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历史上的女性作家蔡宏伟似乎是在1987年的6月,我在江苏出的一本杂志上读到一则消息,人们在纪念沈祖棻去世十周年。沈祖棻何许人?我不清楚 。看了文章,我才知道她祖籍浙江海盐,生在苏州,是一位现代中国的才女。后来,我又知道了陈学昭。这些促使我有了搜求、阅读历史上嘉兴籍女 性作家作品的兴趣。最早的嘉兴籍女性作家是谁?这问题委实难以说清道明。王福基先生主编的《嘉兴市文学艺术志》碍于“时代久远,唐代以前 的嘉兴诗歌保存不多”,没有给出确切的答案。在我的阅读视野里,把这顶桂冠送给了南北朝时的齐人苏小小。这位苏小小不同于宋朝杭州的苏小娟 (后者也被人习称作苏小小)。她的墓在嘉兴,刘禹锡、朱彝尊都有专门的诗歌作品写到她。我刚到嘉兴一中工作时,有幸读到语文组前辈吴光先生 1976年捐给嘉兴一中语文组的一批书,老先生在《刘禹锡集》“垂钩钓得王余鱼,踏芳共登苏小墓”诗句旁用铅笔批注说:“加兴城内的苏小墓 ,我年轻时尚在,今已不可寻找。”苏小小传世的诗只有四句: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出名的嘉兴籍女性作家有哪些 人?这问题则一直让我感到尴尬。嘉兴处在中国文化发达的江南,东有上海(清末崛起),北有苏州,西有杭州湖州,南有宁波绍兴。“洼地效应” 似乎并不仅是现当代才有,唐以来就一直存在着。女性作家中堪称大家的是宋代的朱淑真,明末清初的柳如是。可惜前者一般被看作是杭州人,后者 多半论定是苏州吴江人。这种情况在男性作家中也存在,叶燮这位清代杰出的文艺评论家也被误植在苏州人行列里。朱淑真生活在宋高宗时期,她 的文学作品后人辑集为《断肠集》,是宋代文学成就仅次于李清照的女诗人、女词人。传世的诗词名句,如“一塍芳草碧芊芊,活水穿花暗护田。蚕 事正忙农事急,不知春色为谁妍?”“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摧。愿教青帝长为主,莫遣纷纷点苍苔。”“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 雨。”……吟诵之,足以让人口齿生香。柳如是(1618~1664)算得上是明末清初的“名女人”(刘晓庆语),她的情感历程和思想水平 具有颠覆当时正统礼教观念的力量。诗词作品汇集在《柳如是诗文辑》一书。现代学人陈寅恪将柳如是的诗《次韵泛舟有赠》与词《金明池·寒柳》 评定为明末最佳之诗词。她的性格豪爽,是有幽默气质。24岁嫁给白发苍苍的钱谦益,两人闺房对答,“我爱你乌黑头发白个肉。”“我爱你雪白 头发乌个肉。”完全是极“后现代主义”的爱情宣言。才子黄淳耀在钱谦益家做家庭教师,柳如是要和他写诗倡和,吓得黄卷铺盖逃了。可惜,红颜 命薄!朱淑真和柳如是的结局都很凄凉落寞。这倒应了“天妒才人”这句老话。在嘉兴籍女性作家中,能闪烁巾帼不让须眉光芒的,要数桐乡石门 人徐自华(1873~1935)。我在杭州求学期间,曾多次去孤山,在秋瑾墓和徐自华墓间低徊凭吊。遥想晚清之时,风雨飘摇,分处钱塘江两 岸的秋、徐携手在岳坟,缔结“君若死,余必为君葬之”的盟约。秋瑾牺牲,徐自华冒着砍头、抄家、灭门的危险,为之营葬。“伤心独上栖霞岭, 遥望江流呜咽鸣”,“剧怜革命功成日,立马吴山少此君”,徐自华的这种风义,天下几个男儿能及?!静夜灯下读诗,读到徐自华胞妹徐蕴华( 1887~1962)“寒花影里低鬟立,不许人怜只自怜”的诗句,不禁由衷对嘉兴历史上的这些才女产生敬意。谨以上述文字表达乡后人的怀念 之情。2005年5月4日夜(载《嘉兴日报》2005年6月21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