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知识(二十五)
情志总结
现代中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以怒、喜、忧、悲、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个咱们前面已经学习过。
《皇帝内经》中有
怒伤肝、悲胜怒
喜伤心、恐胜喜
思伤脾、怒胜思
忧伤肺、喜胜忧
恐伤肾、思胜悲等理论。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属于正常的精神活动,也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致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则可影响体内阴阳功能的失调,进一步而累及五脏。
1、情志伤肝
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病因。
2、情志伤心
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机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疾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年老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喜伤心的病例。
3、情志伤脾胃
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纳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4、情志伤肺
忧和悲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强烈悲哀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咳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消化功能严重干扰之症。《红楼梦》中,多愁善感、悲忧伤身的林黛玉,就是很好的证明。
5、情志伤肾
惊恐伤肾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于死亡。在生活中,通过惊恐的语言暗示,而把人真的吓死的报道,已屡见不鲜。可见,恐则气下的危险性。
综上所言: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的衰退,调节适应能力较弱,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难以承受而容易引发疾病症状。如陈直所说:“虚者风烛,百疾易攻”,这说明过激的情志,是人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充满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也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以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求心安理得,不做业障(亏心事),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增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兴趣,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俯安泰,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情志失调一定会对五脏造成损伤,中医里叫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前两句是说大怒可以伤肝,大喜容易伤心。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节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任意泛滥。思伤脾,过度思虑就会伤及脾胃,吃不好睡不香,长此以往就逐渐消瘦。忧伤肺,如果过度忧虑就会伤肺,林黛玉就属于忧伤肺恐伤肾,过恐就会伤到我们人体的肾。
喜胜悲,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思胜恐。
中医认为情志病是不可以用药而愈的,针对情志病中医基本上采取了情志生克法,原理实际上就是五行相克。
1、喜胜悲,高兴就能够战胜悲伤。喜为火,悲为金,五行的说法是火克金,火是可以把金融化开的,火又是趋散,悲是气结、凝聚,所以悲要用散法。在什么情况下会喜胜悲呢?比如说我们白天工作非常辛苦,又受到了领导的训斥,心里就会憋闷,有的人就会选择下班后去喝酒,以此来化解心中的郁闷。其实喝酒只是能暂时把烦恼忘记而已,中国有句古话叫“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所以古人并不提倡用这样的方法去化解忧愁,古人有他们自己的调节方法,他们会去听戏听相声,或者去唱听东北二人转,以此来调节自己的心情,这叫喜胜悲。其实,说相声和唱二人转,在古代都是很有讲究的。它基本上是在开玩笑,插科打诨,甚至包括说一些下流话。目的就是让人开心,把郁闷和悲愤疏解开。在古代这都是男人调解心情的方式,大家闺秀是不允许参加的。
2、悲胜怒,就是用悲伤来战胜大怒。就是金克木,肝主怒,大怒则肝火不能收敛,就用肺金收敛的方法来降肝火。在人大怒的时候告诉他一个很坏的消息,让他突然悲伤,这样就能把他怒火给熄灭了。
3、恐胜喜,恐惧可以战胜过喜过散的心。大家都知道范进中举的故事,他那么多年都没考中,已经是没有希望了。有一天一下子听说自己中举了,高兴得心神哗的一下散掉了,就像疯似的满街大跑,他岳父过来一个大嘴巴给他煽清醒了,这样叫恐胜喜。这个一定要找到一个病人平常见到觉得很恐惧的人,才可以做到这一步,因为范进屡考不中,很怕他老丈人。
4、怒胜思,一个人思虑太过的话,激怒他就可以了。<<华佗传>>记载了这样个病例:有一个郡守因为思虑过度,造成了身体有於血,华佗收了他很多礼,但不给他治病,还写了一封长信来骂他,说他不仁不义。其实这就是华佗的治疗方法,一下子把郡守激怒,怒则气上,把他胃中淤血一下子全壅上来了,吐了几口血后病就痊愈了,这就是怒胜思。
5、思胜恐,思虑可以战胜恐惧的。就是如果把问题想清楚了,一般来讲就不害怕了。五行里说,土克水因为土属水,土为脾,而脾主思。古代张子合就曾经治过一个病人,有一人家半夜里出现了一伙强盗抢他家东西,从此以后这家女主人夜里一听到一点轻微的响声都非常的害怕,整夜整夜睡不着。张子合就用木棍敲她家窗户,第一次她害怕,然后反复的敲十几次之后她慢慢地习惯了,就不再恐惧了,睡觉也安稳了,因为她那个警惕的心放下来了。用情志对治法,也就是用生活来解除人的疾病。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有这方面的问题。在工作中过分地考虑人际关系就会伤脾,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的话,就会逐渐出现焦虑抑郁的症状,进而引发很多心里疾病和皮肤斑疹、脱发、或其它一些更严重的病症症状。所以我们要在病症出现前尽快的化解它,而用情志生克法来解决这无疑是行之有效最为经济的方法。
情志问题到这里就学习结束了,生活中我们想要的东西即便是得到了不一定就快乐,把要的变成自然得到就会出现不同的结局,就会心情舒畅,就会常有天命。那么就要看我们能够帮助、给予和成就多少人,让更多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和幸福,因为助人才能达己,因为厚德才能载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