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2章基本放大器
2022-06-20 | 阅:  转:  |  分享 
  
第二章基本放大器2.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2.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2.3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2.4放大电路的模型分
析法2.5共集和共基放大电路及BJT电流源电路2.6多级放大电路2.7BJT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2.1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
能指标一.放大的基本概念放大——把微弱的电信号的幅度放大。一个微弱的电信号通过放大器后,输出电压或电流的幅得到了放大,但它
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不能变,即不失真。二.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1.放大倍数——表示放大器的放大能力根据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的条件和对输
出信号的要求,放大器可分为四种类型,所以有四种放大倍数的定义。(1)电压放大倍数定义为:AU=uo/ui(2)电流放大倍数定义为:
AI=io/ii(3)互阻增益定义为:Ar=uo/ii(4)互导增益定义为:Ag=io/ui2.输入电阻Ri——从放大电路输
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Ri=ui/ii一般来说,Ri越大越好。(1)Ri越大,ii就越小,从信号源索取的电流越小。(2)当信号
源有内阻时,Ri越大,ui就越接近uS。3.输出电阻Ro——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输出电阻的定义:输出电阻是表
明放大电路带负载能力的,Ro越小,放大电路带负载的能力越强,反之则差。AAm3dB带宽0.7Am上限截止频率下限截止频率fHf
Lf放大倍数随频率变化曲线——幅频特性曲线4.通频带通频带:fbw=fH–fL2.2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一.三极管的放大
原理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放大原理:ui→△UBE→△IB→△IC(b△IB)→△UCE(-△IC×Rc)电
压放大倍数:→uo二.单管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及各元件的作用放大元件iC=?iB,工作在放大区,要保证集电结反偏,发射结正偏。
各元件作用:集电极电阻RC,将变化的电流转变为变化的电压。使发射结正偏,并提供适当的静IB和UBE。基极电源与基极电阻集电极电源,
为电路提供能量。并保证集电结反偏。各元件作用:作用:隔直通交隔离输入输出与电路直流的联系,同时能使信号顺利输入输出。耦合电容:电解
电容,有极性,大小为10?F~50?F++基本放大电路的习惯画法三.静态工作点IBIE1.静态工作点——Ui=0时电路的工作状
态由于电源的存在,电路中存在一组直流量。IC+UCE-+UBE-ui=0时ICIBQQIBIBICUBEUCEUCEUBE由于(I
B,UBE)和(IC,UCE)分别对应于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上的一个点,所以称为静态工作点。放大电路建立正确的静态工作点,是
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线性区,以保证信号不失真。为什么要设置静态工作点?2.静态工作点的估算开路开路将交流电压源短路,将电容开路
。画出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直流通路的画法:用估算法分析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IB、UBE、IC、UCE)画直流通路:IC=?IBR
b称为偏置电阻,IB称为偏置电流。例:用估算法计算静态工作点。已知:VCC=12V,RC=4K?,Rb=300K?,?=37.5
