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Dv拍摄技巧
2022-06-11 | 阅:  转:  |  分享 
  
劈叉认为:运动镜头永远比静止镜头更有表现力,但是,在还没学会“动”的情况下,一定要先学会“静”。



摄影机的“静”,是指机器固定在一个地方,始终只用一个景别拍摄,可以被理解为“无人值守”——这里的“静”是指纯粹的静止——“无人值守”。在实际拍摄的时候,你尝试着用远、中、近、特写等不同景别、以及其他角度、机位拍摄同一事物,(当然,首先你的构图要合格,有DC摄影基础的同学比较容易进入状态)做后期的时候,将这一组画面每个两、三秒剪辑到一起,看看,你会难以置信这一组镜头这么“专业”,同时也不敢相信这一组镜头是自己拍的!没错,这的确就出自你的手笔,因为及已经基本掌握了静态影像的拍摄技巧,就这么简单。



但是我知道:对于一个新手来说,让摄影机静下来比让摄影机动起来——难多了!!!



让摄影机的“动”起来



摄影机的动,有“推、拉、摇、移”四大要素,这都是众所周知的。其中“推、拉”仅仅是指通过改变镜头内部的镜片位置所产生的光学变焦效果,“摇”是指通过改变摄像机的方向和角度,来获得同一场景内更多的拍摄内容,可以上下摇、左右摇、波浪起伏地摇、斜八叉花地摇,甚至没有规律随意地乱摇。



“移”是指改变摄影机的位置,是最复杂的。分为上下移、前后移、左右移、上下左右一地移、上下左右前后一起移…….在五维空间里,只要有想象力和辅助设备,可以随心所欲。



下面就是精简版的DV专业摄影十八条。虽是DV技巧,实际是从专业摄影实践种总结出来的,道理相同,手法相通(可能会不断增加)



1,先学会静:多拍摄静止画面,锻炼心里稳定性。最好上三角架,若懒得用三脚架,可以借助树杈、石头、桌椅板凳、车身等一切皆有可能的固定物体,协助完成画面的稳定性,尤其是长焦端。请注意:如没有特殊意义的构图和构思,一定得让画面保持平行和垂直可以用地平线、墙角、电线杆等环境内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像好多MTV或者地下电影中那种又摇又晃又歪又斜的镜头,都是经过上百年的修炼才取得的正果,初学者不建议这么搞。



2,分镜头技巧:拍摄静止画面的时候,景别多变化,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都要拍到,照顾宏观的时候,也要表现细节。尽量多带环境关系。



3,让画面动起来之推拉技巧:推、拉速度均匀,忌讳忽快忽慢。起幅(开始推、拉之前的固定画面)和落幅(推、拉结果的固定画面)力求稳定,并且多停留3秒左右。做到一次推拉就是一个完整的镜头。



4,让画面动起来之摇的技巧:和推、拉一样,摇匀速摇,忌讳忽快忽慢,起伏和落幅同样稳定三秒左右,摇一次完成一个完整的镜头。摇之前要确定目标,起幅和落幅都要有内容,你从一堆人群摇到一面白墙上,这个镜头就没有被完成。



5,让摄影机动起来之移动技巧:㈠手持DV横向移动(横行,模仿轨道效果),尽量选择场景外围边缘地带,人群中摇尽量目测你移动的方向有足够的空间容你通过,镜头角度与移动轨迹保持垂直,尽可能地匀速移动,如有可能,带上前景物体;㈡手持DV纵向移动(进或退,模仿斯坦尼康效果——斯坦尼康,也被称为摄影机稳定器或减震器),保持DV稳定,脚步轻快平稳,尽量避免跳跃动作,用眼睛的余光或瞬间的回头看看前后路面,弄清楚前后路面状况,以免有门槛或石头产生磕碰或绊倒;㈢上下移动(模仿升降效果):努力保持镜头与被拍摄物体成垂直角度。㈣移动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推拉摇移可以灵活地穿插运用。



6,学会奔跑:要想多角度拍摄固定镜头,通过积极奔跑移位变换取景位置,造成全方位视角的感觉,使拍摄画面角度丰富。并且,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在任何一个拍摄位置都尽可能多拍一些景别(远、中、近、特写、推、拉、摇、移)



7,减震效果:无论是横向、纵向还是上下移动,手臂尽量弯曲成90度,让取景器LCD刚好摆在视线的正前方,方便监看。并且,步幅摇平稳均匀,以方便手臂随着步伐灵活地上下摆动。这样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尽量减小DV的震动幅度,增加画面稳定性。



