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第八单元第一讲概览和《少年闰土》
2022-06-22 | 阅:  转:  |  分享 
  
第八单元第一讲:概览和《少年闰土》海盐县向阳小学姜凌佳同学们好,欢迎来到“嘉兴小语”特级教师工作室“老师带你学”!我是海盐县向阳小学的姜
老师。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第八单元的学习。先来看一看篇章页: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著名诗人臧克家在《有
的人》中写的诗句,他将带领着我们一起进入“走近鲁迅”这一单元的学习。围绕这个主题,整个单元编排了《少年闰土》《好的故事》《我的伯父
鲁迅先生》和《有的人》四篇课文,前两篇精读课文是鲁迅的作品,后两篇略读课文是别人写鲁迅的作品。《少年闰土》选自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
》,刻画了一个童年伙伴的形象。《好的故事》是一首散文诗,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美好的梦境。《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鲁迅的侄女周晔写的回忆散
文,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刻画了鲁迅在生活中的形象。《有的人》是臧克家写的现代诗,它歌颂了鲁迅高尚的品质。所以,在这个单元中,我
们将在不同视角中,多角度地去感受鲁迅的形象,了解他的文学成就,走近他的精神世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我们在五年级上册接触过“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次我们将作进一步的深入学习。同学们都知道,鲁迅生活的年代距离我
们非常遥远,当时的语言表达和我们现在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借助资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人物形象,理解课文的内容。本单元的习作是《有
你,真好》,要求我们“通过事情写一个人,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在你的记忆中,最想对谁说出这句话,你与他之间曾经发生过哪件难忘的事情呢
?到时,你可以用上第二人称,进行内心情感的抒发。此外,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为我们梳理了之前学过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词句段运
用”为我们呈现了四种不同的取题方式,比如有以人物为题的,有以事件为题的,有以贯穿全文的重要事物为题的,还有以匪夷所思的事件,以对比
手法取题的,非常吸引读者;“书写提示”展示了柳公权《玄秘塔碑》的两张图片,还为我们介绍了”柳体”的特点;“日积月累”编排了鲁迅作品
中的四句名句,展现了他的精神世界。梳理完了整个单元,相信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走近这位大文豪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篇精读课
文《少年闰土》。同学们,你对鲁迅有哪些了解呢?篇章页上有一段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主要作品有小说集《
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以及大量杂文。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
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少年闰土》就是选自鲁迅的《呐喊》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故乡》。现在请你自己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
了什么?好,按下暂停键,开始吧!相信你一定读完了吧!这篇课文中有许多词语与现在的用法不一样,因为鲁迅所处的年代是文言文与现代文的过
渡时期。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它们的意思吗?(1)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如此)(2)只是无端的觉得状如小狗而很凶
(无缘、无故)(3)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只)(出售)好,同学们,理解了这些与现在用法不一样的词语
以后,我们试着来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请你按下暂停键,根据以下的思维导图补充相关的情节,开始吧!好,都完成了吧!这篇课文就是抓住了回
忆——相识——相处——分离四个情节来展开叙述的。借助课后习题二,我们能够更加清楚地理清人物与情节之间的关系:在“相识”这段情节中,
写了初次相识时的闰土;在“相处”这段情节中,写了讲新鲜事的闰土。闰土给“我”讲了哪些新鲜事呢?我们可以根据“看跳鱼儿”这个提示来概
括小标题,好,按下暂停键,请你试着来写一写。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第一件事是“雪地捕鸟”,第二件事是“海边拾贝”,第三件事是“看瓜刺
猹”,第四件事是“看跳鱼儿”。在这些新鲜事中,哪一件“事”对我来说印象最为深刻呢?对“看瓜刺猹”,在第1自然段中就重点描写了这个场
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第1自然段,请你自己读读片段,圈圈关键词,想想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么的少年闰土?(稍作停顿)是的,我们
从“捏、刺”这两个动作描写中可以感受到闰土的机智勇敢、身手敏捷。同学们,在这段话中,除了写少年闰土,还写到了什么?对,猹。用猹的凶
猛更能烘托出闰土的勇敢。当然,还有天空、圆月、沙地和西瓜这些环境的描写。它们也恰恰可以从侧面烘托出闰土的勤劳,以及这个场景在“我”
的脑海中的印象较为深刻。好,下面你可以用上“读读-圈圈-想想”的方法,来读读相识和相处的两个部分,看看你又仿佛看到了一个怎么的闰土
?按下暂停键,开始吧!好,都完成了吧?我们先来交流2-4自然段“相识”的部分:我们可以从“紫色”“银项圈”这两处外貌描写中,感受到
闰土的健康、勤劳,因为闰土生活在海边,常年的风吹日晒,使得原本应该是红润的脸,变得紫色了,这正是健康的肤色;又从“他见人很怕羞,只
是不怕我”这一句中感受到他的害羞与纯朴。我们再来看“相处”的部分。同学们,刚刚我们感受了闰土的形象,接下来,我们借助课后第三题,去
文中画画这几句话,一起看看我们能从中感受到“我”当时的内心是怎样的感受?不难发现,这几句话穿插在了闰土讲新鲜事的过程之中,通过联系
上下文,我们能感受到课文将“我”的孤陋寡闻与闰土的见多识广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都能流露出“我”对乡村生活的那种向往。就像文中
所说的“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是呀,不仅是“我”,还有那些往常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空间极为有限,我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表示
不满。这里还有一段关于《故乡》的写作背景,或许读了以后你会有更深的理解:同学们,这一讲中,我们借助思维导图,理清了主要情节;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了闰土形象;结合对比手法,体会了内心世界。我们这一讲就学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