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高中地理-地球上的大气
2022-06-13 | 阅:  转:  |  分享 
  
地球上的大气(一)大气的受热过程地面最直接热源:地面辐射1.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
-大气保温。2.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3.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
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
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4.气温年较差:影响气温日较差的因素有:(1)纬度?气温日较差随纬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因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
化是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小的。一般热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12℃左右;温带地区气温日较差为8.0~9.0℃;极圈内气温日较差为3.0~4
.0℃。(2)季节?一般夏季气温日较差大于冬季,但在中高纬度地区,一年中气温日较差最大值却出现在春季。因为虽然夏季太阳高度角大,日
照时间长,白天温度高,但由于中高纬度地区昼长夜短,冷却时间不长,使夜间温度也较高,所以夏季气温日较差不如春季大。(3)地形?低凹地
(如盆地、谷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平地,平地大于凸地(如小山丘)的气温日较差。低凹地形,空气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通风不良,热量不易散失
,并且在夜间常为冷空气沿山坡下沉汇合之处,加上辐射冷却,故气温日较差大。而凸出地形上部由于海拔高和方圆面积小的关系,气温受地表影响
小而主要受周围空气的调节,白天不易升高,夜晚也不容易降低.气温日较差通常比同纬度的平地小气温日较差小,平地则介于两者之间,山谷大于
山峰;高原大于平原:如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质量、水汽、杂质相对较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
射量大,晚上大气逆辐射弱,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大;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水域面积大,大气质量、水汽、杂质集中在对流层底部。白天,大
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晚上大气逆辐射强,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4)下垫面性质??由于下垫面的比热特性和对太阳辐射吸收能力的不同
,气温日较差也不同。陆地上气温日较差大于海洋,且距海越远,日较差越大。沙土、深色土、干松土壤上的气温日较差分别比粘土、浅色土和潮湿
紧密土壤大,旱地比水田大。(5)天气??晴天气温日较差大于阴(雨)天的气温日较差,因为晴天时,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地面增温强烈,夜晚
地面有效辐射强降温强烈。大风天的气温日较差较小。(6)地势?不论什么地方,都是离地面越近,日较差越大,因为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
辐射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5.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判别方法1如果是相
距比较远的南北两地,则造成年均温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是纬度因素2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分析气温年日较差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
置、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高,则可能是地形区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如果夏季气温明显偏低,则该地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3如果是位于大
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分析气温差异时一般考虑洋流因素4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虑地形因素"气温日较差低纬
大于高纬,凹地大于高地"解释:因为低纬地区的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于高纬地区凹地:1、气流不通畅,湍流交换弱,局地大气受下垫面影响更大
2、地处周围山坡的围绕之中,与大陆接触面积大,而陆地的增热与冷却都快,所以凹地气温的日变化大于山顶(二)气压与气候水准方向气压与气
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注意:(1)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
而降低的。(2)高压和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而言。(3)同一等压面上各处气压相等(4)判断气压高低:垂直方向,海拔越高,气压越
低;水平方向,根据等压面,凸高凹低。(5)判断冷热:在近地面附近,气温高的地方为低气压,气温低的地方为高气压。1.风的形成:大气
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2.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冷锋暖
锋准静止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方向移动的锋使锋面来回摆
动的锋气气团势力冷气团强,暖气团弱暖气团强,冷气团弱势均力敌移动方向冷气团的移动方向暖气团的移动方向来回摆动锋前锋后
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后暖气团在后锋面力度较大较小小雨区位置锋前锋后均有,锋前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范围小中大图示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单一冷气团控制,单—气团控制,温暖晴朗
低温晴朗天气晴朗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大风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
晴;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③准静止锋过境时阴雨连绵,常见地区为梅雨天气的江
淮准静止锋,贵阳的昆明准静止锋。注意:(1)降水都倾向于冷气团一侧。(2)锋面的移动方向是冷气团的移动方向(3)锋面气旋中雨区的确