我们走路的时候,前方景物的感觉是固定的,但是手持摄影机拍摄出来的画面,在屏幕上就觉得颠簸,看着晕,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从生理学的角度上来分析,人体经过几十年的平衡调整,尤其是眼睛,会对所看到的晃动物体进行修正,所以本来走路时产生的晃动,在视网膜里都被修正了。而DV还属于机械,其技术还远远无法修正这种颠簸晃动。但是,前面提到的摄影机稳定减震器——斯坦尼康,就是被发明出来解决这个问题的。



8,背景选择:在任何一个环境中拍摄,都要选取代表该地域和环境明显特征的景物作为背景。如果背景标志与拍摄主题所处角度相反无法同时收入取景器,可以采取摇镜头的方法带进画面。



9,前景选择:被拍摄物体和摄影机之间,若有一些花草、树枝等作为前景点缀,画面会更美、更有意境。当然,这么处理是带有一定艺术构思的。像新闻或纪录片的拍摄,如果没有的这些前景话,也合情合理。



10,人物拍摄:利用分镜头方法,先交代人物所在的环境,然后拍摄表情、动作、衣着特写,尽量做到面面俱到,通过镜头来交代人物性格、身份等信息。例如可以拍他的胸牌特写,交代人物身份。或拍他的脖子上的项链、手表,表现人物性格。



11,风景拍摄:对于美丽的风景,广角、变焦、推、拉、摇、移、特写、等等一切皆有可能的手法尽量都用上。逆光顺光都用上,构图合格,就是好镜头。除非有特殊构思,不要晃动。



12,运动物体拍摄:简单来说有四种方式:

跟踪——他动我摇;

守株待兔——判断他的运动轨迹,等待物体入画;

并列——他动我也动,并列运动,保持景物不变背景变。例如乘一辆车,并排跟拍另一辆车;

围绕——他静我移动。以他为圆心环绕一周。



13,反打:在拍摄类似车辆、焦点人物行为等等固定场景的时候,就跟新闻采访或晚会一样,拍一些旁观者的反应表情或地理环境,会更加有真实感。



14,长焦效果:用来拍特写,入木三分地表现细节。长焦拍摄时,应该尽量保持镜头固定,没听说过在最远的长焦端还摇镜头的(不是没有,非专业训练和多年经验积累,根本摇不出合格的镜头)。例如车轮特写、人物表情、动作、手势、器具特写。现在的DV都有针对长焦效果的电子防抖功能,只要呼吸控制好、心跳和脉搏和脑神经没有什么问题,DV在手持情况下的长焦稳定性还是值得信赖的。



15,曝光控制:比如拍摄人物,如不是在顺光条件下,人物面部容易变暗,因为DV多是自动光圈,即使有手动光圈控制的,控制起来也比较麻烦。就需要多观察、多跑动,根据光源情况,结合被拍摄物体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自己的拍摄位置,保证面部曝光准确。



16,光线运用:正面光、轮廓光、背景光、逆光、侧逆光……根据具体构思,正确选择。



17,特殊效果:剪影、倒影、投影、纯粹的特写、俯拍、前后焦点变化等等



18,尝试当导演:拍摄人物的时候,可以根据心情氛围,安排一些表演性质的场景,增进趣味性。创意无限,发挥无限!



以上18条只是一些基本概念,而实际操作的时候,只要你想法成熟,各种规则都可以被打乱,随意组合随意发挥。因为我们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你有你自己的想法,你有你自己的自由去支配你的技术来实现你的目标。



DV是民用产品,很多功能都被自动化和简化了,例如光圈、焦点、色温、防抖技术等等,普通用户很容易就可以拍出专业摄影师需要动用全身每一个细胞才能拍摄出来的画面效果。只要注意上面这些基本的构图和镜头运行方法,亲身实践并积累一些在构思方面的技巧和经验就没问题。



而专业摄影师就没这么幸运了,专业摄像机几乎没有自动功能,一切都得受人为控制。他们在拍摄的时候,双手十个手指分别控制7、8个按钮,光圈、焦点、变焦都在左手的控制范围内,在拍摄一个5秒钟的镜头时,一个手指控制一项,十个手指有八个在动的壮观景象也很常见。而且当镜头需要运行起来的时候,不仅十个手指需要密切配合,更要气沉丹田,腰马合一,在镜头完成之前必须憋住一口气,中间呼吸换气是绝不允许的。当他们需要吧全身的每一个神经都投入工作状态的时候,日久天长,很容易练成要椎间盘突出和肩周炎,真是非常的可怜。



