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专业钳工实训
项目一--任务二锯削
锯削
【学科】机械
【课题】锯削(高教社出版社《钳工实训手册》项目一任务二锯削)
【课时】4课时(160分钟)
【设计理念】基于我们学生的智力类型大都为形象思维,乐于获取直接经验的学习特点。本次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跟我做——试一试、跟我学——理一理、我来做——练一练、我来说——悟一悟”四大模块。教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的教学原则,同时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的学习原则。在项目实训载体方面,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学、主线,引导组织学生教学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精神。
我们的孩子具有乐于获取直接经验的学习特点,智力类型大都为形象思维。针对这一特点,故本堂课是将以“学”中“做”,以“做”中“学”的教学思路展开本章节的学习内容。通过“跟着做、主动学、自主练、自己悟”的学习环节,达到让学生真正手动、脑动这一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起锯与运锯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2)锯缝产生歪斜的原因分析;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价值观
重点:起锯与运锯操作要领的掌握程度
难点:锯缝产生歪斜的原因分析
【教学平台与资源】
学习视频资源、智能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
(在讲课以前,首先提问如何将材料分割?让同学们踊跃发言选择能分割材料的方法,最后引导学生回忆钳工的基本操作内容,从而引出锯削的定义)
导入新课:我们不仅应该明确锯削的定义,更主要应该掌握锯削的基本操作方法。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锯削的操作工艺。简单的讲,锯削可分成起锯、运锯和锯断三个过程。具体的工艺就是本节内容,作为本节的重点部分,我分别采用了口诀的方式帮助大家记忆,所以,当我们讲到一夹、二安、三起锯的地方请同学们重点记一下。
二、新授内容:
锯削
1、锯削的定义:用手锯对材料或者工件进行切断或切槽的操作称
作锯削。
2、手锯的构造
(1)锯弓:锯弓的作用是用来装夹并张紧锯条。有活动式(可调式)和固定式两种。
(2)锯条:经渗碳钢冷轧后,再经热处理淬硬才能使用。
1)锯条的规格:以两端装夹孔的中心距表示。常用规格300mm。
2)锯齿的角度:锯条的切削部分是由许多锯齿组成的。
3)锯路:锯条在制造时,锯齿按一定的规律左右错开,并排成一定的形状称为锯路。锯路有交叉型和波浪型两种。
4)锯条的粗细及选择
锯齿的粗细用每25mm长度内齿的个数来表示:分细齿锯条和粗齿锯条
3、锯削操作方法:
(1)工件的夹持(一夹)
1)工件夹持在台虎钳的左侧;
2)工件锯缝离开钳口侧面20mm左右;(不应过长,防止振动)
3)锯缝要与钳口侧面保持平行;(锯缝线要与铅垂线方向一致,便于控制锯缝不偏离划线线条)
4)避免夹伤已加工表面及避免将工件夹变形。
(2)锯条的安装(二安)
锯条的安装:齿尖朝前,松紧适度,两面平行。
(3)起锯方法:远起锯、近起锯。(三起锯)
a、起锯时,左手拇指靠住锯条,使锯条能正确的锯在所需要的划线位置上,行程要短,压力要小,速度要慢。(短、小、慢)
b、起锯角θ:起锯角θ应在15°左右。
c、起锯方法的选择:一般选择远起锯。
(4)手锯的握法和锯削姿势、压力及速度
(1)手锯的握法:右手满握锯弓手柄,左手轻扶锯弓前端。
(2)锯削姿势:锯削的站立姿势和锉削基本一致,摆动要自然。
(3)压力:锯削时的压力:右手控制推力、压力,左手主要配合右手正锯弓。
(4)运动和速度:锯削时,1)锯弓的运动方式有两种:一是直线运动,另一种是小幅度的上下摆动式运动。2)锯削的速度:30~40次/分钟。、
4、锯削时的安全知识:
(1)工件即将锯断时要减少压力,防止工件断落时造成事故,并用左手扶住要掉落的工件;
(2)锯削时要控制好用力,防止锯条突然折断失控,使人受伤。
5、练习
6、小结
1、手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锯齿粗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3、锯削有哪些要领?
【教学反思】
本次实训课锯削,学生能根据要求,通过口诀进行动作的规范,从开始动作的定型到自然连贯。利用练习进行最终效果呈现。学生学习积极性高,领悟也快。
|
|