。解:请注意电路中IB和IC的数量级ICQVCCUCE2.3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一.用图解法分析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直流负载线
UCE=VCC–ICRCIB静态IC由估算法求出IB,IB对应的输出特性与直流负载线的交点就是工作点Q静态UCEiBiCibici
bQuBEiCEuiuce二.用图解法分析放大器的动态工作情况1.交流放大原理(设输出空载)静态工作点假设在静态工作点的基
础上,输入一微小的正弦信号ui注意:uce与ui反相!iCuouCEiBui各点波形图解法.avi工作原理演示uo比ui幅度放大
且相位相反uituCEiCiBuBEttttuot结论:(1)放大电路中的信号是交直流共存,可表示成:虽然交流量可正负变化,但瞬时
量方向始终不变(2)输出uo与输入ui相比,幅度被放大了,频率不变,但相位相反。置零短路短路2.放大器的交流通路交流通路——分析动
态工作情况交流通路的画法:将直流电压源短路,将电容短路。对交流信号(输入信号ui)交流通路3.交流负载线输出端接入负载RL:不影
响Q影响动态!icuce=-ic(RC//RL)=-icRL交流负载线其中:uce=-ic(RC//RL)=-icRL
或ic=(-1/RL)uce即:交流负载线的斜率为:交流量ic和uce有如下关系:交流负载线的作法:①斜率为-1/R''L。
(R''L=RL∥Rc)②经过Q点。iCQVCCiCE交流负载线的作法:交流负载线直流负载线①斜率为-1/R''L。(R
''L=RL∥Rc)IB②经过Q点。注意:(1)交流负载线是有交流输入信号时工作点的运动轨迹。(2)空载时,交流负载线与直
流负载线重合。4.非线性失真与Q的关系iCibuCE(1)合适的静态工作点可输出的最大不失真信号uoiCuCE(2)Q点过低→信号
进入截止区信号波形uo称为截止失真iCuCE(3)Q点过高→信号进入饱和区信号波形称为饱和失真截止失真和饱和失真统称“非线性失真”
uoQ与波形失真.AVI动画演示../EWB/WEWB32.EXEEWB../EWB/WEWB32.EXE演示../EWB/WEW
B32.EXE——../EWB/WEWB32.EXE放大器的饱和与截止失真2.4放大电路的交流模型分析法思路:将非线性的BJT等
效成一个线性电路条件:交流小信号一.三极管的共射低频h参数模型1、三极管的h参数等效电路根据网络参数理论:求变化量:在小信号情
况下:iBiB?uCE?iBuBE?uBE?uBEuBE各h参数的物理意义:——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输入电阻,用rbe表示。——输
入端开路时的电压反馈系数,用μr表示。iCiC?iC?iC?iB?uCEuCEuCE——输出端交流短路时的电流放大系数,用β
表示。——输入端开路时的输出电导,用1/rce表示。该式可写为:由此画出三极管的h参数等效电路:2、简化的h参数等效电路(1)μr
<10-3,忽略。(2)rce>105,忽略。得三极管简化的h参数等效电路。(常温下)所以:3、rbe的计算:由PN结的电流公式:
其中:rbb’=200Ω二.放大器的交流分析1.画出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1)画出放大器的交流通路(2)将交流通路中的三极管
用h参数等效电路代替微变等效电路.avi动画演示2、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负载电阻越小,放大倍数越小。3、输入电阻的计算:根据输入电
阻的定义:电路的输入电阻越大,从信号源取得的电流越小,因此一般总是希望得到较大的的输入电阻。当信号源有内阻时:定义:由图知:所以:
0+-4、输出电阻的计算:根据定义:所以:例2.4.1共射放大电路如图所示。设:VCC=12V,Rb=300kΩ,Rc=3kΩ
,RL=3kΩ,BJT的b=60。1、试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Q。解:2、估算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解:
画微变等效电路Ri=rbe//Rb≈rbe=993ΩRo=Rc=3kΩ3.若输出电压的波形出现如下失真,是截止还是饱和失
真?应调节哪个元件?如何调节?解:为截止失真。应减小Rb。UBEQ变IC变T变变?ICEO三.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温度对静态
工作点的影响对于前面的电路(固定偏置电路)而言,静态工作点由UBE、?和ICEO决定,这三个参数随温度而变化。UBETiB50oC
25oCIBICuBE1、温度对UBE的影响总之:ICTIC?、ICEOTiC温度上升时,输出特性曲线上移,造成Q点上移。Q′