就跟新手开车一样,最开始,你全身心都集中在起步松油换挡的阶段,当你90%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动作上的时候,超车、并线甚至拐弯这些基本动作都是那么的难以逾越,让你抬头看红绿灯和判断路标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相信半年后,当你已经开始在上下班的车流中一手扶方向盘,另一只手发短信,左眼看屏幕,右眼一边瞄着路边有没有警察、一边窥视后视镜,寻找加塞并线的机会时,你就已经成为大师了。更高的境界是,还可以提前判断前方五六辆范围内的车辆动向,选择更有可能提高车速的车道了。



DV摄影和开车一样的原理。当你学会动静结合的方式记录拍摄以后,就可以一边拍摄当前的镜头,一边构思下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镜头了,与此同时,还在用耳朵和眼睛的余光关注周围环境的动态,寻找下一个拍摄重点。



只记得第一次手持摄影机拍摄一个数百人的集会,心情很兴奋,很激动,拿着摄影机到处跑,哪儿热闹往哪儿照。哪儿声音大往哪里射。结果一看带子,几乎相当于什么都没拍到,眼花缭乱,头晕,心跳,恶心,甚至呕吐,被我们老板形容为“扫射”,于是,学乖了,开始意识到只有把每一个人物或景物拍全了,每一个镜头都拍清楚,后期看着才舒服,于是开始学会用固定镜头拍摄,无论什么场合,三角架子一支,调好水平,开机。然后,关机,再挪动机器去拍摄下一个景物——这说明是在进步。然而几次以后,发现固定机位拍摄会错过好多必须拍摄的内容,于是,忍不住开始动…………后期再看,动的地方还是晕,于是再次学会了静…如此动静结合,周而复始。日久天长,终于揣摩出了该怎么动,什么时候动,如何动……,由此学会了分镜头、蒙太奇、安排故事情节当当导演。





似乎每个DV制作人都想让他们的影像作品看起来更像电影吧。其实这是两种技术上差距很大的媒体,没有任何一种方法可以做到使DV几乎等同于电影,但是还是有一些窍门,是你的作品像是从电影转下来的。



按照我们总结的5种方法,将使你的DV作品看起来更像电影一些。



这是一个原始素材,未经处理,一看就是VIDEO



景深DepthofField



很多人用DV拍摄使用很近的焦距(甚至广角)去得到一个很大的景深画面。但是大的景深画面事你的图像看起来很平,大镜别的画面也会使你的画面拍摄对象看起来很生硬。尽量得使用长焦拍摄和相对低的景深,这样将使你的拍摄对象从背景中突出出来,看起来更就像电影了。



使用长焦(摄影机离拍摄对象越远越好,把镜头推上去),以减少景深



灯光Lighting



要使你的DV作品具有电影效果灯光是最重要的一环,很多作者不重视灯光就以现场的光效为主或是完全应用现场场景光效。这样做虽然省事但不会得到好的效果。拍摄前,应该有足够的灯光设计,在现场需要制造更分明的光效层次。记住吧,要使你的DV"filmlook"这一点非常重要。



(灯光是拍摄中一项复杂而严格的艺术,具体的方法在这里不详细说明。)



看起来更像电影的灯光效果



锐度Sharpness

VIDEO之所以看起来更像VIDEO作品,锐度使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DV拍出的作品总是很“硬”。画面中任何物体或人物的边缘总是很明显,导致这样的原因是因为CCD是以每行每行的像素(点)成像,而电影颗粒是感光乳剂的化学反应,就使电影看起来更柔和、更自然。



DV摄像机有它自己的默认的锐度设置,增加锐度就更像是录像画面,反之……。是你的画面更加柔和,进入设置,调整所有能使锐度降低的选项,不同的机器是不同的,在这里无法详细说明。不过,有一点告诉你,SONY的DV机锐度是最明显的。



较低的锐度会使你拍摄的影像更加柔和





当然,你也可以在你的镜头前加一个柔光镜片,这样也可以得到画面柔和的效果。



(关于各种镜片的应用本文不详细阐述)



