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地理原理类——等压线与等压面的判读
2022-06-20 | 阅:  转:  |  分享 
  
嘉善高级中学2020届地理选考高分突破地理原理类——等压线与等压面的判读下图为某时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天
气系统及气流运动分别是A.气旋,顺时针辐散B.反气旋,顺时针辐合C.高压系统,逆时针辐散D.低压系统,逆时针辐合2.四地中
天气状况可能是A.甲地电闪雷鸣B.乙地北风劲吹C.丙地风雨交加D.丁地阴雨连绵第3、4题图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
图(单位:百帕)。完成3、4题。3.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
D.地面反射减弱4.图中乙、丙两地比较,气流状况①乙近地面风力较小②乙上升气流较强③丙近地面风力较小④丙上升气流较强A.①
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右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完成5、6
题。5.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A.动力?辐合上升?B.热力?辐合上升C.动力下沉辅散
D.热力?下沉辐散6.易形成这种大物理状况的是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
D.冬季暖流流流经的海面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M为高压中心,P为低压中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则N地风向为
()A.东北风B.东南风C.西北风D.西南风8.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地B.N地C.P地D.Q地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9、10题。9.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A.浙江大部分地区遭
受冻害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C.西藏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D.台湾沿海受台风袭击10.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
符的是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
关系。(4分)(2)分别说明图示区域锋面形成的原因。(5分)(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4分)(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
活跃的原因。(4分)地理原理类——大气热力和天气、气候的原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
年公历10月8日左右。据此回答以下问题。1.“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
A.蒙古高压B.印度低压C.阿留申低压D.夏威夷高压2.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
,因为此时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
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3.我国东部地区不少城市出现了“热岛效应”,其主要原因有①城市郊区化
②绿地面积增大③能源消耗加大④城市人口剧增A.①②B.③④
C.②④D.①③下图为某半球气压带、风带(箭头表示风向)分布局部示意图,完成4、5题。4.图中
甲、乙气压带成因及气流垂直运用方向是A.甲:动力原因上升B.乙:动力原因上升C.甲:热力原因下沉D.乙:
热力原因下沉5.从气候角度考虑,全年都受到该风带明显影响的大陆西部地区,最适宜种植A.甘蔗B.葡萄C.香蕉D.牧草
6.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A.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
量少-年平均气温低B.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C.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D.积雪厚度小-地
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某年1月2l—25日的天气变化。完成7、8題。7.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A.
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8.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
主要原因是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
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9.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
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①受山体阻挡影响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③受地面增温影响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10.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
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①气压降低②风向偏西③雨势增强④风速减弱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1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飓风是形成于北大西洋及东太平洋地区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
的强热带气旋(中心附近风力达到12级或以上)。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和地转偏向力是飓风形成的关键条件。墨西哥
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和登陆后,势力有显著变化。下
图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1)与同纬度大西洋相比较,简述墨西哥湾水温较高的原因。(3分)(2)分析水分对热量的持续传输在飓风形成过
程中的作用。(4分)(3)说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在飓风侵袭时容易形成水灾的自然原因。(3分)12.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
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3)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4分)13.某科考队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
考察中发现,勘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右图示意勘察加半岛的地形。(2)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
区域差异的影响。(3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世界某区域略图。(1)说出①地1月和7月的风向,并从大气环流角
度说明7月风向成因。(3分)气候及其变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A.厄尔尼诺频率减小C.水稻分布北界南移B
.高山雪线下降D.大陆海岸线变短下图为北半球和全球平均气温距平(相对于1971-2000年平均值)变化图。完成第2、3题。2.北
半球气温上升幅度最大的时段是A.1900—1910年B.1910-1940年C.1940—1975年D.1975-2010
年3.北半球气温变化显著大于全球,主要是因为北半球A.纬度较高B.海拔较低C.陆地面积比例较大D.森林覆盖面积较大多年冻土是长期
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4、5题。4.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
世纪处于A.冰期B.间冰期C.温暖期D.寒冷期5.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A.养分循环加快B.污染程度减
轻C.水热条件变差D.生产潜力下降下图为1.2万年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变化曲线。完成第6题。6.对图中四个时段叙述,正确的是A.
①时段冰川融化加剧B.②时段全球平均海平面下降C.③时段山地雪线上升D.④时段亚寒带针叶林带北移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问
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比低纬度地区大,据此完成7、8题。7.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A.蒙
古高原B.亚马孙平原C.巴西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8.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
异最主要的原因是()A.大气成分的差异B.海陆分布的差异C.太阳辐射的差异D.大洋环流的差异全球气候
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发生概率增大。局部地区的相对海平面变化是区域性陆地升降与海平面升降共同作用的结果。图1为黄浦江部分江段
示意图,图2为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9、10题。?9.黄浦江沿岸地区易受内涝威胁,主要因①降雨较多,蒸发量小②河网密度小,河道较狭窄③地势低平,流速缓慢?④受台风影响,易发生暴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不考虑防汛标准提高,造成黄浦江防汛墙高度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河流淤积加剧,河岸高度升高B.相对海平面升高,风暴潮位升高C.陆地构造抬升,河床高度升高D.相对海平面升高,地下水位升高?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