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2022-06-21 | 阅:  转:  |  分享 
  
(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慧眼”望远镜运行轨道所处大气层的特点是()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B.对流现象显著,多云雨天气C.
气流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飞机飞行D.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思路点拨:第(2)题,由材料并结合图可知,“慧眼”望远镜运行轨
道所处大气层为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D正确。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对流现象显著,多云雨天气为对流层的特征;
气流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飞机飞行为平流层的特征。答案:(2)D课堂小结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大气中二氧化碳
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能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增加大气温度B.能分解氧分子与氮分子为原子,使大气强烈增温C.能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D.能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增加大气温度解析:C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气温升高,对
地面有保温作用。解析:C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低层大气是由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组成,故A错误;二氧化碳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
体,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故B错误;臭氧能大量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受过量紫外线的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故C正确
;杂质几乎全部分布在对流层大气中,故D错误。2.关于大气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层大气是由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
组成B.氮气是大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C.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D.杂质主要分布在高空,是成云致雨的必
要条件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3.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
垂直变化的曲线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3.B第3题,①曲线所示对流层的气温变化过于剧烈,最低温过低,排
除①;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排除④;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排除③;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层气温随高度增
加而上升,②曲线正确。4.我国发射的“神舟”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大气层的特点是()A.气温在-50~20°C B.气温随高度
增加平稳下降C.最低气温约为-80°C D.最高气温约为40°C解析:4.C第4题,“神舟”号飞船的运行轨道在高层大气,依据
图示读出相关数据即可。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回答5~6题:5.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
是()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5.D第5题,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来自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云层反射作用
,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据图可知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地面辐射,故选D。6.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解析:6.C第6题,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则会增强大气逆辐射
,故选C。二、非选择题7.读“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层的气温垂直变化规律是。
?(2)B是层,该层有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的层。?解析:第(1)题,A层为对流层,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
减。第(2)题,平流层中的臭氧可以吸收紫外线,避免过多的紫外线到达地面而对生物造成伤害。答案:(1)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2)平
流臭氧(3)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多发生在层(填字母),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的是层(填字母)。?(4)在A、
B、C三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层(填字母);现代飞机多在层飞行(填字母)。?解析:第(3)题,云、雨、雾、雪
等天气现象主要发生在对流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的是高层大气。第(4)题,人类主要生存在对流层,且云、雨等天气现象也在对流层,所
以该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平流层气流平稳,适合航空飞机飞行。答案:(3)AC(4)AB点击进入课后练习地理地理第
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学习目标1.人地协调观: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相互
协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观念和意识。2.综合思维:结合大气成分的主要作用,分析大气层气温变化和大气运动的原因。3.区域认知:
结合图表等资料,分析不同地区对流层高度的差异及成因。4.地理实践力: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素养目标课标要求自主学习导学探究随堂练习自主学习一
、大气的组成结合教材P66~P68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1.低层大气的组成:、水汽和杂质。2.干洁空气
强烈吸收太阳,保护地球上的生物臭氧绿色植物进行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作用二氧化
碳①人类和其他好氧生物维持必需的物质;②参与有机物的、腐败和过程氧气地
球上的基本成分氮气作用成分生物体干洁空气生命活动燃烧分解光合作用保温紫外线3.水汽(2)
作用:产生云、、、等一系列天气现象。4.杂质(1)分布:陆地海洋,城市农村
,冬季夏季。高于高于雾雨雪多于多于多于凝结核答案:不是。从地质作用看,原始大气和现代大气成分不同
;从当前来看,不同的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会导致大气成分的变化;现代生产、生活排放大量的废气,有害气体增加,加剧大气环境的污染。
[思考1]大气的组成成分是固定不变的吗?二、大气的垂直分层结合教材P68~P72相关知识,完成以下内容:1
.划分依据:大气的、密度和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温度运动2.各层特征比较有若干,能
反射无线电波有利于_______________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与人类关系天气现象少见,天气_________天气
现象________天气状况运动运动大气运动状况随高度增加先下降,后又持续上升随高度的
增加而_______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气温特点C大气B平流层A层垂直分层递减
上升对流水平复杂多变晴朗航空飞机飞行电离层对流高层[思考2]你知道对流层高度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吗?答案:对
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区高17~18千米,中纬度地区高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高仅8~9千米。同一地区夏季对流层高度大,
冬季高度小。预习自评判断题(1)氧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2)臭氧能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被誉为“地
