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电影的发行
2022-06-11 | 阅:  转:  |  分享 
  
07022185陈森



电影的发行

喜欢看电影,也喜欢电影的营销发行。

发行指影片由制片完成到放映的过程。即由发行公司负责影片的宣传发行,再由院线落实放映。即影片的销售。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发行。还有一种大发行的概念:一种整合传播思想,凡是以电影为核心而产生的价值和利润都叫发行,包括影像制品、主题园等相关衍生产品。即荧幕和非荧幕发行。不管何种定义,首先不许重诉电影的定义:娱乐性商品。从当年的鲁米埃尔兄弟在家里面放映第一部电影并向观看的人收取费用时,就注定了电影是这一种商品。而后,几经演变,电影为了吸引人们的眼球,以各种形式拍摄出各种不同类型和题材,充分展现出艺术的气息。既然它是一种艺术的商品,所以电影发行的核心是市场与营销传播。

既然发行是一个销售传播的过程,在发行的环节中,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几个概念:制片厂\公司:专门负责电影的生产。如华谊、迪斯尼等大公司。发行公司:专门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公司。如:北京的保利博纳(曾发行过《神话》、《天下无贼》等影片。

影院,通常我们看电影的固定场所。院线:为了适应激烈竞争,争取到电影放映,电影院与发行公司、制片厂所结成的同盟。院线制度也是发行的主要机制。同时,再国外各条院线完整,设有专门的院线放映各类别的影片。

发行就如产品开发一样,需要一定的方式和渠道,目前,国际上通行有三级发行渠道:一级渠道:制片厂\公司→影院。二级渠道:制片厂\公司→院线→影院。三级渠道:制片\公司→发行公司→院线→影院(目前国内国际主要方式)。

而在发行渠道种又存在两种类型的发行主体:一是制片发行统一,一般是有实力的大制片公司,如华谊、迪士尼、米高梅、派拉蒙。二是专业发行公司,如北京的保利博纳。

发行的分级即发行的长度,而发行院线的条数又叫做发行的宽度。二者共同构成了发行的渠道。发行渠道的长和宽度的根据具体的电影定位策略而定。如果是大制作大手笔的电影,肯定是采用第三级渠道多条院线发行,以更大覆盖市场,更快收回成本实现盈利。

主要的发行手段有:订购拷贝数量结算、一次性买断、代理发行、分票发行。其中,再以前技术落后的时候,通常采用电影拷贝结算的方式,影院从制片方购的放映权,即胶片,一部胶片有放映的次数限制。那时候的制片公司就是通过一次次那个卖断其放映权来回收拍片成本的。而在现在电子数码技术的发展,都是采用数字拷贝,节约了成本,更利于发行传播。在专业的发行公司诞生以后,就产生了代理发行,其代理发行公司也更加注重其市场营销性与策略性。讲究精准营销传播,以最小的成本赚取最大的利益。

既然发行是一种营销传播,那么其必定需要一定的策略。发行的策略即在把握受众市场等做多因素后,影片发行的契机、原则。以何种因素来吸引更多眼球呢?目前国际上主要存在以下几种方式:

大制作:高成本如《泰坦尼克》两亿美元、大明星阵容;高文本构成即视觉奇观胜景、视觉冲击力强。我们看过的《阿凡达》、《星球大战》都是大制作的手笔,而且,随着3D等各种技术的不断完善,其视觉效果将达到新的难以想象的境地,那是,将更好实现观众与电影的互动,也必将为电影的发行增加筹码。

低成本发行。就是追求发行费用的最小化换来最大的效果。并不是说发行投入小,这个所谓的低是相对的。现如今,一部好的有影响力的大片,在其宣传发行方面的投入甚至超过一步小制作的电影全部的花费。可见发行是关键,渠道就死王道的说话再电影节界真的存在。

国内国外发行。一部电影再国内成功不算真正的成功,你看所有的好莱坞大片,除了在国内或者北美地区票房惊人以外,骑在全世界的票房基本上也都是盈利的。而我国的电影为什么老走不出过门呢?相当引人发思:是们的技术不行,还是导演演员不行?不得不承认这方面有差距,但更多的是我们的制片人,编剧在一开始就没有一种全球化的视野,只瞄向本土,为什么我们的张艺谋的电影在国内流行却不遭外国人待见呢?为什么同样身为华人导演的李安,其影再国际上受到好评,我想他就是很好把握住了世界人名的审美思想。

主题、类型明确。主题即电影的题材,爱情、儿童、灾难、动画、科幻、伦理等12中基本类型。说到类型片,其实就是一个电影的定位问题。影片即商品。那么商品都应该找到自身的定位啊,是什么题材,什么样的表现手法等都是吸引观众的手法。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观看这部影片呢?说白了就是其符合自己的身份与审美标准或是满足其娱乐等某种需求。

如《东京审判》2006年上映,讲述那段不为人知的历史,骑在发行宣传中的口号就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看的电影”。又如《如果。爱》宣称是国内第一部爱情歌舞片。由此看来,

在发行策略中最重要的是给影片定位、即找到发行影片的卖点后从而更好更清晰的传播、发行。给观众一个必看的理由!

看过发行的模式,再来看看发行的具体模式(主要是国际国内常用的)。预告片:设置悬念、吸引观众。同时不能让观众看了正式片后有不过如此、上当受骗的感觉。要做到这些,其制作投入不亚于一部电影拍摄。把握观众心理也是预告片拍摄的不二技巧。电影海报:明星导演阵容及精彩画面、配上煽动性广告语,收藏且限量。我都收藏了一幅《阿凡达》的限量海报。除此以外,媒体传播也是发行的重要形式,发行方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造势。如:软广告、综艺节目(报道影片动态、拍摄花絮、明星趣闻、探班情况、主创访谈等。好多电视台的娱乐新闻等节目就喜欢爆料这些信息,而且在央视8套还专门有各栏目叫《影视同期声》什么的就是专门搞这些的。而且上榜的都是大制作、大发行的电影,再将来也至少是那种盈利的电影吧。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文娱活动,主要指各大国内外电影节,其提名及获奖情况将为影片添彩。我国内地目前的主要电影将由金鸡、百花两项(我所知道的),国际上还有什么东京电影节、戛纳电影节、其中最富盛名的要数奥斯卡了。如果与这些有染的影片其上映都会有不小的斩获。还有就是考虑上映档期安排,欧美一般流行暑期档、圣诞档。而在我国一般除了暑期与贺岁档以外,其他众多的节假日也是电影发行上映的好时机。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电影时代的来临,影片的发行将更加便利。(摆脱胶圈拷片)相对成本降低,但是,发行宣传的费用将逐步增加,宣传手笔、方式将发生改变,宣传贯穿于制片、发行、放映各阶段。

说了这么多,其实,一部电影的发行就是一部电影的营销,总结了一下,我国目前的电影发行有两个最主要的趋势:一是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更多的中国文化要被接受,更多中国电影想走出国门,全球化是其必由之路。二是整合传播话,其实,发行并不是再一部电影拍摄以后才开始宣传发行,它的环节贯穿于电影的始终,也许当一部电影还是一个概念的时候,其投资方就已经在开始宣传了,只是宣传的角度方式不一样罢了。包括在上映以后,对后产品的开发,也还是沿用以前电影形象的风格特色,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我想,电影的发行必将在电影产业环节中占据更突出的位置,而且,作为一个广告专业的学生,只要对电影感兴趣,电影的发行同样是一个很好的行业选择。



















































献花(0)
+1
(本文系木直人呆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