定:冷锋降雨发生在锋后,雨区比较狭窄;暖锋降雨发生在锋前,雨区比较大3.常见的五种气压场类型:①高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
周的地区;②低气压: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的地区;③高压脊:从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如同地形上的山脊;④低压槽:从低压延伸
出来的狭长区域,如同地形上的峡谷;⑤鞍:两个高压或两个低压之间区域,如同马鞍形。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
心因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低压槽附近因冷暖气流交汇常伴有阴雨天气,高压脊控制则为晴朗天气4.①气旋:中心气压低,气流辐合上升,北逆
南顺,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气温日较差小;②反气旋:中心气压高,气流辐散下沉,北顺南逆,水汽难凝结,多晴朗天气,气温日较差大;③
锋面气旋(北半球为例)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气旋左侧是冷锋,右侧是暖锋。北半球为“八”;南半球为倒“八”高压脊线上
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低压槽线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一般是以北半球为例:气旋是低气压,为逆时针旋转。即右边为低纬(暖
气团)吹向高纬(低气团),就是暖锋,右边就是高纬度吹向低纬度就是冷锋。南半球则相反锋面只形成于气旋中,因为气旋的水平气流是向中心辐
合,在槽线(低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处的连线)两侧冷暖气流易相遇形成锋面。而反气旋的气流呈辐散状,在脊线(高气压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
处地方的连线两侧气流不可能相遇,故不能形成锋面。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1.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
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2.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
成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3.东
亚、南亚季风环流:(如下图)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
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4.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a.雨带的移动春末(5月
),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7--8月
,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b.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
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c.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
造成北旱南涝.d.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6.气候形成因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判
断气候类型的步骤:定球,定带,定型。a.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热带雨林气候(常年
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
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
割)b.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
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
季风--高温多雨。c.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0℃以下。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
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0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
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8.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
水量少。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点,植被,动物,土壤。(整体性)?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猩猩,河马;砖红壤。季风气候:终年高温旱雨季分明;热带季雨林;大象,孔雀;砖红壤性红壤草原气
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热带草原;长颈鹿,羚羊;燥红土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热带荒漠;袋鼠,单峰驼;热带荒漠土?温带:海洋气候:
冬温和夏凉爽降水均匀;温带落叶阔叶林;松鼠,黑熊;褐土棕壤大陆性气候:冬寒冷,夏炎热,全年降水少;荒漠或草原;双峰驼,子午沙鼠,黄
羊汗,旱獭;温带荒漠土黑钙土季风气候:冬寒冷干燥,夏暖热多雨;温带落叶阔叶林;松鼠,黑熊;褐土棕壤?亚热带:季风气候:冬低温多雨夏
高温多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猕猴,灵猫;红壤地中海:冬温和多雨夏炎热干燥;亚热带常绿硬叶林;阿尔卑斯山羊;褐壤?寒带:苔原气候:终
年寒冷,降水稀少;寒带苔原;驯鹿,北极狐;冰沼土冰原气候:终年寒冷,降水稀少;冰雪裸地;北极熊,海豹;未发育常见的风【1】山谷风
(1)形成过程: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谷风(左图);夜间山坡比同高度的大气温度低,冷空气沿山
坡下滑,形成山风(右图)(2)影响: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
气污染【2】海陆风(湖陆风)(1)形成过程:滨海地区白天因陆地升温快,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上气温低,产生下沉气流,形
成高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形成海风;晚上与白天热力作用相反,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2)影响:海陆风使滨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
,降水增多【3】城市风(1)形成过程:由于城市居民生活、工业和交通工具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近地面风由郊区吹向城市。(2)影响:一般将绿化带布置于气流