当然,太多的散射会使你的画面看起来很不自然,多些练习,你会找到最合适的效果。



快门速度ShutterSpeed



很多人把他们机器的快门速度设置在自动档,大部分时间摄像机自动调整在1/125秒上,这样拍出画面看起来很“硬”,因为每桢画面似乎都很清晰。



因为24格拍摄和快门速度的问题,电影看起来相对比较“模糊”,要仿效较片的效果就将你机器快门速度调整为1/30秒。这样也带来显而易见的缺点,你的画面运动可能会产生明显的拖边。



如果你不喜欢这种效果,那么推荐你用真正的逐行扫描进行拍摄(更专业的机器具备此项功能)。



色彩平衡ColorBalance



众所周知,VIDEO摄像机的色彩白是很机械的一个设置,每次光线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你都要去调整白平衡。电影胶片对于光线的变换依靠与VIDEO不同的手段来表现,绿、蓝、甚至是红,而不是简单的白色。



你也可以去仿效电影的色彩效果,应用其它的颜色来调整白平衡。这些常识大家也基本都知道,用蓝色来调整白平衡画面会产生橙或红色的色调,用粉色调整,画面会产生蓝色的色调。多试,找到你最需要的。



用白平衡调整色调的方法并不是绝对的,你可以创造一个暖调的金色画面去接近吴宇森的电影效果,也可以创造一个冷调类似冷漠世界的画面找到盖.里奇的感觉。



加蓝使画面更冷调





加红会得到暖调效果



色彩饱和度也是重要的一项,不断的调整饱和度去试验一个对于你最好的结果。



降低饱和度后的画面效果





增加饱和度后的画面效果



当然会有人提出在后期做些什么,用很多后期应用的软件,那不是这篇文章的讨论范围。





















1、画质的差距可以忽略

在画质上,我们用的DV是没法和胶片相比的。理论上,胶片成像是卤化银感光,然后冲洗出来成像。以35mm(1,316:1FullApertureCine)胶片为例,其分辨率(在非线性剪辑系统上)可以达到4096×3112,70mm的可以达到4096×1862,制作成DVD还原分辨率可达到880×400,这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宽银幕”电影而不是“彩色遮幅”电影。

DV是通过CCD或CMOS把光转换成数字信号(好一点的3CCD机分别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分开储存,然后播放的时候还原),一般分辨率为720×480(NTSC)和720×576(PAL),而高清视频可以达至01280×720(720P)和1920×1080(1080i),虽然比标清视频的分辨率有很大提升,但是相对于胶片,仍然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考虑到我们的最终成片仍然只是在电视上播放,720×576的分辨率对一般纯平电视来说已经足够,而1980×1080对应高清平板电视也能胜任,因此,分辨率不足的问题基本上以忽略不计。



2,胶片味儿也能调出来

与数码相机和传统相机的成像一样,同样的场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到底是用电影胶片拍摄还是摄像机CCD成像的——色彩的饱和度和深度是它们的最大差别,DV在这个环节依然不是电影的对手。

在以前电脑性能还不够强劲的年代里,很多朋友都采用镜头前加滤镜或者手动白平衡的方式来调节画面的色调,这些都是可行方案,但是一旦没有校准,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影片的整体色调不统一,后期想改掉也很不容易。而现在,电脑CPU、主板、显卡等的性能越来越强,硬盘容量也越来越大,内存价格更是媲美“白菜”,因此大可以在没有特别需求的情况下,不要加任何有色滤镜,拍摄的时候也使用正确的光圈、快门、白平衡,尽量把真实的色彩表现出来,并在后期剪辑渲染时予以调节——最新的AdobePremiere已经足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其实,一部电影拍摄完成,毛片(未经加工过的原始胶片)的颜色也不是很好,但在最后冲洗过程中,加上了一些技术上的处理(或是后期调色),出来的颜色才是我们最终看到的效果,如今,图像处理软件已经能让我们在后期加工出“胶片味儿”,其中对比度、颜色饱和度等的调节是使DV作品看起来“像”胶片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选择是冷色调还是暖色调,会直接影响一部作品的视觉效果。但是无论你在后期怎样调色,前期拍摄的东西,画质一定要尽可能是最好的。



3,根本原因还是在景深

所谓景深,简单的理解就是镜头清晰成像的范围,也就是最远的清晰成像点到最近的清晰成像点的距离。我们知道,在被摄体的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景深取决于两个因素: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即焦距越长、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