球生命的保护伞”。()(3)对流层的大气上部热、下部冷,有利于大气的对流运动。()(4)平流层的热量主要来自平
流层中的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5)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的存在影响人类的无线电通信。()×××√√
导学探究探究一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情境诱思地球形成之初,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缺少氧气,如今的大气
成分是地球长期演化的结果,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明显变化。但是随着人类的生产、生活等一系列活动,人类排放的大量污染物进入大气,会影响大气
的成分和含量,产生大气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造成不利影响。[思考](1)(综合思维)现在大气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地球是如何
从形成之初的无氧环境演化成有氧环境的?答案: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汽和杂质;光合作用。(2)(人地协调观)举例
说明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并分析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答案:人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人类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导
致酸雨发生;人类大量使用制冷剂,导致大气中含有大量氟氯烃,造成臭氧空洞等。要点归纳1.大气的主要组成及其作用能大量吸收太阳紫
外线,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极少臭氧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对地面起着保温作用很少二氧化碳人类和其他好
氧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21%氧地球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78%氮干洁空气
作用占大气体积组成成分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杂质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一系列天气现象,直接影响地面和大
气的温度很少,因时因地而异水汽2.大气主要成分对大气环境的影响CO2→吸收长波辐射(地面辐射)→升温同时释放热能→射向地面
的热量→保温作用二氧化碳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成分①尘埃物质→吸附水汽→雾或降水②尘埃物质→削弱太阳光→大气能见度降低杂质
①近地面水汽吸收地面热量→大气升温②水汽温度变化→吸热或放热→水的相变→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的发生水汽平流层中的臭氧→
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升温的同时阻挡紫外线到达地面→保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高层大气中的氧原子→吸收波长较短的紫外线→升温
使大气电离→形成电离层臭氧和氧原子素养提升近些年来,生活在伍拉斯顿群岛的许多动物视力严重退化,羊患上了白内障,野兔和鸟类
几乎双目失明,渔民捕到的鱼大多数是盲鱼。当地居民外出时暴露的皮肤很快就被晒得通红,眼睛也有痒痛感。这种情况是由大气层中臭氧层被破坏
而造成的。读图,回答(1)~(2)题:(1)(区域认知)造成当地环境问题的臭氧层空洞出现在()A.北极上空 B.南
极上空C.赤道上空 D.北大西洋上空思路点拨:首先,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以看出是南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然后,依据大气组成成分臭氧
对生物的作用分析回答。第(1)题,臭氧空洞在地球的两极地区均有出现,尤以南极地区最为严重。图示信息表明该群岛位于南美洲的最南端,应
该是受南极的臭氧空洞影响而造成的环境问题。答案:(1)B(2)(综合思维)近些年来,局部地区的臭氧浓度逐年下降,该现象造成的主
要影响是()A.大气反射作用增强B.地面辐射减弱C.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D.大气逆辐射增强思路点拨:第(2)题,臭氧
能强烈吸收紫外线,如果臭氧的浓度降低,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答案:(2)C探究二大气的垂直分层与逆温现象情境诱思2
020年1月1日,陈老师一家从杭州乘飞机到海南去旅游。起飞时还是细雨蒙蒙,起飞后不久却是晴空万里,阳光普照。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
示意图”。[思考](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为什么会出现材料所述的这种天气变化?答案:起飞时细雨蒙蒙是由于飞机仍在对流
层大气中,当飞机穿过对流层,进入平流层飞行时,天气晴好。(2)(综合思维)有利于飞机飞行的大气层应具有什么样的特征?答案:大气
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主要以水平运动为主,大气平稳,且该层无云雨现象,天气晴朗,能见度好。(3)(地理实践力)飞机起飞和
降落时能不能拨打电话?为什么?答案:不能。在飞机上拨打电话会干扰飞机的通信、导航、操作系统及飞机与地面的无线信号联系。要点归纳
1.大气的垂直分层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大气中的污染物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该层上部冷,下部热空
气对流运动显著人类生活在对流层底部,与人类关系最密切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气
温大约降低0.6℃)低纬:17~18千米中纬:10~12千米高纬:8~9千米对流层与人类的关系特点成因
主要特点高度范围分层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距地面远,受到引力小大气密度很小平流层顶以上
的大气高层大气水汽、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天气晴朗该层大气上部热下部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以水平运动为主
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适合航空飞机飞行该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紫外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从对流层顶向上至50~55
千米平流层2.逆温现象及其影响(1)逆温现象正常情况下,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且海拔每升高100m,气温约下
降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或者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幅度小于垂直递减率,这
种现象我们称之为“逆温”。如下图:(2)造成逆温现象的原因锋面活动地区锋面之上的暖空气与锋面之下的冷空气之间温度差异显著锋
面逆温盆地和谷地中夜间主要由地形造成,由于山坡散热快,冷空气沿山坡下沉到谷底,谷底原来较暖的空气被较冷的空气抬挤上升地形
逆温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经常发生在晴朗无云的夜间,由于地面辐射很强,地面热量散失快,近地面大气温度迅速下降,而上层大气降温
较慢辐射逆温出现的地区及时间发生的条件类型(3)逆温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逆温层的存在,造成对流层局部大气上热下冷,
阻碍了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具体影响如下:逆温多出现在低空,多雾天气给飞机起降带来不便。如果出现在高空,则对飞机飞行极为有利,因为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飞行中不会有较大颠簸对航空造成影响由于逆温现象的存在,空气垂直对流受阻,会使近地面污染物不能及时扩散,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大气污染早晨多雾的天气大多与逆温有密切关系,它使能见度降低,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不便,甚至出现交通事故成雾素养提升中国首枚X射线天文望远镜“慧眼”在550km高的近地圆轨道上,成功监测到引力波源所在的天区,参与监测首个引力波电磁对应体。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需要掌握大气垂直分层中各层的特点及其成因来分析作答。第(1)题,在对流层,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海拔越高,距离地面越远,大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量越少,气温越低,B正确。答案:(1)B(1)(综合思维)影响对流层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B.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D.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