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4】焚风效应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当气
流经过山脉时,沿迎风坡上升冷却,在所含水汽达饱和之前按干绝热过程降温,达饱和后,按湿绝热直减率降温,并因发生降水而减少水分。过山后
空气沿背风坡下沉,按干绝热直减率增温,故气流过山后的温度比山前同高度上的温度高得多,湿度也显著减少出现地区;亚洲的阿尔泰山、欧洲的
阿尔卑斯山、北美的落基山东坡、南美洲南部大陆东侧的巴塔哥尼亚荒漠的形成。中国不少地区有焚风,比较明显的如天山南坡,太行山西坡,大兴
安岭西坡的焚风现象,其增温影响甚至在多年月平均气温直减率上也可促使作物、水果早熟,强大的焚风可造成干热风害和森林火灾。冬季强焚风可
引起山区雪崩等【5】狭管效应梵风山上雪崩,山下作物枯萎(海水存在狭管效应)地形的狭管作用,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
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由
狭管效应而增大的风,称为峡谷风或穿堂风。生活现象:高层建筑引起"狭管效应";狂风掀翻列车"狭管效应"惹祸【6】下沉风:即“冰川风”
。它往往出现在冰川上,不受昼夜变化的影响,因为冰川的表面温度总是低于其上面的空气温度,所以它总是沿着下坡刮起。但在冰川向斜坡延伸的
末端处,也会出现上坡风,这种风的强度往往受冰川范围大小的控制。【7】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形成条
件;a可引起强对流的大气层(湿度越大越有利)b.较大的水平涡度c地转偏向力【8】台风台风发源于热带海面,由于气温高,大量的海水被蒸
发到了空中,形成一个低气压中心。随着气压的变化和地球自身的运动,流入的空气也旋转起来,形成一个逆时针旋转的空气漩涡,这就是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级以上就称为台风逆温①主流:越上去越热②非主流:上去1000米降不到6℃,下来一千米增不到六摄氏度类
型:1.辐射逆温: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空,由于地面有效辐射增强,近地面层气温迅速下降,而高处大气层降温较少,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
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冬半年最强2.平流逆温:暖空气移到冷地面下层降温快3.锋面逆温:暖在上冷在下,锋面
附近4.地形逆温:出现在山谷盆地5.洋流逆温:寒流来临时,冷空气潜入暖空气下,带来干燥且多雾气候。弊:阻碍空气对流能见度低空气污染
加重(冬季逆温多空气污染加重)利: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判断题1.高空的高气压一定比低空的低气压的气压值高。×分析:在同一高度上高气压比
低气压的气压值高。但在不同高度上则不一定;同一地点,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2.在垂直方向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分析: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主要是由冷却收缩、受热膨胀等因素引起的。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
响风向。×分析:摩擦力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在同样情况下,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风向与等压线之间的夹角越大。4.赤道低气压带和副
极地低气压带成因相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成因相同。分析:赤道低气压带是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而形成的,属于热力成因;副极地低气
压带是冷暖气流相遇暖气流被迫抬升形成的,属于动力成因;副热带高气压带是高空气流聚集被迫下沉形成的,属于动力成因;极地高气压带是空气
冷却收缩下沉形成的,属于热力成因。5.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位置不相同。√分析:冬季,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的冷高压切断,仅
保留在海洋上,因此,气压活动中心在60°N附近;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的热低压切断,仅保留在海洋上,因此,气压活动中心在北纬
30°附近。6.季风形成的原因都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分析:东亚地区的冬季风雨,夏季风形成的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亚地区冬季风
的形成原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其夏季风的形成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7.暖气团的温度不一定比冷气团高。√分析:同一气团移
向高纬度为暖气团,移向低纬度为冷气团;在不同纬度地区无法比较他们气温的高低。8.封面和气旋过境都不一定会带来降水。√分析:降水的形
成过程是水汽凝结成云滴,再受到上升气流的顶托抬升,使云滴增大成为雨滴并降落到地面的过程。当锋面上面的暖空气比较干燥时,就不可能形成
降水;同样,如果气旋辐合的空气过于干燥,也可能不会形成降水。选择题1.下图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
,关于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A.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①有关B.四川盆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小,主要与
②有关C.四川盆地的气温日较差较小,主要与③有关D.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大,主要与④有关【解析】:四川盆地多阴雨天气,
白天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少,气温较低,夜晚大气逆辐射③强,气温降低较慢,故气温日较差较小。C读下图,回答下题。2.①②③④
四地的气候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读图可知,图中
①位于南美洲亚马孙平原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②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是全年受西风带控制形成的,③为热带沙漠气候,
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形成的,④为东亚的季风气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故选D。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
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3.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