从实际拍摄来看,一台DV和电影胶片机拍出来的画面景深则是完全不同的,即使用民用高端机索尼(Sony)PD190P或者高清摄像机FX1E来拍摄,也很难拍出电影的景深效果。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两者的镜头焦距不同。

在数码相机上,我们经常会看到“相当于35mm相机焦距xx”这样的字眼,这是因为和全画幅相机相比,普通数码相机或者非全幅数码单反的CCD/CMOS要小些,为了方便理解而折算出的焦距数值。将35mm相机镜头装在佳能(Canon)400D或者尼康(Nikon)数码单反上时,视角会变小,镜头焦距数值会变大。

同样的道理,一般DV(包括专业DV、便携式高清等)的CCD/CMOS普遍不超过1/3英寸(即使广播级摄像机也不过2/3英寸),远小于35mm胶片,要获得相同的视角,摄像机镜头的焦距会比电影机要短。因此,即使在同一个场景,机位、光线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你还是一眼就能看出哪个是胶片机拍的,哪个是DV拍的。



接35mm镜头,像电影一样控制景深

用景深控制拍摄对象的主次关系已经成了最基本的电影语言之一,人们也已经习惯了这种表达方式。所以,一旦自己动手拍片,就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使用这种镜头语言。可是,当使用摄像机拍摄的时候,人们却发现自己根本无法用浅景深来虚化画面中的前景和背景,“电影感”非常缺乏。于是,为了让景深尽可能小,我们就必须增大光圈、拉长焦距,这给拍摄动态影像带来很大的不便。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人想出了更换镜头的方法,但这并不是个好方法,因为CCD/CMOS尺寸不改变,景深的差别就永远存在。终于,有人从相片翻拍中受到启发,让35mm镜头成像在聚焦上,再让DV翻拍聚焦屏上的画面——这思路有点类似于电影院里影像再去做D版的感觉。这样做的好处是,无论原来是什么样的DV机,都可以拍到浅景深的画面。

在2000年时,德国P+STechnik公司就曾经按照上述的想法开发出一款型号为Mini35mm的转接器,它允许在佳能XL1上接驳一个电影胶片机的35mm镜头,然后成像在DV的感光系统上,从而在画面上产生出35mm镜头的景深——DV终于借壳上市成功,摇身变成了“电影机”。但是,这套转接器价格却要7500美元,再加上一个最便宜的ARRI的35mm电影镜头差不多2900美元,整套下来,也要将近10万元人民币了,虽然效果很好,但价格却也高高在上。

正所谓“穷则思变”,更何况转接器的思路并不复杂,于是在总体思路不变的基础下,诞生了包括“旋转聚焦屏幕”的M2和“震动聚焦屏幕”的LETUS35在内的不少产品,并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们的价格比上面说的P+STechnikMini35要便宜很多,而且表现惊艳,有的甚至不亚于16mm胶片拍摄的效果。对于有一定预算,但还不够上高清或者胶片,而又对画面有一定需求的独立制片群体来说,DV/HDV+转接器+35mm镜头的组合无疑是个好选择。至于画质和价格,就看你自己如何去平衡了。

但是对国内的消费者来说,这仍然是可望不可及的。首先它们的出产地在国外,运费和购买就很不方便;其次,相对国内朋友的消费购买力来说,价格仍显昂贵,以目前在美国大受欢迎的M2为例,成套产品带到国内的价格要近3万,确实非学生和一般发烧友能承受。



拍摄DV片,从来不缺乏DIY的精神

既然购买多少有些不太现实,那我们就自己DIY一套设备吧。转接器的核心就是聚焦屏透射成像,因此聚焦屏的品质至关重要。而个人制作,无论旋转还是振动方法,实施起来都有一定难度,制作静态聚焦屏更值得考虑。目前大部分自己DIY转接器的朋友使用的都是类似“NIKONFocusScreen”的聚焦屏,一般200元左右。

聚焦屏确定后,接下来则是卡口环和近摄镜的选择。目前国内生产的卡口环已经非常成熟,配套的也很多,价格大都在40元~30元左右。而近摄镜方面,一般+8的近摄镜已能满足我们的要求,国产便宜的需要几片叠加,价格总共不超过100元,国外世纪光学的近摄镜虽然成像优秀,但却要价1200多元。