QuCE2、温度对?值及ICEO的影响温度对Q的影响.avi动画演示IEICI1I2IB2.静态工作点稳定的放大器(1)结构
及工作原理选I2=(5~10)IB∴I1?I2I2ICIEI1IBUBEIEICUETICIB由输入特性曲线静态工作点稳定过程:
UB稳定UBE=UB-UE=UB-IERe射极偏置电路.avi演示(2)直流通道及静态工作点估算:电容开路,画出直流通道
IC?IE=UE/Re=(UB-UBE)/ReIB=IC/?UCE=VCC-ICRC-IERe(3)动
态分析:将电容短路,直流电源短路,画出电路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RL=RC//RL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思考:若
在Re两端并电容Ce会对Au、Ri、Ro有什么影响?2.5共集和共基放大电路、电流源一.共集电极放大电路1.结构:IBUC
EUBEIE2.直流通道及静态工作点分析:3.动态分析(1)交流通道及微变等效电路(2)电压放大倍数:(3)输入电阻(4)输
出电阻射极输出器的特点:电压放大倍数=1,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小。射极输出器的应用1、放在多级放大器的输入端,提高整个放大器的输
入电阻。2、放在多级放大器的输出端,减小整个放大器的输出电阻。2、放在两级之间,起缓冲作用。演示:二.共基极电路1.静态工作
点直流通路:2.动态分析画出电路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1)电压放大倍数(2)输入电阻(3)输出电阻共集共射共基输入电阻:输出电阻
:电压增益:3.三种组态的比较ICUBEUEICIB三.BJT电流源电路用普通的三极管接成电流负反馈电路,即可构成一个基
本的电流源电路。射极偏置放大电路就具有这一功能。Ic电流是恒定的:用等效电路来求该电路的内阻联立方程组:可以解出:可见
三极管电流源的内阻比三极管的输出电阻rce还要大。2.6多级放大电路一.多级放大器的耦合方式1.阻容耦合优点:各级放大器静态
工作点独立。输出温度漂移比较小。缺点:不适合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不便于作成集成电路。2.直接耦合缺点:优点:各级放大器静态
工作点相互影响。电路中无电容,便于集成化。可放大缓慢变化的信号。输出温度漂移严重。二.多级放大器的分析1.两级之间的相互
影响?后级的输入阻抗是前级的负载?前级的输出阻抗是后级的信号源阻抗2.电压放大倍数(以两级为例)注意:在算前级放大倍数时,要
把后级的输入阻抗作为前级的负载!扩展到n级:3.输入电阻Ri=Ri(最前级)(一般情况下)4.输出电阻Ro=Ro(最后级)
(一般情况下)举例1:两级放大电路如下图示,求Q、Au、Ri、Ro设:?1=?2=?=100,UBE1=UBE2=0.7V。解
:(1)求静态工作点(2)求电压放大倍数先计算三极管的输入电阻画微变等效电路:电压增益:(3)求输入电阻Ri=Ri1=rbe1
//Rb1//Rb2=2.55k?(4)求输出电阻RO=RC2=4.3k?其中:称为放大器的幅频
响应称为放大器的相频响应2.7BJT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与频率的关系下面先分析无源RC网络的
频率响应令:则:幅频响应:相频响应:一.无源RC电路的频率响应1.RC低通网络(1)频率响应表达式:0.1fHfH10fH1
00fHf0-20-20dB/十倍频程-40(2)RC低通电路的波特图幅频响应:0分贝水平线斜率为-20dB/十倍频程的直线
最大误差-3dB0.1fH0.1fHfHfH10fH10fH100fH100fHff0°0-45°-20-20dB/十倍频程-9
0°-40相频响应这种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称为波特图可见:当频率较低时,│AU│≈1,输出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0。随着频率的
提高,│AU│下降,相位差增大,且输出电压是滞后于输入电压的,最大滞后90o。其中fH是一个重要的频率点,称为上限截止频率。
令:则:幅频响应:相频响应:2.RC高通网络(1)频率响应表达式:0.01fL0.1fLfL10fLf0-2020dB/十倍
频-40(2)RC高通网络的波特图幅频响应:斜率为-20dB/十倍频程的直线最大误差-3dB0.01fL0.1fLfL1
0fLf0-2020dB/十倍频-4090°45°f0°0.01fL0.1fLfL10fL相频响应可见:当频率较高时,│AU