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
,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A.日本B.泰国C.智利
D.秘鲁3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海平面上升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被淹没甚至消失;北美中高纬地区热量增加小麦可能
增产;全球大气环境紊乱,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增加。选A正确。4厄尔尼诺是南太平洋赤道附近的海水增温的现象;它的影响使得美洲西海岸的智
利、秘鲁多雨;日本大部分地区多雨;东南亚气候变得干旱,泰国干旱严重。选B正确。考点:考查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名师点晴】本组题主要考
查气候变暖影响。气候变暖对高纬地区农业生产是有利的,高山的冰川退化、沿海的低地、岛屿被淹;中低纬地区农业减产;台风频次增加。在正
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给东南亚周
围带来热带降雨。一旦东南信风减弱,就会造成太平洋地区的冷水上泛减少或停止,海水温度就升高,形成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异常增暖。而突然增强
的这股暖流沿着美洲西海岸南侵,使海水温度剧升,冷水鱼群因而大量死亡。厄尔尼诺现象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导致全球性的气候反
常。这导致太平洋中东部及南美太平洋沿岸国家洪涝灾害频繁,同时印度、东南亚、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一带则严重干旱,世界多种农作物将受影
响。厄尔尼诺现象有时也会反促成西北太平洋台风数目偏少,厄尔尼诺易导致暖冬,南方易出现暴雨洪涝,北方易出现高温干旱,东北易出现冷夏。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题5,上面左图中的四个城市,其气候特点与右图相符的是:()A.①城市B.②城市C.
③城市D.④城市【解析】读气候资料统计图可知,该地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非洲南部地区①城市为热带沙漠
气候,②城市位于南纬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③城市与④城市为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6.下图中从甲到乙,经历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解析】读图,图示区域位于非洲北部,甲处是地中海气候,自然带是温带落叶阔叶林
带。乙处是热带草原气候,自然带是热带草原带。甲乙之间是热带荒漠带。从甲到乙,经历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
带,C对。A、B、D错。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4种情形。读图完成第
7题。7.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①B.②C.③D.④【解析】近地面所温高,空
气对流运动强,无逆温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A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模式图,完成8~9题。8.关于图示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
叙述,正确的是()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
风,湿润?????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分析: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其季节移动
,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偏,冬季南偏.读图分析,该图中赤道低气压带南偏越过赤道,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也偏
南,故此时是北半球冬季.解答:解:据图可知,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已经南移越过赤道,所以此时是北半球冬季.此时南半球各地气压带风带南移,
所以图中0°~10°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盛行上升气流,湿润;10°~30°受东南信风带影响,盛行东南风,干燥;而30°~40°受副
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干燥.故选:D.9.当气压带、风带位于图示位置时()A.我国华北正值春旱严重
B.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现象C.亚洲大陆内部寒冷干燥D.我国东南沿海台风频发【解析】8.结合图示,0°~10°受赤道
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雨,A错误;图示10°~30°位于南半球低纬,故判断为南半球的低纬东南信风带,BC错误;30°~40°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干燥,D正确。9.图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位置判断气压带风带南移,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A为北
半球春季;B为北半球夏季;D为北半球夏季,只有C为北半球冬季。考点:本题考查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特征及对气候类型的影响。下图为甲
、乙两地的气候资料图。据此回答29~31题。甲、乙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为()A.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中海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11形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环流??????C.洋流????D.人类活动12.关于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乙
两地间以温带荒漠带为主?????B.乙地风力侵蚀作用显著C.甲、乙两地均盛行西北风?????????D.甲地河流以冰
川融水补给为主【解析】10.甲乙两地1月气温均低于℃,属于温带(且不包含温带海洋性气候),甲地年降水量很少,且冬半年稍多,再根据经
纬度可以知道甲地为地中海东岸附近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乙地降水集中在夏半年,雨热同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也可直接用经纬度定位为北京来判