至于相机镜头,我们可以在二手市场上找到一些定焦而且光圈很大的上等品,性能不错,价格也非常便宜(老式的佳能FD镜头F1,4光圈的大概才200多元)。选择购买时要挑光圈大的镜头,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虚化背景;另一个方面是为了尽可能增加聚焦屏影像的亮度,以拍摄出最佳效果。

基本上,自己DIY一套35mm转接器的原料就差不多了,再加上两片固定聚焦屏的UV镜头和一些必要的卡环,总价格不足1000元。

诚然,尽管有这样或是那样的不足(比如画面会稍显白、1~2档的亮度损失、画面会有稍许颗粒感),但是35mm转接器仍旧是一个能够给我们更大发挥空间、更多创作思路的好东西。

其实,说了那么多,并非要刻意混淆DV与电影的概念,小机器自有小机器的优势,特别是对独立影像的创造者而言,作品的灵魂在于创作者的思想,重要的是摄影机镜头后面的那个头。一切的辅助工具只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表达出心中的画面,而精美作品的诞生则永远属于那些敢于思考、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作者们!

















前期拍摄

很多搞影视的人都在最求电影的效果,但由于胶片本身和其他周边设备的极为价格昂贵,很难得到大规模的普及和使用,如何利用电子摄像机实现电影的感觉就成为了大家相互交流和保留的焦点话题,下面我就和大家说一说用电子摄像机实现电影画面的一点心得。

前期实现要素

1.镜头景深:摄影机的镜头很多都是大光孔的定焦镜头,景深很小,画面里面总是有实有虚,很容易突出要表现主体。电视镜头,尤其是DV/HDV摄像机的镜头成像尺寸比胶片要小很多,从镜头结构上就不可能做到像电影镜头拥有那样小的景深,因此,专业领域一直采用一种可将PL口的电影镜头转换成为电视B4或者DV口的转接桶,通过它完全可以在电子摄像机实现电影镜头的成像比例和景深,但是这种设备价格比较昂贵,不是和广大的影视从业者普及,另外还有就是直接选用B4接口的定焦镜头,但是同样是价格因素限制了大规模的普及和使用。那么怎样用低成本的方式实现类似于定影镜头的感觉的小景呢?方法有两个:一是使用中长焦拍摄,焦距越长景深就越小,画面清晰与模糊的比例就越大;二是尽可能在不影响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使用大光圈,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小,同样也意味着画面清晰与模糊的对比就越大,但是它不会像利用焦距实现小景深那样明显,往往两点需要配合使用。还有就是要注意:如果光圈开得很大,要注意曝光不要过度,如果曝光过渡可利用提高快门速度来实现正常的曝光值,这样也可适当的提高画面清晰度。

2.减少变焦:电影的镜头大多都是定焦的,很少有推拉镜头出现,即使推进或拉出也是靠机位的移动实现的,变焦和机位的推进或拉出虽然景别时一样的,但是视角可是大不一样的,机位的移动会营造出更好的空间感,当然这一点应该是风格上的问题。

3.空间营造:电影的画面往往都是运动的,讲究一种空间的营造,升降、移动、伸缩、翻转或者是更复杂的综合运动摄影目的也都是为了营造更好的空间感,在这一点上是很重要的,要学会利用摇臂、轨道、斯坦尼康等辅助设备来提升影视作品的品质,这也是必须,曾经有发行行业的人士说:“现在没有用摇臂、轨道拍摄的片子都很难卖了,画面感觉死板给人一种粗制滥造的感觉,说白了就是根本不具备现代影视拍摄的基本特征”,这句话也道出了使用周边设备的商业意义,使用更多更好的周边辅助设备的意义远远远大于使用一台更高标准的摄像机意义大,因为画面的感觉是周边设备营造的,而摄像机只不过是一个拥有不同清晰等级的记录工具。

4.曝光适当:曝光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虽然电视摄像机的低照度很好,微微的一点光都可以拍摄,但是要想拍摄出来好的画面必须要满足摄像机光电转换器件CCD或者CMOS的特性最主要就是它的宽容度,我们喜欢看胶片的质感,是因为胶片具有对于光线具有很高宽容度,曝光过一点、差一点胶片都可以记录细节的存在,而CDD相对就要差很多,这一点可以看看摄像机拍摄画面的高光部分,比如:人物头发的高光区是一片白,里面几乎没有细节的存在,而胶片拍摄的样片就不一样,高光区里面仍有一些细节的存在,这一点对于画面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准确的曝光,在必要的时候要根据取景器、监视器、测光表的综合指数综合分析,在没有测光设备辅助,又拿不定主意的复杂情况下推荐保留亮区的细节信息,将光圈适当的收小一些。当然要获得完美的效果,灯光的布置和造型光也是很重要的。

