头上全部雕刻呈祥凤,凤的
下面全部雕刻为两条龙,形成独一无二的一凤压两龙的造型。汉白玉栏板上也精心雕刻成凤引龙追的图案,凤丰满而龙则显得瘦小。慈禧于宣统元年
(1909年)葬入地宫。慈禧陵寝地宫由五券二门组成,虽然地宫建筑和雕刻比不上乾隆的裕陵,但地宫内的宝藏已超越裕陵,成为清东陵里最
奢华的陵寝。(慈禧陵陵寝门)(慈禧陵方城明楼)(慈禧陵地宫)(慈禧陵宝顶)也正因为慈禧地宫的宝贝为其招来了祸害。1928年发生了震
惊中外、骇人听闻的孙殿英东陵盗宝案,慈禧的遗骸被抛诸棺外,陵墓内的金珍玉宝被洗劫一空,惨象异常。
献花(0)
+1
(本文系一个虫虫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