│≈1,输出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差=0。随着频率的降低,│AU│下降,相位差增大,且输出电压是超前于输入电压的,最大超前90
o。其中,fL是一个重要的频率点,称为下限截止频率。——受控电流源,代替了二.BJT的混合π型模型1.BJT的混合π型模型混合π
型高频小信号模型是通过三极管的物理模型而建立的。b''是假想的基区内的一个点。rbb''——基区的体电阻rb‘e——发射结电阻
Cb‘e——发射结电容rb‘c——集电结电阻Cb‘c——集电结电容(2)用代替了。因为β
本身就与频率有关,而gm与频率无关。2.BJT的混合π等效电路特点:(1)体现了三极管的电容效应3、简化的混合π等效电路rb’c很
大,可以忽略。rce很大,也可以忽略。由:4.混合π参数的估算低频时,忽略电容,混合?模型与H参数模型等效所以又因为所以从手册
中查出得:其中:5.BJT的频率参数fβ、fT根据β定义:将c、e短路。β0-20dB/十倍频程0ffβ做出β的幅频特性
曲线:fT当β=1时对应的频率当20lgβ下降3dB时对应的频率fβ——共发射极截止频率fT——特征频率当fT>>f?时,
可得:fT≈β0f?中频电压放大倍数:三.阻容耦合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对于如图所示的共射放大电路,分低、中、高三个频
段加以研究。1.中频段所有的电容均可忽略。可用前面讲的h参数等效电路分析2.低频段在低频段,三极管的极间电容可视为开路,耦
合电容C1、C2不能忽略。为方便分析,现在只考虑C1,将C2归入第二级。画出低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有一个RC高通环节。有
下限截止频率:可推出低频电压放大倍数:幅频响应:相频响应:20dB/十倍频-90°-135°ff-180°0.1fLfL
10fL0.01fL0.1fLfL10fL0.01fL共射放大电路低频段的波特图3.高频段在高频段,耦合电容C1、C2可以可
视为短路,三极管的极间电容不能忽略。这时要用混合π等效电路,画出高频等效电路如图所示。用“密勒定理”将集电结电容单向化。用“密勒定
理”将集电结电容单向化:其中:忽略CN,并将两个电容合并成一个电容:得简化的高频等效电路。用戴维南定理将C左端的电路进行变换:其
中:该电路有一个RC低通环节。有上限截止频率:其中:可推出高频电压放大倍数:其中:幅频响应:相频响应:0.1fHfH1
0fH100fH-20dB/十倍频程f-180°-225°f0.1fHfH10fH100fH-270°共射放大电路高频段的波特图-
20dB/十倍频程20dB/十倍频程ffHfL-90°-135°f-180°fLfH-225°-270°4.完整的共射放大电路的
频率响应-20dB/十倍频程20dB/十倍频程ffHfL-90°-135°f-180°fLfH-225°-270°两个频率响应指标
:(1)通频带:(2)带宽-增益积:│fbw×Aum│BJT一旦确定,带宽增益积基本为常数频率失真.AVI频率失真动画演示5.
频率失真——由于放大器对不同频率信号的放大倍数不同而产生的失真。本章小结1.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BJT加上合适的偏置电路(偏置电
路保证BJT工作在放大区)。2.交流与直流。正常工作时,放大电路处于交直流共存的状态。为了分析方便,常将两者分开讨论。直流通路:交流电压源短路,电容开路。交流通路:直流电压源短路,电容短路。3.三种分析方法。(1)估算法(直流模型等效电路法)——估算Q。(2)图解法——分析Q(Q的位置是否合适);分析动态(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3)h参数交流模型法——分析动态(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4.三种组态。(1)共射——AU较大,Ri、Ro适中,常用作电压放大。(2)共集——AU≈1,Ri大、Ro小,适用于信号跟随、信号隔离等。(3)共基——AU较大,Ri小,频带宽,适用于放大高频信号。5.多级放大器。两种耦合方式:阻容耦合与直接耦合。电压放大倍数:AU=AU1×AU2×……×AUn6.频率响应——两个截止频率下限截止频率fL——频率下降,使AU下降为0.707Aum所对应的频率.由电路中的耦合电容和旁路电容所决定。上限截止频率fH——频率上升,使AU下降为0.707Aum所对应的频率,由电路中三极管的极间电容所决定。
献花(0)
+1
(本文系太好学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