后期实现要素



1.对比饱和:在前期拍摄素材明暗信息丰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后期适当的加大一些对比度,画面立即就会显得鲜艳锐利。

2.调色处理:往往与很多人认为电影或者广告中丰富多彩的颜色是胶片拍出来的,其实不然,很多刚拍出来的胶片如果不进行处理是不怎么好看的,好看是因为胶片拥有很高的宽容度,包含了丰富的明暗部细节信息,可以利用专业的调色系统进行调色处理。因此我们用电视摄像机拍摄的画面同样需要进行校色或者调色处理,再配合适当的对比度、饱和度,画面感觉会大不一样的。目前很多非编和后期特效软件都可以完成专业的校色调色工作。

3.少许颗粒:胶片是化学方式线性感光的,拥有随机的颗粒,如果作品需要更接近胶片的画面之感,可以利用很多后期软件中的虑镜适量加入一些颗粒的效果。

以上就是一些摄影师的经验和窍门,仅供大家参考,最实际的拍摄效果还需要大家不断地去尝试,去总结,多看多拍是水平增长的最好方法。



























第一、战略

一剧之本是剧本。我经常自己写或者请别人写不要钱的剧本,别误会,不是说剧本不值钱,而是剧本内容不涉及到花钱的拍摄的领域,虽然我们也知道一点钱不花想拍出好片子,简直是自己骗自己,但现实是人穷嘛,没有钱嘛!可话又说回来,你别以为一分钱不花的剧本好写,把现存的所有可以免费使用的东西利用起来,并且编出一个有点艺术的故事那简直是伟大的创举,不过也不能极端,真一点钱也不花那也不成,原则是好钢要用刀刃上,钱要花再好剧本上。

第二、武器

不管什么机器,拍出好画面就是宗旨。

先解决像素的问题,如果你的机器像素并不十分高(80万左右),不要紧,只要你在拍摄中适当提高总体照明亮度:所谓像素越高的好机子,也就在低照明条件下,表现出成像的优越性。之所以要提高总体两度,道理很简单就是让大家在同一起跑线,就像进了澡堂子,大家衣服一脱都一样,没有什么高低贵贱之分。有条件的话分区域布光,多几种明暗影调变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画面多一些层次,因为DV的宽容度本就不如胶片大,自己在不争去,那就太可惜了。但切记,人像所在的布光尽可能亮一些因为人是画面的视觉重心。

跟像素有关的友情提示,(1)切不可用数码变焦;(2)切不可用防抖挡;(3)切不可用LP,要用SP;(4)切不可4:3、16:9来回切换拍摄;(5)要把DV带用数码传输保存、刻录(最好刻DVD)这样像素损失少。

然后是滤镜的问题,那种该买哪种不需要买,这是有些说头儿的。

一般UV镜的钱不能省,它一防紫外线,二防灰尘,三防万一失手,它牺牲自己,保护了镜头。功不可没,而且价格还不算贵,国产的也就几十块钱。如果你居住的城市比较平净阳光又好的话,那么恭喜你了,偏振镜的钱基本上可以省下了,偏光镜的用途一般是拍蓝天白云,使天更蓝,云更白。其实有一种办法可以达到接近偏光镜效果,请把你的双臂伸成V字形,一头对准太阳,另一头指向天空划纵向切线,切线部分所指那片天空,是当时最蓝的天,(专业术语叫偏振极大值)阳光越强烈的时候,那部分天空越蓝,如果你还不满意的话,还可以后期用软件修色,直到蓝为止。

还有一种滤镜可以自制,就是使镜头边缘模糊的“梦幻滤镜”用一般的凡士林把镜头周围均匀涂抹即可,拍摄完后可能镜头之擦拭(绝不会划伤镜头)如果你还是不放心的话,还有一个好办法,用丝袜,挖个洞,套在镜头前,对焦一定要对到拍摄主体上,不要对到丝袜,否则你就拍成丝袜广告了,这个办法是不是更安全呢!再比如说:“枪靶滤镜“找一个透明塑料膜,用圆规、直尺画成枪靶,对准镜头即可,总而言之一句话,只要你能大胆去想,就能做出各种千奇百怪的滤镜来,这也就是DV美学的乐趣所在。