断)。D11.甲地气候成因主要是远离海洋,湿润的空气无法到达,乙地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冬夏季风的交替控制,故选B;甲乙
处在同纬度,太阳辐射差别不大,A错误;甲乙两地附近均无大型洋流流经,C错误;人类活动队气候的影响主要集中于城市热岛,环境破坏,导致
旱涝频繁等,D错误。B12.甲乙两地之间是由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以温带荒漠为主,A正确;乙地为东部季风区,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B错误;甲地冬季盛行西南风,乙地盛行西北风,C错误;A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分析回答27~28题。图示天气变化的
原因可能是()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14.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
是()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7日洪水水位最高??????D.7、8日大气
的保温作用最强【解析】试题分析:13.根据统计图分析,气温日较差变小,气温总体上升,说明受暖气团影响,为暖锋过境,B正确。14.气
温日较差总体缩小,A叙述不准确,空气湿度在10日下降,B错;河水水位受降水影响,7、8日都有降水,所以水位在8日最高,C错;7、8
日阴雨天,大气保温作用强,D正确。考点:天气统计图判读;锋面影响;降水对河流水位影响.非选择题1.读“某理想大陆图”,回答下列问题
。(7分)乙区域同属一种气候类型,但x、y降水有差异,降水较多的地点是________(填“x”或“y”),请分析其原因。(2分)
假若黄赤交角为0°时,图中甲、乙两种气候类型中不存在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试分析其原因。(3分)(3)M为一
岛屿,1月份岛屿的西部月平均气温大于0℃,且降水较多,试分析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2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乙区域属于
地中海气候区,但x、y两地纬度不同,受西风带影响的时间不同,y地降水多于x地。第(2)题,假若黄赤交角为0°,气压带、风带将
不再发生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将不再存在。第(3)题,在大陆上,1月份0℃等温线大致穿过34°N~35°N,M为海岛,受海洋影响大
,降温速度较慢,月均温大于0℃,1月份该岛盛行西北风,岛屿西部为迎风坡,降水较多。【答案】:(1)yy地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长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短。?(2)乙黄赤交角为0°时,太阳直射点不会有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不会随季节移动,乙地就不可能受副
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3)1月份0℃等温线大致沿35°N纬线延伸;由于受海洋影响,降温速度慢,所以月平均气温大于
0℃;1月份受大陆东部冬季风影响,岛屿西部是迎风坡,所以降水多。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14分)2.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答案】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
北部地区。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两侧的峡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暖流增温增湿
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这里位于亚热带,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
带高气压带控制,地形为狭长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地中海气候。C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原因是北美大
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地势平坦,东西较宽,且受西海岸暖流影响,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西北延伸的趋势,因此,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解析】试题分析:图示北美洲,其气候类型分布受地形影响明显。A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的北部地区,分布于40°—6
0°N大陆西岸地区。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两侧的狭长平原地带,加之沿岸阿拉斯加暖流增温增湿作用,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B气候: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北美西部沿海地区中部,30°-40°N大陆西岸地区。这里位于亚热带,冬季受到西风带影响,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其东部是高原山地,该地地形为狭长平原,位于高山的迎风坡,呈现为地中海气候。C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于北美大陆的主体部分。原因是北美大陆主要位于中高纬度地区,中部大平原地势平坦,东西较宽,平原南北延伸,南北气流交换频繁;受西海岸阿拉斯加暖流影响,该气候带西北缘有向西北延伸的趋势,因此,该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考点:考查气候类型分而及成因。【名师点晴】这道题主要考查北美气候的成因。题目要求是相关自然要素分析气候成因,首先三种气候类型要搞清楚,这主要考查气候分布规律;相关自然要素主要是大气环流、洋流、地形、海陆分布等因素进行分析。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龙卷风是大气中强烈的涡旋现象,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产生了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图?8?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在美国龙卷风多发区,活跃着“追风人”,他们寻找、追逐、拍摄龙卷风,为人们提供龙卷风的相关信息。(1)读图8,指出龙卷风多发区湿热气团的主要源地,抬升的原因,以及气流发生旋转的原因。(8分)【参考答案】主要源地:墨西哥湾。(2分)抬升原因:与北来的冷干气流(气团)交汇,湿热空气抬开,(地处中低纬,太阳辐射较强)下垫面温度较高,(湿热)空气受热拍升;湿热空气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释放热量,加热并进一步抬升空气。(4分)旋转原因:地转偏向力的作用。(2分)1
献花(0)
+1
(本文系业余俗人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