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的后续支出
2022-06-13 | 阅:  转:  |  分享 
  
第二节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

一、固定资产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提示】

折旧起始时间:企业应当按月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当月增加的固定资产,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当月减少的固定资产,当月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不计提折旧。

【小新点】掐头不去尾

【链接】无形资产:有头无尾

账务处理: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管理费用(管理部门使用的、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的折旧)

销售费用(销售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折旧)

在建工程(用于工程的固定资产折旧)

研发支出(用于研发无形资产的固定资产折旧)

其他业务成本(经营出租的固定资产折旧)

应付职工薪酬等(无偿提供给员工使用的,作为非货币性薪酬)

贷:累计折旧

(三)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的复核

企业至少应当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进行复核。

1.如果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的预期数与原先估计数有差异的,应当相应调整固定资产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2.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与其有关的经济利益预期消耗方式也可能发生重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也应相应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并按照会计估计变更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不需要追溯调整)

二、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后续支出的处理原则:资本化或费用化。

与固定资产有关的更新改造等后续支出:

?

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 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 不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 计入当期损益 ?

【链接】更新改造期间不计提折旧。

(一)资本化的后续支出(改建、扩建或者改良)

?



?

1.更新改造等工程完工并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再从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提示】更新改造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也应重新确定。

【例题】有进无出

甲公司是一家饮料生产企业,有关业务资料如下:

(1)2×16年12月,该公司自行建成了一条饮料生产线并投入使用,建造成本为600000元;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率为固定资产原价的3%,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

(2)2×18年12月31日,由于生产的产品适销对路,现有这条饮料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已难以满足公司生产发展的需要,但新建生产线成本过高,周期过长,于是公司决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扩建,以提高其生产能力。假定该生产线未发生过减值。

(3)至2×19年4月30日,完成了对这条生产线的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改扩建过程中发生以下支出:用银行存款购买工程物资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27300元,已全部用于改扩建工程,发生有关人员薪酬84000元。

(4)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预计尚可使用年限为7年。假定改扩建后的生产线的预计净残值率为改扩建后其账面价值的4%;折旧方法仍为年限平均法。

假定甲公司按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为简化计算过程,整个过程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作出甲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

【答案】

(1)本例中,饮料生产线改扩建后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改扩建的支出金额也能可靠计量,因此该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计入固定资产的成本。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发生前,该条饮料生产线的应计折旧额=600000×(1-3%)=582000(元)。

年折旧额=582000÷6=97000(元)。

2×17年1月1日至2×18年12月31日两年间,各年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制造费用97000

贷:累计折旧97000

(2)2×18年12月31日,将该生产线的账面价值406000元[600000-(97000×2)]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饮料生产线406000

累计折旧194000

(97000×2)

贷:固定资产——饮料生产线600000

(3)发生改扩建工程支出。

借:工程物资21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7300

贷:银行存款237300

借:在建工程——饮料生产线294000

贷:工程物资210000

应付职工薪酬84000

(4)2×19年4月30日,生产线改扩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转为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饮料生产线700000

贷:在建工程——饮料生产线700000

(5)2×19年4月30日(当月增加当月不计提),转为固定资产后,按重新确定的使用寿命、预计净残值和折旧方法计提折旧。

应计折旧额=700000×(1-4%)=672000(元)。

月折旧额=672000÷(7×12)=8000(元)。

2×1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64000元(8000×8个月),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64000

贷:累计折旧64000

2.企业在发生可资本化的固定资产后续支出时,可能涉及替换固定资产的某个组成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当发生的后续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时,应将其计入固定资产成本,同时将被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扣除。(加进减出)

【小新点】

①被替换掉部分按照账面价值转出。替换掉部分与整体“等比例”提折旧(减值)。

②被替换掉部分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例题】有进有出

2×19年6月30日,甲公司一台生产用升降机械出现故障,经检修发现其中的电动机磨损严重,需要更换。

该升降机购买于2×15年6月30日,甲公司已将其整体作为一项固定资产进行了确认,原价400000元(其中的电动机在2×15年6月30日的市场价格为85000元),预计净残值为0,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为继续使用该升降机械并提高工作效率,甲公司决定对其进行改造,为此购买了一台更大功率的电动机代替原电动机。

新购置电动机的价款为82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0660元,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改造过程中,辅助生产车间提供了劳务支出15000元。

假定原电动机磨损严重,没有任何价值,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

要求:作出甲公司的相关账务处理。

【答案】

(1)固定资产转入在建工程

本例中的更新改造支出符合固定资产的确认条件,应予以资本化;同时应终止确认原电动机价值。

2×19年6月30日,原电动机的价值=85000-(85000÷10)×4=51000(元)。

①转入在建工程

借:在建工程——升降机械240000

累计折旧——升降机械160000(400000÷10×4)

贷:固定资产——升降机械400000

②扣除替换部分的账面价值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51000

贷:在建工程——升降机械51000

上述①②两个分录合并: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51000

在建工程——升降机械189000(240000-51000)

累计折旧——升降机械160000(400000÷10×4)

贷:固定资产——升降机械400000

(2)更新改造支出

借:工程物资——新电动机8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660

贷:银行存款92660

借:在建工程——升降机械97000

贷:工程物资——新电动机82000

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15000

(3)在建工程转回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升降机械286000

贷:在建工程——升降机械286000

【例题?单选题】甲公司某项固定资产已完成改造,累计发生的改造成本为400万元,拆除部分的原价为200万元。改造前,该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万元,已计提折旧250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该项固定资产改造后的账面价值为()万元。(2013年)

A.750

B.812.50

C.950

D.1000

【答案】B

【解析】该项固定资产改造后的账面价值=(800-250)-[200-(200/800)×250]+400=812.50(万元)。

3.企业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检查发生的大修理费用,有确凿证据表明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予资本化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生产车间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计入制造费用)





献花(0)
+1
(本文系启智职教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