第三、实战

一到了用DV实拍,那问题可多了去了,真是说多了事故时,说深了是寓言哪!比如布光的问题、录音的问题,固定拍摄和运动拍摄的问题,特殊拍摄的问题等等。

DV的布光以自然光为主(省钱第一),人工光为辅(还是那句话该花的省不了),光运用得好坏在于:一,天气的选择,最好的晴朗或微阴的天气,别的天气拍出来画面会大打折扣。光的选择要根据你塑造的人物形象不同,打得光也不同。如果想表现人物刚毅,那么就的打硬光,如果想表现女孩的天真柔美,那么久的打柔光,如果想表现一个人或物曲线轮廓,那么就的打逆光,再拍室内戏的时候,往往会有窗户外的强光进入画面,而造成画面中的曝光过度,这是我们可以在室内打灯,使之与外界光平衡,然后以室内光为基准调节白平衡,这时你就会发现画面中的曝光过度就不存在了。如果会有从室内到室外转景的戏,因为室内较暗室外又太亮,如法炮制,同样也需要给室内加光来平衡室内外的曝光亮。还有拍夜景时,摇摄或移摄会出现光的“拖尾”现象,使用DV尽量慢速的运动拍摄,也减轻“拖尾”对画面的破坏。有时会遇到采访或访谈,拍摄时须营造单一背景,起到正式而庄重的效果。这时的布光,用一块黑丝绒布,盖在室内窗户上,吸掉所有杂光,重新打一束顶光或追光既可。

反光板的选择。反光板可以根据用途分补光用的,柔光用的,吸光用的,消弱光线用的。可用烟盒中的锡纸,宣纸黑色卡纸,白纸卡纸,报纸等等DIY.有时有些特殊画面还可用到镜子,玻璃,三棱镜,不锈钢勺子等等,原则是大胆尝试,择优使用。

说到录音,各位用DV录音的朋友可能都各有一把辛酸泪,那就由我替大家解解其中味吧!我的经验是现场声DV录,这样更加真实,原始,对白和旁白用MD录,因为它小而且可以随身便于同期声录音质量好,同时又有软件支持后期混音并轨,张艺谋拍《秋菊打官司》用的就是类似的方法让演员带上无线话筒同期拍摄。

如果有条件的话,在拍摄室内戏时,可以试着用一些放鸡蛋的凸凹不平的盒子(买鸡蛋的人那里多的是)贴满天花板,以求达到更好的吸音录音效果。固定拍摄最好借助三脚架,一定要在拍摄前把三脚架调试到平滑顺畅的操作位置,如果抓拍是没有三脚架,那么也可能借助固定水平物体或同伴身体支撑,尽量使拍摄的双手与支撑体构成三角形,有一点小窍门在拍摄一些固定空景或静帧时,最好用数码相机拍摄,因为最差的数码相机像素(200万吧)也比DV强很多。

运动拍摄中摇摄,主要靠过硬的拍摄姿势和目测能力;而移摄多要借助交通工具或滑板,超市购物车或自制吊臂,轨道来完成。制作的材料需用到铝管、三角铁、滑轮、钢丝、木条。

第四、特殊技巧

一些特殊的拍摄技巧,一,如果觉得铺设轨道有困难又想表现出人或物体的拍摄速度的话,那么可以用平稳的蟹行步伐加以前景配合进行移摄,前景可用固定的镂空物体作为基准,如栅栏,电线杆子、窗纱、镂空玻璃砖墙等等,因为前景移动速度稍有变化,会给人造成被摄主体运动很迅速的错觉,似乎是铺轨拍摄的假象;二、水下拍摄,现在的DV有防水壳的并不多,建议用数码相机的动态功能拍摄水下画面,因为数码相机的防水壳还是相对容易买到的,但是其中还有一些问题,如动态拍摄时间,像素、后期剪辑等等,这就要拍摄前统筹规划,避免一些后期的一些麻烦,尽量应用短剪辑因为数码相机拍摄是有时间限制的;三,在双机位拍摄中尽量用里被摄主体远的机子变焦抓特写,这样不会造成演员压迫感,更自然的抓拍细节表演。

若想简化或避开杂乱的背景,可用虚焦结合仰拍的手法。(蓝天白云是最好的单一背景,同时起到蓝屏的作用,便于后期的修改或添加特技。



献花(0)
+1
(本文系木直人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